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縣,隸屬於湖南省張家界市,位於湖南西北邊陲,東界慈利縣、石門縣和武陵源區,南毗永定區、永順縣,西接龍山縣,北鄰湖北省宣恩、鶴峯縣。介於北緯29°17′—29°84′,東經109°41′—110°46′之間,東西長104千米,南北寬51千米,總面積3474平方千米
[23]
。下轄12個鎮、11個鄉。
[4]
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東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是湖南通往祖國西北的北大門。擁有中國首批、湖南省首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八大公山原始森林,被納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MAB)”和“中國具有全球意義的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
[1]
,以及全球200個重要生態區之一。還擁有峯巒溪國家森林公園1個,九天洞赤溪河、婁水省級風景名勝區2個。
[2-3]
桑植縣歷史沿革
編輯桑植縣歷史悠久,出土文物證明,早在3—1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期,漊澧沿岸已有原始人類活動,約在新石器時代已有氏族形成。
桑植上古史籍稱古西南夷地,夏、商屬荊地,西周屬楚地,春秋屬楚巫郡慈姑縣,西漢至宋,相繼屬武陵郡充縣、天門郡縣、臨澧縣、崇義縣、慈利縣等。
桑植縣(9張)
元、明、清因襲宋制,至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歸流,七年(1729年)置安福縣。十三年(1735)改稱桑植縣,隸屬辰沅永靖道永順府。
民國三年(1914年)廢永順府,屬湖南省辰沅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廢道制,由湖南省直轄。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8—1935年),中國共產黨建立桑植蘇區,屬湘鄂西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先後建立桑植、鶴峯、石門、慈利、長陽、五峯六縣聯縣政府(縣治桑植白竹坪),桑植、慈利聯縣政府,桑植、龍山聯縣政府,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湘西行政督察區代管,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由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轄管。
1949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桑植,建桑植縣臨時人民政府。
1950年3月29日,桑植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永順專署。
1952年,撤銷永順專署,改由湘西苗族自治區代管。
1954年4月,自治區改為自治州。
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大庸市,桑植縣劃歸大庸市管轄。
桑植縣行政區劃
編輯桑植縣區劃沿革
1949年10月16日,桑植縣解放,建桑植縣臨時人民政府,次年3月29日成立桑植縣人民政府,行政區劃沿襲民國舊制。
桑植縣地圖(2張)
1952年12月,全縣共117鄉。
1953年3月,全縣共143個鄉1274個村。
1956年6月,撤銷農村8個區。
1958年8月,撤銷鄉、鎮,成立17個人民公社。11月,將慈利縣人潮溪、汨湖、官地坪3個公社劃入桑植縣,全縣共18個農村人民公社,197個生產大隊,1491個生產隊。
1983年4月,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人民政府的規定,在南岔公社試點後,全縣公社君實行政社分開設立鄉人民政府。
1984年10月涼水口鄉官地坪鄉政府改建為鎮,1985年5月新建金藏鄉,1986年5月按旅遊風景區建制組建天子山鎮。1984年9月成立劉家坪、瑞塔鋪、馬合口、芙蓉橋、洪家關、走馬坪、麥地坪共7個白族鄉。
1988年12月,全縣7個區47鄉鎮(其中七個白族鄉,澧源、天子山為直轄鎮),2個林場,1個農墾場,1個農業原種場。下轄561個村(居委會),3988個村(居)民小組。
1988年成立大庸市,天子山鎮劃歸武陵源區。
1992年9月撤銷五里橋鄉,將五里橋鄉併入澧源鎮,鎮人民政府駐尚家坪。新村坪鄉新設唐坊村。
1993年調整澧源鎮的五個居委會,新設四個居委會。
桑植縣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撤銷城郊、瑞塔鋪、官地坪、涼水口、陳家河、五道水、廖家村七個區公所,將45個鄉鎮合併為8鄉8鎮。
1998年10月,又將16個鄉鎮分設為38個鄉鎮。
2002年增設天星山林場。
2003年底,全縣轄9鎮29鄉(其中7個白族鄉)1個縣直屬林場,558個村(居)民委員會,4006個村民小組。
2015年11月,湖南省民政廳同意桑植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走馬坪白族鄉、汨湖鄉成建制合併設立走馬坪白族鄉;洪家關白族鄉、打鼓泉鄉成建制合併設立洪家關白族鄉;龍潭坪鎮、四方溪鄉、苦竹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龍潭坪鎮;芙蓉橋白族鄉、淋溪河白族鄉成建制合併設立芙蓉橋白族鄉,並將天星山林場代管行政區域劃歸新設立的芙蓉橋白族鄉管轄;五道水鎮、芭茅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五道水鎮,並將四門巖林場、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天平山管理站代管行政區域劃歸新設立的五道水鎮管轄;人潮溪鄉、西蓮鄉成建制合併設立人潮溪鎮;官地坪鎮、長潭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官地坪鎮;撤銷白石鄉、麥地坪白族鄉;陳家河鎮、兩河口鄉、巖屋口鄉成建制合併設立陳家河鎮;八大公山鄉、細砂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八大公山鎮;撤銷蹇家坡鄉;橋自彎鄉撤鄉設鎮,撤銷谷羅山鄉。調整後,桑植縣轄瑞塔鋪、澧源、利福塔、廖家村、龍潭坪、五道水、人潮溪、官地坪、陳家河、八大公山、涼水口、橋自彎12個鎮,竹葉坪、空殼樹、上洞街、河口、上河溪、沙塔坪6個鄉以及走馬坪、劉家坪、洪家關、芙蓉橋、馬合口5個白族鄉共11個鄉。
