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諾卡島之戰

鎖定
1756年4月中旬,裝載着1.5萬名法軍士兵的150艘運輸船和12艘戰艦在加里森尼爾侯爵指揮下,從土倫港啓航在梅諾卡島登陸,法軍很快地擊潰了保衞馬翁港的聖菲利浦要塞內的英國守軍,英國海軍派遣海軍上將約翰·賓爵士率裝載一個火槍手團的運輸船隊和13艘戰艦前往地中海解除梅諾卡島之圍。由於兵力相差懸殊加上英國《永久戰鬥條令》的原故,英軍戰敗,這就是梅諾卡島之戰。
名    稱
梅諾卡島之戰
發生時間
1756年4月中旬
地    點
梅諾卡島
參戰方
法國、英國

梅諾卡島之戰背景及起因

當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獲悉,奧地利已與法、俄結成同盟以孤立普魯士,並以此作為奪回西里西亞的第一個步驟時,他向英國求援。他指出奧地利的野心已經膨脹到了不僅要求收復它失去的省份,並且毫無疑問還想要控制包括漢諾威在內的整個德國腓特烈許諾保護漢諾威,條件是後者同它組成聯合部隊。由於英國的喬治二世也是漢諾威的選帝侯(由於1714年死去的安娜女王沒有留下後裔,詹姆斯一世的曾孫,漢諾威選帝侯繼承了英國王位即喬治一世)。此後直至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之前,漢諾威一直處於英國王室的保護之下。 所以英國政府答應了他的條件,於是組成了一個盎格魯-普魯士防衞同盟。
法國立即接受挑戰,它認為這是一個報復舊敵和收復它在1713年淪喪的部分領土的良機。由於法軍戰艦的速度領先,法軍迅速攻擊英國的梅諾卡島,藉此挑起了戰爭。

梅諾卡島之戰戰爭的經過

1756年4月中旬,由加里森尼爾侯爵指揮的裝載着1.5萬名士兵的150艘運輸船和12艘戰艦,從土倫港啓航在梅諾卡島登陸。由於法軍在數量上以5:1的優勢超過英國守軍,法軍很快地擊潰了保衞馬翁港的聖菲利浦要塞內的守軍。法國艦隊在快船的引導下在近海巡航,做好了戰鬥準備。
由於情報混亂,海軍部遲遲才派海軍上將約翰·賓爵士率裝載一個火槍手團的運輸船隊和13艘戰艦前往地中海。他受命利用一切可能去“解除梅諾卡島之圍”。

