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際郇

鎖定
梅際郇(1873—1934),字黍雨,四川巴縣人,與兄際鬱同中光緒癸巳科(1893)舉人
早年曆主各書院、學校,兼為史地經學、文學教師。1897年,任重慶曆史上第一家愛國報紙《渝報》的副主筆。1903年他與楊庶堪等在重慶秘密組織了四川近代史上第一個革命小團體“公強會”,1906年“公強會”改組為同盟會重慶支部,他與楊庶堪、童憲章、朱之洪等黨人致力於反清鬥爭。1908年,他擔任重慶體育學堂第一任監督,1909年第一班畢業50餘人,多數升入陸軍學堂。辛亥革命前,他任夔府中學堂監督,宣傳革命,聯絡黨人。1911年11月22日宣佈重慶獨立併成立蜀軍政府,梅際郇負責蜀軍政府行政部,後任巴縣民事廳長。1913年,他和楊庶堪當選為四川省參議會議員。“二次革命”討袁軍失敗,他在教育界堅持反帝制鬥爭,任四川省立第一甲種商業學校校長達十年。1916年起,參加編輯《蜀中先烈備徵錄》,撰寫了張培爵周國琛、廖樹勳、吳楚、張樹三等英烈小傳,文情並茂,感人至深。1928年,重慶地方當局籌備創辦重慶大學,他被邀擔任籌備委員。1929年10月12日,重慶大學在菜園壩楊家花園開學,宣告重慶大學正式誕生。劉湘擔任重慶大學校長後,對校務頗具熱忱,並聘請著名教授梅際郇、文伯魯、沈月書、沈起予等擔任各課教學。1933年,即與朱之洪向楚文伯魯等共同編纂《巴縣誌稿》,未就而疾作,卒年62歲。
梅際郇工詩文書法,精通古典文學。著有《巴語雅訓》、《篆隸決嫌錄》、《念石齋詩》等。
中文名
梅際郇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73年
逝世日期
1934年
出生地
四川巴縣

梅際郇人物經歷

梅際郇(1873—1934),四川巴縣人。字黍雨,號念石,念石翁,室名念石齋、小梅庵、木蘭精舍,別署小梅庵主、木蘭精舍主人。清光緒舉人,官四品銜。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0月,宋育仁創辦重慶曆史上第一家愛國報紙《渝報》,潘清蔭、梅際郇分別為正、付筆。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為了宣傳民主思想,傳遞國內外信息,楊庶堪(滄白)與朱必謙等創辦了《廣益叢報》,轉載《民報》文章,推動了重慶革命形勢的發展。
1903年,楊庶堪、梅際郇聯合一批進步青年,在重慶秘密組織了四川近代史上第一個革命小團體“公強會”,宣傳新思想,倡言革命;為同盟會重慶支部的建立準備了條件。
1905年公強會推舉楊庶堪朱之洪首應盟約,改組公強會為同盟會重慶支部。1908年,重慶士紳上書川督創辦重慶體育學堂,為陸軍學堂輸送生員和培養中、初級學堂體育師資,第一任監督為梅際郇。學制1年半,課程分學科、術科、隨意科。按學部規定,術科除隊列操外,還有啞鈴、瑞典體操、兵式體操等,隨意科則有旅遊、英文、拳勇、刺刀術等。學生入學年齡限定在26歲以下。1909年第一班畢業50餘人,多數升入陸軍學堂。
