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梵淨山盾蕨

鎖定
梵淨山盾蕨(學名:Neolepisorus lancifolius Ching et Shing)是水龍骨科盾蕨屬的一種植物,它植株高約40釐米。根狀莖橫走,粗約3毫米,疏被褐色披針形鱗片。生蔭濕地上,湖北200-1100米。
中文名
梵淨山盾蕨
拉丁學名
Neolepisorus lancifolius Ching et Shing
蕨類植物門
薄囊蕨綱
水龍骨目
水龍骨科
盾蕨屬
梵淨山盾蕨
分佈區域
產貴州、廣西、四川、江西、湖南、湖北

梵淨山盾蕨形態特徵

植株高約40釐米。根狀莖橫走,粗約3毫米,疏被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疏生;葉柄長約20釐米,粗約1.8毫米,褐禾稈色,下部略有一二鱗片;葉片闊披針形,長約20釐米,中部以下寬4-6.5釐米,基部不變狹,圓形,幾不下延,向上漸變狹,漸尖頭,全緣,幹後紙質,褐綠色,近光滑。側脈可見,略斜展,相距約6毫米。孢子囊羣小,上部的在主脈兩側各成一行,靠近主脈,下部的為不規的2-3行,稀散。 [1]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誌 第6(2)卷 )

梵淨山盾蕨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200-1100米的蔭濕地上。

梵淨山盾蕨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貴州(江口、梵淨山、凱里、榕江)、廣西、四川(平山、南川、峨眉山、大相嶺)、江西(瑞金、尋烏)、湖南(南嶽、黔陽)、湖北(利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