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鄉(已撤銷),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地處南部縣西南角,東鄰大富鄉,北接河壩鎮,西鄰鐵佛塘鎮,南接東壩鎮,距南部縣城34千米,
[5]
區域總面積25.59平方千米。
[4]
截至2018年末,梅家鄉户籍人口為13726人。
[4]
- 中文名
- 梅家鄉(已撤銷)
- 行政區類別
- 鄉
- 所屬地區
-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
- 地理位置
- 南部縣西南角
- 面 積
- 25.59 km² [1]
- 下轄地區
- 15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
- 0817
- 郵政區碼
- 637328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
- 川R
- 人 口
- 13726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梅家鄉建置沿革
編輯1950年,設梅家鄉。
1958年,梅家鄉改為梅家公社。
1966年,梅家公社更名紅光公社。
1992年,劃歸東壩鎮。
梅家鄉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18年10月31日,梅家鄉下轄15個行政村:老門埡村、雙橋村、鐵家溝村、歇馬坎村、碑埡合村、青蓮寺村、觀音廟村、羅家井村、普照寺村、大乘庵村、金盤穴村、大清埡村、觀音堂村、公山廟村、華嚴庵村。
[2]
梅家鄉地理環境
編輯梅家鄉位置境域
梅家鄉衞生院
梅家鄉地形地貌
梅家鄉氣候
梅家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春旱,乾旱少雨;夏熱,雨量集中;秋短,綿雨顯著;冬幹,氣候温暖;多年平均氣温17.2℃;無霜期年平均28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54.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5]
梅家鄉自然災害
梅家鄉自然資源
梅家鄉人口
編輯截至2011年末,梅家鄉總人口有14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375人。總人口中,男性7057人,佔50.4%;女性6943人,佔49.6%;以漢族為主。2011年,梅家鄉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3.5‰。
[5]
梅家鄉經濟
編輯梅家鄉綜述
梅家鄉農業
梅家鄉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紅苕、花生、棉花為主。2011年,梅家鄉農業總產值4192萬元。梅家鄉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梅家鄉生產糧食22312噸,其中水稻3074噸,小麥2573噸,玉米3360噸,紅苕771噸。梅家鄉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甘蔗等。2011年,梅家鄉棉花種植面積2590畝,產量160噸;油菜種植面積3500畝,產量1470噸;花生種植面積1650畝,產量450噸;甘蔗種植面積400畝,產量480噸。梅家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梅家鄉生豬飼養量13025頭,年末存欄7082頭;牛年末存欄239頭;家禽飼養量31.2萬隻。
[5]
梅家鄉商貿
梅家鄉金融業
梅家鄉社會事業
編輯梅家鄉教育事業
梅家鄉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梅家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5個;各類文化專業户5個;有各類圖書室16個,藏書4萬餘冊。截至2011年末,梅家鄉有學校體育場1個;2個行政村安裝了健身器材。截至2011年末,梅家鄉有線電視用户數為1270户,入户率35%。
[5]
梅家鄉醫療衞生
梅家鄉社會保障
2011年,梅家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37户,人數53人,支出11.2萬元,月人均176.1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73户,人數956人,支出85萬元,月人均74.1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39人,支出50.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00人次,共支出5.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9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3.2萬元。
[5]
梅家鄉郵政電信
梅家鄉交通
編輯梅家鄉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 參考資料
-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475頁.
- 2. 梅家鄉2018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7-07]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475.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490.
-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明全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四川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2596-2597.
- 6.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充市調整高坪區等7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覆 - 四川省民政廳 .四川省民政廳[引用日期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