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津美治郎

鎖定
梅津美治郎(日語:梅津美治郎/うめづよしじろう [3]  、Umezu Yoshijiro [1]  ,1882-01-04~1949-01-08)日本陸軍大將,甲級戰犯。大分縣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曾參加日俄戰爭。1913年任日本駐德使館武官。1931年任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總務部長。1934年3月~1935年8月任駐華日軍司令,策劃河北“自治”,與中國政府代表何應欽簽訂《何梅協定》,攫取中國河北和京津地區大部主權。1936年一度任陸軍次官。1939年起任關東軍司令兼駐偽滿洲國大使、關東軍總司令,在中國東北實行殘酷殖民統治。1940年晉陸軍上將。1944年7月任陸軍參謀總長。1945年9月2日代表日軍大本營在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籤署投降書。1948年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 [2] 
中文名
梅津美治郎
外文名
Umezu Yoshijiro
梅津美治郎/うめづよしじろう [3]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族
出生日期
1882年1月4日
畢業院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陸軍大學
出生地
北九州大分縣
軍    銜
陸軍大將
性    別
死亡日期
1949年1月8日

梅津美治郎人物年表

梅津美治郎 梅津美治郎
明治30年(1897年)9月,十五歲的梅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熊本陸軍地方幼年學校,三年之後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明治35年(1902年)6月-自陸軍中央小學畢業。
明治36年(1903年)11月30日-自陸軍士官學校(第15期畢業排名7號)、步兵科畢業。
明治37年(1904年)2月12日-少尉就任。步兵第一聯隊副。
明治38年(1905年)6月30日-晉升為中尉。
明治39年(1906年)4月-梅津得到每年350元終身年金和一枚五級金鵄勳章。
明治41年(1908年)梅津考入陸軍大學。
明治44年(1911年)11月-自陸軍大學畢業(畢業成績是第23期之首)。
明治45年(1912年)3月25日-晉升為大尉。步兵第一聯隊連長。
大正7年(1918年)6月1日-升為少佐
大正11年(1922年)2月8日-升為中佐
大正13年(1924年)12月15日-升為大佐。任步兵第三聯隊長。
大正15年(1926年)12月1日-參謀總部編制動員課長。
昭和3年(1928年)8月10日-陸軍省軍務局軍事課長。
昭和5年(1930年)8月1日-升為陸軍少將。任步兵第1旅長。
昭和6年(1931年)8月1日-任參謀本部總務部長。
昭和8年(1933年)11月1日-任駐瑞士使館副武官。
昭和9年(1934年)3月5日-被任命為“支那駐屯軍”司令官。
昭和9年(1934年)8月1日-升為陸軍中將。
昭和10年(1935年)8月1日-第2師團長。
昭和11年(1936年)3月23日-陸軍次官。
昭和13年(1938年)5月30日-第1軍司令官。
昭和14年(1939年)9月7日-任關東軍司令兼特命全權大使
昭和15年(1940年)8月1日-升為陸軍大將。
昭和17年(1942年)10月1日-關東軍總司令。
昭和19年(1944年)7月18日-參謀總長。
昭和20年(1945年)9月2日-作為全權代表出席投降簽字儀式。
昭和20年(1945年)10月15日-軍事參議。
昭和20年(1945年)11月30日-被編入預備役。
昭和20年(1945年)9月-蘇聯以梅津擔任關東軍司令官達五年之久,陰謀對蘇戰備為由把他和駐蘇大使重光葵逮捕,並被關進巢鴨監獄。
昭和21年(1946年)5月3日-接受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梅拒不認罪。
昭和23年(1948年)11月20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戰爭罪判處梅津無期徒刑。
昭和23年(1948年)12月-梅津美治郎於住進同愛醫院。
昭和24年(1949年)1月8日-梅津美治郎因患癌症死於東京巢鴨監獄
昭和53年(1978年)梅津美治郎的靈位與其他甲級戰犯一起被供奉在靖國神社。

