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梭子蟹

(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屬動物)

鎖定
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稱“白蟹”。因頭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殼的中央有三個突起,所以又稱“三疣梭子蟹”,屬於節肢動物。雄性臍尖而光滑,螯長大,殼面帶青色;雌性臍圓有絨毛,殼面呈赭色,或有斑點。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且適宜於海水暫養增肥。頭胸甲梭形,寬幾乎為長的2倍;頭胸甲表面覆蓋有細小的顆粒,具2條顆粒橫向隆堤及3個疣狀突起;額具2只鋭齒;前側緣具9只鋭齒,末齒長刺狀,向外突出。螯腳粗壯,長度較頭胸甲寬長;長節稜柱形,雄性長節較修長,前緣具4鋭棘。
中文名
梭子蟹
別    名
三疣梭子蟹,槍蟹,海螃蟹,海蟹
二名法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軟甲綱
十足目
梭子蟹科
梭子蟹屬
梭子蟹
分佈區域
分佈於日本、朝鮮、馬來羣島、紅海以及中國大陸的絕大部分沿海

梭子蟹形態特徵

梭子蟹2 梭子蟹2
梭子蟹的體色隨周圍環境而變異。生活於砂底的個體,頭胸甲呈淺灰綠色,前鰓區具一圓形白斑,螯足大部分為紫紅色帶白色斑點,一部分或整個腹面為白色,前3對步足長節和腕節也呈白色,掌部為藍白色,軟毛棕色,指節紫藍色或紫紅色,第4對步足為綠色帶白斑點,指端紫藍色。生活在海草間的個體體色較深。為雜食性,均食,甚至也食同類,喜食動物屍體。
頭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個顯著的疣狀隆起,1個在胃區,2個在心區。其體型似橢圓,兩端尖尖如織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兩前側緣各具9個鋸齒,第9鋸齒特別長大,向左右伸延。額緣具4枚小齒。額部兩側有1對能轉動的帶柄複眼。有胸足5對。螫足發達,長節呈稜柱形,內緣具鈍齒。第4對步足指節扁平寬薄如槳,適於游泳。腹部扁平(俗稱蟹臍),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圓形。雄蟹背面茶綠色,雌蟹紫色,腹面均為灰白色。

梭子蟹種羣分佈

分佈於日本朝鮮馬來羣島紅海以及中國大陸的絕大部分沿海。

梭子蟹繁殖特徵

梭子蟹3 梭子蟹3
交配季節在黃、渤海自4~5月到初冬,在福建沿海自3~4月至11~12月,除兩性成熟的個體交配外,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的雌體有時也可接受交配。每年4~5月,雌蟹洄游,聚集於近岸淺海港灣或河口附近繁殖,產出的受精卵抱在腹部的腹肢上,每隻雌蟹繁殖季節能產2~3次卵,總數約幾十萬至二百萬粒,剛產出的為黃色,約2周後變為黑褐色。孵化為溞狀幼體,營浮游生活,共5期,第5期蜕皮後進入大眼幼體期,再經1次蜕皮即成為幼蟹,由小至大約經過20多次蜕殼。一般壽命約3年。三疣梭子蟹成長很快,最大體重可達0.5千克。
梭子蟹的漁汛一年有春秋兩次,漁期長,產量高,體大肉多,味鮮美,營養豐富,尤其是卵巢肝臟。卵巢可供作上等調味品。肉除鮮食外,還可製作罐頭,暢銷國內外。殼可作藥材用,又可提取甲殼質,廣泛用於多種工業。黃海和東海年產量各有1~2萬噸上下。為中國最重要的海產蟹,經濟意義重大。近似種南海和東海還有遠海梭子蟹P.pelagicus)和紅星梭子蟹P.san-guinolentus),在南海為常見經濟種。 [1] 

梭子蟹經濟價值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6張)
肉多,脂膏肥滿,味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蟹內含蛋白質14克、脂肪2.6克。鮮食以食為主,還可鹽漬加工“嗆蟹”、蟹醬,蟹卵經漂洗曬乾即成為“蟹籽”,均是海味品中之上品。
梭子蟹4 梭子蟹4
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類動物,也是中國最大的一種蟹類。善於游泳,也會掘泥沙,常潛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兇猛好鬥,繁殖力強,生長快。3月末蟹羣遊向淺水區產卵,懷卵蟹最大個體達750克,4月中、下旬為產卵盛期,從第一幼蟹期到成熟期,一般需3年。近岸產卵場雌蟹佔80%以上,外海則雄蟹較多,主要漁期在4月份;據老漁民反映,越冬期間的氣温或越冬場的水温高低對梭子蟹的漁獲量有較大影響。穀雨前後蟹體最豐滿,雖然秋季也可捕到,但不肥滿(但越冬前雄蟹特別豐滿肥大,有“谷茬公蟹”之説),雄蟹俗稱“尖臍”,未成熟雄蟹稱“查臍子”,雌蟹俗稱“圓臍”,以雌蟹為好,懷卵大蟹又叫“石榴黃”,雌雄蟹市場價格相差懸殊。蟹肉色潔白,肉多,肉質細嫩,膏似凝脂,味道鮮美。尤其是兩鉗狀螯足之肉,呈絲狀而帶甜味,蟹黃色豔味香,食之別有風味,因而久負盛名,居海鮮之首。如清代李贄所言,“蟹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貴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梭子蟹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4克,脂肪2.6克及其他營養元素若干。一般食用方法是清蒸,將其肉蘸以薑末醋汁,佐以醇酒,別有風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韻賦詩“陸珍熊掌爛,海味蟹螯鹹”,將海蟹螯足與熊掌合提並論。除鮮食外,還可曬成蟹米,研磨蟹醬,醃製全蟹(滷螃蟹),製成罐頭等。蟹殼可做甲殼素原料,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梭子蟹營養價值

