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植權

鎖定
梁植權(1914年3月5日—2006年6月14日),出生于山東煙台,祖籍廣東中山,醫學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協和醫科大學生化系教授 [1] 
梁植權於1937年從北平燕京大學化學系畢業;1941年獲得燕京大學理學碩士學位後留校擔任助教;1941年至1945年在中國大學任教;1945年轉到清華大學農學院生物化學系工作;1946年獲得美國紐約大學化學系助教的位置;1950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到北京,擔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系副教授;1951年至1969年擔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副主任、系主任;1969年隨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遷四川簡陽;1978年從簡陽遷回北京,繼續擔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生物化學系主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06年6月14日逝世,享年92歲 [2] 
梁植權主要從事蛋白質變性理論、動物代血漿以及核酸和基因工程的研究 [3] 
中文名
梁植權
外文名
Liang Chih-chuan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省煙台市
出生日期
1914年03月05日
逝世日期
2006年06月14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主要成就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代表作品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
原    籍
廣東中山

梁植權人物生平

1937年梁植權燕京大學畢業 1937年梁植權燕京大學畢業
1914年3月5日,梁植權出生于山東省煙台市,原籍廣東中山 [4]  。就讀於北京匯文小學和中學時期,中國正處在軍閥混戰和北伐的年月,“三一八慘案”打死的學生中有他所在中學的兩個同學。
1931年—1937年,在北平燕京大學化學系學習,以《植物的卵磷脂的提取與純化》論文畢業,並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1937年,大學畢業時父親在蕪湖工作,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梁植權回到蕪湖家中,不久便過着逃難的生活,由蕪湖到武漢再到廣東中山老家。
1938年9月,考入廣州嶺南大學化學系研究生,不到1個月,日本侵略軍進佔廣州,他又隨學校遷到香港,借港人的教室晚間上課。
1939年春,回到北平燕京大學就讀碩士研究生,並得到美國庚款和Plotz基金的獎學金(資助時間1939年—1941年),他一邊工作一邊讀碩士學位,在導師竇維廉指導下進行研究工作,在兩年半完成了《鈣在大鼠消化道中各段的吸收》及《草酸鹽存在下鈣在大鼠消化道中的吸收》兩篇論文,兩文後來發表在美國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生物化學雜誌》)上。
1981年梁植權在夏威夷參加臨牀生化會議 1981年梁植權在夏威夷參加臨牀生化會議
1941年夏,獲得碩士學位,並被選為燕京大學斐陶斐榮譽學會(Phi Tau Phi Society)會員,獲得最高榮譽——金鑰匙,也因此被留校任研究助教,但是因為爆發了珍珠港事件,日軍接管了燕京大學,梁植權等被趕出校門,離開燕京大學後,隨幾位教授轉到城裏的私立中國大學任教。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梁植權到清華大學農學院生物化學系湯佩松那裏工作。
1947年,獲得美國紐約大學化學系助教的位置,就往美國紐約邊工作邊讀書。當時正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紐約大學校內有許多退伍軍人來讀書。有些課程及試驗排在晚上進行,生活很不規律。半年後他就轉入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生物化學系任研究助教,同時攻讀博士學位。他的導師H.O.Triebold 是個油脂專家,與芝加哥兩大肉聯企業之一的Armour有聯繫。梁植權的博士論文題目是《脂肪酸衍生物的製備及其物理常數》(該文特別討論蒸汽壓的測定)。這一論文後來發表在Journal of 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美國油脂學家學會雜誌》)上。
梁植權在實驗室工作 梁植權在實驗室工作
1950年,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畢業,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並被選為Tau Lambda Epsilon及Beta Beta Beta榮譽學會會員等;同年到北京,擔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系副教授。
1951年,擔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副主任。
1958年—1969年,擔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主任。
1959年,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化學系蛋白質及核酸兩大組組長。
1969年,隨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遷四川簡陽。
1978年,隨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從四川簡陽遷回北京,繼續擔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生物化學系主任。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 
2006年6月14日,逝世,享年92歲 [5] 

