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

湖南省益阳市辖县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同义词桃江(中国湖南益阳市下辖县)一般指桃江县
桃江县,湖南省益阳市辖县。位于湖南中部偏北,资水中下游,总面积2068平方公里。 [10]截至2025年1月,桃江县下辖13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 [22]截至2024年末,桃江县常住人口66.94万人。 [21]
1951年7月,析益阳县六、七、八、九、十一区,置桃江县。桃花江核电站位于桃江县城西部、资水上游20千米处。屈原天问遗址、“国保”春秋古越墓群、浮邱山千年银杏群,见证了人文历史的久远;“马迹塘故事”“胡呐喊”“地花鼓”“五道茶”、凤山石砚、大小竹郁,诠释了桃江民俗文化的厚重;三国老将黄忠、明末重臣郭都贤、清朝名儒肖大猷等历代名流彪炳史册;夏曦夏思痛张子清张昆弟等革命先驱功勋卓绝。文坛才子莫应丰,国画大师高希舜胡念祖落笔生辉。 [16]境内著名景点有浮邱山凤凰山等。桃江县有“美人窝”、“屈原第二故乡”、“楠竹之乡”、“茶叶之乡”、“建材之乡”、“有色金属之乡”等之称。
2024年,桃江县地区生产总值337.19亿元,比上年增长3.7%。 [21]
中文名
桃江县
外文名
Taojiang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
430922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湖南省益阳市
地理位置
湖南省中部偏北
面    积
2068 km²
下辖地区
13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
政府驻地
桃花江镇
电话区号
0737
邮政编码
413400
人口数量
66.94 万(2024年常住人口)
车牌代码
湘H
地区生产总值
337.19 亿元(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春秋战颂敬国前,属荆州地域,置县前属益阳县。《广舆记》、《大连体辣明一统志》、同治《益阳县志》均载:“益阳置县始自秦。”至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益阳县辖26里,其中11个里属今桃江全境。
清袭明制,顺治十一年(1654年),益阳县辖26里裁为23里,桃江全影禁戒境仍是11个里。
民国元年(1912年),益阳县划分7个镇,其中鲊埠镇、桃江镇及大桥镇部分,为今桃江县境之地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益阳县辖27乡两镇,其中桃谷、舒凤、桃江、金沙、桃源、子良、大桥、三山、瑞龙、栗埠、马埠、 鲊埠、武潭13个乡为今桃江县境。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秋,益阳县扩乡并保,设14个乡,其中桃林乡(原桃谷、桃江)、舞凤乡(原舒凤、三山、瑞龙)、碧螺乡(原武潭、鲊埠)、九岗乡(原马埠、栗埠)、桃源乡(原子良、桃源)、志源乡(原金沙、大桥)6个乡为今桃江县境。
大美桃江(摄于桃花江镇)
1949年8月,益阳县解放,少罪海驼设连龙说8个行政区,暂保留原有保甲区划,其盛艰中六、七、八行政区为今桃江县境。
1950年7月,划乡建政、废保道乌台改乡腿茅陵、乡下设村,益阳县共设11个行政区,其中六、七、八、九、十一共5个区,辖107个乡镇为今桃江县境。
1951年,析益阳县六、七、八、九、十一区,置桃江县,属益阳专区管辖。
1952年11月,益阳专区撤销,桃江县划归常德专区管辖。
1962年12月,恢复益阳专区建置,桃江县属益阳专区管辖。
1994年3月,益阳地区撤地建市,桃江县属益阳市管辖。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1951年9月,筹建桃江县初期,政区划分为11个区、106个乡、5个镇、1351个村。
1952年,全县改大乡为小乡,111个乡镇改为278个乡镇、1241个村,11个区不变。
1953年1月,改区政府为区公所,按地名称谓,区乡镇范围作适当调整,全县分10个区,1个区级建制镇──桃江镇,下辖167个乡镇,1241个村更名为大组。
1956年5月25日,撤区并乡,全县建立45个乡镇,乡下建立1398个初级社,取消大组。
桃江县地图
1958年9月,全县建立20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人民公社下辖169个大队,1553个生产队。桃江镇直属县人民委员会领导,马迹塘镇属县和公社双重领导。
1959年1月,20个人民公社调整合并为14个。169个大队调整为209个,1553个生产队调整为1664个。
1961年4月,恢复区公所,公社体制缩小。全县共辖10个区、3个镇、47个农村人民公社。209个大队划分为816个大队,1664个生产队划分为6733个。桃江镇直属县人民委员会领导。马迹塘镇以及后来建立的三堂街、灰山港镇仍属县和区双重领导,此一行政区划,一直沿用到1984年2月。
1984年2月,实行政社分开,先后恢复47个乡人民政府、4个镇人民政府,将合并后的774个生产大队,改建成774个村民委员会。
1985年6月,撤销修山、武潭、松木塘3个乡,改建为镇。
1986年12月,撤区建立办事处,并将三堂街、马迹塘、灰山港3个乡与镇合并为3个镇。
1995年11月,撤销桃谷山、桃花江、修山、三堂街、大栗港、武潭、马迹塘、杉树仑、松木塘、灰山港10个区公所。龙拱滩乡的黄金石村划入鲊埠回族乡。撤销城关镇、桃谷山、桃花江乡,成立桃花江镇。撤销株木潭乡,并入花果山乡。撤销双江乡,并入浮邱山乡。撤销石井头乡,并入高桥乡。撤销洪桥头乡、荷塘乡,设立水口山乡。撤销伍家洲乡,并入沾溪乡。撤销三官桥乡,并入修山镇。撤销湖莲坪、合水桥乡,并入三堂街镇。撤销鸬鹚渡、板溪乡,设立鸬鹚渡镇(含板溪林场所辖蒋家村、舒家庵、铁家塅3个村)。撤销大栗港、筑金坝乡,设立大栗港镇。撤销天湾、龙拱滩乡,并入武潭镇。撤销龙溪、王家村乡,并入马迹塘镇。撤销黄泥田乡,并入石牛江镇。撤销金光山、杉树仑乡,设立牛田镇。撤销金沙洲、连河冲乡,划出铁矿坳居委会,并入灰山港镇(含雪峰山茶场及其所辖的1个村)。撤销甘泉山乡,划入铁矿坳居委会,并入河溪水乡。撤销桥头河、关山口、天井山乡,并入松木塘镇。

