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梵淨山

(貴州省銅仁市境內的山地)

鎖定
梵淨山(Mount Fanjing),武陵山脈主峯,海拔2572米, [12]  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 [11]  總面積為775.14平方千米,遺產地面積402.75平方千米,緩衝區面積372.39平方千米。 [12] 
梵淨山是中國南方最早從海洋抬升為陸地的地方之一, [12]  距今約14億年。 [20]  梵淨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4]  保存了亞熱帶原生生態系統,並孑遺着7000萬至200萬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種 , [15]  繁衍着野生動植物7100多種,是黔金絲猴唯一的棲息地。 [12] 
梵淨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梵淨山就屬楚國“黔中地”,秦朝屬“黔中郡”,漢代屬“武陵郡”,以後一直是“武陵蠻”崇拜的神山、聖山。 [3]  梵淨山佛教開創於唐,鼎興在明。明萬曆所立《敇賜碑》將梵淨佛山譽為“立天地而不毀,冠古今而獨隆”的“天下眾名嶽之宗”。 [23] 
自2023年7月19日起,梵淨山旅遊區西線恢復對外開放。 [29] 
中文名
梵淨山
外文名
Mount Fanjing
所屬山系
武陵山脈
地理位置
貴州省銅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
主    峯
鳳凰山
海    拔
2572 m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3月1日—11月30日08:00—19:00(最晚入園15:00);12月1日—次年2月28日08:00—18:00(最晚入園14:00)
景點級別
AAAAA級
門票價格
成人票100元 [9] 
著名景點
金頂
蘑菇石
太子石
釋迦殿
鳳凰山 展開
著名景點
金頂
蘑菇石
太子石
釋迦殿
鳳凰山
九龍池 收起

梵淨山形成演變

梵淨山是中國南方最早從海洋抬升為陸地的地方之一, [12]  距今約14億年。 [20] 
梵淨山地塊主體變質岩於10億年前梵淨——武陵運動形成,喜馬拉雅運動使周圍喀斯特逐步被剝蝕,變質岩出露,形成穹窿狀變自然孤島和放射性河流,新構造運動徹底使梵淨山巍巍屹立於周邊喀斯特地區,成為被喀斯特低山丘陵包圍的變質岩穹隆狀孤島,且至今仍在遭受強烈侵蝕切割,其核心地區於四周、山上和山下的地貌景觀都形成了鮮明對比。 [14] 

梵淨山位置境域

梵淨山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 [11]  地處北緯27°49′50″—28°1′30″,東經108°45′55″—108°48′30″,靠近江口縣城、印江縣東南部、松桃縣西南部。 梵淨山總面積為775.14平方千米,遺產地面積402.75平方千米,緩衝區面積372.39平方千米。 [12] 

梵淨山地理環境

梵淨山地質

  • 地層
梵淨山地區地層主要由中新元古界梵淨山羣、青白口系板溪羣兩套火山—沉積岩系地層組成,其間被角度不整合面分開。 [13] 
板溪羣主要分佈於梵淨山的山麓前緣以及穹窿構造核部的鳳凰山、金頂、斗篷山和牛頭山一帶、出露變質礫岩、變餘砂岩和千枚巖等,梵淨羣幾乎全部分佈於山區主體梵淨山穹窿的核部,廣泛出露典型的基性—超基性熔岩和少量的中酸性熔岩。梵淨山地區地序列是認識新元古代早期沉積盆地演化的鑰匙,梵淨羣共分7個巖性組,總厚度逾9400米,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盆地沉積記錄。根據出露最古老地層梵淨羣的同位素年齡測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盆地沉積記錄,地質年齡在距今10—14億年之間。該區岩石地層變質程度低,原生結構構造保留完好,地層單位的展布顯示清晰的褶皺構造樣式,而變 形造成的構造置換也並不強烈,侵入岩的侵入接觸關係保留完整,可以建立完整地層架構。 [16] 
  • 構造
梵淨山地區的構造特點是,梵淨山羣地層已強烈變形,形成兩個走向北東、略呈弧形向南東凸出的背斜構造及其間的一個向斜構造。與褶皺同期還發育3條逆斷層,逆沖斷距不大。上述褶皺構造及逆斷層被一條走向北北東的左行走滑斷層切割,最大平面視斷距1千米左右,向南斷距逐漸變小,趨於消失。 [13] 

