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桉,漢語二級字 [2]  讀作桉(ān) [3]  桉樹,常綠喬木,又叫有加利樹,樹幹高而直,木質堅韌,供建築用,樹皮和葉可入藥,葉可提製按油 [6] 
中文名
拼    音
ān
部    首
字    碼
6849
五    筆
spvg
倉    頡
DJV
鄭    碼
FWZM
筆    順
橫豎撇捺捺捺折折撇橫
字    級
二級(4462) [2] 
總畫數
10
異體字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ān(ㄢ)
1、常綠喬木,樹幹高而直,木質緻密,供建築用,枝葉都可提取按油供藥用或制香料。樹皮可制鞣料。亦稱“玉樹”、“黃金樹”、“有加利” [4-5] 
基本詞義
ān
〈名〉
桉樹 [eucalyptus;gum]。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泛稱。常綠喬木,樹幹高而直,木質緻密,供建築用,枝葉都可提取按油供藥用或制香料。樹皮可制鞣料。亦稱“玉樹”、“黃金樹”、“有加利”。 [1] 
國語辭典
桉ㄢˋàn
  1. 同「案 」。《字彙·木部》:「,同案。」
  2. 植物名。姚金娘科樹屬,常綠喬木。原產於澳洲。樹皮粗糙,狀如杉皮。葉互生,卵狀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鋭,表面深綠色,側脈顯著,與主脈幾相交成直角。蒴果杯形。生長迅速,主供觀賞,木材可供建築用。也稱為「油加利」。 [3]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桉【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同案。
《宋曾鞏·耳目志》孟光舉桉齊眉。俗直謂几案耳。呂少衞雲:桉乃古椀字,故舉與眉齊。《張衡·四愁詩》何以報之靑玉案,謂靑玉椀也。據此則《考工記》案十有二寸,亦作此解為當。 [3]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Ąn˥ 韓語羅馬 AN現代韓語 안
客家話 [梅縣腔] on5 [客語拼音字彙] on1粵語 on1 on3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