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庭

鎖定
梅庭建於1930年代末,曾是“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現為市定歷史性建築。
中文名
梅庭
地理位置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6號
開放時間
週一不開放,週二至週日09:00 - 17:00 [1] 
景點級別
市定歷史性建築
門票價格
免費

梅庭景點介紹

建物格式特殊並保有日式木構架建築風格,地下室之RC防空避難室屬太平洋戰爭初期之形式,庭院外牆是以城垛型式建構,後院綠樹成蔭,幽雅蒼鬱,俯臨北投溪,水流潺潺。入門口柱上並刻有于右任先生其手書之「梅庭」題字。 [1] 

梅庭建築構造

梅庭為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日式民宅建築物,順應地形而建,共分上、下二層。上層面臨中山路,正立面為地面層,為日式木構架。考究其牆面施工,為防潮隔間灰漿牆,木條架上內層以“赤泥土沙”漫抹,外層以白灰漿粉飾;外觀是以石砌台基、魚鱗牆板、黑瓦、木隔欞為建築風格。下層為鋼筋混凝土造,是作防空避難室用,可直通後院,其日式建築構造與地下防空壕,呼應着對面大型防空壕的種種特殊意義,皆具其歷史價值。 [1] 

梅庭歷史沿革

溪流潺潺、古樹參天的北投公園周邊,藝文場所林立,辛亥革命元勳、“一代草聖”于右任唯一在台的留存建築“梅庭”,即隱於溪光山色間。“梅庭”建於上世紀30年代末,當時為日據時期日本高級軍官的寓所。寓所分上下兩層,上層是日式木構架屋舍,曾設一座温泉澡堂,有大量的落地窗;下層則是鋼筋混凝土澆築的防空洞。後院綠樹成蔭,幽雅蒼鬱,俯臨北投溪,水流潺潺。從1952年起,于右任常來此避暑、避壽及避開關説。他去世後閒置多年。近年來,台北市政府耗資近2000萬元新台幣進行整修,於2010年初正式向民眾免費開放參觀。然這些展品中僅有兩三件真跡,其餘是複製品,但於老的精氣神和書法藝術,則表達得淋漓盡致。800多平方米的庭院中,十多株樟樹、榕樹參天,僅有兩株梅樹,系台北市長郝龍斌與於老幼子於中令在2010年1月所植,雖不顯眼,但青幽茁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