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啓超紀念館

鎖定
梁啓超故居及“飲冰室”書齋坐落在天津河北區民族路44、46號,佔地2500平方米。2002年10月在梁啓超原寓所修建成“天津樑啓超紀念館”。 開館時間:每天:9:00-16:30
中文名
梁啓超紀念館
地理位置
天津河北區民族路
開放時間
4月29日-5月3日:週一至週日 09:00-12:00,13:00-16:30;5月4日-4月28日:週二至週日 09:00-12:00,13:00-16:00
佔地面積
2500 m²

梁啓超紀念館歷史沿革

2021年3月,掛牌為天津市首批“統一戰線教育實踐基地” [3] 

梁啓超紀念館梁啓超紀念館簡介

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號飲冰室主人。是近代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社會改革家和百科全書式的學術大師。1912年在結束了長達15年流亡生活歸國後,於1915年定居天津。
交通:位於天津市河北區民族路四十四號和四十六號,乘公交車至“天津站”、“海河東路的北安橋、廣場橋”、“建國道”“民族路”的公交車,下車後入“民族路”便可到達。

梁啓超紀念館梁啓超履歷

梁啓超紀念館
梁啓超紀念館(5張)
梁啓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等。漢族,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  梁啓超自幼在家中接受傳統教育,1889年中舉。1890年赴京會試,沒中。回粵路經上海,看到介紹世界地理的《瀛環志略》和上海機器局所譯西書,眼界大開。同年結識康有為,投其門下。  1891年就讀於萬木草堂,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説並由此走上改革維新的道路,時人合稱“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會試,協助康有為,發動在京應試舉人聯名請願的“公車上書”。維新運動期間,梁啓超表現活躍,曾主北京《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和上海《時務報》筆政,又赴澳門籌辦《知新報》。他的許多政論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  1897年,任長沙時務學堂總教習,在湖南宣傳變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參加“百日維新”。7月,受光緒帝召見,奉命進呈所著《變法通議》,賞六品銜,負責辦理京師大學堂譯書局事務。  同年9月,政變發生,梁啓超逃亡日本,一度與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有過接觸。在日期間,先後創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鼓吹改良,反對革命。同時也大量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説,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影響很大。  武昌起義爆發後,他企圖使革命派與清政府妥協。民國初年支持袁世凱,並承袁意,將民主黨與共和黨、統一黨合併,改建進步黨,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爭奪政治權力。  1913年,進步黨“人才內閣”成立,梁啓超出任司法總長。   1915年底,袁世凱稱帝的之心日益暴露,梁啓超反對袁氏稱帝,與蔡鍔策劃武力反袁。護國戰爭在雲南爆發。  1916年,梁啓超赴兩廣地區參加反袁鬥爭。袁世凱死後,梁啓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財政總長兼鹽務總署督辦。  1917年9月,孫中山發動護法戰爭。11月,段內閣被迫下台,梁啓超也隨之辭職,從此退出政壇。  1918年底,梁啓超赴歐,瞭解到西方社會的許多問題和弊端。回國之後即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主張光大傳統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華學校兼課,1925年應聘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  1927年,離開清華研究院。於1929年一月十九日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京滬開追悼會,參加者甚眾。  梁啓超一生勤奮,各種著述達一千四百萬字,在將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動又佔去大量時間的情況下,他每年平均寫作達三十九萬字之多。

梁啓超紀念館館舍介紹

梁啓超紀念館由兩部分組成
展覽設在“故居”樓內。以“梁啓超與近代中國”為主題,分12個展室。有公車上書、戊戌變法、護國戰爭、巴黎和會等,最後一間展室展現的是梁啓超的家庭及其九個子女成材的故事。圖、文、物並貌,內容豐富。
復原書齋“飲冰室”“飲冰室”為兩層半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風格建築。一樓為梁啓超工作區。書房為主題。二樓是梁啓超生活區。室內陳設中西相兼,融華夏書香與西洋氣魄為一體。這是梁啓超最後兩年主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中國文化史》、《儒家哲學》、《辛稼軒年譜》(未完)等著名文章的誕生地。

梁啓超紀念館館內展室

梁啓超紀念館 梁啓超紀念館
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術大師梁啓超紀念館。 位於天津市河北區民族路的梁啓超紀念館,由梁啓超先生的故居和“飲冰室”書齋組成。修復後的梁啓超故居,分為書房、起居室、家族紀念室等十二個展室,再現了梁啓超當年居住的環境。展室分六個部分,分別是“勤學苦讀的神童”、“戊戌變法的主將”、“君主立憲的鼓吹者”、“反袁護國的組織者”、“享譽中華的學術巨擘”、“寓居津門的飲冰室主人”。展室裏陳列着梁啓超的書信、書籍、歷史文獻以及活動照片等。 “飲冰室”書齋是梁啓超晚年開展學術研究和寫作的地方。樓內居室九間,均恢復了當年的場景。一進門是大過廳,左邊牆上掛着一米高的蔡鍔畫像。再進去是書房和客廳。書房裏擺滿了書櫃,客廳裏陳列着菲律賓客人贈送給梁啓超的蜥蜴標本以及鴕鳥蛋等複製品。二樓是梁啓超的卧室、餐廳等。
據介紹,梁啓超紀念館裏一百多件傢俱都是按當年的陳設原汁原味複製的,並根據梁啓超後代反覆回憶進行佈置的,力求貼近當年原貌。

梁啓超紀念館梁啓超紀念館修繕

2012年6月25日,梁啓超紀念館經過數個月的修繕後重新對外開放。梁啓超第五子、中科院院士、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梁啓超次女梁思莊之女、北京大學城環系教授吳荔明出席梁啓超紀念館開放儀式併為飲冰室剪綵,各界人士百餘人蔘加了開館儀式。 [1] 
梁啓超紀念館
梁思禮(右二)出席梁啓超紀念館開放儀式 梁思禮(右二)出席梁啓超紀念館開放儀式 [2]
在梁啓超紀念館復開館儀式現場,梁思禮向梁啓超紀念館贈送了“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模型。
梁啓超紀念館外景 梁啓超紀念館外景
本次梁啓超紀念館的修繕始於2011年下半年,除對建築主體進行提升改造外,還根據歷史照片和梁氏後人的回憶恢復了圍牆和院落的佈局,增設蠟像、影視廳。下圖為梁啓超紀念館外景,右側建築為故居,左側為“飲冰室”書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