梵淨山地貌

梵淨山是典型穹隆狀山地生態系統,形成了壯觀的亞高山山體和丘陵地貌。梵淨山地處於中亞熱帶中部和雲貴高原與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山體高差達2000米。
梵淨山區的主體部分受第三紀風化條件和水熱作用及第四紀冰期霜凍風化的影響,形成獨特的侵蝕—構造地貌類型,如獨特的峽谷和嶂谷地貌以及雪蝕窪地等古氣候地貌;在外圍地區則分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流水地貌,表現在地表、地下的喀斯特形態如溶鬥、豎井、盲谷、窪地、岩溶泉、暗河等;提名地對新構造運動的地貌具有如下獨特特徵,同步同層狀裂點發育,“峽谷套嶂谷”地貌獨特、河谷縱剖面坡降差異明顯、反映河谷地貌發育的地形比率不同、山上山下河流階地迥異、變形的夷平面組合明顯等等。 [14] 

梵淨山氣候

梵淨山地區受東南亞太平洋季風控制,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夏季受東南海洋季風影響十分顯著,冬季受寒潮影響一般較小。梵淨山年平均氣温13.1℃至14.7℃,最熱月(七月)平均温度25.3℃,最冷月(二月)平均温度2℃,氣温隨地勢增高而降低。年無霜期270—278天,年日照時數900—1170小時,年降水1100—2600毫米之間,降水季節都集中在5—10月份,相對濕度平均達80%。按熱量帶劃分,有明顯的垂直帶譜,從山腳至山頂分別是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温帶、中温帶。總的特點是氣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無嚴寒酷暑。 [4] 

梵淨山植被

梵淨山具有較鮮明的植被垂直帶譜:海拔1300米以下為常綠闊葉林帶;海拔1300—1900米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海拔1900—2100米是落葉闊葉林帶;海拔2100—2200米是苔蘚矮林帶;海拔2200—2350米是亞高山針葉林帶;海拔2350—2572米為亞高山灌叢草甸帶。 [27] 

梵淨山土壤

梵淨山分佈面積最多的是山地黃壤和暗黃棕壤,其土壤主要為森林土壤。成土母質為元古界板溪羣變質岩風化的殘積和坡積物。主要母巖有變質粉砂岩、變質石英砂岩、絹雲母板岩、千枚巖、變質凝灰岩以及變質細碧角斑岩。由於地形、氣候、植被和母巖等成土條件的複雜性和差異性,形成了保護區土壤類型的多樣性,構成了由山麓到山頂的垂直分佈特徵,海拔500米以下為山地黃紅壤;500—1400米為山地黃壤;1400—2000米為山地黃棕壤,2000—2200米為山地暗色矮林土;2200米以上為山地灌叢草甸土。 [27] 

梵淨山資源狀況

梵淨山綜述

梵淨山保存了亞熱帶原生生態系統,並孑遺着7000萬至200萬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種 。 [15] 

梵淨山植物資源

梵淨山自然資源
梵淨山自然資源(15張)
梵淨山有4.2平方千米原始森林,為多種植物區系地理成分彙集地,植物種類豐富,為中國西部中亞熱帶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區內有植物種數2000多種,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珙桐等21種,並發現有大面積的珙桐分佈;是世界上罕見的生物資源基因庫。
從海拔500米左右的山麓地帶到海拔1300—1400米地帶,主要是地帶性的常綠闊葉林,為梵淨山森林的精華所在,其中有不少仍處於原始森林的狀態,植株密集,林內陰暗,生活着眾多的珍稀生物;從魚坳以上,海拔1400—1900米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1900—2100米為落葉闊葉林帶。在梵淨山,多合圍粗的大樹,其中有好多樹木直徑達到了1米以上。世界上共有15種植物區系地理成分,在梵淨山就有13種。 [15] 