梭子蟹肉質細嫩、潔白,富含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礦物質。梭子蟹在冬季徊遊季節個體最為健壯,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達500克。雌蟹紅膏滿蓋,口味極佳。梭子蟹可鮮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兩半燉豆瓣醬,或用蟹炒年糕、炒鹹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帶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醃食,就是將新鮮梭子蟹投入鹽滷中浸泡,數日後即可食用,俗稱“新風搶蟹”。過去,漁民因梭子蟹產量高,常挑選膏滿活蟹,將黃剔入碗中,風吹日曬令其凝固,即成“蟹黃餅”,風味特佳,但產量少,一般人難嘗此味。
挑選方法
梭子蟹表面有3個顯著的疣狀隆起,一個在胃區、一個在心區。腹部扁平,俗稱“蟹臍”,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圓形,雄蟹背面茶綠色,雌蟹背面紫色,腹面均為灰白色。因其形體似橢圓,兩端尖尖如織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

梭子蟹做法

梭子蟹最常見的燒法有兩種:家蒸和煮蘿蔔湯,酒店點擊率最高的是家蒸。
家蒸梭子蟹:把蟹洗淨、斜刀切片、再切小股、蟹腳切段。盤內放入豆腐粒或千張卷,再將切好的蟹放入,加薑片、香菇片、葱白段、老酒、醬油、味精、雞油,入籠蒸3至5分鐘。
梭子蟹煮蘿蔔湯:蟹洗淨切段,可分為6段,白蘿蔔切塊放入水中煮3分鐘撈起。在鍋內放油、薑片、大蒜子2粒、葱白段爆香,加入老酒、清湯燒開,把煮好的蘿蔔放入,慢火燉至蘿蔔酥軟,再把切好的蟹放入,加入鹽、雞精調味,煮1至2分鐘,放入芥菜段、少許雞油即可。

梭子蟹習性

梭子蟹水温

適應水温8~31℃,最適生長水温為15.5~26.0℃。在不同的水温環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動情況不一樣。水温在1.5℃以下時,不攝食,部分個體在淺水區凍死;在0~6℃時,不攝食,晝夜潛砂,呈休眠狀態;在8~10℃時開始停止攝食,活動力弱,潛伏在深水處;在14℃時,攝食量下降,開始向深區移動,活動正常;在15~26℃時,攝食量大,活動正常,生長快;在17~21℃時,交尾高峯期;在14~21℃時,開始發現抱卵羣體;在12~14℃時,開始產卵。

梭子蟹鹽度

適應鹽度13‰~38‰,最適生長鹽度為20‰~35‰。越冬適應鹽度為28‰~35‰。鹽度低於8‰或高於38‰,停止攝食與活動,一天後全部死亡。

梭子蟹其他

pH值適應範圍為7.5~8;溶解氧不能低於2毫克/升,化學耗氧量一般不超過12毫克/升;硫化氫不超過0.2毫克/升;24小時內銅離子的半致死濃度為58毫克/升。

梭子蟹光照

梭子蟹白天潛伏海底,夜間出來覓食並有明顯的趨光性。養在池塘中的梭子蟹日出日落時在梭子蟹朋比較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

梭子蟹活動

梭子蟹6 梭子蟹6
梭蟹遊動時,身體傾斜倒垂於水中,第5步足頻頻擺動,作橫向或不定向的水平遊動。潛入泥砂時,常與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僅露出眼及觸角。梭子蟹無鑽洞能力,池塘養殖不必設防逃設施。水温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潛伏在池塘邊的砂堆裏。

梭子蟹攝食

梭子蟹屬於雜食性動物,喜歡攝食貝肉、鮮雜魚、小雜蝦等,也攝食水藻嫩芽,海生動物屍體以及腐爛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長階段,食性有所差異,在幼蟹階段偏於雜食性,個體愈大愈趨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攝食量少,傍晚和夜間大量攝食。但水温在10℃以下和32℃以上時,梭子蟹停止攝食。

