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歷史沿革
編輯
梅河口(3張)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即金收國元年,梅河口屬鹹平路(今開原)遙領。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元,將女真分為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設置衞所管轄。梅河口屬奴兒干都司海西女真渚冬河衞地。明末,海西女真形成哈達、葉赫、輝發、烏拉4個部落集團。梅河口屬輝發(今輝南輝發城)、哈達(達衞城即海龍)兩部。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努爾哈赤滅輝發部,梅河口歸屬建州女真努爾哈赤部。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頒發上渝,設置鮮圍場。梅河口為封禁之地。光緒四年(1878年)始開禁。
光緒五年(1879年)設置圍場總督衙門(治所海龍城),置總管1人,轄左右協領2人。光緒六年七月四日(1880年8月19日)設海龍撫民廳,隸屬奉天府,置撫民通判1人。通判衙門、圍場總管衙門治所同在海龍城(今海龍鎮)。海龍廳下設36社,轄120個村。
光緒二十八年七月一日(1902年8月4日),海龍廳升為海龍府,添設東平(今東豐縣)、西豐縣、西安縣(今遼源市、東遼縣)、劃柳河縣為海龍府管轄。隸屬盛京(今瀋陽)將軍。宣統二年(1910年10月),旨準裁撤圍場總督衙門。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沿用府治。民國二年(1913年)一月八日,海龍府改為海龍縣,治所海龍鎮,隸屬於奉天省東邊道。原海龍府所屬東平、西豐、西安、柳河、輝南5縣劃出。全縣劃為海龍城東關、朝陽鎮、六八石、山城子等4個警區,梅河口屬六八石警區。
民國十二年(1923年),奉省令改為區村制,將全境130個村劃為8個區。
民國十三年(1924年)九月十六日,將全縣8個區改為4區20保。民國十六年(1927年),全縣調整為10區120村。梅河口為五區。民國十九年(1930年)夏,撤銷區的建制,劃44村。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略軍佔領東北,海龍為淪陷區,設日偽海龍縣公署,隸屬於奉天省。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一月十七日,全境劃為10保,88甲。是年又改為8區,仍為43村。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三月一日起實行街村制,設朝陽鎮等3個街和梅河口等37個村。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一月,梅河口村改為梅河口街,成為境內重要集鎮之一。民國三十年(1941年)七月,梅河口劃歸四平省。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朝陽鎮及東鳳舞村劃歸輝南縣。海龍縣將其餘村街合併為梅河口、山城鎮、海龍3個街及23個村。
1945年11月1日正式成立海龍縣民主政府,治所海龍鎮,隸屬於遼北省;實行區村制,全境劃為10個區。1946年5月18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海龍縣劃歸遼寧省,為直屬縣。5月24日,國民黨頑固派軍隊佔領海龍,成立國民黨海龍縣政府,隸屬於國民黨遼北省政府。海龍縣民主政府實行戰略轉移,開展遊擊鬥爭。
1947年5月31日,東北民主聯軍(3縱8師)李紅光支隊收復海龍鎮。6月1日,海龍縣全境解放,海龍縣民主政府重返海龍鎮,屬遼寧省第四行政專員公署。海龍縣重建10個區。梅河中心區改稱梅河口區。
1948年2月,中共遼寧省委決定撤銷四地委,海龍縣歸省直屬。7月,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將海龍縣劃歸遼北省第三地委(駐西安,即今遼源市)管轄。年內,海龍縣把行政區劃為10個區235個街村(其中9街226村)。
1949年4月21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撤銷遼北省,海龍縣劃歸遼東省直屬。5月18日,中共遼東省委、省政府決定,海龍縣劃歸通化地區專員公署管理。1954年8月15日,遼東省撤銷,海龍縣劃歸吉林省,仍由通化地區專員公署管轄。
1955年5月8日,將縣人民政府改稱海龍縣人民委員會。9月15日,原東豐縣和平鄉和大陽鄉境內駐軍營地(即西工地和東工地)之行政區域劃歸海龍縣管轄。
1968年7月,成立海龍縣革命委員會,代行縣人民委員會職能。
梅河口自然風景(10張)
1985年2月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海龍縣,設立梅河口市(地級)。以原海龍縣行政區域劃為海龍區、梅河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通化地區所屬的柳河縣、輝南縣劃歸梅河口市管轄。
