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楚之歡

鎖定
本文講述的是梁大夫宋就以“澆瓜之惠”解決梁、楚邊亭之怨的著名故事,宋就以德報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紛爭,寬容為懷的人物形象很鮮明。用具體的事例來寫一個人的胸懷和品質,以事寫人的手法很突出。作為成語“澆瓜之惠”的出處,本文藴含的道理在當今也有很強的啓示作用:在處理人際關係和各種社會關係中,凡事要寬容大度,以大局為重,“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做法絕不是怯懦,而是以退為進,將衝突的可能化解掉,從而把矛盾和對立的緊張局勢轉化為雙方有力的和平共處局面。
中文名
梁楚之歡
選    自
新序·雜事四》 [1] 
主人公
戰國時期梁大夫宋就 [1] 
成    就
成語“澆瓜之惠” [1] 

目錄

梁楚之歡原文

梁大夫有宋就者,嘗為邊縣令,與楚鄰界。梁之邊亭,與楚之邊亭,皆種瓜,各有數。梁之邊亭人,劬(1)力數灌其瓜,瓜美。楚人窳(2)而稀灌其瓜,瓜惡。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惡也。楚亭人心(3)惡梁亭之賢己,因夜往竊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覺之,因請其尉,亦欲竊往報搔楚亭之瓜,尉以請宋就。就曰:“惡!是何可?構怨,禍之道也,人惡亦惡,何褊(4)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竊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於是梁亭乃每暮夜竊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則又皆以灌矣,瓜日(5)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則乃梁亭之為也。楚令聞之大悦,因具以聞楚王,楚王聞之,惄(6)然愧,以意自閔也,告吏曰:“微(7)搔瓜者,得無有他罪乎?此梁之陰讓也。”乃謝以重幣,而請交於梁王,楚王時則稱説梁王以為信,故梁楚之歡,由宋就始。語曰:“轉敗而為功,因禍而為福。”老子曰:“報怨以德。”此之謂也。 [1] 
——選自《新序·雜事四》

梁楚之歡註釋

(1)劬(qu二聲):勤勞。
(2)窳(yu三聲):懶惰。
(3)心:在心裏。
(4)褊:狹隘。
(5)日:一天天地。
(6)惄:憂懼。
(7)微:如果沒有。

梁楚之歡譯文

梁國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經做過一個邊境縣的縣令,這個縣和楚國相鄰界。梁國的邊境兵營和楚國的邊境兵營都種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國戍邊的人勤勞努力,常常灌溉他們的瓜田,所以瓜長得很好;楚國士兵懶惰,很少去澆灌他們的瓜,所以瓜長得不好。楚國縣令就因為梁國的瓜好,怒責楚國士兵沒有把瓜種好。楚國士兵心裏嫉恨梁國士兵(瓜種得)比自己好,於是夜晚偷偷去擾亂(搔,通“騷”,擾亂)他們的瓜,所以(梁國的)瓜總有枯死的。梁國士兵發現了這件事,於是哀求縣尉,也想偷偷前去報復,擾亂楚營的瓜田。縣尉拿這件事向宋就請示,宋就説:“唉!這怎麼行呢?結下了仇怨,是惹禍的根苗呀。人家使壞你也跟着使壞,怎麼心胸狹小得這樣厲害!要讓我教給你辦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過去,偷偷地為楚國兵營在夜裏好好地澆灌他們的瓜園,不要讓他們知道。”於是梁國士兵就在天天夜間偷偷地去澆灌楚兵的瓜園。楚國士兵早晨去瓜園巡視,就發現都已經澆過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長得好了。楚國士兵感到希奇,就注重查看,才知是梁國士兵乾的。楚國縣令聽説這件事很興奮,於是具體地把這件事報告給楚王,楚王聽了之後,又憂愁又慚愧,把這事當成自己的心病。於是告訴主管官吏説:“調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裏搗亂的人,他們莫非還有其他罪過嗎?這是梁國人在暗中責備我們呀。”於是拿出豐厚的禮物,向宋就表示歉意,並請求與梁王結交。楚王時常稱讚梁王,認為他能守信用。所以説,梁楚兩國的友好關係,是從宋就開始的。古語説:“把失敗的情況轉向成功,把災禍轉變成幸福。”《老子》説:“用恩惠往返報別人的仇怨。”就是説的這類事情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