区划详情

桃江县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1月,桃江县辖13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修山镇鸬鹚渡镇石牛江镇牛田镇松木塘镇桃花江镇灰山港镇武潭镇马迹塘镇三堂街镇大栗港镇沾溪镇高桥镇鲊埠回族乡浮丘山乡 [22]县人民政府驻桃花江镇。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桃江县,位于湖南中部偏北,资水中下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8°13′-28°41′,东经111°36′-112°19′。东与益阳市赫山区相抵,南与宁乡市接壤,西、西南与安化县相连,西北与常德市鼎城区相接,北与汉寿县共壤,东北与益阳市资阳区相接,东西长73.3千米,南北宽51.5千米,总面积2068平方公里。 [10] [20]
桃江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桃江县境地貌类型多样,山、丘、岗、平犬牙交错。山地以西南部居多,丘陵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部,岗地分布于平原与丘陵之间,平原分布在中部资江和溪河两岸以及山间谷地之中。县境地貌大体轮廓是:周围山丘环绕,朝东北有一狭窄开口。中部低平,呈弧形展布。县境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向东北倾斜,地表高差大,山丘坡度大。县境西南北有靠安(化)、宁(乡)山地,山廻峰转。西起龙溪观音尖(海拔474米),经王家村的丫头山(海拔602.6米),至板溪的疤子尖(海拔887.6米)。到达南部松木塘的猴家大山(海拔917.5米),步步升高。东北面朝益(阳)、汉(寿)平岗,平坦开阔,低地点为牛潭河乡长港洲(海拔39米)。西北有犀牛山(海拔341.4米)、瞿峰山(海拔320.5米)、天子仑(海拔393.5米)、万民山(海拔255.2米)。东部有金盆山(海拔335.4米)、水井坡(海拔283米)等。全县共计海拔300米以上的山有44座,其中500米-800米的18座,800米以上的4座。几个代表山峰最高点至长港洲低地点,南部猴家大山直线距离34千米,比降2.58%,西部观音尖,直线距离54千米,比降0.8%;北部瞿峰山,直线距离41千米,比降0.69%。

气候

桃江县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一年中1月最冷,7月最热,气温年较差为7.8℃。与周边县市均水热同季、暖湿多雨,且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春温多变,夏秋多旱;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气候温暖,四季分明。
2023年,“三大保卫战”成效明显,全县优良天数为350天,优良率为95.9%,空气综合指数3.00,PM2.5、PM10月平均浓度分别为30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资江干流断面达Ⅱ类,桃江县一水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Ⅲ类,“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18]

