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梨火疫病

鎖定
梨火疫病是由梨火疫歐文氏桿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梨上的病害。主要為害花、果實和葉片,受害後很快變黑褐色枯萎,猶如火燒一般,但仍掛在樹上不落,故此得名。國際上將其症狀據受侵害的部位,分成5個階段。 [1-2] 
梨火疫病於1780年第一次發現在美國紐約州和哈德遜河高地,隨着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人為傳播到世界各國;至1999年,梨火疫病分佈在美洲、歐洲大陸、地中海沿岸以及大洋洲的40個國家中。在北美和歐洲的許多疫區,對其流行與危害已經難以控制。 [3]  中國河北、北京、天津、河南等地有發生。 [1] 
梨火疫病的防治方法首先是防止病害傳入,對於尚未發現火疫病的地區,最重要的是杜絕病害的傳入。栽培抗病品種。秋末冬初,集中燒燬病殘體,細緻修剪。及時剪除病梢、病花、病葉。花期發現病花,立即剪除。最後結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1] 
火疫病是梨樹的一種毀滅性病害。2012年5月,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2020年9月15日,列入中國《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 [1]  [4-5] 
中文名
梨火疫病
外文名
Pear fire blight
別    名
梨枝枯病
為害植物
為害部位
花、果實和葉片
病    原
梨火疫歐文氏桿菌

梨火疫病研究歷史

1780年在美國紐約州和哈德孫河高地第一次發現梨火疫病,將近100年後Burrill證實是一種細菌病害。此後1902年在加利福尼亞州,1903年在日本,1919年在新西蘭,1957年在英國,1966年在荷蘭和波蘭,1968年在丹麥,1971年在聯邦德國,1972年在法國和比利時相繼發現,後擴散到美國、加拿大、危地馬拉、智利、英國、德國、荷蘭、丹麥、法國、比利時、前南斯拉夫、波蘭、新西蘭、塞浦路斯、以色列以及其它國家。中國在20世紀30年代曾有報道,但沒有證實。 [6] 
1966-1967年荷蘭約有8公頃果園,21千米山楂防風籬被毀,至1975年已荷蘭全國受害。1971年聯邦德國北部西海岸流行此病,毀掉梨樹18000棵。後在北美和歐洲的許多病區,已難以遏制其流行為害。 [6] 

梨火疫病病原特徵

病原為梨火疫歐文氏桿菌(Erwinia amylovora (Burr) Winslow et al.),屬細菌 [1] 
梨火疫病病原培養 梨火疫病病原培養

梨火疫病形態特徵

菌體桿狀,0.9-1.8微米×0.6-1.5微米,有莢膜,周生鞭毛1-8根,多數單生,有時成雙或在短時間內3-4個連成鏈狀。 [6] 

梨火疫病生理特性

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氣性,能使明膠液化,石蕊牛奶鹼性反應。在蔗糖營養培養基上27℃下培養3天后,菌落直徑約3-4毫米,白色至奶油色,半球形隆起,有粘性,表面光滑,邊緣整齊,中心絨環狀。該菌生長需煙酸,在含煙酸的培養基上能利用銨鹽為主要氮源。該菌在好氧條件下能很快利用葡萄糖產酸,不產氣,厭氧時利用緩慢。利用阿拉伯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蔗糖、海藻糖、甘油、甘露醇以及山梨醇很快產酸;利用纖維二糖、柳醇及肌醇產酸較慢;山梨糖、乳糖、棉子糖、肝糖、菊糖、糊精、澱粉、α-甲基右旋葡糖苷或衞矛醇不產酸;木糖、鼠李糖及麥芽糖產酸不一致。產3-羥基丁酮弱,不產吲哚,不水解澱粉,不能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明膠液化緩慢,不產硫化氫,不利用丙二酸鹽。接觸酶反應陽性,細胞色素氧化酶陰性;氯化鈉高於2%時生長受阻,6-7%時完全被抑制。抗青黴素,對氯黴素、鏈黴素和土黴素敏感。細菌生長的温度範圍6-37℃,最適温度25-27.5℃,致死温度45-50℃,10分鐘。適生酸鹼度為pH6.0。 [6]  梨火疫歐文氏桿菌寄主範圍很廣,能為害梨、蘋果、山楂、木旬子、李等40多個屬220多種植物,大部分屬薔薇科、梨亞科(Pomoideae)。 [2] 

