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梆鼓咚

鎖定
梆鼓咚,又稱“盲技”、“咚鼓”、“俚歌”,這項源於宋代南戲的莆仙獨特曲藝,現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 [1]  是以竹筒鼓和竹片伴奏的敍事體民間曲藝。
梆鼓咚是以一節一尺二寸長的竹筒蒙上水雞(青蛙)皮或豬油,以圓竹箍緊為鼓,演唱者腋下挾梆鼓,右手擊鼓,左手握長約三寸、闊約一寸二分的竹片兩相擊作為伴奏,由一引路小童帶領,沿途流浪賣唱。多是乞丐盲人演唱的曲藝,每每演唱至一半時由小童端起小盤向聽眾募錢。若是被請去演唱的,開頭一般都唱一個開篇,如:“手拿竹板是一雙,身背梆鼓響咚咚,唱好唱壞請原諒,一分二分你惘送”;唱完開篇,就由引路小童把曲目摺子交給主人“點曲”,並由主人付給基本酬金後開唱。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稱俚歌。流行於莆田、仙遊二縣,以及惠安、福清、永春等鄰縣的興化方言區。
中文名
梆鼓咚
發源地
莆田
非遺級別
省級“非遺”名錄
創建時間
宋代

梆鼓咚歷史起源

梆鼓咚的起源,無文字可考,但民間傳説甚多。據老藝人林永蓮口碑:相傳宋治平兀年(1064),錢四娘修築木蘭陂時,用竹筒裝銅錢,讓民工們從竹筒內自己抓取工錢。任民工抓一把或捧一把,錢數都是十八文。民間至今尚有“抓也十八,捧也十八”的諺語流傳。木蘭陂建成不久被洪水沖垮,錢四娘悲憤交集,投溪自盡。民工們為紀念、歌頌錢四娘截溪建陂的功績和繼承她的遺志,遂以錢四娘裝銅錢的竹筒鞔皮作鼓,將錢四孃的事蹟編成敍事詩,到處傳唱進行募捐,終於把木蘭陂建成。民間把這種以竹筒作鼓的演唱稱作梆鼓咚、咚鼓唱。據老藝人回憶,當年流傳在民間的曲目中有:“竹筒鞔鼓響咚咚,錢氏築陂世無雙’身雖投水志永留,萬古傳名人讚揚”的唱段。見於詩文記載的有南宋莆田詩人劉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後村居士(亦稱後村先生)詩云:“黃童白叟往來忙,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説蔡中郎。”(引自明代瞿佑《歸田詩話》“後村書所見”)記敍了家鄉“負鼓盲翁”演唱的情景。此外,民間還有“翰林盤詩乞丐唱”的傳説:清代,梆鼓咚為某翰林吟詩作對的娛樂方式,後被民間賣唱藝人作為謀生的説唱形式。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莆田縣渠橋一帶農民揭竿而起,暴發了農民起義,曾參加起義的詹元祥在起義失敗後’寫就了長達二千一百多行的、歌頌莆田農民起義軍首領黃濂的梆鼓咚曲目《黃濂起義歌》,在民聞侍唱。

梆鼓咚表演特徵

梆鼓咚是一種集説、唱、打、表於一身的綜合性説唱曲藝。唱腔由一個基本曲調變化而成,每一段都可以獨立演唱。傳統梆鼓咚老藝人會根據自身條件,量身製作板鼓和竹板,演奏時在旋律音程中大量使用小三度(一個半音,再加一個全音構成),體現了古老的中原音樂遺音的最重要特徵。 [3] 

梆鼓咚演唱

梆鼓咚是用莆田方言演唱,以漁鼓和簡板為主要伴奏樂器,早期演唱者以盲藝人為主。藝人在開唱前往往有一段技巧性很強的擊鼓演奏,演唱結束時亦有一段收場鼓點。鼓點有四種敲擊法而發出不同的音響。即:“響鼓”以食指或中指敲擊鼓心,發出響亮的咚咚聲;“邊鼓”以食指或中指敲擊鼓邊,發出清脆之噹噹聲;“點鼓”以食指和中指彈打鼓面發出嘟嘟聲;“悶鼓”以中、食指壓打鼓面,發出鬱悶之低沉樸樸聲。梆鼓咚的唱腔曲調與莆仙(興化)方言緊相吻合。莆仙地域的興化方言中同樣的字或詞,常因語法和詞意的不同,讀音各異。由此,梆鼓咚的曲調旋律,隨唱詞的音高變化而變化。梆鼓咚藝人在演唱中,以一個基本唱調,隨着唱詞的音韻、聲調、語氣、情感的變化與轉換,可以唱出多種不同的曲調。梆鼓咚的唱詞屬多段體敍事詩。每段四句,每句七字,講究押韻,逢雙必押。其唱詞的押韻可一段一韻,亦可數段一韻。
梆鼓咚最初演唱分為“文唱”和“俗唱”。文唱因出自文人筆下,語言文字深奧含蓄,唱腔旋律平淡低沉,鼓點板式單調,難以在百姓中廣泛流傳而逐漸消亡。俗唱又叫“乞丐歌”,屬民間口頭創作,語言通俗且故事貼近生活,曲調可隨詞意內容變化自如,鼓點、板式也豐富多樣,誰都能哼上一段。因此,被稱之“乞丐歌”的梆鼓咚演唱形式,代代相傳藩衍不息。

