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峯古民居

鎖定
桂峯古民村,位於福建省尤溪縣洋中鎮東北部,距京福高速公路洋中互通口僅10公里,海拔550米,羣山環抱,雲霧縈繞,山青水秀,氣候宜人,被譽為“山中理窟”、“雲霞仙境”。
桂峯村歷史悠久,宋淳祐七年(1247),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孫蔡長在此肇基,承祖訓避世築居、耕讀傳家。幾個世紀以來,桂峯蔡氏子孫在這繁衍發展,創造文明,使桂峯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之鄉,素有“小福州”之美稱。
桂峯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深厚的朱子文化淵源的魅力吸引着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2007年被國家命名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中文名
桂峯古民居
地理位置
福建尤溪縣桂峯村
佔地面積
13 公頃
保護級別
2007年被國家命名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海    拔
550 m

桂峯古民居主要景點

文物古蹟作為文化名村的主要標誌,是承載各個歷史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歷史積澱,古建築是文物古蹟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典型的古建築簡述如下:
1、蔡氏祖廟:佔地面積1390平方米,建築面積731平方米,為二進單檐歇山頂木構建築,是蔡氏最早肇基地,始建於宋元時期,清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廿二夜遭火災,遂於次年(1791年)在舊址上重新鼎建,現存建築基本完整。中軸線上依次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為三層建築,迭梁式與穿鬥式混合結構,正堂廳頭設有神龕,供後裔春秋祭祀。祖廟整座建築四周環有石砌走廊,屋後有五層花台,花台溝邊左右各有一口小井,被譽為“龍眼”。關於龍眼有一傳説。
2、蔡氏宗祠:佔地面積948平方米,建築面積616平方米,公元1169年蔡茂相中進士後於第三年主持興建,當時正值蔡氏家族鼎盛時期,建築豪華。全祠用80根巨大杉木柱子構建,寬枋大梁,不用一釘一鐵,全部用卯榫鑲嵌而成,極富特色。中軸線上依次為正堂、中堂、門樓華表。地面用石板和石灰三合土鋪就,異常堅固。
3、石獅厝:該厝建於清嘉慶年間,佔地面積590平方米,建築面積486平方米,為二進穿鬥式歇山頂木構建築,因厝藏一精美石獅而得名。房屋四周依地勢築有圍牆,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石雕是該厝一顯著特色,雕刻內容豐富。
4、樓坪廳大菲:佔地面積594.6平方米,建築面積520平方米,二進制穿鬥式木構建築。因地勢陡峭,於右側搭一樓板為廳,故曰“樓坪廳”。該厝是台胞蔡龍豪先生兒時居住地。在擋濺牆上作畫是該厝一大特色。
5、後門山大厝:為獨立建築,清末明初耗資一萬三千兩百銀,歷經十餘年建成,模訪官家府第結構而建築,用料考研,做工精細。該厝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為三進重檐歇山頂穿鬥式木構建築。據記載,該厝出文武舉人名一名,秀才7名,文化氛圍濃厚,在當地影響較大。該厝有一古洞,深不可測,洞口僅二尺見方。據説至今還無人敢進入。
6、後門嶺民居: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為二進制單檐穿鬥式木構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後堂、廂房、二堂、門亭。左右為橫厝,右側建有華表山門。佔地面積1026平方米,建築面積893.5平方米。傳説厝主在建房時,聽説蕭公菩薩不進有兩層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不便更改,放棄了建兩層房的主張,所以該房二堂作為主廳堂。
7、後門田大厝: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多平方米。為三進重檐歇山頂木構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周築有圍牆,始建於清咸豐年間。據記載厝主在建築後期出意外變故,地面部分來不及裝修,迫使工程中斷,以至於留下一些缺憾。
8、資壽寺:又稱“皇山寺”,位於村東2-5公里處,是一座千年古寺。建於唐乾寧四年(897年),明崇禎十二年(1640年)重個,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僧瑞光復修。建築主體部分保留典型的唐代風格,佔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5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觀音殿、三寶佛殿、放生池、迴廊山門。整個建築拾級而上,寺門踏跺高達30多層,殿宇顯得莊嚴肅穆,氣派非凡。(1992年,該寺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桂峯自然景觀尤其優美多姿:位於村內或是天然生成或是人工雕造的清新脱俗,婀娜多姿,吸引了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數以百篇詩詞歌賦。還有一個著名景區――深坑大峽谷。位於村尾不足2公里處,此景區處於原始森林之間,分佈着各種奇花異草和豐富的珍稀動植物,是專家學者不可多得的考察地,主要景點有:巨龜枕流、 雙響瀑、單 瀑布、龍潛深井、浴仙塘、龍門虎嘯、八俊潭。這個景區屬於純天然型,處未開發狀態,希望有意者前來投資開發。