梁植權主要成就

梁植權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82年梁植權(左)在與諾貝爾獎獲得者R.R.Porter 1982年梁植權(左)在與諾貝爾獎獲得者R.R.Porter
梁植權創制成功“實研二號”及“實研三號”代血漿,其抗原性有獨到之處。發現6種中國人異常血紅蛋白新變異體,發現3種中國人血清蛋白變異體,發現3種a1-抗胰蛋白酶新變異體,並證明中國人最常見的a1-抗胰蛋白酶變異體為Etokyo。發現馬利蘭能重新開啓g珠蛋白基因,可用於治療b-地中海貧血。對轉運核糖核酸一級結構的研究方法,及針刺麻醉的鎮痛原理,也做出重要成績。還進行了b-地中海貧血的基因治療, [2] 
  • 學術論著
Liang CC, Adolph WH. Calcium in the alimentary tract of rat[J]. J Biol Chem, 1941, 137 : 517.
Liang CC, Adolph WH. Fate of oxalic acid in body of rat[J]. J Biol Chem, 1942, 146 :497.
Liang CC. Shigley JW.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a series of ethyl esters and (b) ethanoate esters[J]. J Am Oil Chemists' Soc,1955, 32: 213-215.
梁植權, 胡炳晟. 核酸鹼基組成分析方法的研究.Ⅰ.RNA和DNA中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的直接分光光度測定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1962, 2: 84.
梁植權, 胡炳晟, 等.1-氟-2, 4-二硝基苯對於核酸降解物的反應和性質產物的研究[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1962, 2: 142.
梁植權, 王琳芳, 繆時英, 趙敏順, 陳松森. 蛋白質結構與抗原性的關係.Ⅰ.N-溴代琥珀酰亞胺對牛血清清蛋白理化性質及抗原性的影響[J].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1964, 4: 305-313.
梁植權, 吳冠芸, 等. 可溶性核糖核酸的結構與其接受氨基酸能力的關係.Ⅰ.羥胺與大腸桿菌可溶性核糖核酸的作用[J]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1965, 5: 212.
梁植權, 應啓龍, 等. 中國人血清清蛋白變異體的基因頻率及幾種清蛋白變異體的電泳鑑定.中國科學, 1981, 6: 773.
Liang CC, Tao HN, Lou HY, Huang SZ, Li RY, Wang BS. Hemoglobin Shuangfeng (a27 (B8) Glu-Lys) : a new unstable hemoglobin variant[J]. Hemoglobin, 1981, 5 : 691.
Liang CC, Chen SS, Yang KG, Jia PC, Ma YL, Li TH, Ni XT, Wang XY, Deng QP, Yao SP. Hemoglobin Beijing (al6 (A14) Lys→Asn), a new fast moving hemoglobin variant[J]. Hemoglobin, 1982, 6: 629-633. [3] 

梁植權人才培養

根據1994年出版的《醫學分子生物學進展論文集》的序言顯示,梁植權注重人才培養,從教幾十年,培養的醫學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數以百計,遍及海內外,很多人成長為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骨幹 [3] 

梁植權榮譽表彰

1980年,梁植權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 

梁植權社會任職

梁植權擔任國家科學醫學組成員、衞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常委、國家科委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委發明評選委員會醫藥衞生評選小組成員、國務院第一屆學位委員會基礎醫學評審小組召集人、中國生物化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執行小組成員、中國生理科學會副理事長、北京生理科學會理事長、世界衞生組織免疫學專家小組成員等;同時擔任《生物化學雜誌》《中國生理學雜誌》《生理科學進展》《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及中國國外《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方法學雜誌》《血紅蛋白雜誌》的編輯 [1] 

梁植權個人生活

與夫人王婉明結婚60週年留影(2001年4用2日) 與夫人王婉明結婚60週年留影(2001年4用2日)
梁植權的父親是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在美國受過中學及大學教育,回國後一直在監督鹽税的部門任翻譯。父親不求聞達,安分守己。母親是有文化的大家閨秀,嚴於教育子女。外祖父曾被清政府派赴美國學海軍,他恪守“誠實是最佳的方針”(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的教導,這對梁植權的一生影響很大。梁植權幼時喜歡畫畫,但父親主張他學自然科學,因為那樣比較容易謀生 [3] 

梁植權人物評價

梁植權是中國著名的生物化學家,幾十年來為協和生化系的建設和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基礎醫學研究中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尤其在蛋白質和核酸領域的貢獻,使他成為一名國內外知名的學者 [3]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名譽院長吳階平在《醫學分子生物學進展論文集》序言中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