1909年,楊庶堪返渝任重慶府中學堂監督。時成都起義告失敗,省城同盟會機關遭破壞黨人羣集重慶成為革命中心。楊庶堪、張培爵力肩重任,與眾黨人籌謀舉事大計。當時重慶府中學堂有供學生軍訓用的九子快槍200支,同盟會支部將這一批槍械掌握利用。又由楊庶堪張培爵往重慶幫會頭領況春發,説動參加革命,並得到楊庶堪的姻親、重慶富商李湛陽的大力資助,為起義創造了條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各省紛紛響應。重慶同盟支部見起義時機成熟,加緊與各州縣革命黨人聯絡,公推楊庶堪、張培爵為起義領導人。在重慶革命黨人的策動下,川東、川南的涪陵、合江等地先後舉事。11月21日,各界代表到重慶總商會議重慶獨立事宜。22日發動重慶起義,同盟會支部在朝天觀召開大會,宣佈重慶獨立並通電全國。蜀軍政府成立,張培爵夏之時為正、副都督,楊庶堪朱之洪為高等顧問。梅際郇負責蜀軍政府行政部。
1913年,四川省第一屆參議會選舉,楊庶堪和梅際郇當選為議員。7月,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8月,四川討袁世凱總司令部在渝成立,熊克武擔任司令,楊庶堪任民政總長。後討袁軍失敗,梅際郇仍在教育界堅持反帝制鬥爭。
1934年梅際郇去世,留下多首優美詩詞傳世。有1935年版《念石齋詩》五卷。他與向楚文伯魯陶闓士並稱巴縣(重慶)文教界的四大金剛。 [1] 

梅際郇代表作品

辛亥除夕感懷九首①
其一
南面居然百里侯,②重儓積皂世悠悠。③
元年一琖屠蘇酒,④借爾真消萬古愁。
其二
鼃聲紫色已窮途,⑤同起南陽始訟租。
我笑劉郎田舍相,作官妒到執金吾。
其三
牽衣趣鼎意何誠,假面公然動列卿。
欲倩彌天木皮子,九衢到處説歪生。
其四
豚佩雞冠馬上姿,⑥黃金難買少年時。
蟠龍阿杜新驕貴,誰贈金釵十二枝。
其五
五色霓旌颭萬家,⑦晴雲麗日擁高牙。
九賓廷實雍容甚,莫笑公孫井底蛙。
其六
被髮纓冠大道揚,餱糧未裹矢斯張。⑧
不嫌蜀地花豬瘦,願抉脂膏奉竹王。
其七
採藥尋師二十年,偶隨鸞鶴便昇天。⑨
誰知上界足官府,尚憶豬都木客賢。
其八
為探奇勝至深山,荊棘牽衣石漸頑。
一問前程尚千里,貢金誰與鑄神奸。
其九
春入枯荄淑氣嘉,欣欣便自長杈椏。
東風吹白詩人鬢,且看尊前年景花。⑩(選自梅際郇《念石齋詩》卷四,1936年)
註釋:
①組詩序號為編者標。
②古代君王登基之後便向南而坐,位置都是坐北朝南的,稱為“南面稱王”或“南面稱帝”。
③重儓:即“重台”,指稱奴婢的奴婢。皂:古代賤等人之稱。重儓積皂:均指普通平民。
④琖(zhǎn):小杯子。屠蘇酒:一種椒酒。有過年飲屠蘇酒的風俗。
⑤鼃聲:非雅正的或淫邪的樂曲。鼃,通“蛙”。紫色:古代人認為不是正色(朱是正色),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⑥豚佩:指以野豬獠牙為佩帶飾物,以示勇武。
⑦五色霓旌:綴有五色羽毛的旗幟,為古代帝王儀仗之一。亦借指帝王。此處指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懸掛五色旗。