1986年1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梅河口市改為縣級市,仍轄原海龍縣行政區域,由通化市代管。同時,海龍區、梅河區撤銷,輝南縣、柳河縣劃歸通化市管轄。梅河口市歸通化市代管。
2013年11月,梅河口正式成為吉林省直管縣試點城市,被賦予地級市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
2021年6月,吉林省委、省政府批覆設立梅河新區,加快建設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7月,中央編辦批准梅河新區升格為正廳級開發區;9月8日,正式成立吉林省梅河新區,成為了全國第11個、吉林省首個省級新區
[1]
[18]
。
梅河口市行政區劃
編輯梅河口市區劃沿革
1949年8月,海龍縣實行鎮鄉分開,增設花園區,梅河口區改為梅河口鎮。梅河口鎮、山城鎮單設,共有2鎮10區。
1956年3月19日,撤銷區的建制,重新組建48個鄉。山城、梅河口、海龍3個鎮未變。10月,海龍縣人民委員會治所由海龍鎮遷往梅河口鎮。
1958年3月上旬,將48個鄉合併為25個鄉。山城、梅河口、海龍3個鎮仍未變。9月,全縣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成立11個人民公社,所屬197個管理區。
1961年4月,將11個人民公社調整為27個,同時改管理區為大隊,所屬大隊290個,生產小隊1509個。1964年3月,將城郊、環城、郊區3個人民公社分別改稱花園、城南、黑山頭人民公社。
1976年2月,由四八石、中和、花園等公社各劃出一部分土地及人口,在梅河煤礦礦區組建紅梅鎮。全縣為4個鎮24個人民公社。
1983年9月,廢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成立鄉鎮人民政府,建立村民委員會。11月14日,福安鄉更名為灣龍鄉。
1985年2月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海龍縣設立地級梅河口市,以原海龍縣行政區域劃為海龍區、梅河區的行政區域,海龍區轄3鎮20個鄉,梅河區轄4個街道1個鎮4個鄉。
1986年7月28日,正式撤銷梅河口鎮,設立4個街道辦事處。11月4日,撤銷小楊鄉,設立小楊滿族朝鮮族鄉。
1988年8月11日,省政府批准建立梅河口貿易區後,7個二級站下放梅河口市管理。
1992年8月14日,將中和、曙光、進化、一座營4個鄉改為鎮。10月6日,將水道、黑山頭、牛心頂、大灣、野豬河、康大營6個鄉改為鎮。
1993年11月23日,將福民鄉、李爐鄉、曙光鎮、黑山頭鎮、灣龍鄉的部分村組劃入城區,城區面積擴大到80平方千米。是年,撤銷福民鄉,設立福民街道辦事處。
2005年2月5日,撤銷野豬河鎮、雙泉鄉,其所轄區域均併入牛心頂鎮;撤銷義民鄉,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杏嶺鄉管轄。9月9日,撤銷姜家街鄉,將其轄區劃歸小楊滿族朝鮮族鄉管理,享受民族鄉待遇;撤銷大灣鎮,其轄區劃歸山城鎮管理。
梅河口市區劃詳情
類別 | 名稱 | 統計用區劃代碼 | 類別 | 名稱 | 統計用區劃代碼 |
---|---|---|---|---|---|
街道 | 220581001000 | 鎮 | 220581104000 | ||
220581002000 | 220581105000 | ||||
220581070000 | 220581106000 | ||||
220581071000 | 220581107000 | ||||
220581072000 | 220581108000 | ||||
鎮 | 220581100000 | 220581109000 | |||
220581101000 | 220581110000 | ||||
220581102000 | 220581111000 | ||||
220581103000 | 220581112000 | ||||
220581113000 | 鄉 | 220581201000 | |||
220581114000 | 220581205000 | ||||
220581115000 | 220581206000 |
梅河口市地理環境
編輯梅河口市位置境域
梅河口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通化市北部、長白山西麓、輝發河上游,地處松遼平原與長白山區的過渡地帶。東以一統河下游新合鎮雙勝村與輝南縣毗鄰;南與東南以分水嶺、新開嶺、盤道嶺、雞冠砬子山與柳河縣分界;西南白銀河彼岸、楊樹河上源及西部的山城鎮樺樹村與遼寧省清原縣交界;西與西北和東豐縣接壤;北與東北以亮子河與磐石市為鄰。地理座標:東經125°15´至126°03´,北緯42°08´至43°02´。
[3]
梅河口市行政區域面積為2179平方千米。
[13]
梅河口市地質
梅河口市全境南北長極至97千米,東西寬極至35千米。地處半山區,輝發河(大柳河)沿岸是3千米至5千米的沖積平原。該地區上部為第四系沖積層,下部為花崗岩。第四沖積層:人工填土層、亞粘土層、遊泥質亞粘土層,局部地方有淤泥層、粗砂和礫石層等。
[3]
梅河口市地形地貌
