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縣,是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南部,南陽盆地東緣,桐柏山腹地,豫、鄂兩省交界處。桐柏縣素有“宛東咽喉”、“信西屏障”之稱。總面積1915平方公里
[20]
,轄13個鎮、3個鄉、2個產業集聚區
[19]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桐柏縣常住人口375206人
[17]
。
桐柏史稱"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名勝古蹟眾多,歷史文化深厚,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民風形成了桐柏獨特的文化,淮源文化、佛道文化、盤古文化、紅色文化成為中原乃至民族文化的豐富和延伸。境內以"四大文化"為主線,以淮源風景名勝區為重點,構成了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盤古開天地,血為淮瀆”,桐柏為淮河的發源地。境內森林覆蓋率達50.3%,有“天然氧吧”之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原著名旅遊勝地。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桐柏革命紀念館以及面積達95.8平方公里的桐柏山黃崗紅葉景區等。
[1]
- 中文名
- 桐柏縣
- 外文名
- Tongbai County
- 別 名
- 復陽縣
- 行政區類別
- 縣級
- 所屬地區
- 中國·河南·南陽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南部
- 面 積
- 1915 km²
- 下轄地區
- 13個鎮、3個鄉 [16]
- 政府駐地
- 城關鎮
- 電話區號
- (+86)0377
- 郵政編碼
- 474750
- 氣候條件
- 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温濕氣候
- 著名景點
-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太白頂、水簾洞等
- 火車站
- 桐柏火車站
- 地區生產總值
- 169.1 億元(2020年)
- 方 言
- 中原官話-信蚌片
- 城市名片
- 中國盤古之鄉、千里淮河源頭
- 高等院校
- 河南佛教學院
- 行政代碼
- 411330
- 重要節日
- 中國·桐柏紅葉節
- 人 口
- 375206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桐柏縣歷史沿革
編輯南北朝時西部為平氏縣,東部建制變化頻繁。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置桐柏縣,因位於桐柏山麓,以山為名。與平氏縣並立。
北宋開寶年間,桐柏縣治由固縣鎮移到今址,平氏縣廢。
南宋和元代桐柏縣數次經置廢,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置桐柏縣。
桐柏縣地理環境
編輯桐柏縣位置
南陽市桐柏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豫、鄂交界處。地理座標在東經113°00´至113º49´和北緯32º17´至32º43´之間。東鄰信陽市,南界湖北省隨州、棗陽兩市,北鄰泌陽、確山二縣,西接唐河縣。全境東西長76.1公里,南北寬49.3公里,土地總面積1913. 8平方公里。
[4]
桐柏縣氣候
桐柏縣地貌
境內地貌以淺山、丘陵為主,斜貫縣境的桐柏山構成地貌骨架。桐柏山主脈由西向東,蜿蜒於縣境南側,為河南、湖北兩省天然分界線。餘脈延伸至中部、北部和東北部,形成大面積淺山和丘陵。共有山峯800多個,崗丘700餘條。地勢以南側邊緣最高,東北部頂端次之,南側中部突起,東西兩端漸低,北側則由西向東呈總體漸次升高狀。主峯太白頂海拔1140米,為縣境最高點。面積較大的平地在西北部,其他大部分地域內有不同密度、面積的谷地或盆地分佈。
[4]
桐柏縣水文
桐柏縣為淮河的發源地。境內水系屬淮河、長江流域兩大水系,以淮源鎮固廟村西嶺和大河鎮土門村的新坡嶺為分水嶺,東屬淮河流域,西屬長江流域。全縣有大小河流58條,其中超過10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有10條。全縣有中小水庫79座,地表水流量7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1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水利設施較完備。
[4]
桐柏縣自然資源
編輯桐柏縣礦藏資源
境內已探明礦藏56種,人均資源佔有量是全國的14倍,每平方公里資源佔有量是全國的25倍。其中有儲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鹼礦,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和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石油、藍晶石等也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
2016年9月,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在河南省桐柏山區域內的桐柏縣老灣金礦深部及外圍普查項目中,發現特大金礦,含金量近105噸可挖80年。金礦位於桐柏山桐柏縣老灣金礦深部及外圍,新發現金資源量預計10.496萬千克,伴生銀資源量預計12.2038萬千克。除了發現的特大金礦,還新發現大量天然鹼、鉛鋅礦產資源。預測這一區域的金礦找礦潛力可達200噸~500噸,銀預計在5000噸。這一區域將成為河南省繼小秦嶺、外方山之後的又一個重要的黃金勘查基地。
[6]
桐柏縣動植物資源
桐柏縣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有動植物資源1500多種,有河南省面積最大的“兩松”(美國濕地松、火炬松)基地,森林覆蓋率達51.5%,是全國科技興林先進縣和河南省重點林業縣。盛產木瓜、香菇、板栗、茶葉、珍珠花等農副土特產,被稱為“中國木瓜之鄉”。有桐桔梗、丹蔘、金銀花等地道中藥材千餘種,桐柏桔梗、桐柏硃砂紅桃
[7]
被國家質檢總局確定為地理標誌產品。