梵淨山動物資源

梵淨山
梵淨山(14張)
梵淨山2767種動物, [3]  有脊椎動物有382種,其中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黔金絲猴(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譽為“梵淨山精靈”,“地球的獨生子”現存約700只,僅分佈在貴州境內武陵山脈之梵淨山。)、熊猴獼猴、雲豹、林麝、毛冠鹿、蘇門羚、穿山甲、鴛鴦、紅腹角錐、紅腹錦雞白冠長尾雉大鯢(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等14種。梵淨山是黔金絲猴的獨一分佈區。 [15] 

梵淨山旅遊資源

原始洪荒是梵淨山的景觀特徵,全境山勢雄偉、層巒疊嶂,溪流縱橫、飛瀑懸瀉。其標誌性景點有:紅雲金頂、月鏡山、萬米睡佛、蘑菇石、萬卷經書、九龍池、鳳凰山等。 [23] 

梵淨山所屬山脈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主峯, [12]  武陵山脈屬雲貴高原雲霧山分支的東延部分。呈北向東,分佈於湘西北。海拔多在800—1200米。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峯有200多座。其山脈北支分佈於湘川鄂邊界的有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龍山、東山峯、壺瓶山等,中支沿澧水乾流之北有天星山、紅星山、朝天關、張家界、白雲山等,南支從貴州省境內延伸過來進入省內有臘爾山、羊峯山、天門山、大龍山、六台山等。上述三支山脈均消失於洞庭湖平原。 [26] 

梵淨山主要山峯

  • 鳳凰山
鳳凰山為梵淨山主峯,海拔2572米。 [19] 
  • 老金頂
老金頂海拔2493米,是梵淨山第二高峯。因月光下石壁經常出現彌勒佛為眾生説法的圖像,又名“月鏡山”。老金頂上建有燃燈殿,供奉燃燈古佛。燃燈古佛屬過去佛之一,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復不為用。 [18] 
  • 新金頂
新金頂海拔2336米,垂直高差達百米,是三座金頂中最險的一座。晨間經常被紅雲瑞氣圍繞,因此也被稱為紅雲金頂,諧音“鴻運金頂”,有鴻運當頭的的寓意。新金頂上半部分被“金刀峽”隔成兩座孤峯——南面建有釋迦殿,供奉釋迦佛;北面建有彌勒殿,供奉彌勒佛。中間由天橋連接,狀若飛龍。紅雲金頂從不同角度觀看,分別似佛手二指禪,也像生命的圖騰,因此又被稱為“天下第一峯”。 [18] 

梵淨山歷史文化

梵淨山名稱變遷

梵淨山正式載於史冊,始於漢代。《漢書·地理志》稱梵淨山為“三山谷”;北魏《水經注》沿稱“三山谷”。唐代《元和郡縣誌》改稱“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記》稱“思邛山”,佛教於此時傳入梵淨山。明初,梵淨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數名並稱:“九龍山”“飯甑山”“梵淨山”“大佛山”。清代,梵淨山稱“月鏡山”“卓山”。 [3] 

梵淨山佛教文化

梵淨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梵淨山就屬楚國“黔中地”,秦朝屬“黔中郡”,漢代屬“武陵郡”,以後一直是“武陵蠻”崇拜的神山、聖山。 [3] 
梵淨山佛教開創於唐,鼎興在明。明萬曆所立《敇賜碑》將梵淨佛山譽為“立天地而不毀,冠古今而獨隆”的“天下眾名嶽之宗”。 [23] 
明初,明朝政府在梵淨山地區開採硃砂與金礦,派有官員督辦。由於梵淨山風光神奇,佛教於是興盛起來,成為僧眾嚮往的“梵天淨土”,故正式得名“梵淨山”,民間則稱“大佛山”。明初在梵淨山重修西巖寺外,還修建了天馬寺等寺廟。
到兩百年後的明萬曆年間,梵淨山因有“古佛道場”而被稱為“古蹟名山”。貴州巡撫郭子章(今江西省人)撰《黔記》(1608年)載梵淨山雲:“貴州山以梵淨山為第一,可比天台。”明末浙江詩人謝國梗抗清失敗後,隱居梵淨山,便自號“天台逸人”。 [24] 