[8]
桑植縣區劃現狀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名稱 |
430822100000 | 澧源鎮 |
430822101000 | 瑞塔鋪鎮 |
430822102000 | 官地坪鎮 |
430822103000 | 涼水口鎮 |
430822104000 | 龍潭坪鎮 |
430822105000 | 五道水鎮 |
430822106000 | 陳家河鎮 |
430822107000 | 廖家村鎮 |
430822108000 | 利福塔鎮 |
430822109000 | 八大公山鎮 |
430822110000 | 橋自彎鎮 |
430822111000 | 人潮溪鎮 |
430822200000 | 空殼樹鄉 |
430822202000 | 竹葉坪鄉 |
430822203000 | 走馬坪白族鄉 |
430822207000 | 劉家坪白族鄉 |
430822208000 | 芙蓉橋白族鄉 |
430822210000 | 馬合口白族鄉 |
430822213000 | 洪家關白族鄉 |
430822216000 | 沙塔坪鄉 |
430822224000 | 河口鄉 |
430822225000 | 上河溪鄉 |
430822228000 | 上洞街鄉 |
桑植縣地理環境
編輯桑植縣位置境域
桑植縣位於湖南西北邊陲,東界石門縣、慈利縣,南毗永定區、永順縣,西接龍山縣,北鄰湖北省宣恩、鶴峯縣。介於北緯29°17′—29°84′,東經109°41′—110°46′之間,東西長104千米,南北寬51千米,總面積3474平方千米。
[23]
桑植縣地形地貌
桑植縣大地構造單位屬新華夏結構體系,楊予準地合的一部分。由於受八面山褶制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廣泛分佈為中山、低山地貌。全縣地層主要屬三迭中統,寒代下統,震旦系下統等,以三迭系和志留系為主。武陵山脈從貴州雲霧山分成三支,其北支和中支延伸到桑植全境,形成40條主要山脈,多呈東北—西南走向有10426個大小山頭,最高點八大公山,主峯斗篷山海拔1898.4米,最低點竹葉坪鄉柳楊溪河谷海拔154米。
[10]
桑植縣氣候特徵
桑植縣水系水文
桑植縣自然資源
編輯桑植縣水資源
桑植縣土地資源
桑植縣生物資源
桑植縣礦產資源
桑植縣已發現礦產40種,探明儲量的有27種,其中,煤炭儲量1.4億噸、石煤儲量8億噸;鐵礦儲量3.5億噸、鐵礦以赤鐵礦為主,佔鐵礦儲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品位在30—60%,平均品位40%,厚0.6—2.5米,一般1米以上的礦層約佔總露頭的60%。硅石探明儲量2368萬噸,佔全省總儲量的86%,礦體長30—35千米,厚44—100米,SiO2的含量高達95—99.06%;鋁土礦儲量1000萬噸、天然氣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其他金屬礦和非金屬礦也有相應儲量。
[10-11]
桑植縣人口
編輯截至2021年末,桑植縣户籍人口總户數16.78萬户,户籍總人口46.11萬人,其中:男性24.05萬人、女性22.06萬人,城鎮人口10.64萬人,鄉村人口35.4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42.92萬人。按年齡分:0-17歲人口9.59萬人,18-34歲人口9.59萬人,35-59歲人口18.16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8.77萬人;常住人口37.79萬人。
[24]
桑植縣政治
編輯桑植縣經濟
編輯桑植縣綜述
2021年,桑植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4071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16.4405億元,同比增長9.0%,第二產業15.3679億元,同比下降1.8%,第三產業74.5987億元,同比增長6.5%。人均生產總值為28240元,比上年增加1442元。全縣三次產業構成由上年的16.1:14.7:69.2調整為15.4:14.4:70.2。其中,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98%,下降0.04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7%、10.2%和84.1%。
[24]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桑植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7.8%。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1.8%。投資規模來看,50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4個,佔全部投資的84.8%;從投資類型來看,民間投資項目40個,佔全部投資的68.3%。
[24]
財税收支
