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河芹菜

鎖定
桂河芹菜,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3] 
桂河芹菜因產在稻田鎮桂河村而得名。桂河沖積地土質為褐化砂壤,土層深厚,富含礦物質等多種微量元素,所種芹菜為春種夏收,夏種秋收,一年兩作輪換制,生長期約為七十天,成菜後株高約80釐米,綠杆空心,收穫後將芹菜置於地窖,先潑水,促其二次生長,發育斷筋,約60 日後,芹菜酥脆,入口無渣,口感清香,涼拌、熱炒均宜。 [4-5] 
2009年11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桂河芹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2022年3月,濰坊市桂河芹菜地理標誌商標入選山東省重點地理標誌保護清單。 [8] 
中文名
桂河芹菜
產地名稱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
品質特點
葉綠莖黃,實心無筋,鮮嫩酥脆
地理標誌
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農業部公告第1297號
批准時間
2009年11月27日

桂河芹菜產品特點

桂河芹菜外在感官

桂河芹菜莖高而細,味香濃郁,葉綠莖黃,實心無筋,鮮嫩酥脆。桂河芹菜主栽品種有玻璃脆、文圖拉等,特別是玻璃脆品種,葉綠莖黃、空心無筋、鮮嫩酥脆,以質量優、口感好、無公害、風味獨特而聞名。 [5] 
桂河芹菜 桂河芹菜

桂河芹菜內在品質

桂河芹菜營養豐富,每100克食用部分(包括莖、葉)含粗纖維1.0—1.5%,鈣100—130毫克/100克,鐵15—25.5毫克/千克,蛋白質0.6—0.9%,磷25—45毫克/100克。還具有揮發性特殊物質。桂河芹菜經窖藏後,味清香,質甜脆,可炒、可熬、可煲,還可做成飲品,是涼拌、熱炒的食材。 [5] 

桂河芹菜藥用價值

桂河芹菜屬於旱芹類,藥理作用突出。中醫認為,旱芹性涼、味甘、無毒、入肺胃、肝經,具有平肝清熱、化痰下氣、健胃利尿、祛風利濕、鎮靜降壓之功效,久食能降肝火、清胃熱、通便利腸,可用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咳嗽痰多、小便淋痛、黃疸等病的治療。 [6] 

桂河芹菜產地環境

桂河芹菜土壤地貌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稻田鎮屬河流沖積平原區,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心土通氣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5.5-7之間,有機質含量在1%-2.2%之間。 [5] 

桂河芹菜水文情況

壽光市稻田鎮地勢平坦,桂河水、丹河水從境內蜿蜒穿過,年降水量中等,地下水豐富,能灌能排。 [5] 

桂河芹菜氣候情況

壽光市稻田鎮地處中緯度帶,北瀕渤海,屬暖温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受暖冷氣流的交替影響,形成了“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爽涼多旱,冬季乾冷少雪”的氣候特點。全年平均日照時數2607.4小時,日照為59%。年平均氣温12.4℃,年平均降雨量677.5毫米。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適宜的土壤和降水,為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環境。 [5] 
壽光地理 壽光地理

桂河芹菜歷史淵源

芹菜性喜冷涼、濕潤的氣候。相傳芹菜栽培始於漢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詩經》載:“觱沸檻泉,言採其芹。君子來朝,言觀其旂。”
呂氏春秋》記載:“菜之美者,有云夢之芹。”
桂河芹菜有200餘年的栽培歷史,跟宰相劉羅鍋有一段故事。相傳在清乾隆年間,有一年寒冬臘月時,劉墉至桂河看望與他父親同榜的進士董思恭。回京時,董贈予劉一捆桂河芹菜。那個年代,將近過春節時,鮮菜很少。但桂河芹菜從入冬開始窖藏,春節的時候拔出來很新鮮,劉墉就把這捆芹菜捎到皇宮裏去了,嘗過的人都大加讚賞。自此,桂河芹菜有了名氣。 [6] 
為進一步做大“桂河芹菜”的品牌,壽光市成立了芹菜協會,於2008年正式註冊“桂河”商標。

桂河芹菜生產情況

2009年,桂河芹菜生產面積1200公頃,年產量5.4萬噸。 [5] 

桂河芹菜產品榮譽

2009年11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桂河芹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2020年12月25日,被納入2020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7] 
桂河芹菜 桂河芹菜

桂河芹菜地理標誌

桂河芹菜地域保護範圍

桂河芹菜保護範圍位於東經118°32'—119°10',北緯36°41'—37°19',縱長14千米,橫寬9千米。壽光市稻田鎮位於昌濰大平原西部,地勢平坦、耕層深厚。 [1-2] 

桂河芹菜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壽光市稻田鎮地處昌濰大平源,四季分明,光照時間長,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環境條件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桂河芹菜生長。
桂河芹菜
桂河芹菜(5張)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品種為玻璃脆。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土肥水管理:桂河芹河喜濕,整個苗期以小水勤澆為原則,保持濕潤的土壤條件。在播種後出苗前,用噴壺澆水,保持畦面濕潤。出苗後至幼苗長出2—3片真葉前,因根系數量還很少,故每隔2—3天應澆1次水,使畦面經常保持見幹見濕狀態。澆水時間以早晚為宜。當芹菜長到5—6片葉時,根系比較發達,應適當控制水分,防止徒長,並注意防止蚜蟲危害。在芹菜苗期一般不追肥,如發現缺肥長勢弱時,在3—4片真葉時可隨水追施硫酸銨,每畝施用10千克。在幼苗1—2片真葉時,進行1—2次間苗,苗距3釐米,以擴大營養面積,保證秧苗健壯生長,並結合間苗進行除草。田間管理:幼苗定植後,每天早晚應澆水浸苗,促其成活。定植成活後應勤施糞水,保持土壤濕潤。在封行前,淺中耕2—3次。在高温乾旱季節,生長前期應在大棚上或小拱棚上覆蓋遮陽網或者搭架蓋毛串遮陽。芹菜需肥量大,但根系吸收能力較弱,故應結合澆水,適時叢追肥2—3次,每次追肥每畝施尿素5—8千克,把握淡肥勤施原則,確保養份的均衡供應。產量3000—5000千克。病蟲害防治: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通過選用抗性品種,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科學施肥,改善和優化菜田生態系統,創造一個有利於芹菜生長髮育的環境條件;優先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防治,將菜菜有害生物的為害控制在允許的經濟閾值以下,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的無公害芹菜的目的。
4、產品收穫後處理的規定。立冬前4—5天採收,避免碰壓刺傷。
5、生產記錄要求。桂河芹菜收購單位應建立健全進貨、產品質量檢測、生產加工、銷售等生產記錄。記錄應長期保存。 [5] 

桂河芹菜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及包裝統一標註“桂河芹菜”農產品地理標誌及公共標示圖案。包裝上的標誌和標籤應標明產品名稱、生產者、產地、淨含量和採收日期等,字跡應清晰、完整、準確。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