梅津美治郎人物生平

曾逼迫何應欽簽署臭名昭著的《何梅協定》,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任陸軍省次官。在5年擔任關東軍司令期間,大肆壓榨並屠殺中國東北地區的人民,同時策劃對蘇聯開戰,並簽署了擴建七三一部隊的命令。後因日本的形勢急轉直下而回國轉任參謀總長,直至日本政府被迫投降。 1948年11月,梅津以甲級戰犯罪被判處無期徒刑。1949年1月8日,梅津美治郎因患癌症死於東京巢鴨監獄
他在日本軍界被認為是一個手腕靈活、精明強幹的將軍,從他的經歷也可看出,梅津美治郎一直是飛黃騰達、青雲直上的。一些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是:“個子不高,表面上態度和藹,毫無傲慢之氣,而且用語也給人以謙恭文雅的感覺。但此人事實上表裏不一,着實是個人面獸心的人。如不着軍裝,絕大多數人都想不到他就是統帥着百萬侵華日軍的大將司令官。”

梅津美治郎內向偏執

梅津美治郎出生在北九洲大分縣的農民家庭。這個地方知名軍人輩出,是個出名的戰犯縣。出了五個陸軍大將。海軍最後的軍令部總長豐田副武大將也是這的人。日本陸軍先後共有16位參謀總長,這裏就出了三個:河合操金谷範三和梅津美治郎。還有兩個大將是南次郎和阿南惟幾。一般説來,九州地方出身的軍人基本上是屬於“薩摩(明治)—上原(大正)—皇道(昭和)”這一派閥體系的。而大分縣卻是個反例,佔主流的是“長洲—宇垣—統治”派的軍人。這個梅津美治郎即是昭和時期統治派軍人的骨幹(廣義的統治派包括宇垣派閥,而狹義的統治派指的是永田、岡村、東條的“一夕會”那幫人)。7歲時,父親亡故,母親帶着梅津和其兄改嫁到大分縣豐後高田町的是永家。這種家境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貧窮和受歧視使他性格變得內向偏執。
1897年9月,十五歲的梅津美治郎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熊本陸軍地方幼年學校,三年之後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1903年11月,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5期畢業。1904年3月,被任命為少尉,分到第1步兵聯隊任職。參加日俄戰爭。歸乃木希典的第三軍指揮,在旅順的肉彈攻擊中身負重傷,1906年4月得到每年350元終身年金和一枚獲得五級金鵄勳章。梅津1908年考入陸軍大學,1911年11月他以首席的身份畢業於陸大23期,硬是把有奇才之稱的永田鐵山壓到了次席。這期第三名是後來摔死在南洋特晉大將的前田利為侯爵,第四名是後曾任參本演習課長、1929年殉職的藤岡萬藏,第五名是侵華戰爭時駐山西的第1軍司令官、戰敗時自決的筱冢義男,第六名是後來陸軍三羽鳥之一、皇道派中堅小畑敏四郎。1912年3月晉升為大尉,任第1聯隊中隊長。同年6月,調任參謀本部部員。

梅津美治郎職業軍人

1912年的梅津美治郎 1912年的梅津美治郎
1913年4月,梅津調任駐德國使館武官,兩年之後,改任駐丹麥使館武官。1917年5月,奉調回國任參謀本部部員。1918年6月晉升為少佐,1919年第二次前往歐洲。同年11月任駐瑞士使館武官。1921年6月又回到參謀本部任職。在此期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梅津雖然未直接參加這次戰爭,但此次大戰為他研究軍事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1919年4月,在第二次去歐洲之前,由當時任參謀本部第1部部長的宇垣一成做媒,梅津與當時很有名氣的法官木場貞長之長女木場清子結為伴侶。木場清子1925年12月17日死於結核病。此後,梅津一直獨身。1922年2月,梅津晉升為中佐。同年3月調入陸軍省任軍務局軍事課高級課員,併兼任陸軍大學軍制學教官。1924年12月,梅津晉升為大佐,前往第3步兵聯隊,任聯隊長。1928年8月調任陸軍省軍備局軍事課長。1930年8月晉升為少將,調任第1旅團旅團長。
1931年8月,梅津美治郎任日軍參謀本部總務部長,負責擬定陸軍編制和主管參謀人事工作。一個半月後,日本關東軍突然在中國東北瀋陽策動“九·一八”事變,梅津對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發動事變的謀略不滿,認為這違背了日本軍部《滿蒙問題解決方策大綱》中“約以一年時間做好準備,於明春以後實行”的侵略方針。日軍侵佔東北後,軍事壓力陡增,梅津與軍務局長小磯國昭及梅津部下第一課長東條英機、軍事課長永田鐵山協商,制定出軍備改革方案,以滿足應急軍備的需要。
梅津是日本典型的軍國主義分子,舊職業軍人氣味很濃。他沒有多餘的愛好,就是考慮問題徹底而周密,冷靜細緻的蒐集情報,關注事態的發展,他非常崇拜軍人的尚武精神,認為軍人不能為政治所左右,軍人的最大願望就是當大將,而不是當首相;如果想當首相,就是歪門邪道。他極其厭惡軍人介入政治,自己也從不參加任何派別組織。1937年1月,當宇垣大將奉命組閣時,梅津正擔任陸軍次官。儘管宇垣曾經是梅津的大媒人,關係非同一般,但梅津還是基於自己以往的觀點,極力反對宇垣組閣,宇垣組閣終於失敗。

