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桃園同樂會吹歌

鎖定
桃園同樂會吹歌流傳於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桃園村。
中文名
桃園同樂會吹歌
申報地區
滄州黃驊市
編    號
4—2—1
名錄類別
民間音樂
名錄簡介
桃園村位於黃驊市東北部,娘娘河南岸,與天津市大港區毗鄰,東靠津汕高速公路,南臨子牙新河,西接205國道,交通便利。
桃園村同樂會是村民自發組織的自娛自樂的業餘音樂團體,主要藝術形式為吹打樂,這種古老藝術在民間以口口相授的形式傳承至今。是民間百姓在親人去逝後,請同樂會(民間俗稱“道爺”)通過吹、打、念演奏,追憶親人,安撫亡靈,祈福逝者在冥冥世界平安幸福的民間祭奠活動,或參與春節、元宵節、廟會等重大節慶日及慶典演出。樂器有兩大類,包括管樂器笙、笛、管、嗩吶,打擊樂器鼓、鐃、缽、鑔、鑼、磬等。傳統曲目有《十二孝》、《流河言大讚》等二十多個,現代曲目有40多個。該樂隊現有成員18人,有固定練習場所。
據史料記載,吹歌藝術始創於明末清初的京津冀地區,距今約有數百年曆史。清光緒年間,桃園有民樂愛好者劉振庠、劉長會等七人自帶樂器,先後到小道口村、垛莊村(今屬大港區和靜海縣)拜師學藝。民國時期在劉振庠、劉長會的影響下,又有劉金鐸、劉金敬、許延庭等六人加入,並添置樂器,同樂會初具規模。
20世紀40年代,幾位年長的師傅相繼作古。劉秀林、劉崇貴等七人加入同樂會,苦心操練,樂隊整體技藝有了長足進步,形成同樂會的鼎盛時期。
1962年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劉光林、劉樹槐等十人加入同樂會,師徒們利用農閒時間,勤教苦學,基本上掌握了全部技能。
文革期間,同樂會損失殆盡。後來,早年遷居津郊的第三代師傅劉秀林回桃園定居,他以滿腔心血使同樂會起死回生。歲月流逝,吹歌藝術卻綿延不斷。隨時代發展,增添了一些歡快的曲目,演出場合增加,影響力擴大,桃園吹歌藝術日趨完善。
桃園吹歌傳承了原汁原味的民間技藝,最大限度保留了原生態藝術;所含內容,繼承了中華民族孝道思想和理念;遵守古訓,義務服務一方百姓,滿足了民間大眾文化生活需求,在民間享有盛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