⑧餱糧:乾糧,食糧。
⑨鸞鶴:鸞與鶴。相傳為仙人所乘。此處借指神仙。
⑩原注云:“年景花略似秋海棠,立春前開。合川銅梁最多。”
次韻滄白見懷①
星海伏流漕渭川,濁情適異出山泉。
故人烏府辭官後,②問我龜泥曳尾年。③
卻怪在鎔金躍冶,幾曾藴璞玉生煙。
碧雲千里心如結,二月獨居花滿鄽。④
附錄原作:
苦憶江州梅仲子,晚來花葯慰林泉。⑤
不堪垂暮俱充隱,猶似當時兩少年。⑥
親故凋傷半人鬼,⑦鄉園翏落莽烽煙。
勞君約話西窗雨,好為山中辦一廛。⑧(選自梅際郇《念石齋詩》卷四,1936年)
註釋:
①次韻:依次用所和詩中的韻作詩。也稱步韻。世傳次韻始於白居易、元稹,稱“元和體”。
②烏府:本為御史府,此借指官府。《漢書·朱博傳》:“是時御史府吏舍百餘區,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後因稱御史府為“烏府”。
③龜泥:《莊子·秋水》:“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指隱逸生活。
④鄽(chán):里居房舍,市中存放貨物的棧房。
⑤仲子:對兄弟中排行為第二者的尊稱。花葯:即芍藥。林泉:指隱居之地。
⑥充隱:冒充隱士,此為謙虛的説法。
⑦原注:“時吳梅修卒已逾年,董頌、伯江、嶽生均病,偏廢。”
⑧西窗雨: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一廛:古時一夫所居之地。後泛指一塊土地、一處居宅。
重柬滄白申歸隱之約①
亂朝方以官為餌,斯世真無隱可充。
詩述倦遊殊雋異,晚成歸計即酬庸。
龍蛇已度聖賢戹,②豺虎讓人夷翦功。③
為報嘉陵春漲綠,聊勝京洛軟塵紅。
註釋:
①柬:信件、名片、帖子等的泛稱。
②戹:窮困,災難。後作“厄”。舊時迷信,認為人有災難,可以禳除逃過,謂之度厄。《太平廣記》卷一引晉葛洪《神仙傳·老子》:“人生各有厄會,到其時,若易名字,以隨元氣之變,則可以延年度厄。”
③翦:斬斷,除去。夷翦:殺戮。《隋書·刑法志序》:“恣興夷翦,取快情靈……此所謂匹夫私讎,非關國典。”
壽曾吉芝六十詩①
風流石室久消沉,城闕何曾有嗣音。
幸賴菁莪能錫我,②遂教桃李得成陰。
黨庠裏序皆千古,③壽考作人只一心。
盛事期君能久視,飛鴞終集泮宮林。④(選自《重慶文史資料》第三十六輯,政協重慶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1年)
註釋:
①原無題目,編者擬加。曾吉芝(1872—1942):名紀瑞,重慶人。教育家,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
②莪:植物名。即莪蒿。
③黨:古代一種地方基層組織。五家為鄰,五鄰為裏,五百家為黨。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
④泮宮:西周諸侯所設大學,後泛指學宮。
