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子作为汉语词汇包含两项核心语义:一指圆柱形器具容器,可盛装液体或散状物,常见材质为木、铁、塑料等,具有广泛日常生活应用;二指制作皮衣所需的整幅毛皮材料,亦代指毛皮衣物成品,涉及传统制衣工艺领域 [1]。该词在古籍文献及现代文本中均有明确用例,体现语义延续性与扩展性。
- 拼 音
- tǒng zǐ
- 注 音
- ㄊㄨㄥˇㄗˇ [1]
- 词 性
- 名词
- 结 构
- 合成词
- 出 处
- 《水浒传》 [1]
- 工艺应用
- 制裘材料
基本释义
播报编辑
- 圆筒容器:指直径与高度比例近似,两端贯通的柱状盛器,《檮杌闲评》以"小桶子粗"比喻肿胀尺寸 [1]
- 毛皮成件:专用于制作裘皮服饰的完整毛皮裁片,谢觉哉记载狐皮、羔皮等材质的桶子分类 [1]
语义演变
播报编辑
- "桶"字本义为木制量器,《说文解字》释作"木方器",后扩展至各类容器
- "桶子"后缀"子"无实义,属汉语名词化构词法典型用例
- 量词用法见于现代口语,如"一桶子龙虾"描述容器装载量
文献例证
播报编辑
- 《水浒传》第十四回"桶子样抹眉梁头巾",以桶状形容头巾外形 [1]
- 清代《不惑集》记载"二毛桶子",佐证毛皮材料在服饰制作中的具体应用 [1]
- 当代社会调查记录显示"桶子"仍作量词使用,延续明清文献用法
工艺应用
播报编辑
- 皮桶子制作需经鞣制、裁剪工序,传统工艺中常以'吊'指代添加面或里子的加工工序
- 按毛皮质地分为狐皮桶子、羔皮桶子等类别
- 成品可直接穿着,与"皮袄"构成工艺上下游关系
相关术语
播报编辑
- 桶盘:配套使用的扁圆形器皿
- 桶子:指供做皮衣用的毛皮成件。亦指毛皮衣 [1]
- 皮傅:毛皮加工技法,与皮桶子制作工艺相关
方言特征
播报编辑
- 北方方言区保留"皮桶儿"变体发音
- 吴语区将小型容器称作"桶子"
- 西南官话中兼具容器与量词双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