梅河口市地貌按其成因類型成因形態和形態單元劃分4個成因類型和5個形態單元。侵蝕構造地貌分為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山分佈在梅河口市南部,與輝南縣接壤部分,範圍較小,山頂海拔多為800到1000米,相對高差較大;低山分佈在西南部進化至姜家街一帶,地形起伏大,一般海拔500到800米,最高峯雞冠砬子山,海拔969.10米,相對高差300米,切割深度100至300米,山脊走向30至50度,山坡坡度15至25度,山間溝谷發育多呈樹枝狀,沖溝多為“U”字形,主要巖性由太古界變質岩,中生界碎屑岩和阜平期、混合花崗岩組成;丘陵分佈在蓮河、海龍以北,康大營、一座營、牛心頂以東地區,地形起伏較大,海拔300至500米,相對高差200米,切割深度100至200米,丘頂為渾圓狀,山坡平緩,一般坡度為15度左右,河谷發育,主要巖性為華力西期、燕山期花崗岩及中生界碎屑岩組成。
侵蝕火山地貌玄武岩台地分佈在海龍水庫以北一帶,地勢起伏不大,海拔400至600米,相對高差200米,枱面平坦,坡度小於10度,切割深度20至30米,邊緣常見深谷和陡崖,玄武岩呈巖被狀覆蓋於太古界阜平期混合巖、混合花崗岩和中生界碎屑岩之上。
剝蝕堆積地貌波狀台地分佈在山城鎮至梅河口以東地帶,沿河谷平原兩側分佈,地形呈波狀起伏,海拔340至390米,較為平坦,相對高差50米,前緣陡坎明顯,坡度15度左右,陡溝發育呈條帶狀,巖性由第四系中更新統黃土狀粉質黏土和沙礫組成。
堆積地貌二級階地分佈在海龍鎮西南、李爐鄉以西等地,呈條帶狀展布,地勢較為平坦,微向河牀傾斜,海拔310至360米,相對高差50米,巖性有第四繫上更新統黃土狀粉質黏土、沙礫、沙卵石組成。一級階地漫灘沿輝發河、一統河、大沙河等河谷兩側呈條帶分佈,個別地段呈不對稱分佈。地勢平坦開闊,微向河牀傾斜,海拔300至360米,相對高差60米,巖性由第四系全新統沖積層粉質黏土、沙、沙礫組成。
梅河口市水文
梅河口市境內河流縱橫,蓄水工程多。主要有三大河流(輝發河、大沙河、一統河),全市共有大小河流50餘條,均屬輝發河水系。境內最大支流有大沙河、一統河、蓮河、白銀河、亮子河等,河長10千米以上河流25條,5千米以上的31條。
[3]
梅河口市自然資源
編輯梅河口市土地資源
梅河口市總土地面積216400公頃。實有耕地10萬公頃,佔46.2%。其中,水田4萬公頃、旱田6萬公頃。全市土地分為3個綜合區域。西南部分山地林參經營區屬山區,土壤主要是灰棕壤、草甸土、白漿土等,種植業多為旱田;中部平原糧豆產區,土壤以水稻土、沖積土、白漿土為主,是糧豆主要產區,種植業以水稻、玉米為主;東北部低山丘陵農牧經濟區,土壤以白漿土、草甸為主,土質貧瘠,種植業以玉米、大豆為主。
[3]
梅河口市礦產資源
梅河口市礦產有29種,產地、礦點104處。其中,能源礦產煤、油母頁岩2種,產地、礦點7處;金屬礦產金、鉬、鐵、銅、鎳等10種,產地、礦點54處;非金屬礦產硅藻土、硅石、鉀長石等15種,產地、礦點32處;水氣礦產地下水、礦泉水2種,產地11處。已經開發利用的優勢礦產8種,其中煤炭資源儲量達2億噸,列吉林省第一位,主要分佈在山城鎮、中和、紅梅鎮、曙光鎮及新合鎮等地。梅河煤礦是吉林省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2011年,全市開採量406.07萬噸,總產值18.27億元,實現利税2.2億元,佔全市税收總額的15.9%。金礦生產企業2家,均坐落在水道鎮,設計年生產能力5.6萬噸。鐵礦資源累計查明儲量192.5萬噸,剩餘儲量約137.3萬噸。境內鐵礦勘查項目2個,分別位於吉樂鄉境內,已探明儲量134.4萬噸和小楊鄉境內。油母頁岩已探明厚度350米,含油量在8%~10%左右,地質儲量20億噸,厚度大、品位高,極具開採價值。
[3]
梅河口市林業資源
林業用地面積8.0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37.1%。其中,國有1.43萬公頃;集體6.64萬公頃。有林地面積6.35萬公頃,佔林業用地面積78.9%。其中,國有0.97萬公頃;集體5.38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365.4萬立方米。其中,國有87.13萬立方米;集體278.2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9.7%,林木綠化率35%,人均公共綠地9平方米。
[3]
梅河口市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資源:全市野生動物243種,其中包括鳥類194種,爬行類14種,兩棲類11種,獸類24種;森林昆蟲600餘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有52種,其中:鳥類重點保護的有34種,主要有金雕、大鴇、白鷺、禿鷲、鴛鴦、白額雁、鷹類、隼類、鵠類等;省級重點保護的161種,主要有蒼鷺、野雞、野鴨、林蛙等;獸類主要有梅花鹿、原麝、紫貂、水獺、雪兔、巨松鼠6種;其餘為兩棲類和爬行類。經濟價值較高的有170種。全市馴養野生動物歷史悠久,形成了一定規模。截至2011年末,全市有飼養梅花鹿和馬鹿養殖場(户)125户,養殖梅花鹿、馬鹿約3000頭。
[3]