梅津美治郎何梅協定

塘沽協定》簽訂後,日本軍隊不滿足僅將河北省東北部劃為非軍事地區,為鞏固偽滿,分裂華北,排擠東北軍和國民政府駐華北的軍隊,遂於1934年3月派梅津美治郎接替中村孝太郎任中國駐屯軍司令官。1934年9月,梅津晉升為中將。當時中國屯駐軍只有兩個大隊,並不敢與中國軍隊正面衝突,素以穩重出名的梅津美治郎決心利用國民政府正在集中兵力剿共的時機,通過威脅手段實現軍部的意圖。
1935年5月,梅津藉口中國當局援助東北義勇軍孫永勤部進入灤東“非武裝區域”,天津日租界發生兩名親日新聞記者被殺事件,向國民黨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提出“驅逐東北系及中央勢力出華北”的無理要求,並從東北調遣日軍入關,進行武力威脅,6月9日,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向國民黨政府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提出“覺書”,並限三天答覆。由駐屯軍參謀長酒井隆與駐北平公使館武官高橋坦會見何應欽,(主謀其實就是這兩人)強迫他接受要求事項。
同年7月6日,在日本軍事、外交威壓下,何應欽被迫以打字函的形式承認日方的要求,簽訂了所謂的“何梅協定”,主要內容是:1.取消河北省內一切國民黨黨部;2.撤退國民黨駐河北省的東北軍第51軍、國民黨中央軍憲兵三團;3.解散國民黨軍分會政治訓練處及藍衣社勵志社;4.罷免河北省主席于學忠;5.取締一切反日團體及活動。該協定使中國喪失了河北的全部主權,為日軍向華北地區發動全面進攻打開了方便之門。此後,華北危機日益嚴重。

梅津美治郎急戰先鋒

1935年8月1日,梅津調任仙台第二師團師團長。 1936年2月26日,日本發生了皇道派軍官企圖殺死首相岡田啓介及有關元老的軍事政變。事變發生後,梅津在仙台立即給陸軍省發去電報,強烈要求對叛亂實施鎮壓,並表示本師團已經做好隨時出發討伐叛軍的準備。當時,日本局勢非常混亂,在17個師團長當中,只有第2師團的梅津中將和第6師團的谷壽夫中將向陸軍中央機構表示了明確態度。梅津的明確態度,對陸軍中央處理二·二六事件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梅津也由此深受陸軍省的賞識。1936年3月,梅津被任命為陸軍次官。
梅津任陸軍次官之前,陸軍省軍務局權力極大,永田鐵山當軍務局長簡直就是陸軍大臣的代言人和陸軍的核心。就權力而言,當時軍務局長比陸軍次官還要大。陸軍大臣和軍務局長可以出席議會,而陸軍次官卻僅僅是事務次官,只能留在陸軍省,不能出席議會。梅津擔任陸軍次官以後,擴大了次官的權力。下邊呈報的文件,如果不經梅津的同意,就不能上報到大臣的手中。梅津出任陸軍次官以後,同3月9日上任的陸軍大臣寺內壽一及半年後就任教育總監的杉山元組成陸軍的核心,形成陸軍的新統治派,成為陸軍的實力人物。陸軍省新設軍務課,增強了對陸軍的政治的説服力。但是,他以持劍的人不許接近右翼的態度,大力排斥皇道派。成為右翼分子的眼中釘,還散發了「梅津企圖使日本赤化」的匿名信。1936年林銑十郎組閣。參謀本部實權人物石原莞爾想把他的朋友板垣徵四郎推上陸軍大臣的計劃也因他的反對未能實現,在梅津美治郎策劃下,將石原的支持者片倉衷等人調出陸軍中央,使石原勢力大大削弱。 在陸軍次官任內,參與策動進一步侵略中國華北的軍事策略。他認為駐軍不能遠離平津鐵路,於是日軍從原定的通州改在豐台設立一個兵營,而正是在豐台盧溝橋的日軍,挑起了1937年的“七·七”事變,由此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事變發生後,日本內部出現了所謂的“擴大派”與“不擴大派”之爭。梅津一開始也是主張不擴大的,他認為從關東軍和朝鮮軍抽調部隊就可以了,從日本內地動員三個師團則會影響國際關係。後來梅津站到了與杉山元陸軍大臣一邊,成為是“擴大派”的中堅力量。1937年7月16日,梅津在陸軍省課長會議上説:“為解決時局問題,必須舉國一致全力以赴。”7月24日,當他得知中央軍北上,湯恩伯部進駐南口後,他認為“支那屯駐軍”即將陷入重圍,再不動手就將失去戰機,主張斷然一擊。至7月27日,梅津等主張進兵的意見壓倒作戰部長石原莞爾的先將兵力撤至山海關再進行日中談判的意見,他認為石原所説的中日開戰將會形成拿破崙陷入西班牙戰場的半島戰爭的趨勢完全是妄談。日本內閣會議批准出兵三個師團,向華北派遣約21萬人的兵力。七七事變後,梅津參與策劃、組織指揮日軍侵佔中國的北平、天津以及向中國的南方進攻。8月13日,日軍向上海大舉進攻,發動八一三事變。9月動員兵力已經達到58.7萬。