2021年,桑植縣實現財政總收入6.06億元,同比增長2.4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76億元,同比增長6.86%,税收收入2.81億元,同比增長6.9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16億元,同比下降13.6%。其中,農林水、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衞生健康支出、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分別為7.63億元、6.1億元、7.7億元、4.82億元、3.9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8%、12.7%、-12.4%、7.65%、21.75%。
[24]
人民生活
2021年,桑植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71元,同比增長9.1%。
2021年,桑植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95元,同比增長7.4%,其中工資性收入9965元,經營淨收入5744元,財產淨收入2180元,轉移性收入2805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7863元。
2021年,桑植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1元,同比增長10.6%,其中工資性收入4164元,經營淨收入3405元,財產淨收入160元,轉移性收入3512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292元。
[24]
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111.7億元、增長5%,地方收入3.96億元、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42.3億元、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99億元、增長3%,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5%。
[26]
桑植縣第一產業
2021年,桑植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74億元,同比增長10.2%;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82億元,同比增長9.0%。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分別完成產值16.7億元、2.03億元、6.44億元、0.99億元、0.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9%、4.8%、9.0%、7.2%、7.33%。
[24]
林業
2021年,桑植縣森林覆蓋率72.8%,活立木蓄積1207萬立方米,同比增長3.96%,2021年,桑植縣完成造林面積867公頃,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2047公頃,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0484公頃。
[24]
漁業
生產條件
截至2021年末,桑植縣農業機械總動力207886千瓦,同比增加0.56%,主要農作物機耕面積達37730公頃,同比增長20.87%,機插機播面積達977公頃,機械化收穫面積達9632公頃,農業生產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35.85%,農業機械總動力中:柴油機94232千瓦,汽油機15637千瓦,電動機98017千瓦;拖拉機23998千瓦/462台,耕整地機械微耕機21902千瓦/4464台,農用排灌機械10831台,機動植保器械1169千瓦/371台,收割機6343千瓦/153台,機動脱粒機5831千瓦/6065台,農產品初加工動力機械15740台,農田基本建設機械2236千瓦/47台。全縣有農機服務組織20個,農機户3241個,2021年,桑植縣農機服務收入11782萬元。
[24]
桑植縣第二產業
工業
建築業
桑植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1年,桑植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總額330070萬元,同比增長2.9%。2021年,桑植縣簽約重大招商項目4個,引進500強企業2家,實際利用內資21.46億元,同比增長24.5%。2021年有內資企業5361户,新增710户,個體20136户,新增5059户。
[24]
對外經濟
房地產業
2021年,桑植縣實現商品房屋銷售面積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達20.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6%,實現商品房銷售額8.77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住宅銷售額達8.46億元,同比增長8.0%。2021年,桑植縣商品房價格銷售均價為4177元/平方米,其中住宅銷售價格4079元/平方米,分別同比下降7.0%和8.2%。
[24]
郵電通信
旅遊業
金融業
截至2021年末,桑植縣各項存款餘額179.58億元,比年初增加12.08億元,同比增長7.21%;各項貸款餘額142.92億元,比年初增加16.35億元,同比增長12.9%。存貸比由年初的74.4%調整為79.6%。
[24]
保險業
桑植縣交通運輸
編輯桑植縣交通
截至2021年末,桑植縣境內公路通車裏程為6582千米,其中組級農村公路里程3609千米,國道77.27千米,省道370.96千米,縣道376.4千米,鄉道818.5千米,村道1314.6千米,境內高速公路19.6千米。
[24]
桑植縣運輸
2021年,桑植縣實有營運客車287輛/5624座,營運貨車313輛/7825噸位;2021年,桑植縣完成貨運量220.97萬噸、貨運週轉量1.72億噸千米,客運量255.63萬人、旅客週轉量8757.77萬人千米。
[24]
桑植縣社會事業
編輯桑植縣科技事業