桐柏縣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22年7月,桐柏縣轄13個鎮、3個鄉、2個產業集聚區,分別是:城關鎮、月河鎮、固縣鎮、毛集鎮、大河鎮、平氏鎮、埠江鎮、吳城鎮、淮源鎮、回龍鄉、黃崗鎮、朱莊鎮、新集鄉、程灣鎮、安棚鎮、城郊鄉、縣產業集聚區、桐柏化工產業集聚區
[22]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桐柏縣交通運輸
編輯鐵路:寧西鐵路(南京至西安,設有桐柏客貨站);桐柏站旅客列車每天停靠數達30趟左右,桐柏站乘車的旅客能夠到達南陽、西安、蘭州、西寧、南京、上海、杭州、武漢、長沙、南寧、合肥、南昌、廈門、呼和浩特、蘇州、寧波、汕頭等大中城市。
高速:G40滬陝高速(上海至西安)貫穿全縣東西;S49焦桐高速公路(焦作至桐柏,至豫鄂收費站與隋嶽高速相接)貫穿縣境南北;
國道:312國道(上海至伊寧,境內長約67公里)貫穿縣境東西;
省道:S206省道(商丘至桐柏)、S234省道(平頂山至桐柏)、S329省道(平頂山魯山至桐柏程灣鎮姚莊)、S335省道(駐馬店新蔡經桐柏至南陽西峽);
航空:桐柏縣城西距南陽姜營機場(河南省第二大民用機場)118公里。
桐柏縣人口
編輯至2000年,全縣總人口403359人,其中:城關鎮 50425人、月河鎮 36418人、吳城鎮 28603人、固縣鎮 24364人、毛集鎮 39214人、大河鎮 14800人、埠江鎮 37661人、平氏鎮 22714人、淮源鎮 21422人、城郊鄉 27409人、回龍鄉 8696人、黃崗鎮 16259人、朱莊鎮 12964人、安棚鎮 29254人、程灣鎮 14762人、新集鄉 18394人。
2007年全縣出生人口4351人,出生率為10.66‰;死亡人口1929人,死亡率為4.73‰。自然增長率為5.93‰,全年自增人口2422人,年末全縣總人口438495人,其中:農業人口340324人,佔總人口77.6 %;非農業人口98171人,佔總人口22.3%。
[8]
桐柏縣政治
編輯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黨組書記:黨建凱
[23]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縣政府副縣長:張東昇
[24]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黨組副書記:郭存
[25]
桐柏縣經濟
編輯2007年,桐柏縣生產總值556933萬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7739萬元,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317024萬元,增長15.3%;第三產業增加值108470萬元,增長16.3%。三次產業結構為24.7:55.8:19.5。非公有制增加值350868萬元,同比增長27%,佔生產總值的比重63%。
[8]
2013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02億元,增長1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6.8億元,增長1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5.43億元,增長1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73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 6420元,增長13.9%;全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82.1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0.63億元,城鄉居民儲蓄餘額61.53億元。
[9]
2020年,桐柏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9.1億元,增長2.8%,增速高於全市0.6個百分點,高於全省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高於全市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4%,高於全市5.9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3億元,增長1.8%
[18]
。
桐柏縣第一產業
2007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4.520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02%,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7.542千公頃,比上年減少1.6%,油料種植面積19.840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02%,蔬菜面積4.730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5%。
2013年,全國小農水重點縣月河鎮項目及22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工,三夾河平氏—埠江段河道治理工程完成,石步河水庫主體工程完工,安棚化工專業園區引水工程開工建設。解決了1.8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7個市級試點社區和17個縣級試點社區完成投資6.5億元,新建農村新型住宅2300套、道路40餘公里。啓動了淮源陳莊、月河徐寨、程灣石頭莊鄉村建設,淮源鎮陳莊村被確定為全省70個美麗鄉村試點。
[9]
建成高標準糧田4.3萬畝,糧食總產量達4.7億斤。新發展生態茶園1萬畝,中藥材1.5萬畝,苗木花卉1.8萬畝。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3家。桐柏硃砂紅桃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完成營造林15.7萬畝,在全市率先通過第八次國家級森林資源清查驗收。高樂山自然保護區榮獲省級自然保護區稱號。
[9]
桐柏縣第二產業
