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林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鎖定
桂林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成立於2023年,其前身為建校初期的基礎教學部和1997年成立的電子與計算機系。學院現有應用物理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通信工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電子信息工程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校博士點培育學科)、電子信息(新一代電子技術、通信工程)、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1621名,碩士研究生231名,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1] 
中文名
桂林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創辦時間
2023年
主管部門
桂林理工大學
本科專業
4個 [1] 
碩士點
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校博士點培育學科)
電子信息(新一代電子技術、通信工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
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 [1] 

桂林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85人,其中專任教師75人,正高職稱18人,副高職稱3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4人,有省級學科帶頭人、廣西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屏風學者等一批優秀人才,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高、職稱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團結協作、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 [1] 

桂林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學院人才培養條件良好。現設有應用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大學物理等5個教研室以及物理與信息實驗中心和大學物理實驗室。學院現有實驗室用房面積4000多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 4100多萬元,擁有應用物理學和通信工程2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大學物理、印刷電路板小型工業化製備、電路分析基礎等3門自治區一流課程。學院現有廣西高校低維結構物理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共建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電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嵌入式技術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等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此外,學院與區內外相關企業建立了20多個相對穩定的校企協同育人基地。 [1] 

桂林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所獲榮譽

學院教學科研成果突出。近年來,學院教職工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0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5項,地方政府及企業委託項目20多項,項目總經費2500多萬元。公開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00多篇,其中Nature 子刊3篇,SCI/EI檢索300多篇,獲得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及軟件著作權210多項,出版專著教材14部。獲廣西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軍隊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相關行業協會科技獎勵2項。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獲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2項,成果獲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
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強。近年來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程科技作品競賽等重要比賽中,共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級以上獎項23項。其中,榮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獎5項,銀獎8項,榮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區三等獎1項;榮獲“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1項,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獎2項。 [1] 

桂林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學院全面落實教育強國方針,堅持立德樹人,以培養適應國家和地方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以博士點建設為龍頭,不斷加強學院內涵建設,深化理工融合,努力把學院打造成為學科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區域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物理與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基地。 [1] 
參考資料
  • 1.    學院簡介  .桂林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T[引用日期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