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梵淨山菝葜

鎖定
梵淨山菝葜(Smilax vanchingshanensis (F. T. Wang & Tang) F. T. Wang & Tang)是百合科菝葜屬植物。攀援灌木。莖長可達5米,枝條具縱條紋,無刺或具疏刺。葉革質,卵狀矩圓形、狹卵形至近披針形,生於海拔400-1400米的疏林中、林緣或山坡草叢中。 [1] 
中文名
梵淨山菝葜
拉丁學名
Smilax vanchingshanensis (F. T. Wang & Tang) F. T. Wang & Tang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百合目
菝葜科
菝葜屬
梵淨山菝葜

梵淨山菝葜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莖長可達5米,枝條具縱條紋,無刺或具疏刺。葉革質,卵狀矩圓形、狹卵形至近披針形,長8-16釐米,寬4-9釐米,先端漸尖至短驟凸,基部近截形或淺心形,表面稍有光澤;葉柄長1-2釐米,約佔全長的1/3-1/5具狹鞘,有卷鬚,脱落點位於近中部。傘形花序1-2個生於葉腋,具多數花;總花梗稍長於葉柄,近基部有一關節,着生點上方有一枚與葉柄相對的鱗片(先出葉);花序託膨大,近球形,在果期直徑約3毫米;花黃綠色;雄花外花被片長7-8毫米,寬約1.6毫米;內花被片寬約為外花被片的一半;雄蕊花絲基部約1毫米合生成柱,佔雄蕊全長1/7-1/8;雌花比雄花小一半,具6枚退化雄蕊。漿果直徑9毫米。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次年1-2月。 [1] 

梵淨山菝葜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1400米的疏林中、林緣或山坡草叢中。 [1] 

梵淨山菝葜分佈範圍

產自中國湖北(西南部)、四川(峨眉山至金佛山一帶)和貴州(北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