水文

桃江县境属资水流域,资水自西向东贯穿境内102公里。资水为山区性河流,流域内又多季节性暴雨,县境又处梅城暴雨中心区边缘,形成资江水位暴涨暴落现象,具有“易涨易落山溪水”特征。1959年上游建成柘溪水库后,暴涨暴落情况更为明显。1995年上旬,桃江水位曾在6小时内从43米多陡落到37米。高洪水位一般发生于6、7月间,最低水位发生于12月和1月。夏季风区雨量集中,4-9月为汛期,5-7月为丰水期,暴雨一般发生在这一时期。7月底以后,常有干旱,也有在8月发生大暴雨的情况,如1988年的特大秋汛。也有3月发生大暴雨的,如1997年3月就出现了“桃花汛”。

土壤

桃江县境土壤采用五级分类划分土种。共划分7个土类、16个亚类、59个土属、148个土种。水稻土土类,发育于各类土壤母质,是在人为生产活动影响下发育形成的一种有特殊性状的土壤类型,共辖六个亚类。红壤土类,面积127066.8公顷,占旱土林地总面积的76.34%。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的低山丘岗地,具有较明显的脱硅富铝化过程(红壤化过程)。黄壤土类,面积1544.51公顷,占山地、旱地总面积的1.18%。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中低山区。黑色石灰土土类,面积125.13公顷,仅占山地和旱土总面积的0.1%,是一种由石灰岩发育的岩成土壤,零星分布在关山口等地石灰岩山地顶部的岩隙处,多呈星点状分布。红色石灰土土类,面积1941.9公顷,占山地和旱土面积的1.48%,主要分布在关山口、灰山港、连河冲等地。菜园土土类,面积48公顷,仅占县境旱土面积的0.31%,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潮土土类,面积352.4公顷,只占自然土壤和旱土总面积的0.26%,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和一些河洲,由河谷沉积物发育而成。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土地资源

1996年,桃江县境农业用地1743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3%。其中耕地40810公顷,占农用地的23.4%;园地7615公顷,占农用地的4.37%;林地117046公顷,占农用地的67.12%;牧草地81公顷,占农用地的0.05%;水面8819.53公顷,占农用地的5.06%。各类建设用地16350.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9%。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301.8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5.23%;交通用地1584.2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69%;水利设施用地2464.5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5.07%。尚有未利用地(主要是田塍沟埂)16113.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县境有中低产田土15800公顷,占耕地的38.7%;低产林地3828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2.7%;低产园地3616公顷,占园地的47.49%;低产水面3070.6公顷,占水面的34.81%。
2000年,县境土地总面积2068.35平方千米。土地权属面积206835公顷,其中国有土地3200公顷,集体所有土地203635公顷。人均土地0.25公顷,人均耕地0.05公顷。

水资源

桃江县境水资源蕴藏量较大。1986-2000年,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61.21亿立方米。县境年平均降水总量33.63亿立方米,占湖南省降水总量的1.1%。陆地蒸发14.42亿立方米,地表径流总量18.7亿立方米,资水过境水量223.7亿立方米,地下水量3.88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2.58亿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倍、为湖南省平均水平的81%。已利用水量4.09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量的18.1%,其中蓄、引、提总水量为3.25亿立方米,人畜用水量0.643亿立方米,其他用水量0.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桃江县境发现的矿藏有25种。其中燃源矿产有煤、石煤、3种,金属矿产有金、银、锰、铁、钒、锑、钨、钼、铅、锌10种,非金属矿产有硫铁矿、花岗石、石灰石、硅石、高岭土、粘土、页岩、砷、重晶石、水晶、矿泉水、陶粒板岩12种。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灰山港、松木塘、板溪、三堂街等地,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种。全县发现矿产地75处,其中燃源矿产7处,金属矿产39处,非金属矿产29处。县境内勘探的14处,详查的3处,普查的20处,待查勘的矿点和矿化点42处。

