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梵夾裝

鎖定
西藏吐蕃時期古藏文書籍的主要裝幀形式。最初的梵夾裝是用於裝訂已刻寫經文的貝多羅樹葉。其過程是依次將貝葉經摞好,在其上、下各夾配一塊與貝葉經大小相同的竹片或木板,並在夾板中段打兩個圓洞,用繩索兩端分別穿入洞內,將繩索結釦。
在西藏,一般將紙張書寫或雕印的經文效仿貝葉經,用木板相夾,而後以繩索、布帶捆紮。這種裝幀方式主要用於藏文藏經。
中文名
梵夾裝(又稱梵枷裝)
分    類
箭桿本、一肘本、短小本三種
分別長
60~70釐米、40釐米、25釐米
屬    性
古書裝幀形式之一

梵夾裝梵夾裝的分類

梵夾裝可分為箭桿本、一肘本、短小本三種,分別長60~70釐米、40釐米、25釐米。西藏薩迦寺中藏有一部手抄的80釐米特大梵夾裝藏文佛經。梵夾裝形式的經書有全集中的部分專著,也有一本著作中包括的卷、品的章節。
有些藏書單位,分別列為帙、函、夾、卷、類、種、品(或章)等7項,主要是帙(一包,如全集、文集等)、部(一夾,通常是一部專著)、卷(一夾中的一個大專題)、品(一卷中的一個小專題)等4項。梵夾裝一般將帙、部、卷、品的名稱都列為專頁置於前面,書籍前有數頁頌讚韻文,後有數頁包括著者、成書年代、刻版地、贊助人等的文字,每頁正面左側標明卷、品、頁碼。
全書通常用古藏文楷書、行書、草書體抄寫刻版。除墨筆寫印外,也有用硃紅、金銀粉汁寫成的。在珍貴的佛經抄本中,還在雕漆梵夾裝上鑲有松耳石等珠寶。藏文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等佛教經典的裝幀形式都以梵夾裝為主。

梵夾裝梵夾裝的起源

梵夾裝:
古書裝幀形式之一。源於古印度用梵文書寫的貝葉經古印度是佛教的發祥地,佛教經典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都是書寫在貝多樹葉上。《酉陽雜俎》卷十八:“貝多,出摩伽國,長六七丈,經冬不凋。此樹有三種……西域經書,用此三種皮葉。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中國隋代杜寶《大業雜記》:“……新翻經本從外國來,用貝多樹葉。葉形似枇杷,葉面厚大,橫作行書。
約經多少, 綴其一邊,牒牒然, 今呼為梵。”元代胡三省給《資治通鑑》作注,於唐懿宗“自唱經,手持梵夾”句下,注曰“梵夾者,貝葉經也以板夾之, 謂之梵夾”。表明梵夾裝,系專指古印度用梵文書寫的貝葉經的裝幀,所以也稱之為“貝葉裝”,其方法是將刻寫好經文的貝多樹葉,依次摞成一摞,在摞的上下各夾配一塊與經葉大小長短相同的竹片或木板於夾板中段, 隔開一定距離, 連同經葉垂直穿兩個小圓洞。
再用繩索兩端分別穿入兩個洞,直至穿過另一邊的夾板,將繩索勒緊結釦,一部梵夾裝的書籍就算裝幀完畢。

梵夾裝梵夾裝在中國

早期中國書籍的製作材料,不同於印度。先後採用過竹、木簡、版牘、縑帛,最後採用了紙張。這種材料製作的書籍,無法採用梵夾裝;且梵經譯漢,亦無所謂梵稱。
故從嚴格意義上講,中國書籍沒有梵夾裝。但梵經譯漢之後,特別是譯成中國的少數民族語文之後,例如藏文、蒙文藏經,其用紙張書寫或雕印的經葉,也有仿效貝葉經的。這種經集數葉成一摞之後,也有上、下用木板相夾,而後用繩索、布帶相捆的。雖非貝葉經的梵夾裝,但顯然是對梵夾裝的模仿,故亦可稱為梵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