梨火疫病為害症狀

梨火疫病主要為害果實葉片,受害後很快變黑褐色枯萎,猶如火燒一般,但仍掛在樹上不落,故此得名。國際上將其症狀據受侵害的部位,分成5個階段。 [2] 
花枯萎:病原直接侵染開放的花引起花枯萎。一般發生於早春,病菌直接從花器侵入,初為水漬狀斑,花基部或花柄暗色,不久萎蔫。病菌可擴展至花梗及花簇中其它的花;在温曖潮濕條件下,花梗上有菌膿滲出。隨着枯萎發展,花梗、花等變褐至黑褐色,在某些情況下僅限於花梗,條件適宜時可繼續侵染並殺死小枝並形成小潰瘍斑。 [2] 
潰瘍枯萎:潰瘍枯萎是指前一季越冬潰瘍邊緣的病菌重新復活的結果。最初的症狀是在復活的潰瘍附近的健康樹皮組織上出現窄的水漬狀區,幾天後,樹皮內部組織出現褐色條斑,隨後病菌侵入附近的繁殖枝內部並引起萎蔫死亡。這些枝條特別是嫩枝與下面談及的枝枯萎有明顯區別,即在萎蔫之前枝尖芽褪色(黃至桔黃色)。 [2] 
枝枯萎:花被侵染後,枝和嫩枝是最易感病的植物部位。細菌直接侵入前1-3葉的枝尖,然後殺死整個枝條及支持枝。最初症狀是枝尖萎蔫,但萎蔫前不褪色,象枴杖狀。枝枯萎發展很快,條件適宜時,幾天內可移動15-30釐米以上,造成整枝死亡,病枝、枝皮、葉通常變黑。潮濕時,枝條上出現菌膿。生長後期,終芽前出現的枝枯萎一般不會萎蔫,且僅在枝的最上部出現壞死。隨着病菌不斷深入,並侵染主幹,皮層收縮,下陷,形成潰瘍斑。病菌亦可直接從氣孔、水孔等自然孔口或蕾苞,或由風引起的傷口侵入葉片,初葉邊壞死,並向中脈、中柄、莖擴展,後變黑,通常有菌膿。 [2] 
損傷枯萎和砧木枯萎:這二種比較特殊,前者主要是由於晚霜、冰雹或大風損傷引起,如果實,很容易引起果實枯萎。後者僅限於高感品種EMAL-26、EMLA-9和MARK-39砧木。通常是由感病的接穗在這些砧木上發病後引起,最終成潰瘍帶而殺死樹體。 [2] 

梨火疫病分佈範圍

梨火疫病分佈於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馬拉、百慕大、海地、新西蘭、英國、荷蘭、波蘭、丹麥、德國、比利時、法國、盧森堡、瑞典、挪威、愛爾蘭、北愛爾蘭、捷克、瑞士、前南斯拉夫、亞美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意大利、希臘、埃及、塞浦路斯、以色列、土耳其、黎巴嫩、約旦、津巴布韋以及阿爾及利亞。 [2]  中國河北、北京、天津、河南等地有發生。 [1] 

梨火疫病侵染循環

梨火疫病菌以簡單的細胞分裂繁殖,一個細胞在條件適宜時,3天內在寄主植物組織中能達到109細胞,每個細胞都是一個侵染源,感染寄主而引起病害的發展。除蛋白酶外,病菌不產任何有助於侵入寄主的酶,主要是在環境條件適宜時,通過胞間組織侵入薄壁組織的病菌產生胞外多糖。胞外多糖在病害發展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是菌膿的重要成份。菌膿的理化性質隨濕度變化而變化,干時皺、硬,大時膨脹易被雨水擴散,中等濕度的菌膿粘易被昆蟲、風傳播。 [2] 
梨火疫病菌在病株病疤邊緣組織處越冬,掛在樹上的病果也是它的越冬場所,如冬季温和,病菌還能在病株樹皮上度過,來年早春病菌在上年的潰瘍處迅速繁殖,遇到潮濕、温和的天氣,從病部滲出大量乳白色粘稠狀的細菌分泌物,即為當年的初侵染源,通過昆蟲、雨滴、風、鳥類以及人的田間操作將病菌傳給健株。病菌亦通過傷口、自然孔口(氣孔、蜜腺、水孔)、花侵入寄主組織,有一定損傷的花、葉、幼果和茂盛的嫩枝最易感病。 [2] 