桂峯古民居民居現狀

桂峯古民居位於福建尤溪縣桂峯村,歷史上曾名桂嶺、又叫蔡嶺、嶺頭。其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保護區佔地面積13公傾,傳統街區建築羣面積2.6萬平方米。現存古民居39幢中,最早的建於明代後期。整個村落建築風格獨特,依山就勢分佈於村的三面山坡上,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村中小橋流水,曲巷通幽。曾經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條官道,是尤溪內地達官貴人、商賈小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經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轉地,素有“小福州”之美稱。村中古民居雖建設年代已久,但古風猶存,是都市居民瞭解歷史(明代後期、清代建築)、休閒、度假的好去處。2002年,被福建省政府命名為第二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國家命名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桂峯古民居發展

被專家們讚歎為“山中理窟”、“雲霞仙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尤溪縣洋中鎮桂峯村海拔599米,四周羣山環抱、山清水秀、氣候怡人,現存明、清時代古建築39幢,是我省發現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時代古建築羣,也是尤溪縣第一個獲得“省級生態村”殊榮的古村。
原來的桂峯和許多偏僻農村一樣:傳統農業佔主導、滿地畜禽糞便、沿路旱廁排排、環村小河臭氣熏天、村民精神生活單調,破壞環境行為處處可見。自2003年新兩委上任伊始,村裏提出了“以開發促保護,以保護帶開發”的發展模式,經過大力宣傳,全村上下迅速形成了“只有發展旅遊才能振興桂峯經濟”的共識,為此,創建一個乾淨、文明的旅遊環境成為首要任務。在尤溪縣環保局的大力支持下,桂峯制定了生態村建設實施方案,着力從“以優美的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態文化”這兩大方面入手,通過引進項目、全民參與的形式,籌集300多萬元用於生態村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使桂峯徹底告別了‘髒亂差’,村民過上了文明、健康的新生活,也給到此體驗古民居文化底藴的遊客一個美好的印象。
桂峯村在改造生態環境,創建“省級生態村”的過程中,按照旅遊發展要求,五大舉措並行。一是大力宣傳,使環保意識在村民的意識裏生根,做到思想通、百事通、一通百通,確保建設工作順利;二是保障“三通”,即通水泥路、通自來水、通電;三是集中整治“髒亂差”,將人畜分居,拆除豬欄旱廁,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在村域內建造4座佈局合理的現代化公廁,安裝了38個垃圾桶和40盞路燈,建設一座垃圾中轉站和一處大型垃圾填埋場;四是大力植樹造林,以恢復“桂花原是嶺頭香”美譽,結合宗親力量,鼓勵村民在房前屋後種植3000多株名貴樹種,實現“屋在綠中”;五是琢磨出了一套可持續保持生態環境的方法,即一方面依靠民間組織,成立管護隊伍,專門負責村域衞生保潔,另一方面通過發展旅遊使村民從中感受到了生態旅遊帶來的實惠,使保護環境成為了村民自覺的行為。
古民居
古民居(19張)
如今的桂峯村,丹桂飄香,村莊整潔乾淨,隨着創建生態村活動的進一步深入,全村羣眾的精神面貌悄悄的發生了變化,過去隨地吐痰、亂扔髒物、損壞公物、亂砍濫伐等違反村規民約的不文明行為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人講衞生、講公益、講文明的社會氣象,全村治安秩序良好,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實現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建設目標,並多次獲得市、縣政府的表彰。2009年通過問卷調查,村民對村域內人居環境的滿意率高達100%。

桂峯古民居一日遊路線

一日遊
一日遊(9張)
早福州出發,赴尤溪洋中,遊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桂峯古民居,10:00抵達,遊石印橋--蔡氏宗祠--石砌街區--樓坪廳--石獅厝--七家頭厝--後門田厝--長房厝--後門山厝--後門嶺厝--蔡奇祖居--立剛堂--蔡氏祖廟--武舉厝--半月塘書齋--下坪古街--姻緣樹--福州古道--引鳳亭等景,中餐(農家菜)後自由拍照,約15:00集中返程,約17:00抵達福州,結束愉快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