2013年新引進招商項目8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6個,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37.84億元。申報政策性項目220個,批覆到位資金10.06億元。河南中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進入南陽市“工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規模以上企業新增9家,總數達82家。
桐柏縣第三產業
2007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1119萬元,比上年增長17.6%。分城鄉看,縣的消費品零售總額119651萬元,比上年增長18.1%;縣以下消費品零售總額11468萬元,比上年增長17.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92241萬元,比上年增長151.2%;住宿餐飲業零售額34061萬元,比上年增長33.5%;其他行業零售額4817萬元,比上年增長15.4%。
[8]
桐柏縣社會
編輯桐柏縣基礎建設
魅力桐柏(18張)
桐柏縣教育
2013年,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複驗。高招一本上線率居全市第8位,綜合排名前移3個位次。淮北中學、淮北小學、實驗小學建成投用。
河南佛教學院(2張)
桐柏一高是河南省省級示範性高中。學校前身為清代乾隆7年(1742年)成立的蓼野書院,後改為桐淮書院,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
桐柏縣實驗高中(原名桐柏縣第二高級中學)成立於1997年8月,南陽市A類高中、省文明學校、省管理規範化學校(全市高中僅有兩所省管理規範化學校)、市花園式學校和市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學校。
桐柏縣衞生
桐柏縣社會保障
2013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參保人數分別達2.7萬人、2.9萬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月增175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8.6萬人,參保率達80%。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分別達36萬人、2.3萬人,參保率分別達98.5%、90%。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病種擴大到35個,財政補助標準每人每年提高到280元。
桐柏縣民俗文化
編輯桐柏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桐柏是淮河之源,也是革命老區,是中原佛道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還是盤古文化的發源地
[11]
。四大文化(盤古文化、淮源文化、佛道文化、蘇區文化)與桐柏秀麗的自然風光相互融合,構成獨具特色的桐柏文化。
桐柏縣地處豫鄂交界,風俗習慣受中原文化與楚文化雙重影響。受地理條件與歷史因素影響,桐柏縣風俗習慣、飲食文化與南陽市其它地區稍微有一點差異。桐柏方言屬中原官話信蚌片,
桐柏民歌是桐柏山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勞動中創造出的富有獨特風味的民間歌唱藝術。桐柏民歌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着勞動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表現了山區人民樸實、友好、熱情、粗獷的精神風貌。
[12]
桐柏縣風景名勝
編輯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
桐柏是中原著名的旅遊勝地,有主要景觀118處。桐柏山創佛教臨濟宗白雲系,境內水簾寺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河南省級自然保護區、河南省級地質公園
[13]
。
水簾洞是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居挺翠峯48米高的絕壁上。洞寬10米,深5米,中有猴王石像,“水簾掛雪”是明清以來桐柏八景之一。
桃花洞位於太白頂西側的大峽谷內,峽谷兩側峻峯擎天,古木森森,岩石壁立,大小七十二洞分佈其上,其中西壁有一大洞,即桃花洞,“桃洞鋪霞”為桐柏明清古八景之一。
太白頂位於桐柏縣城西十五公里的國營陳莊林場境內,是桐柏山主峯,海拔1140米,頂上有名剎雲台禪寺,為佛教臨濟宗白雲山系祖庭,堪稱中原的布達拉宮。1982年闢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3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41種,且南北兼容,現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高樂山自然保護區
高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2004年3月建立,2016年5月入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於桐柏縣東北部,東鄰信陽市平橋區,北接駐馬店市確山縣,西與駐馬店市泌陽縣接壤。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物160多科、1800餘種。除了自然景觀,林區內的榨樓村是革命發源地之一,是劉少奇、李先念、王國華等多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居。
桐柏革命英雄紀念館
桐柏革命紀念館位於桐柏縣城南葉家大莊,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由前國家主席李先念親筆題寫館名。紀念館佔地35畝,主體建築面積3013.5平方米,有10個院落,117間房屋。2017年1月,桐柏革命紀念館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桐柏山黃崗紅葉苑
桐柏山黃崗紅葉(8張)
桐柏縣名優特產
編輯1、桐柏玉葉
3、桐柏板栗
4、桐桔梗
5、桐柏木瓜
6、桐柏豆筋
7、桐柏大棗等
桐柏縣城市榮譽
