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梳洗

(漢語詞語)

鎖定
梳洗(wash and dress),指梳頭洗臉 [1]  ,也泛指妝扮
中文名
梳洗
外文名
wash and dress
拼    音
shū xǐ
注    音
ㄕㄨ ㄒㄧˇ
出    處
和夢遊春詩一百韻

目錄

梳洗釋義

1、指梳頭洗臉。也泛指妝扮。
2、一種極為殘酷的刑罰,它指的是用鐵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來,直至肉盡骨露,最終嚥氣。

梳洗出處

唐·白居易《和夢遊春詩一百韻》:“風流薄梳洗,時世寬裝束。”
宋·許棐《喜遷鶯》詞:“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負幾年華。”
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樓》:“你們的外伺候,待我拿銀進去,催他梳洗。”
沙汀《困獸記》二一:“等到母親梳洗好走出卧室的時候,大家已經在温課了。” [1] 
梳洗之刑的真正發明者是朱元璋,據沈文的《聖君初政記》記載,實施梳洗之刑時,劊子手把犯人剝光衣服,裸體放在鐵牀上,用滾開的水往他的身上澆幾遍,然後用鐵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間殺豬用開水燙過之後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盡,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後早就氣絕身亡了。梳洗之刑與凌遲非常類似。據《舊唐書.桓彥範傳》記載,武三思曾派周利貞逮捕桓彥範,把他在竹槎上曳來曳去,肉被盡,露出白骨,然後又把他杖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