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案前村

鎖定
案前村,隸屬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谷饒鎮,小北山區,地處谷饒鎮南山南麓山下,距離潮陽高鐵站直線距離是2公里左右,距離揭陽潮汕機場直線距離18公里左右,距谷饒鎮政府約7公里,東臨深洋村、南望石光村、西與新寮村木丹坑村相鄰交界,是谷饒鎮下屬27個村之一,全村人皆為黃姓,案前村在“上八鄉”之中算是富足之鄉,無論是人口之多,土地之廣,皆為一鼎盛之鄉。
這裏氣候適中,環境優美,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温温和,年平均温度是20.9℃,熱照雨量充足。
中文名
案前村
外文名
Anqian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谷饒鎮
面    積
224.2
火車站
潮陽站
車牌代碼
粵D

案前村追宗溯源

在遠古矇昧洪荒時代的中國東部地區,有許多以鳥為圖騰的原始人羣,生活在這一廣大地區,典籍稱之為東夷。其中有九支氏族最為強盛,組成為部落聯盟集團,史書稱其為九夷。據史籍《古本竹書紀年》,這九夷是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鳳夷、陽夷。其中的黃夷氏族,就是黃姓的最古老的族源。其發源地在今內蒙古東部、燕山之南的遼河西源西拉木倫河流域,後來,黃人由內蒙東部向東南部方向遷徙,經河北遷安縣西的黃山和束鹿縣的黃丘進入山東半島,加入東夷集團,成為九夷之一的黃夷。黃夷是因為崇拜黃鳥而得此名。遠古時代,在燕山南面的古幽州一帶,棲息着各種鳥類,其中有一種後人稱為黃鸝、黃鶯的黃鳥。這種黃鳥,不僅小巧精靈,色澤豔麗,而且叫聲清脆,婉轉悦耳。因對黃鳥的喜愛之情,轉而變為尊敬,後來發展至頂禮膜拜,就把它當作自己氏族的守護神和標誌,因而也就成為這一氏族的圖騰。這個氏族就叫做黃鳥族、黃氏族,簡稱為黃夷、黃族、黃人,成為東夷族鳥夷的一支。黃氏族人所居之地,地名多帶黃字。
在野蠻時代中期,東夷部族集團由鳳夷氏族的少昊(黃帝長子)金天氏為部落聯盟大首領時,黃夷就與鳳夷結成了婚姻氏族,這樣,黃夷降而為少昊部落的附屬氏族,它與少昊鳳鳥族的關係也由婚姻氏族變為父子氏族。黃夷入鳳夷時,產生了分化,一支跟隨少昊金天氏的苗裔台駘(世代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於汾川,後世尊為汾水之神)的後人,在春秋時曾建立黃國,後來被晉國滅掉,於是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成為黃姓。另一支跟隨昌意(黃帝次子)苗裔陸終(一説伯益,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叫伯益,是“帝顓頊之苗裔”,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説伯益的後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後代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公元前648年,黃被楚滅。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就是黃氏。
亡國後的黃氏遺民,有的逃至今河南中部,大批被遷到今湖北境內,有的在楚國做了官,後來大部分向楚國腹地內遷,分別定居於湖北的黃岡、黃陂、黃安、黃梅、黃石等地,並逐步形成黃氏不同分支。其中一支遷徙至江夏、安陸(今湖北省雲夢縣東南至武漢市)一帶,繁衍為漢代最著名的江夏黃氏。這支黃姓宗族世居江夏,代為冠族,至孝子黃香(其子黃瓊、曾孫黃琬,都官至太尉,聞名於天下),才傾天下,時人譽稱“江夏黃氏,天下無雙、天下無雙,江夏黃童“,隨着時間的推移,黃香苗裔黃化落籍寧化石壁村。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鄉,寧化客家黃氏是峭山公(唐懿宗鹹通十三年(872)生,以第一世昌意------黃帝之子,有熊氏子派------計算,黃峭為第一百一十七世,屬邵武分支)的支裔,其開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黃化,字惟枋,號從章。又名黃寧,或黃朝化,都是因遷居地“寧化”而得名。公元951年邵武黃氏大分析時,黃峭除留下三妻的各自長子,遣餘子散居各地,並授家譜一帙,作為日後相認的憑證。諸子臨行時,黃峭口授一詩“信馬登程往異方,任尋勝地振綱常。我思外境猶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早暮莫忘親囑咐,春秋須薦祖蒸嘗。漫雲富貴由天定,三七男兒當自強”。這時,黃化即領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寧化縣,落籍寧化石壁村,開拓新的基業。黃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進士,官任左御史、廣州刺史等職。黃化被尊為閩粵客家黃氏的始祖,為許多黃氏家譜所尊稱的著名的“寧化公”,其中,潮陽石壁村正是其支裔,為不忘宗源,先祖故將落腳之地亦取名石壁
由福建寧化縣石壁村客家祖地入潮而來的客家黃氏先祖,先於潮陽石壁村定居,而後其孫輩又遷於案前落户,由此而發展成為今天的案前村。相傳,案前村始祖,勤勞肯幹,在家除下地種田外,就是在家裏飼養鵝仔,在趕鵝的過程中,無意發現案前這塊地方水草豐美,便常常將鵝羣趕將至此。但由於“此地”離石壁村有好一段距離,來回麻煩,為方便,始祖便於此地搭了一個屋篷,及至後來的黃家兄弟分夥自立,始祖便決定帶着家小到此紮根。
案前村始創於萬曆年間(1563年-1620年),客家黃氏族人後裔,郡望為江夏郡。
據廣東省潮陽地方誌記載,案前村本叫“糧仔粧案村”。“糧仔粧案”是一座山的名字,後地方改制,取村民居於糧仔粧案山前,簡稱“案前村”。

