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桔梗枳殼湯

(《世醫得效方》)

鎖定
桔梗枳殼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世醫得效方》卷十一。具有行氣解鬱,清熱消痞的功效。主治熱氣痞滿,胸膈兩脅按之則痛。
名    稱
桔梗枳殼湯
出    處
《世醫得效方》卷十一
組    成
枳殼、桔梗、半夏、黃芩、瓜蔞仁、黃連
功    用
行氣解鬱,清熱消痞
主    治
熱氣痞滿,胸膈兩脅按之則痛

桔梗枳殼湯組成

枳殼(去瓤)、桔梗(去蘆)各五錢(15g),半夏(湯洗)、黃芩、瓜蔞仁、黃連(去須)各三錢(10g)。

桔梗枳殼湯用法用量

上為散。加生薑、麥門冬去心水煎服。利黃涎沫即安。

桔梗枳殼湯功用

行氣解鬱,清熱消痞。

桔梗枳殼湯主治

熱氣痞滿,胸膈兩脅按之則痛。

桔梗枳殼湯附方

名稱:桔梗枳殼湯
組成:桔梗、枳殼(炒)各30g
用法:銼碎,加水400ml,煎至200ml,去渣。分2次服
主治:氣機壅滯。胸滿欲絕
出處:《類證活人書》
功用:宣肺理氣
名稱:桔梗枳殼湯
組成:桔梗、枳殼各60g,甘草(炒)15g
用法:為散,生薑5片,水煎服
主治:諸氣痞結,滿悶
出處:《普濟方注錄(上冊)》
名稱:桔梗枳殼湯
組成:桔梗、枳殼(麩炒,去瓤)各一分
用法:為末,每服五錢匕,水煎,食前服
主治:傷寒氣痞,胸滿欲死
名稱:桔梗枳殼湯
組成:桔梗七分,枳殼一錢,橘紅一錢,茯苓一錢,南星七分,半夏二分,黃芩二錢,炙草五分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一切痰熱作眩
出處:《醫學原理》
功用:利氣豁痰清熱

桔梗枳殼湯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此事難知》:“治痞當知是痞,宜先用桔梗枳殼湯。非用此以治心下痞也,審知錯下必成痞證,是氣將陷而過於胸中,故先用此,使不致於痞也。若已成痞而用此,則失之晚矣,不惟不能消痞,胸中之氣反病矣。‘先’之一字,預早之意也。先用枳殼湯,若不應,後以仲景痞藥治之則可。若熱枳殼湯以治痞,其害亦深矣!‘先’之一字,不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