梭子蟹養殖技術

梭子蟹池塘條件

北方養殖選擇的池塘面積一般以10—20畝的中、小型池塘為宜,要選擇水源充足、無污染、小雜魚蝦貝類資源豐富、進排水方便的海區附近的池塘。池深要在5米以上。池子底質以泥沙質較好,池底要鋪沙15釐米左右。

梭子蟹準備工作

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梭子蟹7 梭子蟹7
第一步:池塘的整理:池塘整理主要是清除池底過多的淤泥,翻鬆曝曬池底,另外還要維修塘堤、閘門、水渠等配套設施。
第二步:設置障礙物:為了便於蟹苗休息和隱藏,當整修好池塘後,還要在池底放上水泥管、瓦片、竹筒等障礙物。
第三步:進水並繁殖餌料生物:清塘半個月以後,就可以開閘進水,為了防止一些有害生物進入池子,可以用60目的篩絹網過濾海水,池水深度一般保持在80釐米左右,池塘進水後,要施用化肥來培育餌料生物,一般N肥在1.5kg/畝,P肥為0.3kg/畝,並且要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釐米左右。

梭子蟹蟹苗放養

1.來源及選擇:蟹苗的來源主要有捕撈天然海區和人工培育兩種,苗種的規格一般選擇80只/kg較好,要求蟹苗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附肢齊全,活力強,軟殼率小於10%。
2.放養時間:我們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中旬放養。
3.水質要求:水温要在18℃以上,日温差要小於8℃,鹽度為18—32,酸鹼度為7.8~8.6,含量要小於1毫克/L水體,溶解氧大於5毫克/L水體,透明度保持在30~40釐米。
4.放養密度:一般80-100只/㎏的蟹苗,放養密度應控制在1000~1500只/畝。

梭子蟹高效混養

可控生態混養技術,是提高養殖池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降低養殖成本,減少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收益,是養殖人員一直追求的目標。筆者就梭子蟹與脊尾白蝦池塘混養過程中的幾個關鍵點概括如下:
1.清整池塘,肥水很重要。池塘進水50釐米用漂白粉消毒,殺死橈足類,清除敵害生物等。施尿素或發酵消毒過的雞類、豬類,使水色呈黃褐色或黃綠色。
2.梭子蟹苗和蝦苗的投放。梭子蟹苗一般在5月中下旬投放,宜選擇土池育苗的Ⅲ期幼蟹,每畝投放1公斤,投苗時注意規格齊,體質壯的苗種。脊尾白蝦蝦苗是以抱卵蝦自繁的方式,本地以6月下旬投放無損傷,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遊動活潑的抱卵蝦每畝1.5公斤,這段時間投放,小白蝦出苗齊,病害少,有利蝦、蟹生長,便於生產管理。
3.池塘水的管理,防止“倒藻”和缺氧。池塘納藻換水後,穩水解毒最重要。有條件的池塘,建議每間隔5-7天更換一次水,進水後要用消毒劑全池消毒,細菌的進入,底質的好壞是養殖成功的關鍵,養殖人員要定期改善池底,宜一週改底一次,以防缺氧,減少發病率。常關注天氣驟變,嚴防“倒藻”。水色過濃,透明度低於30釐米時,要排掉上層池水,加註新鮮海水抑制藻的繁殖,也可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對水體消毒,施用微生物劑來恢復水色;要加強日常檢查、記錄,及時開起增氧機,特別是傍晚和夜間,通過增氧機來增加池水的溶解氧,保持一個好的水色。
4.餌料的投餵。要堅持多餐少量,勤查多看,注意餌料新鮮適口,要提高餌料的轉化率,減少糞便,保證蝦、蟹吃飽不浪費,養殖前期可投放一些EM菌等生物製劑來分解氨氮,改善池底,防止池塘缺氧中毒。
5.及時剔除公蟹。為減少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收益,建議養殖人員在7月上旬至8月底釣出公蟹,不但改善池塘的養殖密度,還節約餌料成本,而且到梭子蟹交配季節,如公蟹過多,塘內會出現梭子蟹間相互殘殺,影響養殖户的經濟效益。
6.做好梭子蟹秋冬季的育肥。育肥時期,可通過補充有機鈣質,增加梭子蟹殼的厚度和硬度,從而起到增重的作用,養成的中後期,多投一些低值貝類,以促進蟹性腺的發育和營養物質的積累。
7.輪捕5釐米以上的脊尾白蝦。養成期,根據市場行情,可用地籠等網具有計劃地輪捕脊尾白蝦上市,留小捕大,鮮活銷售,可控制池內脊尾白蝦的密度,防止缺氧,及時回籠資金。
8.病害防治貫穿於養殖時的全過程。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保持良好的池塘水質環境,是養殖成功的根本。

