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堌堆遺址

鎖定
梁堌堆遺址,位於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侯集回族鎮梁堌堆村北部,包含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文化遺存。 [2]  [5] 
梁堌堆遺址於196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南北長150米,東西寬200米,面積30000平方米。現堆中心南北長35米,東西寬40米,高約5米。 [5-6]  梁堌堆遺址為研究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社會狀況、聚落形態、原始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的發展水平、農業發展狀況等提供了重要資料,對研究夏、夷、商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2] 
2019年10月7日,梁堌堆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梁堌堆遺址
地理位置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侯集回族鎮梁堌堆村北部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至商周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067-1-06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梁堌堆遺址歷史沿革

梁堌堆遺址 梁堌堆遺址
解放前,梁堌堆遺址上有古廟,規模宏大。解放戰爭時期,山上有頑軍駐紮,修寨挖壕構築工事,遺址遭到嚴重破壞,出土文物全部被毀。 [5] 
1957年,菏澤地區文物普查時首次發現梁堌堆遺址。 [3] 
196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進行了重點文物調查。 [3]  [5] 
1973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對梁堌堆遺址進行了第二次複查。 [3] 
1975年,梁堌堆遺址出土了鐵劍、銅矛、陶壺等遺物。 [3]  [5] 
1976年春,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在梁堌堆遺址西側試掘。 [2-3] 
1998年起,多方籌集資金200餘萬元,先後在遺址周圍建起了高約3米的城牆以及碑林、水上公園、望山亭等。 [5] 

梁堌堆遺址遺址特點

梁堌堆遺址 梁堌堆遺址
梁堌堆遺址平面略呈圓形,南北長150米,東西寬200米,面積30000平方米。現堆中心南北長35米,東西寬40米,高約5米。考古發現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和商代晚期的窖穴、灰坑、房基等遺蹟,及周至漢代的夯土、漢代墓葬遺蹟。 [2]  [6] 
梁堌堆遺址 梁堌堆遺址
梁堌堆遺址處於村莊和田野的交界處,其東、南為村莊,西、北為農田,堌堆四壁陡直,堌堆邊緣樹根、文化層裸露,水土流失嚴重。 [6] 

梁堌堆遺址文物遺存

梁堌堆遺址出土文物 梁堌堆遺址出土文物
1976年春,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曾在遺址的西側試掘,開了一個25平方米的探方,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陶器殘片,包括新石器時代的泥質紅褐陶鬹、磨光陶罐、陶豆、罐、尊、器蓋,夾砂褐陶鼎、灰褐陶甗、大口罐等;商周時期的夾砂粗繩紋袋狀鬲足、夾細砂紅陶罐、夾細砂灰陶缶、甗、罐、盆、尊和泥質灰陶缸。並出土大量漢代的彩繪陶俑、陶馬、陶鼎、陶罐。 [2] 

梁堌堆遺址歷史文化

景山
梁堌堆遺址簡介 梁堌堆遺址簡介
景山,是梁堌堆遺址所在地,在歷史上又被叫作丕山,也叫作楚丘,商湯建都景亳所在地。商朝時景山是曹縣境內象徵興盛的著名聖山,《國語·周語》有“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的記載,商湯建立的國都亳,也是因為有景山而名景亳。在商湯滅夏前,曾在景山會盟諸侯,作《湯誓》,歷數夏桀之罪,史稱“景亳之命”。 [3-5] 
夏禹時期,景山因為遍佈桑林而被當地人們叫作桑台,據説大禹治水時,見到在此等待的塗山氏女嬌,於是與其在桑台成婚,所以桑台也見證了歷史上最早的一段美好姻緣,在《楚辭·天問》中就有“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塗山女,而通之於台桑?”的記載。再後來,桑台便成了當地青年男女相會的一個場合。 [3-5] 
夏朝中後期桑台為楚人所居,故稱楚丘,後來楚人集體南遷建立楚國。在先秦時期的《詩經·商頌·殷武》中也有這樣的記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斷是遷,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閒,寢成孔安。 [3-5] 

梁堌堆遺址研究價值

梁堌堆遺址為研究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社會狀況、聚落形態、原始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的發展水平、農業發展狀況等提供了重要資料,對研究夏、夷、商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2] 

梁堌堆遺址保護措施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7年,梁堌堆遺址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6]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7日,梁堌堆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梁堌堆遺址旅遊信息

梁堌堆遺址地理位置

梁堌堆遺址位於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侯集回族鎮梁堌堆村北部。

梁堌堆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梁堌堆遺址,路程約26.7千米,用時約47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