梅津美治郎戰爭罪行

梅津美治郎 梅津美治郎
打下南京後,由於蔣介石國民政府不肯談和,日本軍隊有陷入長期戰的危險,近衞文麿改組內閣,撤除宣稱“三個月解決中國事變”的杉山元,啓用板垣徵四郎為陸軍大臣,陸軍次官梅津由於不願屈居板垣之下,立即辭職,並推薦老部下東條英機接任。於1938年5月任日軍第一軍司令官,接替對戰爭不積極的香月清司中將。率日軍侵佔山西,進行所謂“治安肅整作戰”,這種作戰在於“掃蕩”各地的抗日武裝,擴大治安圈,開發利用華北蒙疆的資源。以支持持久戰。據他自己説,在不到兩年內,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他一到任就展開晉南肅正作戰,重創優勢之敵,使敵中央軍主力敗退黃河南岸,接着對以五台山天險為根據地的八路軍實施了晉北作戰,擴大了五台及繁峙平地的治安區,,又對西部的山西軍進行了肅正作戰,重點掃蕩了西北部地區,其後實施了晉東作戰,對同蒲、京漢兩鐵路沿線根據地進行了打擊,擴大了璐安周圍的治安區。他自我吹噓,為華北局勢的明朗化起了飛躍作用。但他不得不表示,他要為部隊死傷兩萬一千餘人負責。
由於諾門坎事件致使日本關東軍損失慘重,1939年9月,對此事件負有直接責任的植田謙吉大將因此辭去關東軍司令官的職務。為此,陸軍省和參謀本部決定挑選一名頭腦冷靜、多謀善斷的人選擔任關東軍司令官。梅津被不少參謀本部的要員公認為性情温和、頭腦清晰、辦事極為慎重,對重大事件態度堅決果斷,曾在二二六事件後肅軍有功,而“何梅協定”更為日本侵略中國華北創造了條件,因而深受天皇和軍部人士的賞識。1939年9月7日,梅津被昭和天皇任命為以前一直是由陸軍中最資深的大將才能出任的關東軍司令官。併兼任駐滿特命全權大使。要其重建關東軍,推進對蘇作戰準備,並進一步“開發”偽滿資源,提供戰爭物資。當時還是中將的梅津感激不盡,向天皇及軍部表示:“今後將愈加粉骨碎身以報皇恩於萬一。”
1940年8月,晉升為大將。梅津就任關東軍司令官主要有兩個任務。其一是重建和加強關東軍,自諾門坎事件以後,關東軍損失很大,必須從人力物力上加以補充;其二是加速對日本的宿敵蘇聯的作戰準備。梅津在中國東北下令修築了許多堡壘,又與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協作,修通了偽滿新京(今長春)至朝鮮平壤間的戰略鐵路。1940年12月,梅津曾簽署創立第731部隊(即製造細菌武器機關)4個支隊及有關駐地的秘密命令。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和大本營受到很大沖擊。6月下旬,日本接連召開大本營和政府聯席會議,圍繞對蘇開戰問題進行了討論。梅津認為蘇德開戰以後,蘇聯勢必成為日本的現實敵人,日本應該優先解決北方問題,然後再解決南方問題。通過了《形勢的發展及帝國國策綱要》。綱要指出,“帝國要致力於解決日中戰爭問題,並視形勢的變化解決北方問題”。7月2日的御前會議批准了上述綱要。為準備解決北方問題,陸軍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動員和集中,並將此行動稱之為“關東軍特種演習”,簡稱“關特演”。梅津此時正擔任關東軍司令官,是這次“關特演”的具體指揮官。這次對蘇作戰準備,除動員了關東軍和朝鮮派遣軍之外,還動員了駐內地的部隊。關東軍的兵力倍增,最多時達85萬人。對北方的武力行動確定在遠東蘇軍西運參加蘇德戰爭,德軍進攻順利等時機成熟之後再開始。但是,後來由於西運的遠東蘇軍人數很少,又受到季節的限制,大本營遂於8月9日放棄了年內解決北方問題的企圖。1942年7月14日,關東軍進行改編,新建立了第1方面軍和第2方面軍。山下奉文阿南惟幾分別被任命為第1方面軍和第2方面軍司令官。關東軍司令部也隨之升格為總司令部,梅津大將也升為關東軍總司令官。此後,梅津全力以赴,加緊督促部隊訓練。他頻繁前往第一線部隊進行視察,慰問第一線士兵,為他們鼓氣。同年十月,關東軍升任為總軍,梅津成為了首任關東總軍的司令。同時,日本的同盟德國也早已向蘇宣戰,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對美戰爭中也開始處於不利形勢,日本大本營便感到了北方蘇聯所潛在的威脅,隨即下令讓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的滿蘇邊界修建防禦工事,抓捕的勞工也自然都是東北三省的成年中國人了,為了確保安全,他們在強迫中國勞工修完防禦工事後,就將勞工集中關押,用機槍掃射,殺人滅口。為的是不泄露防禦工事中的機密。使得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民死在修築過程中或修築後被集體屠殺。梅津在任期間也命令軍隊殘酷鎮壓和圍剿東北抗日聯軍,使得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在1939-1944年期間變得異常艱苦。