案前村發展建設

近年來,案前村實施了一系列舉措來完善村子的各項基礎設施。2005年成功開修了一條長2公里,寬13米的環村路,並構築上護堤石籬;2009年完成市場橋改建、學校修繕、村內道路鋪設和村委會會址的改建;另外,從2009年以來,村民生活垃圾落實專人負責運送,統一處理;2010年全村巷道及排水溝實現水泥化,使家家户户都有一個乾淨的生活環境;2012年在幾個大學生的籌募下完成籃球場的建設,完善了農村體育基礎設施,成為案前另一道風景線。案前人歷來重視教育,現今的案前小學於1997年落成並於該年9月份迎來首批學生入讀,學校建成至今,秉承“愛、嚴、勤、美”的校訓已培養了許多優秀學生。村民多以務農和進廠務工為主,人均月收入4500元左右。全村現有加工文胸、褲頭、內衣大小作坊30多家,小商鋪和小檔口90多家。

案前村民俗活動

十年祭祀之神蛾 十年祭祀之神蛾
案前村比較熱鬧且具有鄉土特色的民俗活動有元宵燈遊、冬至賽神會和十年祭祀。元宵燈遊在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定期舉行,全村男女老少提着燈籠遊田過街穿山林,是對過去一年豐收的慶祝也是對下一年風調雨順的展望,2007年以後為避免山林起火損害果林樹木,燈遊線路去掉了穿遊山林的環節;冬至賽神會也是每年定期舉行的民俗活動,在這期間各路神仙爐位集體被請到村上的廣場接受敬拜,並觀看潮劇、電影或歌舞會;十年祭祀是谷饒鎮紀念南宋文天祥一個最為隆重的民俗活動,各村按年依次舉行禮慶活動,2010年案前村在村委理事的領導和社會熱心人士的幫襯下成功的舉辦十年祭祀活動,幾乎全村出動,在谷饒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相比2000年的十年祭祀活動其規模和隆重熱鬧程度都在另一程度上有了新的創新和突破,十年祭祀是一個村子精神面貌的樹立,也是一個村子發展成果的展示。

案前村土地利用

案前村土地用途分區面積統計表 單位:公頃
行政轄區面積
基本農田
一般用地
風景旅遊用地
村鎮建設用
生態環境安全控制地
林業用地
其他地區
224.2
104.0
26.8
0.3
32.8
4.9
48.4
7.2
案前村土地利用率較高,利用方式以農用為主,主要包括耕地,山地和園地三類,其中農田耕地面積552畝,山地面積1468畝,其中果林面積900畝。土地資源類型多樣,利用適宜性廣,適合多種經濟活動開發,年間盛產香蕉、番薯、楊梅、橄欖等水果。

案前村發展方向

按照谷饒鎮鎮政府2010年的規劃計劃,未來10到15年內,案前村規劃年純耕地為28.6公頃,同時,規劃到2020年,案前村建設用地指標為35.2公頃,交通水利則為2.2公頃。相信,案前村未來的發展,將是光明的,燦爛的。在案前村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案前必將迎來嶄新的明天。
案前是我家,發展靠大家!
Anqian,forever home,forever love.
案前新貌 案前新貌
谷饒鎮案前村歡迎各界人士前來蒞臨指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