野生植物資源: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種類繁多,已知野生植物種類經初步統計3100種。其中,地衣類190種;苔蘚類280種;真菌類670餘種;蕨類110種;裸子植物20餘種;被子植物1850種。野生植物主要有: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紅松、長白落葉松、赤松、杉松、黃柏、樺、椴、蒙古櫪、山楊、粗榆、鑽天柳、人蔘、赤人蔘、細辛、貝母、龍膽草、天南星、地龍骨、黃芪、天麻、木通、五味子、刺五加、大葉杜鵑、小葉杜鵑、猴頭菌、松茸、薇菜、蕨菜、紅松籽、山梨、山楂、山葡萄、越桔等。具有珍稀和特殊經濟利用價值的植物種類:經濟用材樹種37種,藥用植物680種,食用植物210種,蜜源植物200餘種,觀賞植物70餘種,工業原料150種。
梅河口市水資源
梅河口市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總量6.0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89億立方米;地下水2.16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採量1.14億立方米。境內河流縱橫,蓄水工程多。主要有三大河流(輝發河、大沙河、一統河)、兩大灌區(海龍水庫灌區、鹼水水庫灌區)。蓄水總庫容5.35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1座(海龍水庫),總庫容31600萬立方米;中型水庫2座(鹼水水庫、新合水庫),蓄水庫容4040萬立方米;小I型水庫25座,蓄水庫容7127萬立方米;小II型水庫113座,蓄水總庫容3162萬立方米;塘壩4593座,蓄水總庫容7524萬立方米。攔河壩221座(其中萬畝以上5座),電灌站686座,機電井1239眼,小井9210眼。輝發河、大沙河、一統河堤防長192千米,其中輝發河堤防梅河口段160千米。全市共有大小河流50餘條,均屬輝發河水系。多年平均降水量713毫米,平均徑流量4.15億立方米,從外縣流入本市的客水徑流量4.56億立方米,地表水總徑流量8.71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11.21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總量2.5億立方米。豐富的水資源每年為全市工農業生產提供水量3.07億立方米(農業用水2.33億立方米、工業和生活用水0.74億立方米),佔水資源總量的27.4%。
[3]
梅河口市人口
編輯梅河口市經濟
編輯梅河口市綜述
梅河口市第一產業
梅河口美景(3張)
梅河口市第二產業
2013年,梅河口市開工建設項目36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3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0個,10億元以上項目7個。投資15億元的四環製藥藥品生產基地一期、投資12億元的阜康熱電二期擴建、投資2億元的吉林振澳腦苷肌肽注射液生產線、投資1.7億元的吉林四長製藥水針劑生產線、投資1.5億元的吉林森工化工異地改擴建等項目竣工;新開工建設了總投資23.7億元的通梅高速公路、投資1.5億元的有機電致發光材料(OLED)和投資1.2億元的萬通梅河藥業生產線擴能改造等大項目。開發區項目建設取得實效,開工建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66個,完成投資60億元,增長11.5%。與北京中關村合作成立了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建立了中梅產業發展基金,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236億元,增長27%。2013年,梅河口市民營企業達到1870户,個體工商業户發展到3.4萬户,從業人員達到19.5萬人,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12億元、增長26%,增加值151億元、增長24%。工業經濟提速增效明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30户,預計實現總產值451億元、增長22%,銷售收入438億元、增長23%,利潤28億元、增長24%,税金27億元、增長20%。進一步加大融資工作力度,通過“政銀企保”合作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等方式,幫助企業融資貸款47億元。
梅河口市第三產業
2013年,梅河口市完成21平方千米工業新城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33平方千米南山生態城總體規劃及28平方千米現代物流港概念性規劃和項目建議書的編制。繼續推進老城區改造,投資4.6億元對26條支次道路和99個老舊居民小區,以及城區5條龍鬚溝進行了綜合改造,老城區環境進一步改善。投資6000萬元,實施銀河大街東段建設工程。加快推進新區開發建設,松江南路、景陽路及梧桐路竣工通車。完成了投資3400萬元的輝發河南灘地景觀及人民大街水系建設工程,投資2000萬元的景陽路、輝發路污水泵站建設工程。投資7800萬元的長白山植物園建設工程完成總工程量的65%。投資2340萬元,實施了綠化、亮化改造提升工程。新建續建總面積10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8萬平方米。改造棚户區33萬平方米,解決了5540户困難羣眾住房問題。