梭子蟹日常管理

梭子蟹8 梭子蟹8
1.水質管理:在7月份,要每隔2—3天換水1次;8—9月份,要每隔1—2天換水1次,10月份,要每隔4—5天換水1次,具體換水量和換水間隔時間應該就天氣、水温等環境因素而具體變化。
2.投餵:三疣梭子蟹屬雜食性,它以新鮮的低值魚、蝦、貝、蟹等為主要餌料。每天的投餵餌料量要根據蟹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養殖前期一般按蟹子總體重的8%左右投餵,中期為12%,後期為5%;當秋季水温降到10~15℃的時候,每天的投餌量應為總體重的3%,要按照早晚各投餵1次、早上少投、傍晚多投的原則投餵,當日平均水温在10℃以下時,不用投餵餌料。
3.巡池管理:
要早晚各巡視塘1次,巡塘期間要仔細觀察梭子蟹的攝食和活動情況,注意池水的變化,檢查池子中的殘渣餌料情況,及時的調整投餵量和換水量。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做好防洪、防颱風的準備工作。要經常查看閘門的攔網和堤壩是否有破損和漏洞,若發現問題要儘快修復。

梭子蟹收穫操作

收穫時間應在秋末,當水温降到15℃以下,梭子蟹不再繼續增重時應及時收穫。適時起捕梭子蟹,是優質、高效、高產的關鍵。應根據梭子蟹是否進入膏蟹期,銷售價格和天氣條件來決定起捕時間。一般起捕時間安排在12月份為佳,下雨天不應起捕。蟹子少量出池時可在夜間用蟹籠或抄網撈取。大量出池時應在閘門固定網籠袋,利用退潮放水,使梭子蟹隨流進入籠袋中,當塘內水排到最低時,可用鐵耙順着塘底慢慢耙動。遇到蟹體時小心挑起,用小抄網撈入籮筐水桶。起捕的梭子蟹要用橡皮筋縛住兩隻鰲足,以防在籮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