梅諾卡島之戰梅諾卡島解圍

5月19日,賓的艦隻接近梅諾卡島,他還沒來得及和岸上部隊取得聯繫,他的瞭望哨就發現了法國艦隊。正在減弱的風力使敵軍戰艦無法進入他們的火炮射程之內。20日,當晨霧消散時,法國艦隊在東南方約12海里處再次出現,當時風力柔和,風向南-西南。賓召回正在進行偵察的護衞艦編隊後,發出信號要艦隊組成戰鬥隊形,改變航向朝東南方的敵人駛去。他親自指揮7艘戰艦,由坦普爾·韋斯特少將指揮6艘戰艦擔任後衞。法國人張滿所有的平帆沿西-西北航向航行。賓升起更多帆疾行穿過敵艦前進路線,以藉助有利氣候。
英法雙方的艦隊在幾乎要相撞的航線上相會了。天剛過午,風向變為西南。加里森尼爾意識到這個變化有利於英艦機動,便收帆減速並轉舵向右以佔據下風位置。賓也鬆了一口氣,兩支艦隊並肩在各自的航線上以概略平行的縱隊行進,法艦在左,英艦在右行駛。
按《永久戰鬥條令》的正規作法,約翰·賓應該保持航向直至他的先頭艦隻面向敵後衞艦隻,然後艦隻一起升旗與敵艦捉對廝殺。但是這樣機動的缺陷是:它迫使每艘船幾乎是頭朝前地靠近敵艦舷側,在自己還未來得及射擊之前,就可能遭到敵軍縱射。
因此,約翰·賓計劃對戰術進行革新:他打算保持航向直至他的前衞艦隻越過敵後衞艦,然後轉向,在航向偏轉某一角度時發起攻擊,方能運用他的火炮。
在適當的時刻,約翰·賓調轉中帆減速。加里森尼爾也如法炮製。約翰·賓發信號讓各艦將尾部調向風,打算重新組成西北航向的戰鬥隊形,並讓“挑戰”號戰艦(屆時將成為先頭艦)偏向下風,右舷與法軍隊列中的領頭艦交火。但“挑戰”號沒能做到這一點,卻一直保持和敵艦平行的航向。坦普爾·韋斯特的整個分艦隊緊隨其後。由於受不完備的信號系統的限制,約翰·賓的意圖沒能實現,於是又發出總攻信號——一個明確無疑的命令。
如此,賓正在喪失他原來獲得的戰術優勢。韋斯特的6艘艦船頭朝前地轉向法軍前衞艦,當他接近時遭到3次縱射。隨即雙方在近距離上進行猛烈的炮戰。處在後衞分隊的約翰·賓又因離得太遠而無法助戰。整整過了半小時英軍後衞艦才開始遠距離射擊。此時,韋斯特的所有艦隻都遭到重創。前衞分隊的殿後艦“無畏”號的前桅中段被炸斷,失去控制地橫穿約翰·賓的前衞隊列,這樣使後衞艦隊亂成一團,無法前進。
在此關鍵時刻,一個果敢的指揮員完全可能不去顧及什麼風向而率領他的艦隻以最快的速度在混戰當中去援助他那受到攻擊的前衞分隊。但約翰·賓除了受過最正規的戰術訓練以外,正如我們所瞭解的他還參加過海軍軍事法庭對馬修斯的審判,馬修斯早年在土倫港外也曾遇到過同樣的麻煩。馬修斯是因為他沒能保持他的隊形而被免除軍職的。約翰·賓拒絕了他的旗艦艦長要求選擇更大膽的前進路線的建議,他説:“我作為艦隊司令官,你不能要我猛撞上去,好像我要和某一艘敵艦交戰似的。馬修斯先生的不幸在於他沒有集中兵力,他因而受到人們的譴責。我應盡力去避免重蹈覆轍。”
約翰·賓拖延了很久才重新組成縱隊,當他靠近時他沒有料到法軍已停止攻擊。加里森尼爾一定發現這寬闊的水面已把英軍艦隊的前衞分隊和後衞分隊隔開,他也許還計劃過收縮他的戰線去切斷英軍前衞分隊和後衞分隊之間的聯繫,然後轉向下風突然對韋斯特的分艦隊實施迂迴。但如果他真的這樣做,約翰·賓完全來得及調動後衞艦船迅速阻止出現失敗的局面。
無論如何,法國人似乎滿足了。他們減速駛向下風處,在射程之外重新組成隊形。韋斯特的艦隻的桅具和索具受到嚴重破壞,已經無法追趕。況且對英軍來説大勢已去。加里森尼爾憑藉他的艦隊的良好隊形和完好的船體,可以選擇採取進一步行動或者避戰,但他認為他的重要任務是掩護灘頭陣地,他只願意為此目的而戰。
賓為他不能下令“全面追擊”而懊惱,但《戰鬥條令》規定只有面對明顯的弱敵或當對方“主力喪失戰鬥力或潰不成軍”時才能發起這樣的追擊。可這兩種條件當時一個也不具備。賓在這個海域輕鬆地巡航,與此同時坦普爾·韋斯特的水手們卻在搶修受損的艦上設備。
約翰·賓此刻意識到自己的困境,他沒有更好的選擇。加里森尼爾不必採取其他的行動了,即使賓有辦法讓英國的增援部隊登陸,但是由於力量懸殊,他們也敵不過海灘上人數眾多的法軍。英國的艦隊分散在世界各處,他們行動魯莽,葬送了英軍許多戰艦。這意味着可能危及直布羅陀海峽。賓徵求了由艦上高級海、陸軍軍官們組成的戰爭委員會的意見後,他同意了他們的意見——他們失敗了。隨即他把艦隊轉移到直布羅陀。聖菲利浦要塞內頑強的英國守軍堅守了一個多月,終於在海軍上將愛德華·豪克爵士取代賓為地中海戰區司令之前投降了。梅諾卡島在整個戰爭期間一直為法國人所控制。

