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林市電視藝術家協會

鎖定
桂林市電視藝術家協會成立於1994年9月,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自願結合的羣眾專業團體,是桂林市文聯的團體會員,為便利工作,同時接受桂林市廣播電視局的領導。協會會員來自全市從事電視文藝及專題的創作、策劃、編導、拍攝、製作的中堅骨幹力量。現有會員63人,理事10人。
公司名稱
桂林市電視藝術家協會
成立時間
1994年9月
會    員
63人
理    事
10人

目錄

桂林市電視藝術家協會簡介

桂林市電視藝術家協會在市文聯和市廣電局的領導和指導下,通過理事會和全體會員的不懈努力,經常開展理論研討、影視評論等活動,如每年組織會員進行業務培訓、電視腳本的寫作、精品節目的創作、優秀節目的賞析和評選等。在電視文學藝術的創作活動中,一批有思想、有志向、有幹勁、有能力的電視文藝創作人員脱穎而出,使整個協會的電視文藝
創作充滿着勃勃生機。近年來,協會獲得省(自治區)以上表彰的電視藝術家有:全國電視文藝百佳張榕容,廣西十三年文藝家成果展示會入選文藝家楊小肅、張榕容、劉澍萌,廣西電視十佳楊小肅、張榕容、鍾毅。

桂林市電視藝術家協會榮譽

電視節目的創作和獲獎,極大地豐富了廣西和桂林的電視熒屏,展示了我市強大的電視文藝節目的精品創作力量,使我市電視文藝創作躋身於廣西乃至全國地方電視的先進行列。協會60多名會員,作品獲得省部級表彰的有58人,佔會員總數的90.2%,組織會員創作拍攝電視作品(包括電視文藝、電視劇、電視專題、電視散文、電視紀錄片)有123部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其中,較為突出的有《父親的灕江》、《西街一日》、《南國瑤寨――我的第二故鄉》、《消逝的足跡》、《遇龍河》、《故鄉的舟月》、《大嶺山之路》、《進火》、《巧妹子》、《人與石頭的對話》、《榕湖之夜》、《白果》等一批作品分別獲得全國駿馬獎、星光獎、金橋獎、金鷹獎、廣西銅鼓獎、廣西電視文藝一等獎等獎項。此外,協助中央電視台拍攝了大型文獻電視片《劉少奇》,與廣西電視台合作拍攝的電視紀錄片《解放廣西》,並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廣西銅鼓獎。
12年來,桂林市電視藝術家協會不斷髮展壯大,電視文藝創作力量不斷增強,電視文藝精品不斷湧現,發展的基礎十分牢固,為今後的再次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