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繼本

鎖定
梁繼本,廣西都安縣建設局副局長,2006年逝世。
中文名
梁繼本
國    籍
中國
逝世日期
2006年

梁繼本簡介

2006年9月16日,時任廣西都安縣建設局副局長梁繼本從家中走出後一直未歸,次年4月8日他的遺體被發現在距離自家1公里以外的烈士陵園山崖上。
梁繼本失蹤死亡之後,在其家中發現一份舉報上司的材料。8年來,由於警方一直未能對他的失蹤死亡立案,都安境內傳言他被官員僱兇殺害,這種傳言令與他有過關聯的人揹負罵名,也令志在推動轄區脱貧的都安官場生態,受到困擾。 [1] 

梁繼本副局長失蹤

梁繼本留給家人的最後印象並無異常。那天是2006年9月16日,星期六。
根據其家人的回憶,當天下午5時許,晚飯結束後,梁繼本獨自走出門外,妻子黃小麗(化名)伸頭出窗外大聲問他“去哪裏”,梁繼本沒有回答。
到了晚上11點,黃小麗給丈夫打電話,但提示已關機。
9月17日一早,黃小麗起牀後還是無法打通丈夫的電話。梁繼本的父親梁紹松得到消息後從距離縣城不遠的村莊,來到梁繼本家。
黃小麗和梁紹松發現,梁繼本日常所戴的度數達六七百度的眼鏡還留在家中,他的手機一直無法接通。
當天早上,黃小麗向都安縣建設局眾多人員打聽梁繼本的去向而未果。於是,“副局長梁繼本不見了”的消息很快在都安建設局傳開了。
黃小麗當天向都安縣城的安陽派出所報案。報案前,都安縣建設局局長韋景飛曾建議先不報案,並説“萬一他又回來上班了呢”。
2006年9月18日,梁繼本失蹤第二天,都安縣建設局開始發動全局員工尋找。

梁繼本賞金與電話

尋找近一個月後,黃小麗接到一個叫龍昌學的人電話,他在電話中説:“梁繼本被關在都安巖洞裏,後來被轉移。”
2006年10月8日,都安縣下坳鄉青年龍昌學,告別家徒四壁的土屋,一個人趕往縣城準備搭乘班車前往省城南寧打工。
龍昌學在步行前往縣城車站的路上,看到電線杆上樑繼本家人張貼的尋人啓事。尋人啓事最後幾句話吸引了龍昌學:“提供有利線索發現其本人生存者,酬金10萬元,發現其本人屍體者,酬金1萬元”。
龍昌學後來稱,當時由於要趕車,他隨手將一張尋人啓事撕了下來揣進兜裏。第二天(2006年10月9日)早上9點多鐘,龍昌學借用同在南寧火車站做搬運工的工友楊勝喜的手機,撥打了梁繼本妻子黃小麗的電話。

梁繼本高墜死亡

又半年後,梁繼本的屍體終於被發現了。
2007年4月8日,安陽鎮韋姓居民一家人前往縣城翠屏山烈士陵園北側的陡峭山坡掃墓。令他們感到驚悚的是,先人的墳頭上,躺着一具屍體。由於已經高度腐爛,這具屍體最明顯的特徵,便是大張着撐到盡頭的嘴巴。
掃墓的韋家人很快報警。下午5點多鐘的時候,梁家人通過屍體上的服裝、錢包、手機很快確認,這具高度腐爛的屍體就是已經失蹤7個多月的梁繼本。
梁紹松提供的證人證明顯示,在梁繼本失蹤一週多後的2006年9月25日中午,梁家人和親友曾經到過樑繼本的屍體發現地尋找,但沒有看到他的蹤跡。
回到家後,梁父腦海中總是浮現兒子極力張開的嘴巴,他覺得這張嘴中,還有很多無言的訴説。第二天,梁紹松獨自爬上都安縣烈士陵園北側,他在這個石灰岩聳起形成的陡峭石山裏不斷地搜尋,並在梁繼本屍首下方的一處竹林邊,找到了一個山洞。
都安縣公安局2007年5月31日的一份《鑑定結論通知書》中表述,“對梁繼本屍骨”進行了“法醫學解剖檢驗鑑定”,鑑定結論是“梁繼本系高墜死亡”。與此一同送達梁紹松的是,都安縣公安局對於本案的《不予立案通知書》,依據是“沒有犯罪事實”。
梁家人對警方給出的結論無法認同,認為事情充滿疑點。比如2006年9月25日搜尋的時候遺體發現地並無屍體,10月9日“知情人”龍昌學在電話中説梁繼本“被關在都安巖洞裏又被轉移”之後,次年4月8日梁繼本的遺體果真出現在了山洞上方的山崖。