梅河口市交通運輸
編輯梅河口市綜述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東南部交通要衝和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瀋吉線、四梅線、梅集線3條鐵路和黑(河)大(連)線[1989年10月稱愛(琿)大(連)線]和集(安)錫(林浩特)線2條國道,沈吉高速,集雙高速,撫長高速,營東梅高速分別交叉通過。
[3]
梅河口市公路
境內主要公路以梅河口為中心,呈放射狀通往瀋陽、長春、吉林、四平以及長白山腹地等地。境內省、市、鄉三級公路全長500千米。國道202線、303線、四白一級路貫串全境,日車流量13500台次。
梅河口市鐵路
梅河口市政治
編輯中共梅河口市委書記:王愛明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市長:宋欽煒
梅河口市社會事業
編輯梅河口市教育事業
2013年,梅河口市投資6000萬元,新建灣龍中學等4所學校教學樓(食宿樓)和山城鎮、海龍鎮2所中心幼兒園,維修改造校舍22所,實施4所學校標準化操場建設工程。
梅河口市體育事業
2021年12月,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國吉林網承辦的第八屆“吉林發佈”粉絲節活動在梅河口市開啓。
梅河口市醫療衞生
2013年,梅河口市投資4079萬元改擴建鄉鎮衞生院6所、新建標準化村衞生室224個,率先在全省實現了標準化村衞生室全覆蓋。
梅河口市社會保障
2013年,梅河口市新增就業崗位1.2萬個,調整開發公益崗位310個。紮實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城鄉居民參保達到13.3萬人;加大醫療保險擴面徵繳力度,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在鄉農民
參合率達到100%,報銷補償金額1.6億元。進一步提高城鄉弱勢羣體社會保障和救助水平,城鄉低保平均補助水平年人均分別達到2988元和1496元,累計發放低保金8663萬元;低保户重大疾病全額救助範圍從5種擴大到27種,全年救助1233人次,救助資金847萬元。
梅河口市風景名勝
編輯輝發河濕地公園:位於輝發河城區段。跨河建有3座形態各異的大橋和1座鋼架斜拉人行橋,均安裝了不同風格的彩虹燈;河兩岸築堤為路,堤兩側以獨具的匠心構築了姑蘇風格的白玉拱橋和亭榭,江南水鄉式的小溪碧湖相連、跌水瀑布相戲;植有具長白山風情的白樺、曲柳等樹木,以及黃刺梅、金葉榆、紅刺梅、孔雀草、多種蓮荷等花草。
[3]
長白山植物園:項目總投資9100萬元。植物園依託大柳河灘地建設而成的,全長3千米,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園內收集、展示長白山區各類植物476種。集科普教育、觀光休閒、運動健身三位一體,規劃佈局為“一閣、一坊、兩湖、七園”空間結構,被我市列為科普教育基地。
[3]
海龍湖景區:位於梅河口市東南部,總佔地面積1636畝,其中湖區水面約700畝,是梅河口市最大的人工湖,被譽為東北“小西湖”,整個景區形成了“一湖、兩廊、三島、四橋、七區”的空間格局,景點包括海龍湖廣場、牽手廣場、梅溪濕地、十里鋪、松風廣場、禹門島。
梅河口市榮譽稱號
編輯全國雙擁模範城(第五次)
[3]
、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衞生城市、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市、2016中國十佳最美鄉村旅遊目的地
[3]
、全國十佳“美麗中國·最美城鎮”、全國第三批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
[3]
、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全國綠化模範單位、2014年度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5年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3]
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3]
、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
[3]
全國推進醫療衞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試點市、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3]
、第二批全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