梭子蟹病害

隨着養殖業的不斷髮展,梭子蟹病害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主要有以下幾種:
病原主要有疽疹病毒及小核糖核酸病毒。多發生在5-10月份,病蟹行動遲鈍,呈昏睡狀,蟹爪無力,血淋巴變白,肝胰腺膿腫變白,腐爛發臭,死亡較快。此種病主要是以預防為主,①適量換水,用機械增氧。②餌料中加入免疫多糖連續投餵一週。
2、細菌病
三疣梭子蟹被細菌感染後,常表現兩種症狀:(1)甲殼和附肢等部位凹陷潰爛,如甲殼病;(2)引起局部組織器宮感染或轉為全身性敗血症,在整個生活史中都可能受細菌感染而發病,主要有弧菌病及細菌性甲殼病。
細菌性疾病,日常應加強養殖管理,避免機械性損傷,發現病蟹害要及時清除,以防疾病蔓延。養成期要降低養殖密度,提高餌料質量和換水率。對於患病的蟹可全池潑1-2ppm的土黴素治療,也可在餌料中加入1‰的恩諾沙星連續投餵。
常引起梭子蟹真菌病的病原一般有水黴菌毛黴菌或鏈壺菌等。此病多由菌種侵入受傷的梭子蟹身體表面所致,病蟹行動遲緩,攝食減少,傷口不癒合,傷口部位組織潰爛並蔓延,最後死亡。
對於真菌性疾病,日常管理時應徹底消滅敵害生物,減少河蟹在捕撈、運輸、放養等過程中的機械損傷。病蟹可用5%食鹽水溶液浸洗5-10min,並用5%碘酒塗抹患處
多由固着類纖毛蟲如聚縮蟲、杯體蟲或鐘形蟲等引起。病蟹體表長滿許多棕色或黃綠色絨毛,行動遲緩,對外界刺激不敏感,最終因無力蜕殼而導致死亡。患病期間可用①15-20pp生石灰全池潑灑並更換1-3次病蟹池水。②0.5-1ppm的新潔爾滅與5-10ppm的高錳酸鉀混合液浸洗病蟹。其它還有才女蟲、阿腦蟲及蟹奴等寄生蟲病,一般從蟹體表或內臟都能看到蟲體,流行季節一般為7-10月份或開春。梭子蟹活動少時易得此類病,一般可用0.5ppm高錳酸鉀或0.7ppm的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殺滅。
5、環境引起的疾病
池塘底部有毒氣體硫化氫、氨及生物毒素和高濃度用藥引起的急性中毒。病蟹背甲後緣脹裂出現假性“脱殼”或三角膜出現紅黑泥性異色或腹臍張開下垂四肢僵硬而死亡。一般要加強水體管理,定期用沸石粉或“氨淨”處理底質。發生中毒症狀要立即更換池水,換水量為池水的30%-50%。營養性脱殼不遂、肝腫大或其他內臟疾病,一般為缺少鈣磷或脂肪攝入過多引起,也有因缺乏維生素等引起。因此,平時飼料中應適當添加脱殼素、磷酸二氫鈣及各種維生素,可減少此類病害的發生。
6、發光病
病原及症狀
病原體為熒光假單胞菌和亮弧菌等發光細菌。主要危害蚤狀幼體的各個時期,幼體感染此病後會陸續死亡,嚴重時死亡率在1天~2天內可高達80%以上。具體症狀表現為幼體活力明顯下降,並下沉到水的中下層,攝食量降低,體色白濁或全黑,不透明,趨光性差。夜間關閉燈光可發現隨着充氣形成的水流,池中出現四處遊動的熒光,並上下起伏,重症時池中熒光閃爍,育苗池表層只有少數活的幼體;死後的幼體隨水漂動,糜爛的幼體仍可發光1天~2天。
發病原因及流行情況
該病只發生在人工育苗期,並隨着温度的升高發病率增多,因此,多在蚤狀4期以後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預防:在育苗期間,當發現有發光細菌出現後,應對發病池隔離,並且換水等工具應單獨使用。使用後及時消毒處理,以防交叉感染。
治療:漂粉精0.5毫克/升或磷酸紅黴素0.65毫克/升~1毫克/升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3天。或飼料中添加0.1%的複方新諾明或0.05%的土黴素進行投餵,連用3天~5天。
7、乳化病
病原及主要症狀
病原為酵母菌。主要發生在養成期,常表現為步足尖端着地爬行,後期體倒位,切斷游泳足有乳白色液體流出,打開體腔亦有大量的乳白色液體。中後期病蟹拒食,5天~7天死亡。
發病原因及流行情況
該病主要發生在養殖後期,當水温在20℃以下,池底受污染,池水中有機物含量高易發此病。
防治方法
預防:主要是保持養殖池水質清新,定期撈取殘餌,以免污染池底。20天左右全池潑灑生石灰15毫克/升~20毫克/升。
治療:全池潑灑5毫克/升~8毫克/升聚維酮碘
梭子蟹自人工育苗至養成商品蟹出池的各個時期均有病害發生,嚴重時死亡率高達80%以上。其中危害較嚴重的為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病。
8、甲殼潰瘍病
病原及主要症狀
病原為一些能分解幾丁質的細菌。主要發生在養成期,並且甲殼上有數目不定的黑褐色潰瘍性斑點,在蟹的腹部較多。早期症狀為一些褐色斑點,斑點中心稍下凹。並呈微紅褐色。到晚期潰瘍的斑點擴大,並且邊緣變黑。
發病原因及流行情況
該病主要在成蟹養殖後期及越冬期,特別是池塘底質發黑、淤泥較多的情況下易發此病。但該病不會造成致命性危害,只是影響商品蟹的品質。
防治方法
放苗前要徹底清塘,養殖期間保持水質清新。
9、絲狀細菌病
病原及症狀
病原體為毛黴亮發菌,菌體為頭髮絲狀,不分枝,基部略粗,頂端稍細,長度一般幾微米到1毫米以上,菌絲一般透明無色。主要附着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狀幼體的鰓、附肢、體表。當受精卵的表面有絲狀菌附着時,卵一般停止胚胎髮育而死;當它附着在蚤狀幼體的鰓及體表時,危害極大,在體表伴隨着大量菌絲的附着。菌絲之間往往黏附着許多原生動物、單細胞藻類、有機碎屑及其他污物,並伴有大量纖毛蟲寄生,從而使幼體游泳能力明顯減弱,處於水體的下層或水底,攝食量降低,最後沉入池底死亡;當附着幼體鰓上時,大量的黏附物阻礙了水在鰓絲間的流通,使其呼吸困難窒息而死。養成期間絲狀細菌附着在鰓絲、附肢及甲殼周邊的剛毛上,鰓絲之間黏附着大量雜物使鰓絲變黑,尤其是鰓絲末端處症狀尤其明顯,並常伴有纖毛蟲附着,最後導致機體窒息死亡。
發病原因及流行情況
絲狀細菌的發病主要是水質污染造成的,人工育苗期間,當投餌量過大,尤其是池底變質更易發生此病,該病的發病率幾乎100%;養成期,特別是在高温期,發病迅速,對處於生殖蜕殼期的成蟹危害最大。
防治方法
預防:人工育苗期間與預防弧菌病相同。養成期,對養殖池要徹底清淤消毒,保持良好水質,養殖中後期每隔15天左右全池潑灑15毫克/升~2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
治療:人工育苗期間,可用高錳酸鉀0.5毫克/升~0.7毫克/升全池潑灑,6天后大換水,連用2天;或用氯化銅l毫克/升全池潑灑,連用3次。養成期間治療方法同弧菌病。
10、鏈壺菌病
病原及主要症狀
發病率不高但危害較重,是由鏈壺菌與鏈壺菌狀的真菌寄生引起的。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狀幼體的體節處,一旦發病,菌絲快速生長,感染率高,菌絲纏繞在幼體肌體上,使幼體活力下降,不能攝食,嚴重時在1天-3天內死亡率高達100%。
發病原因及流行情況
該病主要發生在育苗期,當育苗池幼體密度過大,換水量跟不上時,造成池水污染嚴重,主要危害蚤狀2期至大眼幼體,同時併發纖毛蟲病
防治方法
亞甲基藍0.1毫克/升-0.5毫克/升全池潑灑。連用3次。或氟樂靈0.01毫克/升-0.1毫克/升全池潑灑,每日1次。
11、弧菌病
病原及症狀
病原體為鰻弧菌、副溶血弧菌及溶藻弧菌。此病在蚤狀幼體各個時期均有發生,尤其在各期變態時更為嚴重,發病嚴重時在4小時~6小時死亡率高達80%以上。具體症狀表現為對餌料的捕捉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趨光性減弱,幼體活動不正常,嚴重時胸部及附肢發紅。
發病原因及流行情況
大多數弧菌為條件致病菌,當環境污染,水質惡化,弧菌大量繁殖達到一定數量時,體質弱或受傷的梭子蟹易發生弧菌病,特別是在人工育苗階段,大量投餌,尤其是投餵代用餌料,換水量不夠或換水不及時,最容易發生該病,主要發病期在高温季節。
防治方法
在人工育苗期間,根據幼體密度適當加大換水量,投餌應以鮮活餌料為主;養成期間,每隔10天左右全池潑灑0.3毫克/升三氯異氰尿酸鈉或0.2毫克/升二溴海因或0.5毫克/升二氧化氯進行水體消毒。 [2] 

