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桑蟥

鎖定
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 1885,為鱗翅目蠶蛾科桑蟥屬的一個物種。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廣東東北各省。寄主等。
中文名
桑蟥
外文名
mulberry white capterpillar
別    名
桑蠶
白蠶
白蟥
松花蠶
拉丁學名
Rondotia menciana Moore, 1885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
蠶蛾科
桑蟥屬
桑蟥
分佈區域
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湖南。

桑蟥形態特徵

桑蟥幼蟲 桑蟥幼蟲
桑蟥成蟲 桑蟥成蟲
成蟲體長9-10毫米,體翅皆豆黃色,前翅自前緣至後緣有2條波浪形黑色橫紋,中間有一黑色短橫紋,翅尖尚有黑色紋,後翅也有2條黑色橫紋,雄成蟲腹部細瘦而向上舉,末端具黑色。雌成蟲腹部肥天向下垂,產越冬卵者腹面有深茶褐色鱗毛,卵扁平橢圓形,中央略凹,長徑0.7毫米。幼齡幼蟲體上有一層白粉,3次蜕皮後變菜花黃色。蛹圓筒形,長8-15毫米,乳白色,羽化前2天轉黃色,翅芽出現黑紋,產越冬卵的雌蛹,腹部各節背面有茶褐色紋,繭長橢圓形,質疏鬆,菜花黃色。

桑蟥生活習性

桑蟥有1化性、2化性、3化性,均以有蓋卵塊在枝幹上越冬。在江蘇、浙江以2化性居多,因此第2代幼蟲為害最重。每年6月下旬盛孵化,為第1代幼蟲稱頭蟥,至7月下旬羽化產卵。8月上旬孵化為第2代幼蟲,稱2蟥,至9月上旬羽化產卵。9月中旬孵化為第3代幼蟲,稱3蟥,10月下旬羽化,全部產有蓋卵塊越冬。成蟲羽化後一般經3小時即交尾,再隔2小時產卵,有趨光性。成蟲壽命第1、2代平均為3-5天,第3代為8-9天。

桑蟥防治方法

嚴格執行桑苗、接穗的檢疫,防止將越冬卵塊傳佈新區;冬季刮除越冬卵塊,並結合保護桑蟥黑卵蜂和蟥卵小蜂;用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0倍液、50%二溴磷乳油1000-1500倍液以及2.5%魚藤精乳油800倍液等農藥噴布藥殺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