动物资源

桃江县境共有野生动物19目41科107种,其中哺乳纲5目10科24种,鸟纲10目21科53种,爬行纲2目6科12种,两栖纲2目4科18种,另外还引种养殖有梅花鹿蓝孔雀等。 [2]
兽类
桃江县境内有2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云豹,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穿山甲小灵猫水獭4种,常见的有黄鼬花面狸华南兔中华竹鼠银星竹鼠野猪蝙蝠刺猬豪猪鼬獾野兔果子狸豹猫类等。 [2]
禽类
桃江县境内有5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鹤,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毛猛禽、猫头鹰猴面鹰毛冠鹿苍鹰雀鹰红腹锦鸡、草鹗、红角鹗、鸺鶹11种,常见的有苍鹭白鹭竹鸡鹧鸪斑鸠小云雀八哥家燕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大山雀麻雀山麻雀等。 [2]
两栖类
桃江县境内有18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虎纹蛙平胸龟。常见的有乌龟中华蟾蜍青蛙树蛙等。 [2]
爬行类
桃江县境内有12种,常见的有灰鼠蛇五步蛇水蛇腹蛇乌梢蛇菜花蛇竹叶青银环蛇壁虎蜥蜴等。
昆虫类
桃江县境内各类昆虫有16目、215科、3846种,其中资源昆虫有蜜蜂白蜡虫赤眼蜂蟋蟀等,天敌昆虫有螳螂蜻蜓虎甲食虫虻食蚜蝇、大寄蝇、小寄蝇、红头芫菁、飞蝗黑卵蜂等,害虫主要有黄脊竹蝗、夏蝗、竹小蜂竹缕舟蛾竹毒蛾华竹毒蛾竹斑蛾竹卵圆蝽、竹叶蝉、竹笋夜蛾、竹长白蚧、杉天牛、白蚁金龟子桑天牛星天牛杨小舟蛾、杨月扇舟蛾、油桐尺蛾等。 [2]

植物资源

桃江县境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1995年县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县境有树种资源89科467种(裸子植物8科35种、被子植物81科432种)。 [2]
木本植物
桃江县境内木本植物有86科、436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35种,主要有松科、杉科、柏科;被子植物78科、401种,主要有木兰科、樟科蔷薇科蝶形花科杨柳科壳斗科大戟科山茶科芸香科马鞭草科禾本科 [2]
古老孑遗树种
桃江县境内裸子植物有银杏、水杉南方红豆杉池杉香榧竹柏等;被子植物有鹅掌楸杜仲、木兰、椴木、青冈栎等。 [2]
重点保护植物
桃江县境内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苏铁、南方红豆杉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金钱松、鹅掌楸、厚朴、凹叶厚朴、樟树、楠木、喜树、中华结缕草、福建柏、香榧10种。 [2]

竹林资源

桃江县竹林
桃花江素有“竹子之乡”之称,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温家宝总理曾亲笔题词命名为“楠竹之乡”。
1995年,桃江县境有竹林面积4万公顷,其中楠竹3.98万公顷,占竹林面积的99.7%。2000年,采用卫星照片测算,县境竹林面积为4.64万公顷,加上当年人工造竹面积325.7公顷,共4.67万公顷。其中楠竹3.98万公顷,占竹林面积的99.7%。还有凤尾竹、青皮竹、四方竹、实竹、苦竹、紫竹、观音竹、龟甲竹、黑斑竹、刚竹、神竹、桂竹、罗汉竹、月月竹等观赏竹种共19种。楠竹蓄积量:1957年2439.47万根,1975年4744.43万根,1985年4057.16万根,1995年6736.71万根,2000年10500万根。

林木资源

1995年,桃江县境活立木蓄积达139.97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111.93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79.9%;疏林蓄积8.78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6.3%;散生木蓄积9.48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6.8%;四旁树蓄积9.76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7%。在林分蓄积中,按优势树种分,杉木71.81万立方米,马尾松24.55万立方米,阔叶树15.57万立方米,分别占林分蓄积的64.2%、21.9%、13.9%;按木龄分,幼龄林80.38万立方米,中龄林30.73万立方米,近、成过熟林0.82万立方米,分别占林分蓄积的71.8%、27.5%、0.7%。 [2]

人口

播报
编辑
截至2024年末,桃江县户籍总人口84.94万人,其中男性44.12万人,女性40.81万人。全县常住人口66.94万人,其中城镇37.22万人,乡村29.72万人,城镇化率为55.6%。全县出生人口4419人,死亡人数5192,自然增长率下降0.91‰,出生人口性别比109.93。 [21]

政治

播报
编辑
桃江县现任主要领导正职
机构
职务
姓名
县委
书记
向荣
县人大常委会
主任
伍令贤
县人民政府
县长
周登高
县政协
主席
杨凯波
仅列桃江县现任主要领导正职,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23]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4年,桃江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19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16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52.32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130.71亿元,增长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342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5.7:46.1:38.2调整为16.1:45.2:38.7;第一产业比重提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3%、30.3%、57.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1.1、2.1个百分点。 [21]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桃江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13.2%,非国有投资增长39.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0.5%。投资总额中,工业投资90.67亿元,增长21.4%;工业技改投资57.26亿元,增长4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9亿元,下降59.5%。
2024年,桃江县全年在库项目 189个,比上年增加21个,其中: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25个,增加21个;5000万元及以下项目 64个,与上年持平。全县97个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调度管理,其中在建项目71个,总投资181.92亿元。
2024年,桃江县2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施工房屋面积162.09万平方米,增长14.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6.12万平方米,下降23.6%。 [21]
财政
2024年,桃江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501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912万元,增长7.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82303万元,增长7.1%,其中增值税24667万元,下降15.2%;企业所得税5688万元,增长15.1%;个人所得税1028万元,下降10.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9195万元,增长13.2%,其中教育、卫生健康分别支出125796万元、42781万元,分别增长2.3%、增长1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4%,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21]