梭子蟹其他

梭子蟹育苗期病害防治
梭子蟹育苗期間,由於種種原因,幼體時常會受到病害的侵襲而影響成活率,怎樣預防幼體染病,發現幼體受病害侵襲後及時採取措施解救,是梭子蟹育苗工作的至關重要的一環。
一、選擇好親蟹,重視親蟹消毒首先,挑選體質健壯,無病傷,抱卵量大的親蟹,每隻親蟹體重在180克以上,親蟹入室暫養前須浸洗消毒30~40分鐘,以殺死蟹體上的聚縮蟲。親蟹培育期間經常檢查看看有無病害侵襲,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有效方法殺滅。同時,定期使用抗菌素對親蟹池進行殺菌處理,嚴防疾病發生。育苗之前,捕出抱卵蟹,洗淨污泥,然後用1‰的新潔爾滅溶液浸洗消毒30~45分鐘。
二、調節好水質,採用清新水育苗育苗用水需納大潮水,然後經二次沉澱,方可使用。水納好後,在一級沉澱池用生石灰消毒處理,殺滅浮游生物及致病菌,若鹽度不適,要在配水池進行鹽度調整,鹽度調至26‰~28‰為佳。水進入育苗池時,用緻密篩絹嚴格過濾,嚴防帶生物入池,育苗池水還需用EDTA納鹽處理以絡合水中重金屬離子。育苗期間,根據水質及幼體的不同期別,注意換水,前期換20%~30%,後期100%~150%,以保持水質的清新。
三、對育苗池、工具等進行徹底消毒育苗前,將貯水池、育苗池、餌料池等嚴格清洗,將污物、淤泥等清除乾淨,並用清水沖洗,然後用100ppm漂白粉、100ppm甲醛各消毒一遍,以殺滅池壁縫隙中的病原體。另外,對所使用的工具、用品,如蟹籠、網箱、水桶、水泵等經常嚴格洗涮,並用100ppm高錳酸鉀或100ppm漂白粉消毒,嚴防帶菌入池。
四、採用合理的布苗密度育苗密度過大,幼體營養難以保證,易出現弱苗,另外,水質也難控制,幼體易得病。因而應注意採用合理的布苗密度,一般布苗密度可根據餌料供應狀況,換水難易等而靈活掌握,一般情況下不應超過10萬隻/立方米。
五、保證餌料質量,進行合理投餵
1.晝多用活餌:採用適口足量的活餌投餵,可減少對池水的污染,保持池水清新,並能保證幼體的營養供應,提高幼體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活餌主要有:單胞藻輪蟲滷蟲等,根據各期的不同需要,按時足量供應。
2.注意餌料的消毒:首先,有時自己培育的輪蟲滷蟲不夠用,需要購買自然界生長的,這樣運來後要用高錳酸鉀、甲醛消毒殺菌。
其次,其需投餵代用餌料,這些餌料在使用前可採用高温,高錳酸鉀浸泡的方法消毒。
再者,滷蟲卵在孵化前用150~20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15~20分鐘。
3.堅持少量多次原則投餵:在具體投餵時,應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依幼體的不同期別,數量的多少合理投餵,嚴防飢一頓飽一頓。
六、加強藥物預防在育苗期間,定期全池潑灑藥物可起到殺菌、抑菌、預防疾病的作用。
主要是定期使用土黴素1~2ppm或二溴海因0.3ppm等,後期注意使用高錳酸鉀0.5~1.0ppm預防聚縮蟲。一般在每次蜕殼時使用一次藥物防病即可,不可濫用。
七、使用微生物製劑微生物製劑,可降解水中的有機物,並抑制有害微生物及病原菌的生長,保持良好的水質,減少幼體疾病的發生,因而在育苗過程中應注意使用。常用的微生物製劑主要有: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等。在使用微生物製劑期間,應慎用殺菌藥物,以免殺滅微生物製劑,起不到預期效果。