編輯序號 | 城市榮譽 |
1 |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
2 | 全國文明縣城 |
3 | 國家衞生縣城 |
4 | 國家園林城市 |
5 | 中國盤古之鄉 |
6 | 中國木瓜之鄉 |
7 | 中國天然鹼之都 |
8 | 河南省十大文化強縣 |
9 |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
10 | 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區 |
11 | 河南省茶產業最具發展前景縣 |
12 | 桐柏綠茶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 |
13 | |
14 | |
15 |
- 參考資料
-
- 1. 桐柏縣借影視發展之力 鑄紅色文化之魂 .中國文明網.2014-03-17[引用日期2015-05-16]
- 2. 交通運輸部 農業農村部 國務院扶貧辦 聯合命名“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中國交通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10]
- 3. 定了!河南省政府批准嵩縣等14個縣退出貧困縣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27]
- 4. 桐柏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送審稿)(1)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3-19]
- 5. 農業概況 .桐柏農業信息網[引用日期2014-03-19]
- 6. 河南桐柏山發現特大金礦 含金量近105噸可挖80年 .網易[引用日期2016-09-25]
- 7. 桐柏硃砂紅桃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 .桐柏縣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14-05-01]
- 8. 南陽市桐柏縣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統計信息網[引用日期2010-03-01]
- 9.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3-19]
- 10. 河南佛教學院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3-20]
- 11. 桐柏被評選為“河南十大文化強縣” .人民網.2008-04-11[引用日期2013-09-07]
- 12. 桐柏山歌代代傳唱 時政歌頗具特色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3-08-16]
- 13. 桐柏縣人民政府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3-09-27]
- 14. 河南省森林城市建設譜寫新篇章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11-01]
- 15. 四部門公佈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02]
- 16. 桐柏縣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4-21]
- 17. 南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 - 統計公報 - 南陽市統計局 .南陽市統計信息網[引用日期2021-08-02]
- 18. 關於桐柏縣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執行情況與2021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桐柏縣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8-02]
- 19. 桐柏縣行政區劃 .桐柏縣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8-02]
- 20. 桐柏概貌 .桐柏縣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8-02]
- 21. 祝賀!駐馬店市通過複審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衞生城市” .澎湃[引用日期2022-02-09]
- 22. 行政區劃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23. 黨建凱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24. 張東昇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25. 郭 存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26. 楊 宸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27. 段其國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28. 申 凱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29. 韓學軍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30. 魯成豪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31. 遲趙冰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32. 程遠甫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33. 政府領導 .桐柏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18]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