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桑蓋火山

鎖定
桑蓋火山,高5230米,是一座大型安山質成層火山,位於厄瓜多爾安第斯山脈以東,是厄瓜多爾火山的最南端,也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 [3]  [5] 
桑蓋火山全新世共有11次火山噴發,其中VEI大於等於3級的有3次。 [1] 
2024年5月4日,厄瓜多爾國家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發佈報告稱,在過去24小時內共記錄桑蓋火山噴發918次。 [5] 
中文名
桑蓋火山
外文名
Sangay
所屬山系
安第斯山系
地理位置
厄瓜多爾安第斯山脈以東
海    拔
5286 m
岩石類型
安山岩、玄武質安山岩
山脈類型
活火山/成層火山

桑蓋火山形成演變

桑蓋火山現代火山機構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至少14000年前。 [3] 
桑蓋火山

桑蓋火山位置境域

桑蓋火山位於厄瓜多爾安第斯山脈以東,是厄瓜多爾火山的最南端,也是最活躍的火山。 [3] 

桑蓋火山地理環境

桑蓋火山地質

桑蓋火山是一座大型安山質火山,也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陡峭的坡面被冰川覆蓋,主體為在兩個早期馬蹄形破火山口機構中發育的安山質火山,並被東部的坍塌破壞,產生的大塊岩石碎片雪崩到達了亞馬遜盆地。 [3] 

桑蓋火山地貌

桑蓋火山海拔5286米,為成層火山。它的東側聳立在熱帶叢林之上,西側由於大雨沖刷把火山灰平原雕刻成深達600米的陡峭峽谷。 [3] 

桑蓋火山所屬山脈

桑蓋火山屬於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也稱安弟斯山脈或安蒂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4] 

桑蓋火山火山活動

桑蓋火山活動歷史

桑蓋火山全新世共有11次火山噴發,其中VEI大於等於3級的有3次。 [1] 
開始日期
結束日期
確定性
VEI
證據
1628年10月
未知
確定
3
歷史觀測
1728年9月30日±30天
1916年或之前
確定
3
歷史觀測
1934年8月8日
2011年3月2日
確定
3
歷史觀測
1976年8月10日,桑蓋火山的噴發活動造成一隻英國登山團隊中三人受傷兩人死亡,該次噴發包括白色含硫的蒸汽上升約100米,熔岩流從錐體南側向西側推進約幾百米,噴發的薄層火山灰覆蓋在錐體南西側,造成局部酸雨的降落。
1983年8月4日至6日,莫里斯·克拉夫特(Maurice Krafft)觀察到頂峯區域4個火口中的的1個經常排放火山灰。最西端的火口被直徑15—20米的塊狀熔岩穹隆所填充,部分被火山灰覆蓋。熔岩穹隆的ENE方向,至少每10分鐘從直徑為15米的火山口爆發一次,產生了高100—300米的黑色厚的菜花狀火山灰柱。風將這些爆發產生的火山灰吹向西南部。每次爆發還在錐體W和SW方向上觸發了小的雪崩。四個火山口中最大的一個在ENE方向上,跨度為80—100米,包含兩個散發着蒸氣的噴氣孔。
1988年8月初,桑蓋火山每5分鐘發生一次爆發,噴出小規模火山灰雲。同年8月4日,在桑蓋附近飛行的飛機收到了警報。同年8月11日,新的熔岩流從山頂延伸至火山口邊緣下方200米。搖搖欲墜的熔岩流前部碎塊順着W和SW方向滾落至4400米高度。
2008—2013年,桑蓋活動一直為熱異常與火山灰流。
2018年8-11月期間,桑蓋火山火山口發生了小爆發事件產生了熔岩流以及受落石和熔岩流前峯影響可能的塌陷。
2019年5月10日,桑蓋發生噴發使火山彈以超過40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噴發至650米,火山灰柱上升至600米以上,熾熱的火山岩噴出至距離火口約1.5千米,時速估計為150千米。 [1] 
2023年2月21日起,桑蓋火山再次開始噴發大量熱氣和火山灰,火山灰噴射高度最高達1200米,並向南部方向飄散 [2] 
2024年5月4日,厄瓜多爾國家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發佈報告稱,在過去24小時內共記錄該國東南部的桑蓋火山噴發918次,這意味着平均每小時發生超過38次噴發。地球物理研究所表示,衞星圖像顯示出雲柱狀氣體和火山灰的噴發,這些氣體和火山灰上升到山頂以上500至1700米高度,並且在風的影響下朝着西南方向飄動。 [5] 

桑蓋火山火山災害

桑蓋火山已爆發約80年,由於它的位置偏僻意味着它具有相對較小的災害風險,對附近居民沒有直接的影響,但間歇性噴發對登山者構成了危險。 [1] 

桑蓋火山科學研究

桑蓋火山的監測手段主要有熱、視覺(飛行員觀察等)和衞星監測。
自2009年10月4日起至2010年2月,每月進行間歇性觀察火山灰流和MODVOLC熱警報。
在2013年8月至9月期間,IG(Instituto Geofísico)人員在桑蓋火山西南約4千米處安裝了永久遙測監測系統,該系統由寬頻帶地震傳感器,次聲和氣體監測組成,這些工具有助於監視火山內部和表面活動,這將對潛在的危險提供早期預報。此外,對於桑蓋火山的監測還包括一些流動監測手段,如P.Ramón,Rivero,D.,Böker和F. Yepes在2006年使用便攜式紅外熱像儀進行熱監測;MIROVA紅外觀測(意大利都靈大學與佛羅倫薩大學之間的一項合作項目,由意大利民防部火山風險中心支持)。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