梅津美治郎主要事件

梅津美治郎臨危授命

梅津美治郎和多田駿 梅津美治郎和多田駿
1944年,戰局發展對日本越來越不利,日本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也不斷加劇。東條內閣陷於四面楚歌之中。7月18日,東條內閣被迫辭職,以小磯國昭任首相的新內閣組成。根據東條的提議,梅津接替東條擔任參謀總長,負責全面的侵略戰爭。1944年8月,梅津擬訂日本陸海軍作戰的指導大綱,制定“以帝國本土為核心圈,確保作為資源要域的南方圈,以及聯絡兩者的要域,徹底完成有組織的戰爭,向使敵屈服邁進”的根本方針。他把自己以前統率的關東軍精鋭部隊大批調往太平洋戰場,45年頭3個月,24個師團的關東軍就被他抽調了21個,代之以從守備隊中升級和徵召的後備役部隊,人數上關東軍雖然還保持70萬人,可戰鬥力連以前的三分之一都沒有了。
但是,太平洋戰場以及日軍在亞洲、在中國的軍事進攻已呈頹勢,他百般無聊之下,連氣球飄炸美國的怪招都使出來了。在1944年的菲律賓決戰中,由於受到台灣台灣海空戰謊報戰果的影響,大本營參謀瀨島龍三秉承天皇的旨意,變更預定作戰計劃,決戰地點由馬尼拉改為萊特島,以致萊特灣海戰陸海軍配合混亂而慘敗。1945年4月後,在美國登陸沖繩、蘇聯廢除中立條約,日本甚至要依靠調動中國大陸的日軍以維持戰局。他在大連和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中國派遣軍岡村寧次舉行三巨頭會議。指示岡村收縮在武漢以南的兵力,集中4個師團備用。天皇問他收縮兵力對戰局有無影響,他上奏道:由於美軍飛機以馬里亞納為基地轟炸日本,因此收縮中國佔領地對戰局並無影響。同年6、7月間,日軍大本營統帥部發出“決號作戰準備”(即本土作戰方案)的指令。7月26日,美、英、中三國發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8月9日,蘇聯對日本宣戰。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