第一产业

2024年,桃江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57.44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9.25亿元,增长4.5%;牧业产值28.12亿元,增长0.73%;渔业产值2.55亿元,增长2.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84亿元,增长8.6%。
2024年,桃江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8.53万亩,粮食总产量36.96万吨,其中水稻产量33.70万吨,增长0.6%;油菜种植面积31.24万亩,油菜籽产量37395.36吨,增长5%。肉类总产量5.76万吨,增长0.3%;出栏生猪65.21万头,与去年持平;出栏牛2.10万头,上涨1.4%;出栏羊4.8万只,下降6%;出笼家禽461.27万羽,上涨2.1%;禽蛋产量2.18万吨,下降12.4%。水产品总产量15190吨,增长4.2%。 [21]

第二产业

2024年,桃江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2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9%,按三大门类分,采矿业增加值下降9.6%;制造业增长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6%,利润总额增长14.1%。
2024年,桃江县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94家。
2024年,桃湖南桃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新增入园规模企业5家,入园规模工业企业达154家;园区全年新投产工业项目11个,新开工工业项目13个,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62亿元。
桃江县
2024年,桃江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资质内26家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2.59亿元,比上年下降0.7%。建筑施工面积345.16万平方米,下降3.03%。从产值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67.21亿元,下降2.58%,占比92.6%;安装工程产值2.95亿元,下降2.64%,占比4.1%;其他建筑业产值2.43亿元,增长118.18%,占比3.3%。 [21]
工业园区
湖南桃江经济开发区、灰山港省级工业集中区

第三产业

内外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2024年,桃江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2亿元,比上年增长6.2%。分行业看,全县限额以上单位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0.52亿元,增长23.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亿元,增长13.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23亿元,增长12.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7亿元,增长59.5%。分商品类别看,全县限额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7.2 %,饮料类增长39.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7.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9%,化妆品类增长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8%,汽车类增长61.7%。全年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1家、限额以上个体户17家。
2024年,桃江县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162.33亿元,较上年增长21.3%,支持5家企业完善冷链设施,电子商务与客货邮整合稳步推进。全年举行3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重点项目33个,签约资金39.5亿元。坚持产业链招商、特色产业招商、“资源+”招商,全年引进省外境内资金125.6亿元,引进域外省内资金5.54亿元;引进湘商回湘新注册企业16家;上报新签约项目42个,新开工项目42个,新投产项目28个。全年引进项目70多个,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湘商回归项目16个、“三类500强”项目2个。引进外商直接投资25万美元。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0097万元,外贸实绩企业23家,新增外贸“破零倍增”企业12家,桃竹出海外贸平台投入运营,对非以货易货平台稳步推进。
2024年,桃江县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95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3.6%,实现旅游总收入94亿元,增长56.8%。承办了2024年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新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乡村旅游区4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点)2个(破零),国家三星级旅游饭店1个,省级旅游民宿2个,省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4个。 [21]
邮政
截至2024年末,桃江县固定电话用户3.78万户,增长8.6%;移动电话用户63.88万户,下降4.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5.37万户,下降5.6%;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1900万元,下降5.2%。 [21]
保险
2024年,桃江县全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1792万元,其中:车辆险17808万元,农业险13450万元,健康险5906万元。全县全年财产保险赔付支出34019万元,其中:车辆险13834万元,农业险10775万元,健康险8035万元。 [21]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桃江县有中小学校129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3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74所、教学点6所、教师发展中心1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85499人,其中普通高中13327人、职业高中4428人、初中25045人、小学42507人、特殊教育学校192人。教师结构进一步优化,年内补充教师16人,培养公费定向师范生152名。全年发放学生资助资金3153.23万元(含社会资助资金600万元),无一人因贫失学。 [21]