梵淨山文物古蹟

  • 護國寺
梵淨山歷代所修寺廟甚多,大小寺廟數百座,其中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最為著名,四大皇庵之一的護國寺佔地就3000平方米,寺產遍及周圍30多里。
釋迦殿、彌勒殿在金頂上,始建於明朝,左為釋迦殿,右為彌勒殿,中為金刀峽,天橋橫跨峽上以溝通兩殿。廟後各有一巨石,一名曬經台,一名説法台。 [24] 
  • 承恩寺
承恩寺建築地處梵淨山絕頂,下臨1000多米的深谷,舉目四眺,百里風雲盡收眼底,甚為壯觀。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頂左側,正殿三間,門額陰鐫“敕賜承恩寺”5字,兩側配殿8間,僅存部分殘牆,全部建築面積佔地1250平方米。鎮國寺(俗名下茶殿)在承恩寺下方,始建於明代,20世紀50年代傾塌。金頂古廟較多,遺址尚有回香坪、老金頂、圓通殿等多處。 [24] 
  • 梵淨山敕賜碑
《敕賜碑》全稱《敕賜梵淨山重建金頂序碑》,為明朝萬曆帝賜封建立,位於梵淨山老金頂下,碑高2.9米,碑心高1.85米,寬1.51米,碑額豎刻“敕賜”兩個大字,左右飾以騰龍拱護紋,上罩彩雲。碑文悉為楷書,計1349字,其中序文838字,附文516字。 [24] 
  • 彌勒菩薩
明清以來,彌勒與梵淨山的傳説在該地民間廣為流傳,古人在新金頂巔峯之上建釋迦、彌勒兩殿,作為梵淨山佛教的最高象徵。 明代《敕賜碑》中,對彌勒與梵淨山作專門記載,並稱梵淨山是“無邊法界,極樂天宮” 。梵淨山彌勒道場有神奇的自然景觀相印證。在新、老金頂附近,常常可以看見奇妙的“佛光”和“幻影”,古人認為“佛光”和“幻影”就是“彌勒顯像”。從西路朝山古道的“拜佛台”遠看,梵淨山就呈現出三座彌勒像並列的景象:老金頂是彌勒坐像,新金頂是金猴朝拜彌勒像,三大主峯相連則是長達萬米的彌勒卧像。 [24] 

梵淨山活動

2004年9月23日,“中國梵淨山佛教文化研討會”在印江護國寺召開,中國佛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大和尚蔚臨,代表中國佛協發表講話。 [25] 
2005年5月15日,農曆四月初八,在印江舉辦了首屆“中國梵淨山護國寺佛誕節”,又名浴佛大法會,紀念釋迦牟尼2549歲的生日。

梵淨山生態保護

1956年,林業部將梵淨山劃為禁伐區,1978年建立自然保護區並組建管理機構。貴州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2863公頃,森林覆蓋率96.9%,是以保護黔金絲猴、珙桐和梵淨山冷杉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原始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 [27] 

梵淨山特產

  • 梵淨山茶
2016年11月2日,梵淨山茶被公佈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 [21] 
高端綠茶(翠峯)外形扁直光滑,色澤翠綠、勻整,嫩香持久,滋味鮮醇、回甘,湯色嫩綠、清澈,葉底嫩勻、明亮。
大宗綠茶感官品質:外形捲曲或珠形、針形,嫩綠油潤,香高持久,滋味鮮爽,湯色嫩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
梵淨山紅茶外形條索細緊、烏潤、顯金豪,甜香顯、稍帶花香,滋味甜醇,湯色紅亮,細嫩顯芽。 [22] 