桑植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桑植縣有中小學校225所。小學26所(城區中心小學2所,農村中心小學19所,片完小5所,有學生教學點40所,無學生教學點122所);獨立初中9所(城區1所,鄉鎮8所);九年制學校21所(城區3所,含德興實驗學校,鄉鎮18所);十二年制學校1所,普通高中3所;職中2所(含文武學校);特校1所。
截至2021年末,桑植縣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9734人(招生數3063人,畢業生2270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2730人(招生數937人,畢業生818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3268人(招生數1317人,畢業生722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785人(招生數2830人,畢業生2599人),初中學校在校生17777人(招生數3063人,畢業生2270人),普通小學在校生29828人(招生數4351人,畢業生633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18人(招生數12人),幼兒園在園幼兒人數112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升學率100%,各類民辦學校2所,民辦學校在校生3744人。
2021年,桑植縣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1124.34萬元,中職國家助學金資助中職學生3873人次,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387.26萬元;中職免學費資助中職學生5556人次,落實中職免學費資金666.73萬元;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768.5萬元。
[24]
桑植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末,桑植縣擁有藝術表演團體27個,羣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2個,紀念館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3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8個,擁有廣播電台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2021年,桑植縣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826場,出版圖書種類6種,圖書出版總印數7900冊。擁有檔案館1個,累計開放各類檔案11214卷,同比增長5.11%。
[24]
桑植縣體育事業
桑植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1年末,桑植縣擁有醫療衞生機構322個,其中醫院6個,鄉鎮衞生院38個(衞生院分院15個),有村醫衞生室225個,診所、衞生所、醫務室48個,專防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年末執業(助理)醫師數825人(2019年840人,2020年822人),年末醫院、衞生院牀位數1949張,每千人擁有牀位4張。我縣居民家庭醫生全民簽約率達25%。其中貧困户、慢病患者簽約率達100%,建檔立卡户中,孕產婦、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羣簽約率達100%,計生特殊家庭實現簽約全覆蓋。
[24]
桑植縣勞動就業
桑植縣社會保障
2021年,桑植縣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穩定在100%。企業養老保險在職參保人數21495人,徵繳基金10635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在職參保人數10670人,失業保險總參保人數28004人,失業保險徵繳基金291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8.37萬人,徵繳基金15287萬元,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37.77萬人,徵繳基金35331萬元。
[24]
桑植縣環境保護
2018年,桑植縣優良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97%,地表水Ⅲ類或優於Ⅲ類水質達標率為100%。城鎮污水處理率88.6%,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63%,農村垃圾集中處理率90%。全年單位GDP能耗為0.516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7.9%。
[5]
桑植縣安全生產
桑植縣歷史文化
編輯桑植縣綜述
桑植縣共有28個民族長期雜居繁衍,其中,土家族佔全縣總人口的63%,白族佔全縣總人口的25%。白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雲南大理一帶。700多年前,一部分白族先祖遷居到桑植繁衍生息,是全國第二大白族聚居地。各個民族在相互交融的過程中,積澱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藴,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桑植民歌,並被列為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桑植是民歌之鄉,桑植民歌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交流的象徵,張家界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金色的旋律”,多次在國際舞台上演出並獲得好評。著名青年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了桑植民歌,已故著名歌唱家何紀光在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演出時把桑植民歌作為自己的保留曲目演唱。