科学技术

2024年,桃江县全年共申报科技项目22项,到位资金484万元。壹鑫科技、金莱特科技、紫荆新材等13家企业成功申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新兴管件、钜亿新材、春龙竹艺等15家企业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4家。湖南省新质竹产业研究院落户桃江,国辰高新科技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明灯山乡村农耕非遗文化科普基地成功认定为省级科普基地。年内组织12家企业参加益阳市创新创业大赛,金莱特、博明英、竹缘林科等3家企业获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21]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桃江县全年累计“送戏下乡”60次,农村电影放映3000场,组织开展“浪漫桃花江·竹乡遇见美”第二届女神节、“紫辰杯”文化进万家、“焰映桃花江·再创新辉煌”庆国庆大型音乐焰火晚会等活动,其中女神节“千人汉服秀”活动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焰火晚会惠及群众达20余万人次。成功评定1个特级文化站、8个一级文化站,县图书馆入选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举办“一城一书·万家共读”主题阅读推广等活动30余场,举办“天问讲堂”周末公益讲座17期,受惠群众达19万人次。新增6位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个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县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总人次达到339万,增长272.9%。
截至2024年末,桃江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550 家,其中县级医院6家,乡镇医院15家。实际开放床位4622张,年末有卫生技术人员4495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9张、卫生技术人员数6.71人。全年组建288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居民46.84万,签约率69.4%。
2024年,桃江县年内高标准承办2024年O-TOUR定向越野巡回赛暨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定向训练营、2024年湖南省体操锦标赛、湖南省蹦床锦标赛和湖南省第七届“桃花江杯”乒乓球混合团体公开赛。举办桃江县第八届全民健身大众运动会,参与群众达24万人次,完成“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参与人数达6000人。组织公益性体育技能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活动,培训人数达5000人次。我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6㎡。 

文化事业

2022年,桃江县举办“幸福新桃江.欢乐闹元宵”和“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两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闹元宵活动线上线下参与群众数十万人。乡村文化旅游节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举办“紫辰”杯欢乐潇湘.幸福桃江节目选拔赛、2022世界读书日暨桃花江第五届“书香桃江全民阅读”活动、“重阳节”文艺汇演等文化品牌活动和重大节庆活动。送戏曲进乡村60场,送图书2000余册、送公益电影3000余场。人均拥有文化设施面积1.88平方米/人,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2.5次/人,每万人公共文化机构开展活动次数为5.4次/万人。 [1]
2023年,全年送教下乡7次、送戏下乡57次、公益电影累计放映场次3000场,举办“浪漫桃花江 竹乡遇见美”等主题活动20余场。举办文化工作培训班,组织文化从业人员279人参加“湖湘课堂”在线培训,开展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桃江专场等10多期人才集中培训,参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全县人均拥有文化设施面积达1.98平方米/人,文化场馆服务人次237.57万人次。 [18]

体育事业

2022年,桃江县承办湖南省第六届“桃花江杯”乒乓球混合团体公开赛,共53支队伍,3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组队参加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共获得1金1银1铜。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共向31个村及社区发放健身路径18套、篮球架4.5套、乒乓球台6套、高低杠1套、双杠1套、云梯一套。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对3100人进行测试,有效数据3100份,据统计,合格率98%,不合格率为2%,其中优秀率40%,良好比率38%。 [1]
2023年,全年新建2个多功能运动场、15公里健身步道,全县人均体育场体地面积达到2.83平方米。全年共举办县级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达57次。全年体彩销售总额达到2760万元,较上年增加近1000万元。 [18]

医疗卫生

2022年,桃江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532 家,其中县级医院7家,乡镇医院15家。实际开放床位4842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436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06张、卫生技术人员数6.47人。组建27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居民40.01万,签约率58.49%。年内新增省级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村47个和市级卫生村25个。基本公卫服务工作经验获全国推广,医改工作经验获全省〔《新湘评论》(第20期)〕推广,医疗救治分级诊疗体系(桃江保障新冠患者治疗当好农村患者守门人)获央视报道。 [1]
2023年,全县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547 家,其中县级医院7家,乡镇医院15家。实际开放床位4714张,年末有卫生技术人员4543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88张、卫生技术人员数6.63人。全年组建263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居民42.93万,签约率63.1%。 [18]

