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桐城派三祖年譜

鎖定
《桐城派三祖年譜》,作者:孟醒仁,本書採取時代背景、譜主生平以及與譜主關係密切或有重要影響者,熔於一爐,合為一編,必要時進一步考證有影響者的生平。
中文名
桐城派三祖年譜
作    者
孟醒仁
出版社
安徽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2年12月1日
頁    數
253 頁
裝    幀
簡裝
ISBN
9787810525367

目錄

桐城派三祖年譜內容簡介

年譜這門科學,一向各自為政,或只寫譜主生平,或兼及時代背景,或更及有影響的人物。但不管如何分歧,不能一致,卻只有一個目的,不可改易,這就是便於閲讀,便於研究,便於汲取經驗教 即以此為出發點,考慮方苞、劉大槐、姚 這三位作家、學者同為桐城人士,同作古詩文,同講古文法則,同宗程朱理學,同為從事教育事業,而又師弟子一脈相承,影響於當時及後來,所以合為一譜。既省篇幅,且可方便閲讀。一編在手,諸事具備,減少向外 索取的辛勞。但這並不是我的發現,梁啓超早已説過從前有許多人,同在一個環境,同做一種事業,與其替他們各做一部年譜,不如併成一部,可以省了許多筆墨和讀者的精神。”(《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我的設想和寫作實踐正是受到他的啓示。本譜採取時代背景、譜主生平以及與譜主關係密切或有重要影響者,熔於一爐,合為一編,必要時進一步考證有影響者的生平, 如果略去時代背景,則譜主一生的言論和行事,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看不出人事思想的發生、發展以及變化、歸宿,像是離世獨立者。如方苞生年為1668年,當清代康熙七年,內閣秘書院學士道學家熊賜履就連年奏請康熙帝,謂民生疾苦已極”,朝政積習未除”,要提倡理學,非《六經》、《語》、《孟》之書不讀,非濂、關、閩之學不學”。這些議論,不但根源於過去和當時的情況,而且影響兩百多年的政治、教育及其學術思想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方苞、劉大槐、姚 三人的治學方向和他們的言論、行事。當然,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只是這幾句話。但這幾句話,卻代表了當對的政治傾向和學術風氣,也不可否認。 本書採取時代背景、譜主生平以及與譜主關係密切或有重要影響者,熔於一爐,合為一編,必要時進一步考證有影響者的生平。 [1] 

桐城派三祖年譜目錄

序例
方苞(1668-1749)
劉大櫆(1698-1779)
姚鼐(1731-181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