桑植音樂有圍鼓、草鬧台(又稱打溜子)、花燈鑼鼓、龍獅鑼鼓、嗩吶曲牌、簫曲牌、婚喪曲牌等,許多西方國家專家評論桑植土家“打溜子”是“東方最完善的交響樂”。
桑植戲劇有儺願戲、目連戲、柳子戲、花燈戲、漢戲、木偶與皮影戲、茅古斯和陽戲等。其中儺願戲、目連戲在國際上稱為“戲劇藝術的活化石”。
桑植曲藝有:唱土地、三棒鼓、漁鼓、蓮花鬧、採龍船、馬戲、九子鞭等20多個曲牌,其中薅草鑼鼓、三棒鼓、漁鼓曾多次參加省、地市會演,多次獲獎。桑植舞蹈有仗鼓舞、擺手舞、跳喪舞、花燈舞、八寶銅鈴舞、儺舞、霸王鞭等。
[11]
桑植縣民間工藝
桑植縣以工藝美術聞名,主要有織錦、剪紙、挑花、銀飾、蠟染、繪畫等。編織有竹編、麻編、草編、藤編等。刺繡當作衣褲、圍裙、門簾、被面、圍衣、帳簾、枕頭、荷包、褡褳等的裝飾。剪紙圖案各類繁多,結構大方。挑花乃是與刺繡相配合的一種工藝,挑出的龍、魚、獅子、花卉、烏雀等形象逼真、具有獨特的藝術結構;銀飾各類繁多,有銀冠、銀珈、項圈、披肩、項鍊、手鐲、戒指、耳環、壁、牙籤等。這些工藝品都具有形美、聲脆、透明、情深、實用等優點。
[12]
桑植縣民歌舞蹈
2006年湖南省桑植縣的“桑植民歌”,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舞音樂項目類別,序號41。
桑植縣紅色文化
桑植是一塊紅色的土地。這裏是賀龍元帥的故鄉,也孕育了賀龍、廖漢生等一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湘鄂邊、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萬里長征出發地。1927年南昌起義,其骨幹力量主要是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1萬多人的部隊中有3千多人是桑植兒女,20多個團長有10多個是桑植人。我縣先後有5萬多人蔘加革命(當時桑植不足10萬人),5000多人犧牲,其中參加紅軍的有1.3萬人,6000多人蔘加長征,犧牲2000多人,賀龍一家就為革命犧牲了5位親人,從北伐革命到全國勝利,光是賀氏家人為國捐軀的就有數百人之多,電影《洪湖赤衞隊》就是以賀龍的姐姐賀英(湘鄂川黔游擊隊司令員)為原型創作的。
[11]
桑植縣風景名勝
編輯綜述
距桑植縣城80千米的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亞熱帶地區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被譽為亞洲物種“基因庫”。利福塔鎮境內的九天洞,距縣城17千米,被譽為“亞洲第一洞”。境內還有七眼泉、雅溪瀑布、穿洞峽峪、文清石屋、牛鼻洞響水泉、葫蘆殼、神門飛俠、百島湖、金藏河、中裏石林、柳楊溪陰門山、南灘草場等景點。
[10]
九天洞
坐落於桑植縣西南部利福塔鎮水洞村境內,北距縣城17千米。此洞因天生有九個天窗與外界相通而得名。洞口南側2.5千米處,有集自然風光和濃郁民族風情於一體的峯巒溪天然森林公園與之相依相襯。洞口東南向2千米處,澧水像條銀色飄帶,蜿蜒流過。
九天洞內百餘處景點、享有“世界奇穴之冠”、“亞洲第一洞”諸桂冠。洞分上、中、下三層,最下層低於地表面400多米。洞內36支洞交錯相連,內有30餘座大廳、10餘座洞中山、6方千丘田、5座自生橋、3段陰河、3個天然湖、12瀑、3井等景。擁有九星山玉柱、九天玄女宮和壽星宮三大奇觀。
[14]
苦竹寨
距桑植縣城19.5千米,距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121.5千米,距九天洞2.5千米;古寨建於唐宋,盛於明清。曾是澧水上游“千帆林立的老碼頭、商賈雲集的古集市、梢公蕩魂的逍遙窟、明清社會的萬花筒”。古老的風火牆、低矮的吊腳樓向遊人展示着土家人的才智,一條條青石板,一聲聲咚咚喹,在訴説着古寨子曾經的歷史。
[15]
八大公山
保護區擁有日前亞熱帶地區保存最完整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林。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珍稀、孑遺植物種類豐富,類型多樣,有植物216科,2876種,包括51種瀕臨滅絕的植物種及其特有種,以珙桐組成的單優羣落式混交林極具研究價值。有單科種6個,單種或少種屬60餘個,湖南,新分佈種80餘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7種。其中屬豆杉、紅豆杉、白豆杉、銀杏、巴山香榧樹、鍾萼木等9種;屬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有連香樹、水青樹、鵝掌楸、杜種等18種。
桑植縣著名人物
編輯韋紹坤(1918—1985),白族,父親韋真清,1918年跟隨賀英游擊隊打富濟貧,1930年在湖北鶴峯與土著武裝甘佔元作戰中犧牲。
廖漢生(1911—2006),土家族,湖南省桑植縣人,新中國開國中將、瀋陽軍區原第一政治委員。1928年3月參加賀龍等同志發動的工農武裝鬥爭,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中國共產黨的七大代表,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黨的十三、十四大代表,黨的十五、十六大特邀代表,第一、三、四、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2006年病逝北京,享年95歲。
朱紹田(1912—1992),土家族,湖南桑植澧源鎮朱家坪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92年去世。
桑植縣榮譽稱號