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桃江县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56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7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35元,增长6.0%。人均消费总支出23792元,增长4.3%,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724元,增长6.0%;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126元,下降0.3%。
2024年,桃江县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24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6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83人,全市城镇调查使用率未超过警戒线5.4%。开展“311”就业服务26642人次。共发放各类创业担保贷款197笔,发放金额达8815.5万元。全年基金总收入303554.0万元,总支出275215.1万元;当期结余28338.9万元,累计结余144763.7万元。养老保险方面,参保人数597464人,其中机关单位参保26479人、城乡居民参保460272人、企业参保11071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为180元。工伤保险方面,工伤保险参保5.95万人,全县工伤保险费征缴收入约2377.9万元,支出工伤保险待遇约4817.1万元。
2024年,桃江县全年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人员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发放城市低保对象3749人、累计46812人次、金额1892.6万元;发放农村低保16218人、累计190283人次、金额5292万元,城市特困补助1277人、金额140.3万元,农村特困补助67001人、金额4993.1万元,临时救助8020人次、金额661.2万元,困难残疾人补助75208人次、金额676.5万元,重度残疾人补助161609人次、金额1454.7万元。孤儿累计611人次、发放70.3万元,事实无人抚养累计3522人次、发放334.1万元,全年办理结婚登记2169对、离婚登记918对,补办结婚登记137对、离婚登记67对。 [21]

环保事业

2024年,桃江县“三大保卫战”成效明显,全县优良天数为322天,优良率为88%,空气综合指数3.2,PM2.5月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国、省控断面水质和桃江县一水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Ⅱ类,“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2024年,桃江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22.3%。全县全社会用电量19.81亿千瓦时,增长3.9%,其中工业用电量10.06亿千瓦时,与去年持平。 [21]

交通

播报
编辑
桃江县交通
桃江县距省会长沙仅1小时车程,县城千吨级码头经资江入洞庭通江达海,洛湛、石长两条铁路穿境而过;3条国道(G234、G536、G207)、4条高速(二广、益马、益娄衡、益阳南线)、9条省道(S217、S229、S230、S231、S233、S238、S241、S317、S324)横贯东西。
2024年,桃江县全年处治县道安全隐患点1288处,处治农村公路安全隐患212.261公里,改造危桥13座,农村公路养护工程56.002024年,桃江县1公里,其中破碎板处治5.894公里,农村公路中修(白加黑)50.107公里。
2024年,桃江县国道234赫山区谢林港至桃江石洞公路桃江段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235万元,已全部完工并通车运行。全年完成“三路”建设12.34公里,新村与撤并村联通路建设24.186公里。毛羊坪渡改桥(大栗港桥)项目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截至2024年末,桃江县民用车辆拥有量150682辆,其中汽车103503辆。全年全社会货运周转量43615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985万人公里。 [21]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民俗文化

桃江县的民俗风气,古尚俭朴。明万历《益阳县志》载:“民尚朴素,勤于衣桑,拙干商贾。”
桃花江的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有舞龙、舞狮、地花鼓、胡呐喊、三棒鼓、打渔鼓、腰鼓、弹月琴、秧歌、赛龙舟和马迹塘“故事”等。
女娲补天传说、屈原天问遗址、“国保” 春秋古越墓群、浮邱山千年银杏群,见证了人文历史的久远;“马迹塘故事” “胡呐喊” “地花鼓” “五道茶”,诠释了桃江民俗文化的厚重。

