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

鎖定
中國有色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國際旅遊名城和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她的前身是1955年創建於北京的重工業部地質局礦物原料檢驗所。1970年遷至桂林,1983年劃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更名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礦產地質研究院,為直屬地師級(正廳級)科研事業單位;1999年轉製為科技型企業,更名為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管理; 2011年10月成為中國有色礦業集團(央企、世界500強)控股科研型單位。現佔地面積180餘畝,建築面積11萬餘平方米。擁有總資產6.4億元。有從業人員647人,在崗正式職工386人,其中:工程師124人,高級工程師53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32人;博士20人,碩士(研究生)73人;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優秀專家5人,獲廣西優秀專家稱號6人,獲“中國有色金屬系統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4人,廣西“十百千”拔尖人才第二層次人才6人,“八桂學者”1人,廣西“政府特聘專家”1人,是“廣西特種新材料研發人才小高地”依託單位。
中文名
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
前    身
重工業部地質局礦物原料檢驗所
建築面積
11萬餘平方米
佔地面積
180餘畝
地    區
桂林

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辦院實力

科研創新實力日益增強。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這是迄今為止廣西科研院所獲得的最高獎項,還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五十多年來,共完成科研項目2600餘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全國科技大會獎、國家發明獎等共23項;獲省部級科研進步獎275項,其中二等獎以上76項。
依託我院建設的國家、行業和自治區級科研創新平台有:國家特種礦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隱伏金屬礦牀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特種新材料研發人才小高地、廣西環境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超硬材料重點實驗室、廣西環境工程與保護評價重點實驗室和成礦機理與礦產勘查行業重點實驗室;廣西礦業工程院;國際標準化組織電子探針分析技術委員會(ISO/TC202/SC2)主席單位,並承擔SC2秘書處工作;全國材料協會超硬材料及製品專業委員會主席單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工作站;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成工作站。
主要從事以下行業領域:地質科研居國內領先水平,科研與勘查一體化獨樹一幟;新材料技術研發達國際水平;環保技術研發、工程勘察和地質災害治理技術達廣西先進水平;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起點高;分析測試實力雄厚,科研創新平台建設日臻完善;礦業經濟發展異軍崛起。擁有10個研究所、分院和研究中心,11個全資、控股和參股公司,1個科研產業化基地。
各類資質齊全,擁有: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地質實驗測試(巖礦測試)甲級和地質實驗測試(巖礦鑑定)乙級資質;岩土工程(勘察、測試監測檢測、諮詢、監理)甲級、岩土工程(設計)乙級、地基與基礎工程總承包三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施工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乙級和監理丙級資質證書;工程諮詢、環境工程(廢水)專項工程設計和環境影響評價等乙級資質證書。

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特色優勢

一 在地質找礦研究方面,具有地質、物探、化探等專業配套、技術方法手段齊全的綜合優勢,出色地完成了國家及有關部委下達的“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和重點項目,其中一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九五”兩個國家科技攻關(地質)項目獲國務院表彰獎,研究院均為課題負責單位之一。研究院的綜合實力和運行績效在全國地勘行業100多家科研院所中名列前茅(第2—第7名),與中科院地質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處於三足鼎立的地位,在全國地勘行業具有較高知名度。
二 在新材料—尤其是在超硬材料、人工晶體及天然礦物材料的研發與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方面,具有許多創新性的成果和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及優良的設備條件。具有廣西區唯一的國家級工程中心——國家特種礦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超硬材料的牽頭單位和技術發源地之一,其綜合實力居國內領先水平,對國家超硬材料行業的發展作出過創造性的重大貢獻,並因此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水熱法生長高檔寶石晶體材料方面,其成果水平和設備性能均居國際先進水平,正在向功能晶體材料方向拓展。
三 在環境保護與治理方面,八十年代以前,以礦山廢棄物綜合利用研究為主,為國內許多大型礦山解決了伴生元素和稀有分散元素的綜合利用難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九十年代初,以研究院技術為基礎引進外資興辦了桂林利凱特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產業已初具規模,在國內環保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已於2001年改造成為股份有限公司。九十年代中期以來,集中力量開展污水治理技術和設備研發,環保礦物材料開發,對地質災害治理、石山地區生態重建、礦山固體廢棄物、“貧、細、雜”呆礦綜合利用等研究,取得了較好效果。2003年經廣西區經貿委批准,正在組建廣西環境保護技術開發中心。
四 分析測試方面,研究院是國際標準化組織電子探針分析技術委員會(ISO/TC202/SC2)主席單位,並承擔SC2秘書處工作,有色金屬桂林礦產地質測試中心是經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的,我國有色地質行業的一級實驗室,是廣西區科技廳授權的省級科技成果檢測鑑定法定機構。
國家特種礦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成礦機理與礦物材料開發重點實驗室分獲廣西區科技創新金源單位。
廣西區最大的研究院
擁有廣西區唯一的國家級工程中心-國家特種礦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綜合實力和運行績效在全國地勘行業100多家科研院所中名列前茅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電子探針分析技術委員會(ISO/TC202/SC2)主席單位
地質測試中心是有色地質行業的一級實驗室
曾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40多項
連續14年和8年保持桂林市和自治區“文明單位”稱號

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權屬單位

擁有(中國)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桂林地質調查所、有色金屬桂林礦產地質測試中心、廣西環境保護技術開發中心。
下設礦產地質研究所、資源環境研究所、成礦機理與礦物材料開發重點實驗室等研究機構和桂林特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桂林創源金剛石有限公司、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工程勘察院等高新技術企業

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總部機構

院長辦公室;黨委辦公室:包括組織、宣傳、紀檢、監察、工會、團委、計生、離退辦;科技與規劃發展處:包括學術委員會;人力資源處(部):包括外事、教育培訓;投資與經營管理處;行政處:包括保衞科。

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重大獲獎

1、1978年,“人造金剛石鑽探技術”、“我國的矽卡巖型鐵銅礦牀成礦規律及找礦經驗總結”等,全國科學大會獎。
2、1985年,“金剛石地質岩心鑽探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3、1987年,“長江中下游銅硫金銀資源重大發現與箇舊-大廠錫成礦條件、找礦方法及遠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4、2007年,“建築行業用高檔金剛石工具的開發及應用”,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