傳言玉女·元夕泊羅磧
水月爭流,水迅月遍能及。江山綿邈,似羣龍倦息。銀沙一片,着個善愁人立。滿襟風露,隔江聞笛。
遙憶嚴城,正燒登作元夕。笙歌消酒,舉杯和月吸。誰知雲外,有客苦搜吟筆。一般勝賞,那分喧寂。
(原注:此詞乃光緒甲午所作,其後四十年與周癸叔談及倚聲,餘自言未嘗為之。癸叔曰:“傳言玉女非乎”。蓋與癸叔同試春宮士中,曾以示之也,於是無可抵闌,遂追理而錄存之。)
賀新涼·題畫,一美人把卷蕉蔭
綠縟深苔院。畫簾垂、涼蟬欲歇,午風吹軟。碧唾鴛茸粘雁柱,一一雕闌撫遍。怪向午、紋紗猶暗。石浪蕉雲同漲雨,是夜來綠蠟舒新卷。無俚甚,罷拈線。
年來未理傷春捲。記題紅、西陵松翠,惹人心眼。機上回文塵涴久,不管芳襟涼怨。掛素壁、湘弦濡漫。曾奏雙棲連理曲,説玉台要令神仙羨。燈上了,和他看。
三姝媚·留別
樓山三尺小。見樓中詞人,俊遊歸了。簾底桃花,總再逢爭奈,去年人老。指點青衫,翻酒處、啼痕多少。驗取相思,絲雨澄江,綺雲回棹。
連夜燈明花笑。記錦字商疑,劫棋爭道。好夢難憑,教蝶魂休更,夢中顛倒。背檢衣篝,添一寸、傷春吟稿。卻怕榴房新約,牽人又惱。
綺羅香·遊白帝城
古黛星懸,頹雲斧落,尺寸都無平步。返壑龍馴,誰信大江傾注。怪瑤頂、片石孤撐,但危踞、瞰波東去。似梟雄、投老無聊,團蒲坐睡濬禪趣。
凌晨來訪古堞,正躡巉梯幽轉,一樵剛遇。雪意橫空,冷翠撲人眉宇。猜天半、神女妝鬟,在縹緲、碧雲深處。靜中對、無限山情,淡香溶俊語。
齊天樂
一生劉郎山靈稔,何緣此山難見。拒我塵容,崇君位業,苦把仙源遮斷。兜羅密軟。助詩思冥濛,古愁悽黯。浪説春妝,十重珠箔障嬌面。
清都淪謫已怨。此中長不信,真有雞犬。蜃沫纏繮,腥襲袂帶,入春城為暖攐。囊那算要。自到人間,慰農焦旱。回首前塵,雨簝歸懶。
(原注:簝葉雲,簝葉河去梁山二十五里,縣人言其地山水甚明秀。先君子教諭梁山,餘歲歲往省,過此地不翅十數,皆遇雨或濃雲密佈,不見山色。)
前調·詠蟬
碧陰深弄傳繁響,炎涼又從今起。霧露青林,風塵綠鬢,盡有詩心堪寄。煩君警耳。伴仙仗龍媒,侍中貂珥。夢入宮槐,沸羹初漲國魂瘁。
愔愔書幌小雨,趁微陽便發,殊可人意。餘韻潛移,高枝隱佔,休問人間何世。寧為玉碎。問海上神方,委餘香蜕。可惜粘竿,把牢人手裏。
前調
羽林新奉驅除令,求棲一枝無路。細戛鯤弦,輕修翠須,晚傍涼陰庭户。流聞激楚。正飄墜宮梧,返魂齊女。抱葉孤高,費聲難飽竟如許。
僚丸三累不墜,便長修羿彀,生亦何趣。熱惱歌呼,煩襟鼓吹,曲罷誰相勞苦。綠槐高處。尚倡和雷同,自憐芳句。無限斜陽,噤寒期晚遇。
西江月·別一體。借花間集於成子蕃太守
別淚半襟紅雨,狂吟滿案青山。幾曾留意到花間。恰被流鶯、説破曉春寒。
省竹歸來多暇,攤書坐久無歡。乍聞錦字説團欒。欲向東風、借取倚雲看。
前調·子凡既步韻見和,更用原韻
蔬甲輕分極浦,蘅香繡錯前山。遙青尚在有無間。莫是春光、拗不過春寒。
鏡檻難留俊夢,鸞綃猶識濃歡。楊花如雪撲雕欒。不是因風、是要旅人看。
江城梅花引
別情綿似繭絲抽。醒時愁。枕涼衣薄,處處綢繆。水又瀠回山又遠,雲斷處,是家山,是温柔。
為報徵人已歸舟。花似球。月如鈎。早收拾低幃暱枕,細數離憂。采綠終朝,倏忽便三秋。權忍受風饕雪虐,華燈下,聽瓶聲,泛乳甌。