文物保护

截至2024年底,桃江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4处。 [25-26]
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桃江腰子仑春秋墓群被列入古墓群文物保护类别,晋升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类别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年代
1
近、现代纪念建筑及重要史迹
熊亨翰墓
近代
2
古建筑
萧氏公祠
3
古建筑
4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24年
截至2024年底,参考资料 [25]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桃江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保护单位
1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桃江县伊斯兰教协会
2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桃江马迹塘扎故事
桃江县文化馆
3
传统技艺
桃花江大郁竹艺
湖南省桃江县大郁竹艺有限公司
4
传统技艺
大栗港五道茶
桃江县大栗港镇德茂园村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4年底,参考资料 [24]
桃江瞿峰米醋传统制作技艺,是益阳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之一,主要流传于湖南益阳桃江县武潭镇境内。瞿峰米醋是采用天文历法,利用春夏节气阴阳的转化自然搅合生化的纯天然米醋。与传统米醋相比,不需要添加任何酒曲红曲或糖化酶之类的原料去发酵,直接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和当地水质经一百多天自然搅拌而成。 [13-14]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2022年,桃江县紫金湾欢乐王国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洋泉湾生态旅游区获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华美达酒店获评为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崆峒村获评为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杨家湾乡村休闲旅游区获评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1]2023年,桃花江竹海景区创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县成功申请益阳市2024年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举办权。 [18]
桃花江
桃花江发源于桃江县与宁乡市交界的城墙大山,原名杨柳溪,进入县境的子良岩,在县城汇入资水至志溪统称桃花江。全长82.2千米(其中杨柳溪全长57.2千米,桃花港至志溪25千米)。
花园洞
花园洞是桃江县城东4千米处的端阳山一处盆地名。清同治《益阳县志》载,这里“林壑幽邃,有石鼓数座,莫知所自,传为屈原读书处,有屈女绣英墓,洞口有三闾桥”。今存遗址。洞口之三闾桥,为乡人纪念屈原而修,是现今县境最古老的民间石桥之一。历代多次重修,最后一次桥碑刻有“咸丰八年岁次戊午仲冬谷旦立”。1988年桃江县人民政府再次修复。
洪山竹海
洪山竹海位于桃江县城东郊的猴栗岭,是一个3400公顷竹林连片的茫茫竹海。桃益一级公路从其间穿插而过。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二年(1852)12月,太平军攻克益阳县,洪秀全将益阳县改名得胜县,曾派兵在猴栗岭一带驻扎,此山故名“洪山”。此间丘岗起伏,一般海拔100米~250米,主峰雪峰坳335.4米。竹海翠竹挺拔,坡连坡,山连山,登上观竹楼,放眼远眺,竹浪翻腾,似航行于碧波荡漾的大海之中。
金盆庵
金盆庵又称青龙庵,位于洪山竹海景区内。据旧志书桃花江图:“此庵坐落青龙山,与端阳山对望,背靠青峰,下临深渊。四周古枫峥嵘,香樟浓郁,杜鹃、山茶姹紫嫣红,杉林、修竹碧绿凝翠。
桃花江森林公园
桃花江森林公园位于桃江县境南部,距县城35千米处。园区南北宽6.9千米,东西长7.4千米,总面积1390.5公顷。园内有一蓄水726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桃花江水库,水面460多公顷,明净如镜。园区森林覆盖率达94.6%,园内有桃花湖、白鹭岛、飞水岩、石门峡、子良岩、鹰嘴岩和美女梳头等多处景点。该园1992年被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
凤凰山
凤凰山又名桃骨山,位于县城之东,杨柳溪入资水处。县治所在地。山上古木参天,苍劲挺拔。山下江面辽阔,百舸争流。相传楚国左徒、三闾大夫屈原放逐江南,曾来这里写下千古名篇《天问》。古有天问台、天问阁。今仅有一石碑,阴刻“古天问阁遗址”6字,数丈之处可辨。天问阁遗址下江边,岩石重迭,期间约4米见方一块平坦的青石岩,伸向江中名屈子钓台(又名天问石),传为屈原垂钓处。钓台后石壁上之镌刻,左刻屈原徬徨山泽之形象,右刻一八角亭,中有神像,今仍依稀可辨。
天问台
天问台又名凤凰山,位于桃花江汇入资江的地方。传说战国时期楚爱国诗人屈原曾流放到此,作著名的《天问》
浮邱山
浮邱山位于桃江县西南12千米,主峰海拔752米,面积58平方千米,人称“小南岳”。浮邱山因南北朝道士潘子良,在此炼丹修仙,他自号浮邱子,浮邱山便因浮邱子而得名。 [6]
罗溪瀑布
罗溪瀑布位于桃江县高桥乡境内,距县城35千米。发源于海拔847米的吉安仑,流经2.5千米后,遇到了玎对高差103米峭岩,岩宽50米。

特产美食

播报
编辑
桃江县主要特产有修山面、桃花江擂茶、竹笋宴、桃江沙鳖、鲊埠牛肉、武潭鱼、马迹塘、桃江瞿峰米醋 [12]等。
五道茶是桃江的待客之道,贵客临门,主人都会献上五道茶(清茶、蛋茶、擂茶、面茶、盐姜茶)来相迎。
桃江竹凉席,明清时期,就被列为贡品。 [7]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桃江县有三国老将黄忠、明末忠臣郭都贤、清朝名儒肖大猷等历代名流彪炳史册;夏曦夏思痛张子清张昆弟等革命先驱功勋卓著;文坛才子莫应丰,国画大师高希舜胡念祖,两院院士丁夏畦夏家辉文伏波等。截至2013年,全县共有7位将军、7位高校校长、800多名专家教授、290多名飞行员。
桃江县还有夏立表、何宣、夏楚中、方克等名人。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2019年3月,桃江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8]
2020年7月,桃江县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5]
2020年9月,桃江县入选湖南省综合油料大县。 [3]
2021年1月,桃江县入选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创建达标县市区)。
2021年1月20日,桃江县入选2020年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9]
2021年2月,桃江县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15]
2022年12月,桃江县入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11]
2023年11月,桃江县被命名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9]
2024年,中国气象局发布2023年气候生态品牌创建示范活动评审结果,桃江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