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山海事處

鎖定
梅山海事處是南京市的政府工作部門。
中文名
梅山海事處
類    別
政府機構

目錄

梅山海事處簡介

梅山海事處原名交通部長江航政管理局南京分局梅山監督站,成立於1988年;1989年更名為交通部南京長江港航監督局梅山監督站。2001年6月18日,隨着全國水監體制改革,在原交通部南京長江港航監督局梅山監督站、大勝關監督站及原南京市雨花區江寧區、江浦縣港航監督所部分人員基礎上正式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海事局梅山海事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海事局派出機構。2004年7月1日,局實施海事執法管理模式改革,在原來基礎上成立梅山海事處海事執法大隊,實行一門兩牌、合署辦公;2005年12月13日,局進一步完善海事執法管理模式改革後,海事處和執法大隊在地理位置上實現分離,梅山海事處不再同時掛梅山海事處海事執法大隊牌子。
梅山海事處位於南京市雨花台區南京板橋汽渡管理處東側,下設三山辦事處和江寧辦事處。全處現有職工25人,其中:正式職工21人、聘用編外合同工4人、執法管理類人員16人、囤船水手2人。處現有一座800平方的辦公樓、配備囤船1艘、海事巡視車2輛。

梅山海事處職能

梅山海事處地處江蘇長江段最上游,與安徽馬鞍山接壤,轄區範圍為上界慈湖河口與烏江河口的聯線,下界梅子洲洲頭的垂直聯線,水域全長38KM,陸域岸線73.2Km,管轄範圍涉及南京市江寧區、雨花區、浦口區和建鄴區的地域。主要負責轄區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船舶載運內貿危險貨物申報審核、船舶在港作業備案審查等當場辦理的海事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對岸線、碼頭、作業點、服務區、修造船廠、加油站、靠泊船舶的安全停泊、作業、防污染、配員等實施監督檢查;監督管理轄區內渡口渡船及“四客一危”船舶,按權限實施船舶安全檢查;徵收轄區內的船舶港務費,並對靠泊船舶的水上交通事故和船舶污染事故進行調查取證,必要時實施海事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
梅山海事處轄區內有三條水道,分別為南京水道、凡家磯水道和烏江水道;有南京長江三橋和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在建)兩座;有板橋汽渡一道,渡船5艘,現年運送汽車62萬輛、旅客140萬人;各類作業碼頭泊位102座,其中千噸級以上碼頭42座,危險品碼頭2座,水上服務區1個、水上加油站、點7個;架空過江電纜1處、水下過江電纜5處;船舶修造廠、點28家;江心洲島5個。轄區內有江寧濱江開發區、雨花開發區、寶鋼梅山集團、南京華潤熱電有限公司、南京清江油運集團、南京日全油脂有限公司、南京板橋汽渡、南京永華船業有限公司、南京東佳船舶製造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南京新秦淮河在轄區內流入長江,小型船舶可從轄區新秦淮河直達江寧、溧水和高淳地區。轄區內船舶進出繁忙,年進出船舶已由2002年的7000多艘次上升到2006年的17700多艘次,貨物吞吐量由2002年的300多萬噸增加到2006年的1000多萬噸,年徵收船舶港務費現達到600萬元。
幾年來,梅山海事處堅持以水上安全監督管理為中心,深入開展“安全暢通文明”航段、“文明平安”渡運線、文明執法示範窗口創建活動,堅持兩手抓,既嚴格管理,又優質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轄區安全形勢持續好轉,從2004年起連續2年轄區沒有發生一般及以上事故。2004年,南京梅山海事處被江蘇海事局授予“文明執法達標窗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