梵淨山所獲榮譽

年代
榮譽詳情
1986年
梵淨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被譽為“地球和人類之寶”。 [15] 
2018年6月
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波斯灣西南部的巴林王國召開,梵淨山被提名世界自然遺產地。 [5] 
2018年7月2日
第42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決定將梵淨山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  [6] 
2018年9月25日
梵淨山世界遺產證書頒發儀式在北京舉行,並頒發世界遺產證書。 [6] 
2018年10月17日
貴州省銅仁市梵淨山旅遊區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 [1] 
2020年4月
梵淨山入選“2020中國避暑名山榜”。 [8] 
2023年5月
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名單。 [28] 

梵淨山旅遊信息

梵淨山門票

2018年9月20日,貴州省發改委發佈了《關於降低部分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通知》。自2018年10月1日起,梵淨山風景名勝區旺季門票價格由110元/人降為100元/人。
門票價格
門票價格
項目
價格
成人大門票
旺季100元/人;淡季90元/人
半價大門票
旺季50元/人;淡季45元/人
套票(大門票+往返索道+往返觀光車)
260元 [10] 
往返觀光車票價
成人單程20元/人,往返40元/人
索道票價
成人往返160元/人;成人單程上90元/人;成人單程下90元/人
優惠條件
優惠條件
類別
免票範圍
半價範圍
門票
現役軍人(憑軍官證、士兵證等有效證件)
學生(在讀大、中專院校本、專科學生憑學生證等有效證件)
殘疾人(憑殘疾證等有效證件)
老人(年齡60至69週歲的老人,憑老年證、身份證等有效證件)
高齡老人(年齡在70週歲以上的老人,憑老年證、身份證等有效證件)
14週歲-18週歲未成年人(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
14週歲以下未成年人(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
-
身高1.1米以下兒童
-
觀光車
身高1.1米以下的兒童免票,但須監護人陪同
身高在1.1-1.4米之間的兒童
索道票
身高1.1米以下的兒童免票,但須監護人陪同。(江口方向有索道,印江方向暫無索道待建中)

梵淨山開放時間

遊客入園後須乘坐觀光車到達索道下站,14點以前可選擇從索道下站步行上山(行程約4小時左右),為了保障遊客的安全14點以後登山步道禁止通行,15點停售當日票。日常開放時間: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8:00—19:00;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8:00—18:00。 [7] 
梵淨山遊覽圖 梵淨山遊覽圖

梵淨山交通路線

  • 公交
東門:梵淨山周邊有兩個高鐵站,分別是銅仁站和銅仁南站。
1、銅仁南高鐵站對面高鐵汽車站坐車:直達梵淨山專線車(車次很少);到江口客運站的班車(高速大巴約45元 80分鐘),每天6班9:30—17:00(客流量較少時僅2班)。從江口客運站再轉梵淨山旅遊專線公交(約30分鐘)
2、銅仁火車站對面銅仁旅遊客運站坐車:梵淨山專線車。到江口客運站的班車(高速大巴約50分鐘),班次很多,7:00—18:00,大約40分鐘左右一班。從江口客運站再梵淨山旅遊專線公交(約30分鐘)。
西門:銅仁火車站對面銅仁旅遊客運站坐車,到印江客運站的班次很多,7:00—17:40,大約30-60分鐘左右一班。到印江縣城後要再坐車到護國寺,即梵淨山西門。印江客運站到護國寺以前有公交車,每1小時一班。 [17] 
  • 自駕
東門:梵淨山江口景區大門(黑灣河山門)距離印江縣城大約20千米左右,路況也比較好,縣城就在高速路旁。自駕到景區的話,也可在“梵淨山東”下高速(不經縣城),約15千米即到,通往景區的公路路況不錯。導航要注意目的地在江口、不是印江。可搜目的地“梵淨山遊客中心”,或“梵淨山景區1號停車場”。
西門:梵淨山印江大門(西門)到印江縣城約45千米,山路較多。自駕的話,也可在“梵淨山西”下高速(不經縣城),經28千米的山區公路,到達景區門口。這段山路,彎道較多,2021年已經翻新為瀝青路面。導航可搜“護國寺山門”。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