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桐梓人

鎖定
“桐梓人”是在中國南方洞穴中發現的早期智人(尼人)化石之一。1971年,在貴州省桐梓縣巖灰洞發現了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等材料。翌年,發現了古人類牙齒化石2枚、舊石器數件和用火痕跡以及相當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 [1] 
中文名
桐梓人
性    質
古代人類
發現時間
1971年
發現地點
貴州省

桐梓人身體特徵

人類牙齒一枚是右上內側門齒,一枚是右上第一前臼齒。門齒粗壯,有發達的底結節,齒冠側緣向舌面增厚,呈鏟形。牙齒的齒根趨向根尖逐漸變細。齒根兩側無溝的痕跡。在頸部齒冠和齒根直接相連,無收縮。齒冠和齒根的交界在唇面和舌面大致處於同一水平。前臼齒不完整,齒冠頰面和頰側齒根缺失。齒冠的頰舌徑和近中遠中徑都較大,顯得相當粗壯。頰側近中遠中徑大於舌側,舌面呈球面隆起,但橫向曲度比矢向曲度大,致使舌面顯得陡峻,無凹陷或脊。
在巖灰洞中共找到石器材料12件,大部分是以燧石為原料,加工粗糙,用錘擊法打片,用自由打法修理石器,以單項加工為主,錯向加工的僅一件標本。
在該洞發現的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大部是零星的牙齒,有金絲猴、長臂猿、碩豪豬、古爪哇豺、大熊貓、最後鬣狗、東方劍齒象、巨貘、中國犀等20餘種。以哺乳動物羣來看,桐梓人生活的時代是更新世中晚期。
桐梓人化石保留有尼人的某些特徵,也有某些北京猿人相似的特徵。

桐梓人發現經過

“桐梓人”的發現,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1971年冬,貴州省地質局112地質隊在九壩鄉一帶進行地質普查工作。工人何仁在留守工地時,出於業餘考古愛好,經常爬山鑽洞,在巖灰洞發現了許多古生物化石堆積,興奮不已,便自費向中國科學院發了500多字電報,報告這一發現。中國科學院派了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張森水、吳茂林來貴州,與貴州省博物館的曹澤田等組成野外考察小組。於1972年元旦上旬來到九壩鄉,在何仁的引導下,到巖灰洞試掘。其後又經過幾次系統的發掘,獲得金絲猴、巨貘、中國犀、大熊貓、東方劍齒象……等25種哺乳動物化石。尤其珍貴的是出土了兩枚人類牙齒化石,舊石器12件及燒骨等重要文物。經分析和科學測定,人牙化石為舊石器中期直立人,俗稱猿人的化石,距今二十萬年以上。這一重大發現填補了人類發展進化史上的關鍵一環,學術界將其命名為“桐梓人”。當時,《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世界宣佈了這一重大發現。消息公佈後,16個國家的電台、報刊紛紛轉載和報道。不少國家發表文章評價其重大意義。北京電影製片廠還專門攝製了新聞專題片《“桐梓人”的故鄉》在全國放映。
“桐梓人”的發現之所以引起全世界關注,是由於它填補了古人類發展進化年代中一個關鍵的環節。在這以前,僅發現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70萬年的藍田人、60萬年的北京人、50萬年的馬壩人、40萬年的長陽人、30萬年的丁村人、10萬年的觀音洞人、4萬年的柳江人。唯獨空缺20萬年左右的古人類化石。“桐梓人”的發現正好連接上這一人類發展進化的鏈條。從巖灰洞出土的舊石器和燒骨的研究中,發現了古人類用火的痕跡,是迄今長江以南最早的發現。在“桐梓人”化石的研究中還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氟斑牙病例,具有重大的學術研究價值。
《辭海》1979年版和1989年版均專刊“桐梓人”條目記載:“桐梓人我國古人化石。1972年在貴州桐梓巖灰洞發現,故名。所發現的化石為牙齒兩枚。地質時代可能屬更新世中、晚期。牙齒的形態特徵:門齒粗壯,有發達的底結節,根尖圓鈍;前臼齒也顯得很粗壯。這兩枚牙齒的大小及形態特徵與北京猿人的十分相似,而與現代人顯著不同。”這一詞條使默默無聞的桐梓人巖灰洞遺址 [2]  名揚天下。

桐梓人考古資料

1983年又發現四枚人類牙齒化石,發現者認為其形態特徵與北京猿人非常相似,而與早期智人有明顯差異。故認為桐梓人應歸屬直立人為宜。
桐梓人牙齒化石4枚。1972年後,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先後在九壩鄉柴山崗巖灰洞發掘發現。
門齒特徵是:齒冠色白,齒根灰黃夾有黑色的斑點。有完整的齒根和基本完整的齒冠。由於齒冠切緣已磨耗成平面,估計是一個老年個體的右上側門齒相似。齒根的尖部成圓鈍形,唇石徑較大,屬於尼人類型。
前臼齒
估計是一青年個體。
左上犬齒
約是一個10歲左右兒童犬齒。
門齒
1980年4月初於巖灰洞發現,系左上內側門齒。齒冠保存完整,高度24.5毫米,齒冠近中遠中徑為9.5毫米,唇舌徑為8.4毫米。屬老年個體。鈾系法年代測定距今18.1正1.1、負0.9—11.3±1.1萬年。以上均收藏於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