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桑園社區

(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轄社區)

鎖定
桑園社區,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位於東城街道中心區東北,毗鄰主山、周屋、温塘等村,距東城街道辦事處約8千米。 [1]  2015年末,桑園社區户籍人口3809人。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桑園社區屬第五區温塘鄉。1999年,屬桑園行政村。2003年,屬東城街道桑園社區。 [1] 
2015年,桑園社區經營行業涉及電子、工藝、製衣、鞋材、紙品、注塑、五金等。該村擁有工業區2個,企業210家,商鋪近500家,大型商場5家。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銀行存款利息等。 [1] 
中文名
桑園社區
行政區類別
居民社區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
地理位置
東城街道中心區東北
電話區號
0769
人口數量
3809 人(截至2015年末户籍人口)
車牌代碼
粵S

桑園社區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桑園社區屬第五區温塘鄉。
1952年,屬第五區凹頭鄉。
1953年,屬第二區凹頭鄉。
1954年,屬第二區桑園鄉。
1957年,屬温塘大鄉。
1958年,屬東莞縣附城人民公社。
1983年,屬東莞市附城區桑園鄉。
1987年,屬附城街道桑園管理區。
1999年,屬桑園行政村。
2003年,屬東城街道桑園社區。 [1] 

桑園社區行政區劃

桑園社區為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轄居民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003005。 [1-2] 

桑園社區地理環境

桑園社區位置境域

桑園社區,位於東城街道中心區東北,毗鄰主山、周屋、温塘等村,距東城街道辦事處約8千米。 [1] 

桑園社區地形地貌

桑園社區坐落丘陵黃土地帶,境內有貝底嶺山、山頭嶺,最高海拔約50米。 [1] 

桑園社區水文

桑園社區西北臨寒溪河。 [1] 

桑園社區人口

桑園社區世居村民主要姓氏為袁、陳、劉姓。2015年末,户籍人口3809人,其中男1916人,女1893人;80歲以上125人,最年長者98歲(女);海外留學人員4人。外來暫住人口1.45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人。 [1] 

桑園社區經濟

桑園社區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植橙橘、桑樹、甘蔗、花生及各種蔬菜,盛產荔枝、龍眼、烏欖、白欖等水果。改革開放後,走上了工業化道路,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桑園社區經營行業涉及電子、工藝、製衣、鞋材、紙品、注塑、五金等。該村擁有工業區2個,企業210家,商鋪近500家,大型商場5家。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銀行存款利息等。 [1] 

桑園社區社會事業

桑園社區教育事業

2015年末,桑園社區有小學1所(東城朝暉學校)、幼兒園2所(東城世紀搖籃幼兒園、東城朝暉幼兒園)。 [1] 

桑園社區文體事業

2015年末,桑園社區有廣場1個、籃球場2個、公園2座、老人活動中心3個、青少年活動中心1個、黨員團員活動中心1個、公共電子閲覽室1個、農家書屋和圖書室1個(2015年藏書3000冊)和村史展覽室1個。 [1] 

桑園社區基礎設施

20世紀60年代初,桑園社區通電,90年代初通電話和自來水,2000年初通互聯網並於同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 [1] 

桑園社區交通運輸

桑園社區靠近環城路,鄉道圃園路經過該村。 [1] 

桑園社區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桑園社區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由祖籍原屬東莞温塘鄉的袁氏先祖和陳氏先祖攜帶家眷從温塘遷移至此地定居而漸成村落。立村時種植大量桑樹,故取名“桑園”。 [1] 
  • 本地方言
桑園社區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東城話。 [1] 
  • 古樹
桑園社區有300年樹齡細葉榕二級古樹1棵,102年樹齡細葉榕三級古樹1棵。 [1] 
  • 傳統民居
桑園社中存有50座磚石瓦房,建於民國時期,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空置。桑園社區存有西樂袁公祠和儒賓公祠。
西樂袁公祠始建於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佔地面積170平方米,位於桑圃中路,由温塘袁氏“西樂”分支族人興建,屬市級不可移動保護文物。宗祠三間兩進合院式佈局,坐西北向東南,面闊10米,進深17米,磚木結構,青磚牆體,麻石勒腳,抬梁與穿鬥式混合樑架,硬山頂,人字山牆,綠琉璃瓦當、滴水,琉璃博古紋脊,上立鰲魚;首進屋頂灰塑垂脊立陶塑獅子,大門上方懸白地墨書“西樂袁公祠”匾,木雕花鳥題材檐板及檐下彩繪花鳥山水人物壁畫精美,兩側有楹聯“脈分旗嶺,秀挹魚峯”;二進陶塑正脊完整,塑花鳥題材,廳內懸紅地金書“崇本堂”木匾。仍作宗祠用,同時也是老人活動中心。
儒賓公祠始建於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佔地面積200平方米,於1998年重修,位於桑圃中路,由温塘袁氏族人興建,屬區級不可移動保護文物。宗祠三間兩進合院式佈局,坐西南向東北,面闊9米,進深14米,磚木結構,青磚牆體,紅砂岩勒腳,抬梁與穿鬥式混合樑架,硬山頂,人字山牆,龍舟脊,素胎瓦當、滴水,上立鰲魚;大門兩側設紅砂岩塾台,刻有楹聯“儒承金諾,賓獻玉卮”;大門上方紅砂岩刻“儒賓公祠”四字,木雕花鳥題材檐板及牆頭彩繪花鳥山水人物壁畫精美,廳內懸紅地金書“敦友堂”木匾。仍作宗祠用,同時也是老人活動中心。
桑園社區境內其他傳統建築主要有:紅粉門樓1座、古井1口、私塾1座。其中,紅粉門樓是用紅粉石、青磚築成,正方形,邊長約4米,門樓頂部橫刻“桑圃古裏”四個字。古井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一1424年),井口原為八卦形狀,後為便於維護,將井口改成了正方形;村中有私塾五桂家祠,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佔地面積500平方米,用青磚、紅砂岩、麻石、甲木材料建築,三間兩進兩廊佈局,已廢棄空置。
桑園社區有濂洞慈航廟、清境宮廟(大王宮廟)和輝光宇廟。其中,濂洞慈航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2014年重修,供奉水濂娘娘;清境宮廟(大王宮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2009年重修,供奉大王菩薩;輝光宇廟始建於1915年,1985年重修,供奉華光老爺。村中老人、婦女一般會在每年的春節、清明、重陽等節日和農曆初一、十五買些水果和豬肉到廟拜祭、添香。 [1] 
  • 宗族活動
桑園社區主要的宗族活動有兩個:袁氏族民會在重陽節組織村中男丁自發籌資購買祭品到林場祭拜先祖;陳氏族民會在清明節和重陽節組織村中男丁自發籌資購買祭品到温塘陳氏宗祠祭拜先祖。 [1] 

桑園社區地方特產

桑園社區有荔枝、龍眼、烏欖、白欖、橙橘、桑果等特色農產品;還有紅團、鬆糕、米餅、荔枝幹、龍眼乾、艾角、油角、糖環、扭繩、鹹粽、甜粽、月餅、硬餅等特色食品。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