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廷枏

鎖定
字章冉,號藤花亭主人。精研史學,兼擅詩文戲曲,曾任澄海縣教渝,學海堂學長,越華、粵秀書院監院及兩廣總督林則徐幕僚,以獻策抵禦外侮獲內閣中書銜。
中文名
梁廷枏   枏(nán)
出生地
廣東順德
出生日期
1796
逝世日期
1861
代表作品
《海國四説》、《粵海關志》等

梁廷枏生平簡介

梁廷枏戲曲大師

清代戲曲家。字章冉,別號藤花主人。以副貢生任廣東澄海縣訓導,廣州越華書院監院教官,後升內閣中書,加侍讀銜。他留心時務,推許西方國家民主制。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應邀入幕,對禁煙抗英,多所規劃。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廣州人民抗英鬥爭中,曾參與倡議和制訂章程。作有《江梅夢》、《圓香夢》、《曇花夢》、《斷緣夢》4種雜劇,合稱《小四夢》。傳奇有《了緣記》 1種,未見流傳。戲曲理論著作有《藤花亭曲話》。梁廷還精通史學,主要著作有考述當時中外關係的《粵海關志》、《夷氛聞記》等。
《藤花亭曲話》 5卷,成書於道光五年(1825),論述雜劇、傳奇。他對劇本創作的基本觀點,主要是認為戲曲與一般文學作品不同:“詩詞空其聲音;元曲則描寫事實,其體例固別為一種。”他從戲曲文學特性方面進行探討,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見解。他重視情節、結構,要求劇情發展線索分明,“佈局排場,更能濃淡疏密相間而出”,並在“極細極碎處皆能穿插照應”。他指出戲曲語言不應是“各逞新詞”的“文章之事”,作家要代劇中人立言,語言應與劇中人物“盡合口吻”。他還提出要注意曲、白間的照應關係,“以白引起曲文,曲所未盡,以白補之”。書中還評述了清初的一些劇作,具有一定史料價值。《小四夢》與清代案頭雜劇一樣,均未能在舞台上搬演。但在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方面,仍能體現他的理論主張,其中以寫安史之亂前後李隆基與梅妃事的《江梅夢》較佳。(中國大百科全書)

梁廷枏藏書名家

清藏書家、文學家、史學家。字章冉,號藤花主人,廣東順德倫教鄉人。少年時盡取父所藏書讀之。稍長,益肆力於學。道光十四年(1834)副榜貢生,歷任澄海縣教諭、廣州越華、粵秀書院監院、學海堂學長、粵海關志總纂、廣東海防書局總纂。與馮桂芬、鄭觀應、郭嵩燾、曾紀澤等,介紹國外科技及其社會發展趨勢,提倡借鑑西方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科學知識等。因籌辦洋務有功,進內閣中書,加侍讀銜。嘉慶十九年(1814),於羊城購獲拓本商周銅器銘如《歷代鐘鼎彝器款識》、《考古圖》、《嘯堂集古錄》、《積古齋鐘鼎彝款式》等書百餘種,有一半以上為家藏所無。收藏的書畫和書畫評論文集亦可觀,有唐以來書畫家作品,合官私刻本無慮數十種。經數十年收藏積累,及告老歸養之時,而卷軸夾冊,褒然可觀。曾以南漢幾十年間事蹟,根據正史、通鑑、地理諸書,旁及説部金石,編撰《南漢書》18卷。一生鋭意聚書,所收唐代以來關於論述書畫著作,達數十種,金石碑帖亦富,藏於“藤花亭”中,其父所藏之書,被其全部繼承,並益購之。刊刻圖書《越華書院記略》、《粵秀書院志》等。著《論語古解》、《碑版廣例》、《博考書餘》、《曲話》,總彙為《藤花亭十種》。著《東坡事類》、《夷氛聞記》、《海國四説》、《粵海關志》、《斷緣夢》、《江梅夢》、《曇花夢》、《藤花亭曲話》、《藤花亭詩文集》、《藤花亭書畫跋》、《金石稱例》、《東坡事類》、《江南春詞補傳》、《論語古解》等38種。 [1] 
參考資料
  • 1.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