梅諾卡島之戰戰爭的結果

梅諾卡島失陷的消息象布拉多克戰敗( 英國內戰期間,霍普頓率領的國王軍隊與魯思文率領的國會軍隊於 1643年1月進行戰鬥,國會軍隊被打敗,損失慘重。) 的噩訊一樣使紐卡斯爾公爵的政府受到威脅。需要一個替罪羊——這個角色非可憐的約翰·賓莫屬。

梅諾卡島之戰戰爭的影響

約翰·賓被召回並送上了軍事法庭。經過一個冗長而又完全公開的審判後,法庭裁定:對他臨陣怯懦的指控是不成立的,但給他的罪名是未能“竭盡全力”去擊敗敵軍——或者消滅法國艦隊,或者能解除梅諾卡島之圍。由於這觸犯了新近修訂的軍事法規,法庭判處他死刑。“組成這個法庭的官員們“自己對因現場戰術失誤而槍殺一名軍官感到非常擔憂”,一致向海軍委員會簽署了一封信,信中寫道:“為了我們自己的良心,也為了對犯人的公正,我們請閣下以最誠摯的方式向陛下建議赦免他。” [2]  這無濟於事,賓被槍決了。
儘管約翰·賓並不純粹因為戰術失誤而被處死,但這個事件的惡果引起了軍方對戰術的重視,使刻板的《永久作戰條令》受到衝擊。要説死去的賓的貢獻比他活着時還要大這也許並不過分。
他的死是法律僵化引起的。1745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期間,一位名叫貝克·菲利普斯(Baker Phillips)的年輕中尉在他的船被法國人俘獲後,被軍事法庭槍決。他的船長沒有做任何準備,幾乎立即被擊斃。這位經驗不足的下級軍官在被迫交出了這艘船。儘管菲利普斯船長的疏忽行為被隨後的軍事法庭注意到,並提出了寬恕建議,但他的判決得到了上議院上訴法官的批准。請求寬恕的特權行為激怒了全國上下,《戰爭條款》在1749年被修改成了一部適用於所有人的法律 [2]  :對任何在戰鬥或追擊中不盡全力對付敵人的軍官處以死刑。軍事法庭對拜恩的判決宣告他“個人懦弱和不滿”條目下無罪,並僅因他沒有盡最大努力而定罪,因為他選擇了不追擊優勢法國艦隊,而是決定保護自己的艦隊。一旦法院認定拜恩“沒有盡到最大努力”,就沒有根據《戰爭條款》對其進行處罰的自由裁量權,因此判處拜恩死刑。 [1] 
另一方面,梅諾卡島失陷連同其他幾個壞消息迫使英國內閣改組。那位失職的紐卡斯爾公爵不得不接受他在議會中的主要對手、威廉·皮特(後人稱老皮特)為陸軍大臣。儘管喬治二世對他懷有敵意,皮特能憑藉他個人的威望和眾議院對他的支持,爭取並獲得了對所有軍艦和一切軍隊調動的獨立控制權。 他的精力和戰略眼光,使得他能夠獲得一系列的勝利,從而改變了未來幾個世紀的世界面貌。
處決使船長和海軍上將明白,僅僅盲目地遵守命令是不夠的,而且還要執行命令中隱含的精神。它給了海軍部全權指示軍官執行任務,而不必給出一步一步的指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船長可能會發現自己離開英國幾個月,面臨需要立即採取行動的情況。整整一代海軍軍官制定了海上“機動戰”的原則,果斷而迅速地採取行動,利用任何出現的機會。在給予他們自由的同時,人們也明白,做得不夠的代價是嚴重的
這也對英國的航海對手產生了影響。英國皇家海軍逢敵必戰,不論敵強我弱。面對一艘英國船隻,一名敵方指揮官知道自己將受到攻擊,因此,皇家海軍在18世紀後半葉發展出了對敵人的心理優勢。1805年10月21日,海軍上將納爾遜勳爵(Lord Nelson)在特拉法加(Trafalgar)接近西班牙和法國聯合艦隊,對勝利充滿信心。當他發出著名的信號“英格蘭希望每個人都儘自己的責任”時,他知道這背後有不光彩的處決威脅,不僅是對艦隊中的人,也是對自己。他在戰鬥中始終站在甲板上,與拜恩死在自己人槍下恰恰相反,打死他的是一發法國子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