如夢令·詞社韻限豔字韻
唇絳半遮犀瓣。胸雪微憤珠袢。婀嚲九花釵,扶上水沉雕輦。豐豔。豐豔。芳國牡丹獨佔。
衫子藕絲色淡。眉樣遠山妝淡。纖手玉無瑕,閒把畫羅團扇。清豔。清豔。初放一枝蘭箭。
隨意髻鬟低挽。隨意胭脂輕點。微笑夢中情,斜倚碧闌干畔。嬌豔。嬌豔。春雨海棠紅泣。
行動芳蘭飄散。談笑和風皆滿。眉翠自絪緼,馨逸着人成倦。香豔。香豔。晨霧藕花塘畔。
澄水碧瞳雙剪。垂領翠鬟雙片。無語對東風,憨絕鏡中人面。明豔。明豔。林外小桃初綻。
清平樂
(譚直方之女公子名學武,字仲秦,性好武,以秦良玉自況,又善刻印。曾為餘作小印,篆既纖麗,刻尤秀美,遠非俗工所能及也。辛酉六月朔,直方以所作遺文章印譜見示,適餘束裝將歸,援筆賦此。)
雕蟲篆刻。削盡鬚眉色。不弄阿兄筆與墨。要先識刀光色。
懶學衡氏和南。聊將造化鐫鑱。肯信既經銀子,世間尚有頑石。
黃金縷·留雪印齋詞會,閨情
燕子不來春又過。斗帳微風,人擁春愁卧。荏弱花枝經雨涴。夢魂依舊眉峯鎖。
細尺裁量安未妥。繡樣翻新,邛角添雙朵。若道他心嫌這個。前番底事催人做。
傷春怨·詞會題海棠畫扇
寶帳葳蕤扣。着雨十分春透。淺笑倚東風,潮上渦兒被酒。
誰把芳春嗅。靜裏甜香自有。舊燕趁春歸,説為傷春更瘦。
百字令·喜雨
谷呼崖舞,翠微裏跳迸,明珠千斛。拗怒才休尋又起,一陣哀彈碎玉。水氣濛濛,虛齋岌岌,一榜蘆灘宿。疏燈自媚,夜涼人淡如菊。
火令貪吏張威,煎熬萬寶,都教成萎衄。盲雨顛風雖暴抗,對治炎官翻速。熱惱蕩空,冰襟懍抱,好句思重續。小庭閒靜,一螢開閤深竹。
法曲現仙音·葬犬
越保稽山,唐臣突厥,搖尾仇庭無赦。忍餓嗟來貢,高色舉、稍存幾分人面。先十載梅庵裏,真宜有斯犬。
可長嘆。世無堯、也慵吠桀,遇投骨、皆能犽牙而戰。愧汝住雲中,傍丹爐、無藥堪餂。敝蓋淒涼,只聊酬、花國掫扞要。羣奴師事,敢情閲微題扁。
(原注:小梅盦一小黃犬名曰驤子,實痠犬也,園人祝其壯碩而名之。性耿介,不近臭穢。主者樊媪傳食,厲聲呼叱,便走入空屋中,三日不出。樊為駭然,往撫慰謝過乃出就食。餘養痾園中,投以餅屑,亦逡巡自遠。園復有稚,大曰小狗。小狗最無賴,且濫惡不潔,於驤子之食無不奪也,因之尫瘠日甚。一夕,忽悲鳴而斃。既瘞諸花下,復作此悼之,並邀蜀雅堂主人同賦。)
暗香·蘭
孤花硯席。算國香入世,未嘗虛擲。一佩湘累,早有清芬破南國。惟恨同心去遠,苦追憶、秋燈談屑。靜中對、一剪疏風,芳意沁詩臆。
高潔。誰探擷。望危棧倚天,草滿青壁。細香暗襲。似為芝房引齊客。休問歡場舊侶,曾苦諫、葳蕤輕摘。吉祥事、名與字,夢中記得。
疏影·蓮
方塘印月。過西施涇畔,曉涼清絕。數點青錢,曾記攜尊,相邀水步橫笛。薰風釀釀花房露,都沁入、六郎腮側。羨鷗鄉、更是温柔,夢裏水雲紅濕。
誰涉空江浩渺,正欲採不採,荑手持接。莫聽飄零,瓣瓣凌波,好護香鈎塵跡。但教袖底餘紅在,便告到、蓮心尤悦。喜嘉耦、宛轉犀通,雪映玉盤秋色。
南鄉子·題畫
夢雨藴相思。小院陰陰綠蘚滋。起拓窗紗尋雅課,胭脂。蓮瓣莊書飲水詞。
巖桂罥藤枝。飄撇涼雲繾幾絲。雲外船來應得見,碧瓦紅樓海霽時。
水龍吟·壽周癸叔六十生日