[3]
、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11月,梅河口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2019年國家園林城市。
[2]
2020年12月,梅河口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021年5月27日,梅河口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
2022年6月,梅河口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
2022年8月,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
- 參考資料
-
- 1. 梅河口概況 .梅河口政府網.2021-12-28[引用日期2020-04-22]
- 2.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命名2019年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園林城市(縣城、城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引用日期2020-04-06]
- 3. 第三批城鎮化試點地區公佈(名單) .鳳凰財經網[引用日期2016-12-07]
- 4.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6-03]
- 5. 生態環境部命名第三批84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_央廣網[引用日期2019-11-15]
- 6. 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國家發改委[引用日期2020-06-06]
- 7. 四部門公佈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07]
- 8.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9. 水利部關於公佈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引用日期2020-12-01]
- 10. 吉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 .吉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5-26]
- 11.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5-27]
- 12. 教育部關於實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9-19]
- 1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2020年中國縣城統講年鑑(縣市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80.
- 14. 關於命名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1-10-14]
- 15.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市、縣擬授牌命名名單的公示通知-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荊楚網[引用日期2021-12-03]
- 16. 農業農村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於通報表揚2021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2-01-28]
- 17. 全國愛衞會關於2021年度國家衞生城鎮複審結果的通報-寧國市人民政府 .全國愛衞會關於2021年度國家衞生城鎮複審結果的通報-寧國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10]
- 18. 吉林省梅河新區揭牌成立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03-14]
- 19. 梅河口概況 .梅河口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7-01]
- 20. 查詢(通化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2-12-17]
- 21. 行政區劃 .吉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2-0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