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援

鎖定
梁援,祖籍定州、號輔臣(1034年~1101年)。遼道宗清寧五年(1059)己亥科狀元。此科及第者一百五十一人,考場為百福殿。
梁援中狀元后,初為儒林郎,後為武定軍節度使、漢人行宮都部署。不久,又為遼興軍節度使。第二年,升任為樞密副使。
中文名
梁援
別    名
梁輔臣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河北昌黎
出生日期
1034年
逝世日期
1101年
職    業
遼興軍節度使;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知樞密院事,加開府儀同三司等
主要成就
己亥科狀元
諡    號
忠懿
遼御爵位
韓國公→趙國公(食邑萬户)
功臣號
經邦
在世時間
1034年-1101年
梁援( 1034 — 1101 ),字輔臣,遼代高官,出身官宦仕家,先祖籍於定州,遼初以俘户居廣寧(遼太祖以俘户於平州置廣寧,屬營州鄰海軍),梁援5 歲時隨父從廣寧(含今昌黎南、東部分)遷入宜州,遂為義縣人。
清寧五年( 1059 年) 梁援26 歲時登甲科,為大孝文皇帝龍飛第一榜。所作詞賦,世稱其能。初被任命為儒林郎,守右拾遺,直史館,歷左補闕起居郎,並充史館修撰。旋加將作少監,秘書少監,應奉閣下文字,史職仍故,加少府監。知制誥,兼兵刑房承旨。鹹雍五年( 1069 年),從駕春搜兼權行宮御史台,後得重用,改衞尉卿兼吏房承旨,加乾文閣直學士,知制誥。 3 次奉命接送南朝國信副使, 6 次充當館伴副使, 1 次充當皇太后南朝正旦國信副使,提按形獄者 6 次,銓讀考試典掌貢舉者 10 次,其他出使小國,雜領繁務者,率在其間。蓋以善禮容、長決斷,精藻鑑之的原故。清寧十年( 1064 年)加右諫議大夫
大康元年( 1075 年)提點大理寺。因館伴能以語辨屈宋朝人,拜翰林學士。遼道宗皇帝詔撰天地神堂之碑,在祭講解周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之義上,朝臣耶律英弼謊言構之,遭到梁援的反對。梁援受到皇帝的賞識和肯定,遂位登台輔。大康五年( 1079 年),詔令其修整儀注,奏定聲樂,增置鍾篪。後改任寧昌軍節度,州民有積訟 10 年不決者,一問而承服。大康六年( 1080 年),梁援被授予户部使、靜江軍節度。因大江入都門,梁援率人冒雨督役,制止了水害。大康八年( 1082 年)改任天城軍節度使。大康十年( 1084 年)再授翰林學士。
大安初,復拜諸行宮副部署,兼領內署之任。大安五年( 1089 年),起復諸行宮都部署。大安六年( 1090 年)任上都留守,是年冬,加宣政殿學士,兼上京留守,臨潢尹事。大安九年( 1093 年)知宣徽南院使事。
壽昌改元,知武定軍節度使。壽昌三年( 1097 年),再授諸行宮都部署,加尚書左僕射。壽昌五年( 1099 年)賜號忠亮功臣,特晉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遼興軍節度使事。壽昌六年( 1100 年)夏,梁援被召至皇宮,拜樞密副使,加號同德功臣,修國史,拜韓國公,籤中書省事;冬十月,正授兼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知樞密院事,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趙國公,食邑 1 萬户,仍賜經邦二字(蓋功臣之號)。
梁援享年 68 歲,薨於位,贈侍中,諡忠懿,死後葬於義縣大榆樹堡四道岔北山南坡。
梁援長子梁慶先曾“五赴御試”,皆名落孫山,壽昌六年,被特恩放進士及第。梁援侄梁慶詔“三赴御簾,未第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