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林靜江府城牆

鎖定
桂林靜江府城牆,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疊彩區秀峯區,是南宋至明朝時期的古遺址。 [2]  [4] 
桂林靜江府城牆其大致範圍為鐵封山一疊彩山一伏波山一濱江路一杉湖北路一榕湖北路一翊武路—小肉的管城,管城內有鸚鵡山一鐵封山的環形區域,周長約7千米。靜江府城牆巧妙地以石山、河流、湖塘作為天然屏障,外牆以青磚為主(元代甕以大石)。城牆外設馬面,內有藏兵洞。開闢大小城門13座,團樓、望火樓、萬人敵、馬面樓等大型城上屯兵設施15處,硬樓等防禦設施3處。靜江府城牆東面以灕江,南面以榕杉湖,西面以西清、寶賢、麗澤三湖作為護城河壕,北面則賴鐵封山、鸚鵡山夾峙的天險,構成了易守難攻的“鐵打桂林城”。13座城門如今只有古南門及東鎮門保存相對完整,另有北門及西清門僅餘部分城牆及拱券遺址。桂林靜江府城牆是中國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宋代古城牆之一,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可以通過這些殘留城牆研究古代城池建設與軍事防禦,更因為能與《靜江府城池圖》相互印證,從城牆實物、城圖、圖記中進一步瞭解桂林宋代的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2-3] 
2019年10月,桂林靜江府城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桂林靜江府城牆
地理位置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疊彩區秀峯區
所處時代
南宋至明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413-3-21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桂林靜江府城牆歷史沿革

桂林靜江府城牆古南門於南宋景定三年至五年(1262~1264年)建造,名威德門。明洪武八年(1375年),桂林城池擴展至陽江,原宋代南部城垣逐漸損毀,僅存此門。門上的城樓多次變更,元至正門樓為關羽祠,明正德年間改為應奎樓,嘉靖初又改仰高樓。 [2] 
桂林靜江府城牆東鎮門建於南宋鹹淳五年至八年間(1269~1272年),不過當時未有名稱,明代稱為“東正門”,清代康熙年間始稱“東鎮門”。 [2]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進攻桂林城,桂林守將馬率部特城相持三個多月,經歷百餘戰,最後壯烈殉城,元兵才佔領這座城池,充分顯示了靜江府城牆的防禦能力。 [2]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桂林保衞戰”,靜江府城牆在戰鬥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2] 

桂林靜江府城牆建築特點

靜江府城池圖 靜江府城池圖
從《靜江府城池圖並記》及現存的城牆遺蹟來看,靜江府城牆其大致範圍為鐵封山一疊彩山一伏波山一濱江路一杉湖北路一榕湖北路一翊武路—小肉的管城,管城內有鸚鵡山一鐵封山的環形區域,周長約7千米。靜江府城牆巧妙地以石山、河流、湖塘作為天然屏障,外牆以青磚為主(元代甕以大石)。城牆外設馬面,內有藏兵洞。開闢大小城門13座,團樓、望火樓、萬人敵、馬面樓等大型城上屯兵設施15處,硬樓等防禦設施37。靜江府城牆東面以灕江,南面以榕杉湖,西面以西清、寶賢、麗澤三湖作為護城河壕,北面則賴鐵封山、鸚鵡山夾峙的天險,構成了易守難攻的“鐵打桂林城”。
桂林靜江府城牆 桂林靜江府城牆
桂林靜江府城牆現存13段殘垣,主要分佈在桂林古城北、西兩面,包括東鎮門段城牆,鐵封山東段城牆,鐵封山東北段城牆,鐵封山北段城牆,安定門遺址城牆,鸚鵡山北麓城牆,鸚鵡山西側城牆,西清門遺址城牆,寶積山段城牆,翊武路師大附中段城牆,翊武路、四會路口段城牆,翊武路南段城牆,古南門段城牆。除最後兩段位於秀峯區外,其餘均在疊彩區範圍內。現存城牆總長約1145.98,最寬處19.7米,最窄處0.5米,城牆度為0.5~6.米。從民國時期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城市擴建改造,原有的大部分城牆毀於拆牆修路和建房。13個城門如今只有古南門東鎮門保存相對完整,另有北門及西清門僅餘部分城牆及拱券遺址。 [2]  [4] 
古南門
古南門 古南門
古南門位於桂林市秀峯區榕湖北路與榕蔭路交匯處,前瀕榕湖。據載,城門上有榕樹根跨門外,盤錯至地,故古南門也叫榕樹門,清代畫家朱樹德“桂林續八景”之一的“榕城古蔭”即指此處。古南門坐北朝南,用長方形料石圍砌,施灰漿,內充夯土。城台高.3米,寬39.4,厚19.4米;門洞高3.5米,寬2.米,深1.4米;門洞內宋、明兩,北段下部石砌,頂為宋代寬薄形青磚拱券;南段皆是料石結構,為明代拓建。現城門樓為光復後所建仿民國建築。 [2] 
東鎮門
東鎮門 東鎮門
東鎮門是兩座保存完整的宋靜江府城門中的一座,位於疊彩區東鎮路東端,鐵封山東南麓灕江邊,它坐西朝東,門洞為縱聯式拱券結構,以長方條石砌築,略施灰漿,內夯實填土,城台高.8米,16.3米,城門洞東寬2.95米,西端2.3米,城門南側內牆有登上城的青石台階。東鎮門南北城牆連接疊彩山與鐵封山,總長度約475米,平均高度5.8米,城牆寬8.3,建有高1.8的青磚牆北段城牆接鐵封東頭,設武台一處,南接疊彩東北端,借兩端山崖為壁,因一泓江水為池。 [2] 
安定門
藏兵洞 藏兵洞
“北門”安定門,曾是靜江府城牆的代表。安定門地處桂林城北要衝,雖然沒有護城河壕作為防禦輔助,但這一帶羣峯管立,鐵封山與鸚鵡山之間僅百餘米的狹小空間內,築有由南北兩道城牆圍成的甕城,加上兩側鐵封山、鸚鵝山上的城牆,形成極有利的易守難攻防守地形,再輔以防衞重兵,成為桂林城最堅固的陣地。北門建成後歷經多次攻城戰,即便面對現代火器裝備的侵華日軍,也從未先行失守。民國時期有北門月城照片保存至今,還可以看到月城內青石板鋪路,有水井、牌坊等,反映那時的北門,軍用民用已經融為一體。 [2] 