梆鼓咚打法

梆鼓的打法,相傳最早只有三、五、七三種。即第一樂句唱完後鼓打“咚咚咚”,竹板打“XX”,第二句唱完後,鼓打“呼口徵咚咚”竹板打“XX”,第二第四句唱完後就是一個章段了,鼓就打“咚咚徵咚咚徵咚咚咚”竹板打“XXXXXXXXX”。為了更好地渲染樂曲的氣氛,豐富感情,不使其梆鼓的伴奏顯得單調,歷代盲藝人不但在唱腔上有所突破,而且在鼓與板的打法上,隨着唱腔感情的變換已經發展得更加豐富多彩。 [2] 

梆鼓咚曲目分類

梆鼓咚演唱的傳統曲目有如下幾類:
一、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有《錢四娘》、《江東妃放鴨子》、《安安送米》、《小五哥放大炮》、《陳經邦吃麥煎》、《十六皇帝造反》、《三十六送》、《四十八種達埔》等。
二、根據戲曲劇目改編的有:《陳三五娘》、《英台山伯》、《百花公主》、《百花亭》、《仙姑探病》、《斷機教子》、《瑞蘭走雨》等。
三、據佛、道勸善故事改編的有《十八世修一個達捕腳》、《觀音抱子》、《貞節坊》、《十八重地獄》、《天官賜福》、《歹人死了落油錦》等。 [1] 

梆鼓咚發展歷程

民國時期,梆鼓咚進入全盛時期,藝人多達近百人,乃以盲人賣藝謀生為主。民國二十六年(1937)日本帝國主義侵入,社會動盪,經濟蕭條,梆鼓咚藝人難以謀生,紛紛改行,從藝者寥寥無幾。然而,中華民族的抵抗外侮拯救民族的高潮,同樣召喚藝人,僅有的一些梆鼓咚藝人,亦以藝術作武器投入宣傳抗日活動。這時期的演唱曲目如:《白先生》、《抓壯丁》、《大哥開水》、《一丈佔領大橋頭》(“一丈”指三個日本兵加起來的身高)、《炸火車頭》、《鴨子從軍》、《紅雞公、黑雞公》、《日本仔吃龍眼乾連核吞》、《收復失地齊從軍》等,影響甚大。
抗日戰爭期間(1937—1945),梆鼓咚藝人“板鼓興”(林德興)遠渡南洋,曾在東南亞各國的莆仙籍人中授徒並演唱。“板鼓新”(陳振新)、“板鼓初”(王金初)等藝人到福州、泉州、漳州等地賣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指引下,文化館音樂幹部黃文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對梆鼓咚的傳統藝術進行發掘整理、改革創新,把原來歷史上只能在街頭巷尾賣唱、以盲藝人演唱為主的“乞丐歌”搬上舞台,而且有了更多的明目者加入梆鼓咚的演唱隊伍。表演形式也由單人演唱發展到雙人對唱、多人羣唱,以及表演唱等多種形式。在保持漁鼓、簡板擊節為-主的基礎上,增加管絃樂伴奏。黃文棟還創作了《總路線就是好》、《葉發家史》,《科學種田》(對唱),《七籮荔枝》(表演唱),以及梆鼓歌舞《晚婚節育就是好》等曲目。1953年盲藝人多進了福利院,“板鼓初”(王金初)進仙遊縣福利院後,還創作了《仙遊是個好地方》、《婦女參軍好》等新曲目。
1978年後,在文藝會演中偶有梆鼓咚的演出,而在民間的活動中常見梆鼓咚的盛大演出場面。1979年,經整理加工的梆鼓咚《七籮荔枝》,在全省羣眾業餘文藝創作節目調演時獲獎。2000年以後,梆鼓咚發展成為梆鼓羣説唱,變為一種新的曲藝形式。
梆鼓咚作為莆田地方獨特的曲藝形式,應予高度重視,進行搶救性的保護。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