梨火疫病流行規律

梨火疫病的傳播,除風、雨、鳥類和人為因素外,昆蟲對梨火疫病的傳播擴散起一定的作用。據記載,傳病昆蟲包括蜜蜂在內有77個屬的100多種昆蟲,其中蜜蜂的傳病距離約為200-400米,一般情況下,梨火疫病的自然傳播距離約為每年6千米。 [2] 
在傳病的氣候因子中,雨水是果園短距離傳播的主要因子,從越冬或新鮮接種源至花和幼枝,經常在潰瘍斑下面枝條上觀察到圓錐形侵染類型。其次風亦是中短距離傳播的重要因子,往往在沿着盛行風的方向,病原菌以單個菌絲、菌膿或菌絲束被風攜帶到較遠距離。 [2] 
梨火疫病遠距離傳播主要是感病寄主繁殖材料,包括種苗、接穗、砧木、水果、被污染的運輸工具、候鳥及氣流。但對於如中國、澳大利亞等國,最有可能亦最危險的傳播途徑是通過病接穗、苗木、果實的傳帶。Psaltidas(1990)認為,梨火疫病在地中海地區擴散,並不能排除煙霧。 [2] 

梨火疫病防治方法

梨火疫病檢疫措施

對於尚未發現火疫病的地區,最重要的是杜絕病害的傳入。 [1] 
  • 檢驗方法
由於梨火疫病在世界各國均很重視,研究亦相對較多,其檢驗方法亦很多,從經典的分離培養、致病性測定、症狀觀察等到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包括DNA探針、PCR技術的應用及脂肪酸分析、單克隆抗體的應用等等,但在檢疫上仍採用免疫熒光染色結合致病性測定確診的方法。 [2] 
  1. 症狀觀察:梨火疫病的症狀很典型,是鑑定的重要方法,但必須與其他症狀相似的梨梢枯病區分開。 [2] 
  2. 分離培養:對於症狀明顯材料可直接分離病原,而症狀不明顯的材料如水果、幼枝等,可先進行IF(免疫熒光法)檢測,再進行分離。分離可採用選擇性培養基和鑑別性培養基進行。 [2] 
  3. 免疫熒光染色(IF):對於呈現梨火疫病症狀的材料,可直接平板分離,後免疫學試驗即可確診。對於表面健康的材料,可能攜帶潛伏或附生的梨火疫病菌,可先用IF法篩選,若陽性,再分離和其他生理生化試驗、致病性試驗確診。 [2] 
  4. 玻片凝集試驗:典型形成果聚糖,無熒光的菌落在載玻片上與1滴1:20稀釋(0.01MPBS)抗梨火疫病菌的抗血清進行玻片凝集試驗。 [2] 
  5. 生理生化試驗: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對形成果聚糖,凝集試驗陽性,無熒光菌落進行生理生化鑑定及有關鑑定是必要的。最簡單的途徑是用IF和API-20快速生化鑑定板。 [2] 
  6. 致病性實驗:梨火疫病菌致病性試驗可用梨片或梨嫩枝測定,亦可用煙草過敏反映檢查。NA上培養48小時的細菌配成108cells/ml的懸液,注入煙草葉片或接種於1釐米厚梨片、或針刺接種於1丈長的巴黎枝條,28℃下培養,一般10-12小時後,煙草注射區出現白色壞死斑。1-3天后,梨片或枝條上出現白色菌膿,則可確診。 [2] 
  7. 其他鑑定方法:梨火疫病的檢測鑑定技術發展較快,其中應用較多有脂肪酸分析,該方法在美國、英國用於鑑定菌種,並建立了相應的數據庫(Zwet)。另外,DNA探針、PCR技術亦用於梨火疫病菌的檢測和鑑定,特別是美國、新西蘭、德國、加拿大等均已開始應用於實際檢疫,特別是新西蘭利用DNA探針檢測水果的帶菌情況。 [2] 

梨火疫病農業防治

栽培抗病品種。秋末冬初,集中燒燬病殘體,細緻修剪。及時剪除病梢、病花、病葉。花期發現病花,立即剪除。 [1] 

梨火疫病化學防治

發病前噴布1:2:(160-200)倍波爾多液,或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1000萬單位新植黴素40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保護新梢等易感病組織。 [1] 

梨火疫病為害級別

火疫病是梨樹的一種毀滅性病害。2012年5月,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2020年9月15日,列入中國《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 [1]  [4]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