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愷

鎖定
梁愷,字克怡,湖南耒陽永濟人。黃埔軍校第一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四期。 [1] 
中文名
梁愷
國    籍
中國
逝世日期
1993年
畢業院校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出生地
湖南耒陽永濟

梁愷個人生平

梁愷,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國民黨將領。湖南耒陽人。1924年冬,考入廣州大元帥大本營軍政部長程潛主辦的陸軍講武學校學習。1924年11月,隨該校併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編在第六隊學習。畢業後,任黃埔軍校教導第二團排長,第一軍第二十師第五十九團連長、營長。參加第一、二次東征和北伐戰爭。1927年以後,任第四師獨立旅補充第二團副團長、團長。1932年,任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旅第一四六團團長。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在古北口、南天門同日本侵略軍血戰。戰鬥中,升任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旅少將旅長,繼續作戰,並在戰鬥中負傷。1936年3月,率部開赴山西,阻擊紅一方面軍東征抗日。同年10月,授陸軍少將。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會師陝甘地區時,參與“圍剿”紅軍部隊。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梁愷升任第二十五師副師長,參加平漢路北段清河之戰和漳河之戰,抗擊日軍侵略。1938年,升任第五十二軍第一九五師師長,率部參加豫魯皖邊地區作戰和武漢會戰。1939年6月,升任第五十二軍中將副軍長,率部參加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和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1940年,佔領越南的日軍進犯雲南,梁愷隨第五十二軍由湖南進入雲南,多次擊退日軍進犯,保證了滇南邊境安全。不久,調任中央軍校第六分校(設廣西南寧)中將副主任。1941年8月,任第五十二軍副軍長兼衡來師管區司令官。1942年6月,任昆明防守司令部副司令官。1943年4月,改任第五軍中將副軍長。8月,又回任第五十二軍副軍長。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時,梁愷隨第五十二軍開赴越南,擔負在越南北部接受日軍投降的任務。同年10月,第五十二軍由美國軍艦海運秦皇島,受東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長官杜聿明指揮,搶奪抗戰勝利果實,同中共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作戰。先後率部向安東(今丹東)、通化、新開嶺等地的東北民主聯軍發動進攻。新開嶺一戰,其第二十五師被全殲。此後,又先後參加四次進攻臨江作戰和1947年夏季防禦作戰。1947年8月,梁愷升任第五十二軍中將軍長。不久,升任第十六兵團中將副司令官。1948年9月,授陸軍中將。後調任國防部中將部員。1949年到香港。1951年到台灣後,沒有再擔任國民黨黨政軍職務。1993年2月,在台北去世。 [2] 

梁愷個人履歷

1924年11月軍校畢業後,歷任教導第二團(團長王柏齡)少尉排長,第二十師(師長錢大鈞)第五十九團(團長趙錦雯)上尉連長、少校營長。
1928年8月調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育長張治中)第七期步兵大隊少校中隊長。
1930年3月調任教導第三師(師長錢大鈞)第一團(團長張世希)中校團附。6月升任教導第三師補充第一團上校團長。11月7日教三師改稱第十四師,任獨立旅(旅長霍揆彰)第一團上校團長。
1931年1月13日所部改編為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攻城旅(旅長李延年)第一團,仍任上校團長。22日調任總部上校侯差員。2月調任第四師(師長徐庭瑤)補充第二團上校團長。
1933年1月補充團編入第二十五師(師長關麟徵),任第七十三旅(旅長杜聿明)第一四六團上校團長。3月升任第七十三旅(旅轄兩團)少將旅長。
1935年4月30日敍任陸軍步兵上校。
1936年10月5日晉任陸軍少將。11月12日獲頒五等雲麾勳章。
1937年8月20日升任第二十五師(師長張耀明)副師長兼第七十三旅旅長。
1938年4月調升第一九五師(師轄兩旅)中將師長。
1939年6月17日升任第五十二軍(軍長張耀明)中將副軍長。
1940年5月調任中央軍校第6分校(主任馮璜)中將副主任。
1941年8月回任第五十二軍副軍長兼衡耒師管區司令。
1942年6月調任昆明防衞司令部(兼司令杜聿明)中將副司令。
1943年4月15日調任第五軍(軍長邱清泉)中將副軍長。8月3日回任第五十二軍(軍長趙公武)中將副軍長。
1945年10月10日獲頒忠勤勳章。
1946年5月5日獲頒勝利勳章。
1947年3月14日晉頒四等雲麾勳章。8月升任第五十二軍(轄第二師、第二十五師)中將軍長。10月升任第一兵團(司令官孫渡)中將副司令官。
1948年1月22日第一兵團改稱第六兵團(司令官孫渡),仍任中將副司令官。9月22日晉任陸軍中將。
1949年4月調任國防部(部長徐永昌)部員。9月辭職後避居香港。
1951年3月移居台灣。 [1] 
1951年到台灣後,沒有再擔任國民黨黨政軍職務。 [2] 
參考資料
  • 1.    呂東來編著.《台兒莊大戰之黃埔師生錄 下》:團結出版社,2015.01:409頁
  • 2.    王永均.《黃埔軍校名將傳》:遼寧人民出版社,2017.01:5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