梁繼本舉報材料

2006年9月18日,梁繼本失蹤第三天,他的大姐梁芝新在翻看弟弟的物品時,從抽屜中找到了一份尚未寄出的舉報材料。
這份舉報材料提到“他一個人不但當了局長還兼了黨組書記、招標辦主任、牆改辦主任,配了專用小車,夠威風”。此外,“建設局的辦公費用一年20多萬元,難怪他每個星期都要去南寧一次,這些年來建設局的辦公費用80%歸他一個人報銷”。梁繼本還提到都安生資公司、審計局、移民局的拍賣價格低於市場價,城區的規劃建設亂七八糟,而“他”卻“白天睡大覺”。
舉報材料中的“他”,被梁繼本在材料中直接指名道姓“韋景飛局長”。對於自己,被組織調去協助移民工作的梁繼本提到“如今都安縣正大興土木,以迎接自治縣成立50週年,但從事城建工作已有二十多年的我悄然離開了它,有不少遺憾”。 [1] 

梁繼本官員迴應

舉報材料裏的指名道姓加上韋景飛在梁繼本失蹤當日曾建議先不報案,使得梁家人開始懷疑:韋景飛是不是那個把梁繼本“關在都安巖洞裏”的人。
2005年,都安縣“迎接自治縣成立50週年”,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公共設施建設是都安縣文體廣場。由於時間緊迫,這個龐大的工程經歷了邊設計邊施工的建設過程。畢業於廣西大學土木專業的梁繼本,參與了人工湖上的九曲橋設計。
梁父稱,因為兒子工作的關係,他也不時聽聞這些項目的部分信息。據他敍述,兒子曾經在他面前提起,(時任)縣長的親屬承建了文體廣場的工程,原本造價僅為500多萬元的工程,領導一直要求他虛報造價至900萬元。
梁繼本的老上司韋景飛,目前已經轉任都安縣人大副主任,近年來也從坊間聽聞了自己配合縣領導僱兇殺死梁繼本的傳言,也知道梁繼本家裏,還有一份針對他本人但尚未寄給時任縣委書記的舉報材料。
針對建於2005年前後的都安縣文體廣場造價,韋景飛稱建設局只是負責該項目的組織協調建設,工程造價是審計部門的事。對坊間傳言官方逼迫梁繼本將造價從500萬元提到900萬元一事,他認為子虛烏有,因為梁繼本只設計了人工湖上的九曲橋,而九曲橋僅是整個文體廣場中很小的一個配套工程。
韋景飛還解釋,梁繼本失蹤之初,他之所以勸解家屬不要馬上報案,是因為事發時是週末,萬一梁繼本又來上班了,“對他的名聲不好”。
時任都安縣長藍英思認為,僱兇殺害梁繼本是一個謠言,作為縣長他工作中接觸較多的是副縣長和各局局長,而梁繼本只是一名副局長,與他並無交集和衝突,而且梁繼本失蹤時,他已經調往鄰縣擔任縣委書記。
藍英思證實,確有自己的親屬通過公開招投標,參與了都安縣50週年大慶項目都安文體廣場的建設,但都安文體廣場的造價須經都安縣委常委會議、都安縣府常務會議決定。 [1] 