梭子蟹食用方式

爆炒
炒梭子蟹
炒梭子蟹(2張)
調料:精製油麪粉、鹽、老抽醬油、葱姜、料酒
烹飪方法:
1.洗淨梭子蟹,每隻切成兩段;
2.將切開的梭子蟹刀口用麪粉封一下;
3.熱鍋下油,油5成熱,將梭子蟹刀口向下接觸油;
4.煎一下,加料酒、鹽、糖、老抽醬油、葱姜、水;
5.加蓋中火6-7分鐘(要根據蟹的大小而定)即可起鍋裝盤。
鐵板
主料:母梭子蟹(750克左右)
調料:咖喱油、精鹽、紹酒番茄沙司米醋辣醬油辣椒油白糖香油辣油味精薑片、葱段、麪粉;
烹飪方法:
1.蟹切8塊,拍上面粉,入七成熱的油中炸熟;
2.鐵盤燒熱,包上銀紙待用。
3.油鍋中投入葱薑末炒香,倒入對成汁的調料及炸好的蟹,煎至熟,翻顛數下,澆上麻油,裝盤即可。
製作關鍵:鐵板要加熱,使菜餚更芳香。
韓式
主料:梭子蟹;
配料:韓國泡菜、絲;
調料:味精、料酒。
烹飪方法:
1.梭子蟹宰殺洗淨,切成塊,泡菜切成片;
2.把梭子蟹和泡菜一起放在盤中,加入少許清水,鹽、味精和料酒;
3.把梭子蟹蓋上保鮮膜,入微波爐轉熟取出,撒上葱絲,淋上熱油,即可。
菜餚特點:泡菜微辣,梭子蟹鮮嫩。
豆豉梭蟹炒年糕饗宴
原料:新鮮梭子蟹3只、年糕150克、葱姜適量、豆豉1小勺、生抽1小勺、鹽1/2小勺、糖1/2小勺、白酒1/2小勺、油1大勺
做法:
1、挑選新鮮螃蟹,放入水中清洗,將肚臍解下,然後將蟹蓋揭開,撕去螃蟹的腮,然後將清洗乾淨的螃蟹一剁兩半;
2、螃蟹加入鹽1/2小勺、白酒1/2小勺醃製一下,年糕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鐘;
3、鍋裏放一大勺油,油熱後將切好的葱姜下鍋爆香,將醃製好的螃蟹入鍋翻炒,加入1小勺生抽調味,加入1小勺豆豉翻炒均勻;
4、鍋中加入一碗水,將年糕放入鍋中和螃蟹一起煮,等到年糕煮軟,湯汁粘稠時,加入1/2小勺糖,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死亡時間過長的蟹儘量別吃)