編輯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桑植縣在其中
[17]
。
2022年,桑植縣“四統四分”保零基預算改革落地的典型經驗做法獲省政府通報表揚;桑植縣獲得湖南省2022年度醫保管理服務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桑植縣獲得2022年水利工作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桑植縣獲得2022年度湖南省自然資源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桑植縣獲得湖南省2022年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桑植縣獲得湖南省林業局2022年度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桑植縣獲得2022年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桑植縣擬獲得2022年度交通運輸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桑植縣擬獲得2022年度全省科技創新工作真抓實幹督查激勵。
[27]
- 參考資料
-
- 1. 《訪談》湖南桑植縣優家寶貝張懿金:滿足客户需求,解決問題! .央廣網[引用日期2020-03-08]
- 2. 桑植概覽 .中共桑植縣委、桑植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08]
- 3. 【湖南51個扶貧工作重點縣簡介】桑植縣 .華聲在線[引用日期2020-03-08]
- 4. 桑植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3-08]
- 5. 桑植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張家界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3-08]
- 6. 歷史沿革 .中共桑植縣委、桑植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08]
- 7.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邵陽縣等20個縣市脱貧摘帽的批覆 .湖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02]
- 8. 行政區劃 .中共桑植縣委、桑植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08]
- 9. 湖南省(湘) - 張家界市 - 桑植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0-03-08]
- 10. 自然環境 .中共桑植縣委、桑植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08]
- 11. 桑植縣情及投資環境簡介 .中共桑植縣委、桑植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08]
- 12. 桑植神秘的民俗風情 .華夏經緯網[引用日期2013-10-11]
- 13. 桑植民歌 .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傳[引用日期2013-10-11]
- 14. 桑植:湘西深處的一顆璀璨明珠 .新浪旅遊[引用日期2013-10-11]
- 15. 張家界清爽遊 土家族風情 .新浪旅遊[引用日期2013-10-11]
- 16. 賀龍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3-10-12]
- 17. 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 關於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 .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19-03-24]
- 18. 四部門公佈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03]
- 19. 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名單公佈!岳陽這裏上榜 .岳陽網[引用日期2020-11-23]
- 20. 湖南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區名單公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2-01]
- 21. 關於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的公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3-20]
- 22. 曹飛任中共桑植縣委書記 .新湖南[引用日期2021-05-21]
- 23. 桑植概況 .桑植縣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8-01]
- 24. 桑植縣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桑植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6-14]
- 25. 關於命名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2-11-20]
- 26. 祝賀桑植!9項工作獲得省級表彰! .紅網[引用日期2023-01-02]
- 27. 祝賀桑植!9項工作獲得省級表彰! .紅網[引用日期2023-01-0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