世間庚甲推遷,幾曾老卻詞人筆。當官赤緊,偏能管領,江山第一。(原注:君曾官陽朔知縣。)螺髻冬青,龍眠晚翠,錦囊收拾。算天涯遊倦,歸來置酒,趁高會、作生日。
難得景風吹律,舞華筵、萬花飛急。風流文彩,聰明福壽,一時翔集。善學倉山,一杯不舉,加餐努力。(原注:羣妓勸飲,君堅拒之而能盡飯一器。)便亦趨亦步,阿遲晚出,待君八十。
四字令·以稚柏餉伯英
松形柏形。松針柏針。眼中突兀千尋。助蓉溪造林。
鮫皮蠹侵。龍鱗菌生。見茲天表亭亭。定高歌眼青。
台城路·題陳碧秀扇
病憐衣上枯螢坐,偏生投寄輕扇。久歷歌場,微敲舞拍,想像桃花人面。頻婆風暖。應共把柔荑,歲華驚晚。玉潤朱香,吹涼三十六松館。
山中都廢筆硯。茗煙縈鬢雪,依約成篆。雅謔墨豬,虛文畫像,奇絕鵝龍求換。得君青盼。縱草草也成,美人花範。寄謝逋仙,倚風雙笑展。
(原注:碧秀蜀伶,為青城石室所賞,曾為作歲華篇寫寄伯英與餘,請作詩題扇,伯英與餘俱未暇為也。越三年碧秀至渝,仍以扇介羅鐵子作此以應之,並答青城石室。)
天香
(原注:木蘭精舍,每至宵分常有異香勃發,審其氣息絕非花香,似水沉檀油燒自爐鼎者。近固無雅室,尤絕未有道場焚燻之事。眷屬皆聞之。他人雖同時被肘,亦或不覺也。疑有勝因,拈此寫況。)
秘閣螭燻,醮壇龍印,何人乍點黃熟。把卷吟,低傾鬟笑,斂細領聞根濃。觸霜華紙,帳幽峭、詩腸為肅。微篆欲銷漾,一絲好風來續。
玉皇案邊抱牘。憶前身、袖雲紅拂。久鄙人間四和。(原注:蘭梅、瑞香、水仙和香,號四和。)煴成塵俗。十載江湖寒涕,乍縮鼻如逢舊家物。怪汝春駒,也知戀逐。(原注:園中有大黑蝶,常以正午來棲止精舍書帷上,似避炎陽者蓋二年矣。)
渡江雲
騷人多潦倒,水窮溪盡,始見起雲時。山中真富有,自綻綃囊,户外拾冰絲。無心出岫,卻愛問、小草歸期。倚雲拂、國香名箭,出格弄春姿。
堪思。白衣幻狗,赤羽從龍,豈軒墀閒事。今老矣、一庭寒雨,絮帽談詩。故人只有清風好,論澤物、還待佳兒。搜賦筆,蘭陵儒雅吾師。
(原注:木蘭精舍面南而築。前臨低地,以俾倪為虛,垣下有種芍藥、茉莉之斜塍,塍外修竹環之。竹頗濃密,所謂硬黃中舁材者也。竹中常有云起,兒女輩不知為雲,以為其下有灶。餘凌晨據草堂飲酪,輒以云為之有無厚薄卜晴雨,暑中尤殷望之。每有觸石膚寸之徵,家人必走,告曰竹林中今日有云也。是亦山中故事,調以張之。)
春日雜感
不解亡明際,諸臣何肺肝。
國家已灰土,恩怨尚波瀾。
黨勢根繩固,忠言口血寒。
刳心飾啼笑,何苦為高官。
周君小傳①
周君國琛,字際平,巴(縣,編者加)人。父邑諸生,雅有時譽。君幼魁桀,任氣敢訟,為一鄉豪。其人長身若直鰭,黎面炯目,威如也。弱冠學於日本專修體操,歸任重慶體育教師者三年。重慶反正,君率民兵環朝天觀迫巡道守,令短髮歸義。以功為蜀軍政府守衞團團長。第五師成,改十九團團長。二年。討袁軍起,君以兵溯嘉陵江而上。不旬月,抵順慶,拔之。熊楊之討袁也,計兵兩路取成都。一循劉備徇蜀故道,君任之;一遵陸向資簡,龍灼三任之。君既下順慶,力戰榮隆間,復屢勝。南道諸軍,自拔來歸者數千人。當是時,贛寧已覆,海內諸散地義軍,但倚蜀為為重,君號能軍矣。九月,王陵基攻順慶,君方與支隊長範畏予以文書細故不相中,②兵無援應,復陷敵詐計,卒遇敵,不及備,遂棄順慶跳歸。一日夜趠三百里至合川,③無何黔軍逼重慶。④五師潰,亡走。至忠,為縣知事所獲,死之。