梭子蟹提高梭子蟹產量措施

1做好養殖池的選擇
1.1應注重地理位置
養殖池以土池為佳,池塘結構同半精養對蝦土池相似,也可利用現有對蝦養殖池進行改造從事梭子蟹養殖。面積以中小型為宜,水深1.5~2m。為保持良好水質,養殖池要能夠充分換水。梭子蟹多喜沿池邊棲息,應儘量增加邊坡面積,以避免過分密集。
考慮到梭子蟹的生長特點,在梭子蟹養殖池的選擇中,應對其地理位置有一定的要求。除了要其便利性之外,還要選擇周邊有其他養殖池為宜。最理想的狀態是利用現有對蝦的養殖池進行改造。考慮到對蝦與梭子蟹養殖過程中的互補性,改造對蝦的養殖池是梭子蟹養殖池選擇的關鍵所在,對養殖池選擇具有重要意義。
1.2應注重水域深度
池塘的深度既要達到規定深度,又不能太深或者太淺,否則,無法滿足梭子蟹的生長需要。基於這一認識,應選擇水域深度與梭子蟹生長需要相接近的池子,避免人工開挖或者填埋造成大量的改造成本,提高養殖池選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滿足養殖池選擇需要。
1.3應注重取水方便程度
在養殖池選擇中,應選擇取換水都比較方便的位置,避免為了養殖梭子蟹而進行大規模的供水改造,降低養殖池選擇和整修的成本,滿足養殖池的選擇需要,提高養殖池的合理性。
1.4應注重池塘的整修成本
基於成本控制考慮,在池塘的整修成本控制中,應儘可能做到降低整修工程量,使養殖池在選擇中能夠最大限度地符合梭子蟹養殖要求,做到進行較少的整修就能達到梭子蟹養殖條件的目的。
2做好放苗前的準備
2.1對池底進行全面清理
放養前要先排乾池水,曝曬池底,清除吞食蟹苗的水生動物。
將池塘中的水排幹,並對池底進行全面清理,可以為蟹苗的投放提供一個安全乾淨的生長環境,避免蟹苗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以此達到提高蟹苗成活率的目的。從梭子蟹人工養殖過程來看,池塘的清潔度對梭子蟹養殖有着重要影響,做好水質清潔並清除吞食蟹苗的水生動物是十分必要的。
2.2對池塘進行消毒
可用生石灰清池,水深在10cm以下,用生石灰1125kg/hm化成石灰乳全池潑灑。
由於池塘在養殖梭子蟹之前的水域環境特殊,並且池塘中可能累積了一定的致病菌,對梭子蟹的成長非常不利。為了避免梭子蟹在蟹苗放置過程中遭到毒害,需要在池塘清理完畢之後,對池塘進行全面消毒,並不斷提高池塘的消毒效果,滿足池塘的養殖需要。其中考慮到消毒成本以及消毒效果和藥品殘留等問題,使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可以達到預期目標。
2.3控制池塘消毒和清池的時間
清池後7~10d,可注水入池,進水口設置60目錐形網過濾,嚴防敵害生物進入。
雖然需要對池塘進行必要的消毒,但是也要控制消毒的時間和清池的時間,避免消毒時間過長影響蟹苗的放養,同時也避免消毒時間過長造成池塘微環境受損,影響蟹苗的放養效果。同時,在池塘消毒之後,應採取緩慢進水的措施,並在進口放置過濾裝置,實現水的過濾,滿足梭子蟹池塘放養需要。因此,在梭子蟹蟹苗放養之前,應保證池塘的各項指標和條件能夠滿足實際需要,提高梭子蟹的養殖效果。
3做好苗種放養
3.1控制好放養時間
為了當年養成商品蟹(250g左右),應抓“早”字,儘量利用第一批梭子蟹苗種。
由於梭子蟹的成長週期相對固定,為了能夠在市場需要的時間培育出相應的梭子蟹,需要在放養時間選擇上下功夫,除了要搶前抓早做好蟹苗放養準備之外,還要根據梭子蟹的生長特點,以及品種之間的差異,選擇正確的節氣以及天氣狀況投放蟹苗,避免惡劣天氣對蟹苗生長造成不利影響,最終減弱梭子蟹的整體產量。
3.2控制好放養密度
池底清潔,換水條件好的池塘,初期放苗密度為30000~45000尾/hm,生長和成活率都較好。密度過大或過低都影響生長或成活率。
為了提高梭子蟹的整體養殖產量,雖然可以增加梭子蟹的蟹苗的放養密度,但是考慮到水體的承載能力,應合理控制梭子蟹的放養規模,避免梭子蟹放養密度過大,影響梭子蟹的生長,同時也避免過多的梭子蟹發生搶食甚至缺氧的現象。
3.3做好蟹苗的暫養
在對蟹苗的放養過程中,有些蟹苗一次放養不完,需要進行短期的暫養。在暫養過程中,為了保證蟹苗的活力,避免蟹苗發生大量死亡,需要向蟹苗中充氧,同時,還要定期更換水。除此之外,還要控制蟹苗的密度,保證蟹苗在放養之前,能夠在各項生命體徵上處於良好狀態,避免蟹苗在暫養間發生大量死亡。
4做好飼養管理
4.1投餌
梭子蟹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大面積養殖以投餵低值貝類為好,其次為鮮雜魚。體重0.8g的幼蟹,日攝食量為體重的80%,體重30g的個體為體重的20%。結合梭子蟹的人工養殖實際,飼養量和飼養時間,應根據梭子蟹的生長需要進行合理調整。
4.2水質管理
清澈見底的池成活率低,在養殖過程中要適當肥水,使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另要堅持每天換水。
4.3雌雄分養
雌雄混養的養成率極差,且冬季雌蟹價格比雄蟹高2倍以上。考慮到梭子蟹雌雄品種的不同市場價值,以及雌雄梭子蟹在生長過程中的相互影響。多數情況下為了提高梭子蟹的整體產量和銷售價值,應將梭子蟹按照雌雄不同類別進行分開飼養,提高梭子蟹的養殖效果和效益。 [3] 

梭子蟹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梭子蟹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95 千卡
蛋白質 15.9 g
脂肪 3.1 g
膽固醇 142 mg
飽和脂肪酸 0.6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0.6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0.8 g
碳水化合物 0.9 g
0.9 g
481 mg
65 mg
152 mg
208 mg
280 mg
0.26 mg
2.5 mg
1.25 mg
5.5 mg
91 μg
維生素A 121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3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3 mg
煙酸(煙酰胺) 1.9 mg
維生素E 4.56 mg
展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