桂林靜江府城牆歷史文化

靜江府築城
南宋末年,為抵禦金兵南侵、宋理宗於寶佑六年十二月(1258年1月)二十六日,詔李曾伯“城築關隘,訓練民兵峒丁,申嚴防遏”。當時李曾伯以廣南制置大使兼知靜江府(府治在今桂林)開始增築新城,至宋鹹淳八年(1272年)止,歷時14年,經過了李曾伯、朱禩孫、趙汝暨、胡穎四任廣西經略使主持建造。宋代經過多次大規模的修築,從而形成了宋代桂林城的基本格局。
李曾伯修築的靜江府城範圍由雪觀(伏波山附近)沿河到馬王山腳(今疊彩山木龍洞),至岑公祠(今木龍湖南岸),過桂嶺達寶積山頂修兩道新城牆,長312丈,高2丈,面寬2丈,腳寬4丈5尺。在古南門西新修月城1座,並將伏波山自北而南至杉湖北岸的舊城重加修築。朱禩孫由榕湖北沿今翊武路至寶積山新築一道城牆與舊城連接,比其他城牆厚而高,面寬4丈,腳寬8丈,高3丈。胡穎築新城四處長400多丈。四任經略使經過14年的努力,將靜江府城往西、往北擴建,往北延伸至觀音閣,往西至今翊武路,南達榕湖和杉湖,東瀕灕江,依山傍水、因地制宜,構成了不規則的南北長、東西窄的城市格局,除幹道保留十字形外,其餘街巷多隨地形靈活變化。擴建中保留了城南和城西的護城河,增強了城市的防禦功能,並把隱山的西湖擴大了近4萬平方米。從虞山下開鑿了一條朝宗渠,經迥龍山流人城西壕塘。從此形成了東有灕江,南有榕杉湖,西有壕塘,北有朝宗渠的護城河體系。桂林城“一水抱城流”的格局從此形成。宋代城池到這時止,比唐城護大約1倍,面積約2平方千米。 [3-4] 

桂林靜江府城牆文物價值

桂林靜江府城牆是中國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宋代古城牆之一,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可以通過這些殘留城牆研究古代城池建設與軍事防禦,更因為能與《靜江府城池圖》相互印證,從城牆實物、城圖、圖記中進一步瞭解桂林宋代的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2]  [4] 

桂林靜江府城牆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桂林靜江府城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桂林靜江府城牆旅遊信息

桂林靜江府城牆地理位置

桂林靜江府城牆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疊彩區秀峯區

桂林靜江府城牆交通信息

自駕: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桂林靜江府城牆,路程約17.3千米,用時約31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