梅生曰:“善哉,至公之論,順慶之役也,謂範周果知兵,當直取遂寧。一以聯絡三台,為張尊聲援;一以阻王陵基,使不得深入。時龍軍以抵資內,分一旅襲安樂,則王腹背受敵,不降即成禽耳!且張治祥在閬中,順慶無關形勝,置之可也。二子疏於兵略,徒逞小忿,終致挫衂,⑤以誤大業。惜哉!君死三年,弟淵如從石青陽攻張邦本川北有功。所略地,即君當日用兵處也,是亦可以無憾矣!”(選自《蜀中先烈備徵錄》卷三,新記啓渝公司代印,1923年)
註釋:
周國琛:鵝嶺公園內有辛亥革命十先烈紀念碑,共有張培爵張伯祥鄒傑淡春谷、梁渡、席成元、張威、羅繩彥周國琛、程鍾漢十先烈。他們都是在1912至1916年在重慶、四川、天津、上海等地發動的討袁戰爭中被捕犧牲或病亡的。
②細故:細小而不值得計較的事。
③趠(chuò):遠行。
④逼(bī):逼迫,威脅。
⑤衂(nǜ):亦作“衄”,挫折,挫傷,失敗。挫衄:挫折,失敗。
廖樹勳傳①
廖樹勳,字子亞,洪雅人。清宣統三年九月廿八日,樹勳以長壽獨立。初,孫先生為中華同盟會章程,孰先舉義師,即其地為軍政府,以都督領軍民事。八月十九日,武昌首義,黎元洪為都督,傳檄遍海內。於是,軍政府與都督,如蘆萌麥喙刺平土,②樊然而四出,③既亦自恧其多且易,④則據孫先生章程,相與爭孰先舉義。甚且張文告,繆前其月日,以為吾固先他軍政府若干日。蓋人人樂暴得大名如此。蜀自趙爾農(應為豐,編者注)虐殺士民,民大怨所在。兵起,保路同志會號數十萬人至逼會城,數里而軍。然無敢據城隍建名字者,其灼然反清而為漢。在四川,惟長壽實先。樹勳拳捷,少通輕俠。浪遊至重慶,依大俠張樹三為客。三介之入同盟會。武昌、夔關、重慶謀響應顧難。巡防軍不敢發,則遣謝持就樹勳,長壽圖先舉。蓋樹勳已為長壽學校體操教師數歲,遍識其桀猾少年。持至,即號召諸客建義旗,成師而出。先下涪,驅兵反逼重慶,時夏之時先以新軍至,蜀軍政府成立矣。署樹勳長壽司令官,令下兵徇夔萬。⑤十一月,樹勳兵至梁山,巡防管帶楊佔元,閉門而守,使謂樹勳:“吾已附義軍,何為涉吾境?”樹勳信之,迂道掠城過。至蓼葉河,或説樹勳曰:“梁山據吾軍後,佔元雖言附義軍。然其人故巡防,不可信。若畔而拒我,⑥我軍不得歸矣!”樹勳大寤,⑦遽返轡,叩佔元壁,近城劣半里,⑧伏兵發。樹勳中鎗顛,⑨所攜兵十餘名駭散。逾年,蜀軍政府以兵問梁山殺樹勳狀。佔元遁梁山。人歸其屍,已喪元矣!又五月,熊克武至萬縣,捕得佔元,誅之。民國元年葬樹勳浮圖關側。
論曰:“貪夫徇名,徇名所以徼利。雖纖義微辭。靡不杖之,矧杖孫先生者乎?樹勳冒百險於官權橫盛之下,事幸成。據約自署都督,宜無責焉?乃曠然以其兵屬人受約束,唯謹難矣。”樹勳既死,其妾欲往復仇。夜治爆藥,成庀篋中。⑩有二小生,竊發視之。遺藥屑篋凹,篋驟合。蓋牡轢藥,藥大發。二生幾死,妾亦傷臂,士論並矜之。(選自《蜀中先烈備徵錄》卷二,新記啓渝公司代印,1923年)
註釋:
①廖樹勳:1910年,同盟會員廖樹勳在長壽縣林莊高等小學任體育教習,組織學生操練軍事,11月18日拂曉率四名學生軍直奔衙門知縣卧室,廖雙手各舉一枚自製炸彈大喊“繳槍不殺”,嚇得門衞繳械,知縣交印投降,長壽縣成為四川最早獨立的縣之一,有力地支持了重慶起義。廖被推選為總司令。又率眾東征梁平,被內奸出賣中彈身亡。長壽人民悲痛不已,召開了追悼大會。後來內奸被革命軍抓獲處決,祭奠烈士忠魂。
②萌:植物的芽。喙(huì):器物的尖端。
③樊然:紛亂貌。
④恧(nǜ):慚愧。
⑤徇(xùn):巡視,巡行。
⑥畔:通“叛”。背叛,叛變。
⑦寤:醒悟,覺醒。
⑧劣:剛。
⑨顛:倒僕。
⑩庀(pǐ):具備,備辦。
牡轢:一種貝類。此指開啓貝殼觸動引信而爆炸。
吳楚傳
吳楚,字曼倩,巴縣人。家世業化居,生事微也。少孤,賴母以育。年十七,入重慶中學校。三年,以師範畢業。屬童憲章、梅際郇、楊庶堪相繼監督是校,三人皆誦説革命,楚遂入中華同盟會。楚為人廉謹,貌白皙腴澤,蹣跚雅步,造次必於儒者。①尤善講説,每據席敷演,曼聲徐論,條緒犛然。畢業後,為醫學校、民立中學校、巴縣小學校及體育學校教師,而在體育尤久。同教席者周國琛、王培菁、但懋辛、熊兆飛並寢,饋謀革命。故楚益得恣其説,所講授者,大率屏夷穢,振漢孑,勗學生以事國也!②其後,重慶反正,革命軍即由體育學校成列出。論者謂:“楚倡導力尤多。”二年,袁世凱叛民國,東南義軍起,號第二次革命。八月,熊克武、楊庶堪以重慶應之。川東北悉下。九月,庶堪署楚東鄉縣知事。時袁軍已漸逼,或風楚:“義軍成敗不可知,曷少首鼠規利便?”③楚曰:“國人夙稱工趨避,不肯任事,顧人人如是,義軍不俟敵襲而自瓦散矣!且滄白吾師,於我有再三之誼。④雖知不濟,安所逃乎?”遂行。東鄉,壯縣也,胥役尤橫,⑤魁桀數十,白役巨千,⑥皆食奸利以活。楚至,痛繩之。併為具條法定,⑦所謂案費者,民大悦。行之二十七日,而義軍敗,楚出走。它棄職遁者,多覷善地颺避。⑧楚有母篤老,無藉難遠遊,則潛歸就母所。袁氏所命軍重慶者捕得之。十一月某日,坐偽官,⑨死於市。初楚之東鄉,以短銃授其遠姻某甲,⑩令為衞。洎歸,力不能蓄衞者,遣之去。甲故無賴,欲得所假銃,因脅以逃官挾兵圖廢亂事,揚言將首發之。楚不勝憤,索銃益力,終奪甲銃手中。甲大恚,告密袁軍。遂及於禍。楚無子,其友葬之。
論曰:“革命士,多輕健。羣居論事,或起立環走。精悍之色,浮溢大宅。楚愔愔閒雅,以暱就寡親,獨扞橫網。”石青陽曰:“戰與革命,不得以報施命相論,豈其然乎?禍作一作緣宵人。復輕以挑其怒,亦士者之疏也已!”(選自《蜀中先烈備徵錄》卷三,新記啓渝公司代印,1923年)
註釋:
①造次:匆忙、倉促,指急迫。
②孑:剩餘。勗(xù):勉勵。
③風:通“諷”,勸諫,泛指勸説。首鼠:躊躇,遲疑不決。規利利:謀求利益、好處。
④再三之誼:極其深厚的情誼。
⑤胥役:胥吏與差役。
⑥魁桀:指首領人物。白役:舊時官署中的編外差役。
⑦法定:法律、法令規定。
⑧颺:(向上)飛。亦指遁去。
⑨坐:因……而判罪。
⑩銃(chòng):用火藥發射彈丸的管形火器。
愔愔:和悦安舒貌。
暱(nì):親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