梁繼本尋找“兇手”

多年來,梁紹松和梁芝新始終不放棄對“兇手”的執着尋找。
今年4月6日,在外打工的龍昌學趕回都安縣下坳鄉掃墓。80歲的梁紹松找到他家,説起當年那個電話:“你説梁繼本被關在都安巖洞內,後被轉移,你為了錢……”
還沒等梁紹松説完,龍昌學就激動地打斷他:“我雖然窮,但是我沒有殺過人,你們不要錯過一個壞人,也不要冤枉一個好人。”
龍昌學稱,2006年10月9日,他為了賞金,按照尋人啓事上的號碼給梁繼本的家屬打過一個電話,可實際上他並不知當年失蹤後的梁繼本藏身何處。因為這個電話,2012年都安公安局曾經派警員找他問話,但最終排除了他的嫌疑。
自得到龍昌學借用楊勝喜手機打給黃小麗的電話號碼後,梁芝新不時撥打楊勝喜的號碼。據梁芝新自己所説,楊勝喜電話那頭的男人先後透露,梁繼本失蹤當天,總共有4個人對梁繼本進行了捆綁,將他拉到翠屏山烈士陵園山腰的山洞。
梁芝新稱從此以後,她就篤定楊勝喜和龍昌學這兩名火車站搬運工,就是殺死弟弟的嫌兇成員。
從2006年10月接到龍昌學的電話後,梁紹松和梁芝新兩人,一個在都安縣,一個在南寧市,不斷找各級警方,要求警方對這兩人進行調查。
2012年3月2日,都安縣公安局與梁紹松簽訂了一份協議書,決定成立專班組抽調精幹警力,開展調查核實工作,採取一切辦法找到“知情人”楊勝喜。
2012年3月4日,通過技偵手段,都安警方在南寧市五一西路一出租屋找到了楊勝喜。當天下午,梁芝新被警方叫去楊勝喜住處見面,楊勝喜否認殺人,而且為防滋擾第二天迅速搬家,目前電話號碼已經更換。
2012年4月10日上午9時許,梁紹松被都安縣警方叫到信訪室,在那裏見到了龍昌學。當天下午,梁紹松找到都安縣接訪室的民警韋魁,叫他寫了一張“證明”。該證明表述:龍昌學4月10日上午在都安縣公安局接訪室説了“他為了錢,確實打過電話給梁繼本家屬,梁繼本被關在都安巖洞內,後被轉移,家屬問你為什麼知道呢?他説人做什麼事都是為了錢,我為了錢,才這麼做的”。這張“證明”最後還由韋魁簽字按手印。
警方在2012年的行動,包括找到梁家人所認為的“兇手”,廣西公安廳的警員也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技術偵查,認為梁繼本的死因仍然是“高墜死亡”,自殺抑或他殺,無法定性。

梁繼本持續困擾

位於都安文體廣場附近的壽源羊肉飯店食客雲集,梁繼本被僱兇殺害的傳聞,經由各路訪民和食客的口耳相傳,已經遠播縣內縣外。
都安縣檢察院一名不願具名的檢察官稱,他曾多次閲讀梁繼本失蹤死亡的卷宗,也就各種疑點要求都安縣公安局立案偵查,但警方補充證據之後,仍無法立案。
分管刑偵的都安縣公安局副局長韓勖,是最新一位經手梁繼本事件調查的局領導,調查3年多來,他和下屬仍然找不到梁繼本失蹤死亡事件的立案依據。不過他表示,雖然不是案件,但警方一直將該起事件按照案件的標準在進行調查。
8年多來,查清梁繼本的真正死因,是不少人的共同期待,但目前看來,還很渺茫。
2015年,仍有百分之十左右山區無法通電的國家級貧困縣都安,將迎來60週年縣慶,各種縣慶項目正在推進。因參與過10年前都安50週年縣慶項目建設的設計,梁繼本失蹤死亡的各種傳聞依舊在坊間發酵。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