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南地不容

鎖定
桂南地不容(Stephania kuinanensis H. S. Lo & M. Yang)是防已科千金藤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廣西等地,多生於荒地上,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桂南地不容
拉丁學名
Stephania kuinanensis H. S. Lo & M. Yang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防己科
千金藤屬
桂南地不容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瀕危 )

桂南地不容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長可達3米,全株無毛;莖和分枝均有直線紋。葉片紙質,三角狀近圓形,長、寬均7-9釐米,很少超過10釐米,頂端短尖,基部近截平至微圓,邊全緣或偶有少數粗齒;掌狀脈9-10條,網狀小脈很清楚;葉柄通常比葉片短,很少與葉片近等長或較長。雄花序為復傘形聚傘花序,單生葉腋,或幾個生於腋生、稍肉質、具小型葉的短枝上,總花梗長1-4釐米,纖細,傘梗6-7條,長約1釐米,苞片線形;雄花(未充分開放):萼片淡綠色,外輪3片近倒披針形,長約1.5毫米,寬約0.6毫米,內輪3片倒卵形,長約1.5毫米,寬約0.9毫米;花瓣3,橙黃色,肉質,闊楔形,寬約0.8毫米,內面基部有2個腺體;聚葯雄蕊長約1毫米,花葯6-7個;雌花序僅見早期的,呈頭狀。果序腋生,果序梗挺直,長6.5-4釐米,傘梗長1釐米或不及;果梗直,長2-3毫米,非肉質;核果倒卵形,紅色,果核長6.5毫米,寬5.5毫米,背部有4行柱狀雕紋,每行18-20顆,柱狀凸起的頂端鈍,不呈頭狀,胎座跡正中穿孔。花期4-5月。
本種不僅外部形態與荷包地不容有許多相似之點,以塊根所含總生物鹼薄層層析圖譜來看,二者也頗相似,説明它們之間確有很密切的關係。

桂南地不容生長環境

物種常生長於荒地上。

桂南地不容分佈範圍

物種產於廣西龍州南部。模式標本採自龍州。 [1] 

桂南地不容本種提示

本種雖然也生長在石灰岩地區,但據所見多在山腳土壤較深厚肥沃的地方,在乾旱的岩石隙縫中生長的尚未見過。塊根比較小,直徑很少超過10釐米,初步分析結果表明不僅含較多量的左旋荷包牡丹鹼(l-dicentrine),而且含有一定量的顱通定(rotundine)。經濟價值較大,但據所知本種藏量有限。

桂南地不容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