梅津美治郎頑抗拒降

面對敗局,作為參謀總長的梅津美治郎與陸軍大臣阿南惟幾、海軍軍令部長豐田副武等仍不甘心失敗,要求“死中求生”,頑抗到底,他還宣稱“加強防空就能避免原子彈轟炸。我們依然有實力,將來肯定會反攻。”被昭和天皇拒絕。8月15日投降聖斷下達後,陸軍的首腦被召集到梅津家裏開會,河邊虎四郎參謀次長代表參謀本部表態:“皇軍將遵照陛下的旨意。”接下來簽字確認,首先是陸軍三長官(梅津參謀總長、阿南惟幾陸軍大臣、土肥原賢二教育總監)接下來簽字的是第一總軍的杉山元元帥和和第二總軍的畑俊六元帥,梅津接下來説:航空部隊也很重要,航空總軍的河邊正三也有必要簽字,獲得了贊同。在簽署了這個導致日本陸軍死亡的文件後他冰冷的説了一句,文件簽訂後,違犯協議的就會成為叛軍。這樣就堵死了一切叛亂的合法性。他曾經對別人説過,讓他去美國軍艦上去簽字和讓他去死一樣。雖然他對戰局也不報希望,但他是主張抵抗到底的,要簽字的話,讓那些主張投降的海軍軍人鈴木貫太郎米內光政去是最合適的。二二六事件後退出現役的陸軍三羽鳥之一的小畑敏四郎中將吼道:輸到陸軍還有什麼臉面,如果梅津參謀總長不願意去,作為陸軍的代表我可以去。

梅津美治郎密蘇里號

投降儀式:重光葵(左一)、梅津(右一) 投降儀式:重光葵(左一)、梅津(右一)
9月2日上午,在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了簽字儀式。外相重光葵、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天皇、政府和參謀本部在投降書上簽字。麥克阿瑟代表盟國在受降書上簽字。此外,美國代表切斯特·威廉·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上將,英國代表布魯斯·奧斯丁·弗雷澤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加、法、荷、新等國代表分別在受降書上簽字。9月9日,侵華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舉行中國戰區內的無條件投降儀式。至此,給世界人民特別是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歷時14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才正式劃上了句號。

梅津美治郎拒不認罪

1946年1月,根據波茨坦公告懲處戰犯的規定,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部發布特別公告,宣佈在東京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及懲處犯有破壞和平罪、破壞戰爭法規罪和違反人道罪的日本首要戰犯。盟軍最高司令部從1945年9月11日開始,先後以重大戰爭罪犯嫌疑名義,逮捕東條英機等人。梅津雖然長期身居軍隊要職,罪惡多端,但是美國方面卻沒有把梅津列入戰犯名單之內,後來,蘇聯以梅津擔任關東軍司令官達五年之久,陰謀對蘇戰備為由把他和駐蘇大使重光葵逮捕,並被關進巢鴨監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於1946年5月3日上午在舊日軍陸軍省內開庭審判。在審判期間,梅津仍堅持其頑固立場,拒不認罪,自翊為“忠實的軍人”,必須“忠實於自己的信念”,以此為由對罪責一概加以推卸。並聲稱人世間不會對他做出恰當的評價,只有上帝才會對他做出公正的裁決。遠東國際軍法庭於1948年11月20日以戰爭罪(十八年間一貫為控制東亞及太平洋的陰謀、對華實行侵略戰爭、對美實行侵略戰爭、對英實行侵略戰爭、對荷蘭實行侵略戰爭,對蘇聯實行侵略戰爭、)判處梅津無期徒刑。此時他已經患上直腸癌,這很可能便是有6個法官反對處以他極刑的主要原因(庭上法官總共為11個)。梅津美治郎於1948年12月住進同愛醫院。1949年1月8日,梅津美治郎因患癌症死於東京巢鴨監獄
參考資料
  • 1.    王樹增.《抗日戰爭》第一卷.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 3.    梅津美治郎 うめづよしじろう  .國立公文書館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引用日期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