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梯隊

(軍事術語)

鎖定
梯隊是作戰和行軍部署的一種形式。通常將作戰編成內的部隊劃分成若干部分,由前向後排列和配置成階梯式的隊形,這就是所説的梯隊。
中文名
梯隊
釋    義
作戰和行軍部署的一種形式
作戰或行軍時,按任務和行動順序對部隊進行劃分所形成的若干部分。陸軍通常區分為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和預備隊等。編組梯隊的目的,是保持進攻的連續突擊力或防禦的全縱深抗擊力。在古代作戰中,已開始出現了梯隊的雛形。16世紀下半葉,中國明代軍隊採用火器和冷兵器並用的三才陣,按戰鋒隊、跳蕩隊、駐隊的順序前後配置,初步形成了梯隊隊形。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步兵兵團、部隊通常編為1個梯隊和總預備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在步兵師、團進攻戰鬥中,開始建立第二梯隊,以增強第一梯隊的力量或發展勝利;各梯隊開始由諸兵種混合編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合成軍隊在進攻作戰中,普遍編成2個梯隊,有的國家軍隊還編成3個梯隊,以保持連續突擊力;防禦作戰中,也開始建立第二梯隊,以加大防禦縱深和提高防禦的穩定性。各梯隊的合成性進一步提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攻防作戰通常區分為1個梯隊和預備隊。解放戰爭時期,在攻堅和防禦作戰中通常區分為2個或3個梯隊。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對山地堅固陣地防禦之敵進攻時,曾編成3個或4個梯隊,實施連續突破;在堅固陣地防禦作戰中,多編成2個梯隊,依託坑道工事,抗擊敵人的進攻。梯隊的區分一般根據作戰任務和企圖,兵力兵器的數量和敵情、地形條件等情況確定。指揮員會在決心中明確編成和任務。建立梯隊的基本要求:①將主要兵力兵器使用於主要方向。②增強和保持首次突擊、連續突擊、獨立作戰和全面抗擊能力。③發揮諸軍種、兵種協同作戰的整體威力。④加強各梯隊的火力、機動力和戰場生存能力。⑤能根據作戰需要適時調整和變更部署。第一梯隊,是在梯次排列的作戰隊形中配置在最前面的部隊,通常擔負主要任務。進攻時,通常以主要兵力和機動能力較強的部隊編成,給予較多的加強;主要用以突破敵人的防禦,割裂、合圍、殲滅敵人,完成本級的當前任務,併為完成後續任務創造條件。防禦時,通常以主要兵力和防守能力較強的部隊編成,並配屬較多的炮兵特別是反坦克兵力兵器,以及工程兵、防化兵等;用於扼守第一線防禦陣地,抗擊敵人的連續突擊,殺傷、消耗敵人,挫敗敵人的進攻。第二梯隊,是在梯次排列的作戰隊形中配置在第一梯隊後面的部隊。進攻時,以機動能力和突擊能力較強的兵力編成;通常用於增強主要方向突擊力量,或粉碎敵人的反突擊、反衝擊,擴張戰果,鞏固和發展勝利,必要時接替第一梯隊任務。防禦時,通常以一部兵力編成,有時也以主要兵力編成;主要用於扼守縱深陣地,以反衝擊、反突擊消滅突入之敵,殲滅敵空降兵,制止敵人向縱深進攻和向兩翼擴張,必要時接替或加強第一梯隊的防禦,或應對意外情況。預備隊,通常以快速反應能力、反坦克能力和獨立作戰能力較強的部隊編成,配置在便於疏散隱蔽和機動的位置,視情況集中配置或分散配置。進攻時,預備隊約為總兵力的1/3,主要用以增強或接替第一梯隊或第二梯隊,鞏固和擴大突破口,抗擊反衝擊或反突擊,擴張戰果,應對其他情況等。防禦時,兵力較進攻時稍多,主要用以封閉突破口,實施反衝擊、反擊或反突擊,打擊空降之敵,增強第一梯隊防禦或堅守縱深陣地等。未來信息化戰爭中,隨着武器裝備的發展和非接觸作戰、非線式作戰、非對稱作戰的出現,梯隊的編成和運用將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機動性;進攻作戰將更加重視各梯隊的突擊作用和縱深打擊作用;防禦作戰將進一步強調同時抗擊敵人的攻擊。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