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格魯吉亞國旗

鎖定
格魯吉亞國旗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白色旗面,紅色的聖喬治十字將旗面分為4部分,每部分中央各有一個博爾尼西小紅十字。
博爾尼西十字圖案最初取自於Bolnisi Sioni大教堂的裝飾,後來逐漸成為格魯吉亞國家象徵。這種中間窄,而四端寬大的“大腳”十字,作為十字紋章的大類,被稱作cross patty(源自法語,Cross pattée),常常出現在中世紀的文藝作品中。後世著名的醫院騎士團紋章圖案——馬耳他十字,和德國鐵十字勳章圖案(源自條頓騎士圖紋章),都屬於Cross pattée。
2004年1月14日,格魯吉亞議會通過法案,決定停止使用1990年確定的原國旗,取而代之的是“白色旗底,5個紅色十字架”的新國旗。格魯吉亞國旗是一面十分古老的旗幟。早在公元5世紀,白底紅色聖喬治十字的旗幟已經是格魯吉亞民族和國家的象徵。在塔瑪拉女王時代此旗是對抗塞爾柱帝國的象徵。1376年,在Pizzigani兄弟所繪製的十四世紀地圖上,格魯吉亞國旗被加上了四個小紅十字,其模仿了耶路撒冷十字。
Flag Description: white rectangle with a central red cross extending to all four sides of the flag; each of the four quadrants displays a small red bolnur-katskhuri cross; although adopted as the official Georgian flag in 2004, the five-cross flag design appears to date back to the 14th century [1] 
中文名
格魯吉亞國旗
長寬之比
3:2
顏    色
白色
組    織
4部分
布面文字
博爾尼西紅十字
地理位置
格魯吉亞
使用日期
2004年1月14日

格魯吉亞國旗國旗變體

阿扎爾自治共和國國旗 阿扎爾自治共和國國旗
2004年7月20日,阿扎爾自治共和國議會宣佈廢止阿扎爾自治共和國在阿巴希澤統治下使用的舊旗幟,批准使用了一面新的旗幟。在旗幟左上角是格魯吉亞的新國旗,而旗地由四條深藍色槓與三條白色槓組成。深藍色象徵着海洋,白色象徵着純潔。

格魯吉亞國旗歷史沿革

格魯吉亞國旗建國初期

格魯吉亞歷史國旗
格魯吉亞歷史國旗(15張)
1917年俄國革命後,格魯吉亞即宣佈獨立。1918年開始啓用黑白棕三色旗。 1921年,格魯吉亞併入外高加索聯邦,1922年隨着外高加索聯邦一起併入蘇聯

格魯吉亞國旗蘇聯時期

蘇聯體制內的格魯吉亞國旗與蘇聯國旗相似。
紅底,左上方有一個藍色正方形,裏面有紅色鐮刀錘子,周圍放射出紅色線條藍色正方形右邊有一條藍色條紋。

格魯吉亞國旗蘇聯解體後

1991年3月格魯吉亞宣佈獨立,恢復使用1918年的黑白棕三色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旗地為紅褐色;左上角有兩個小長方形,上黑下白。黑色象徵剛毅的性格;白色代表神聖和聖潔;紅褐色標誌着格魯吉亞人民在歷史上的革命鬥爭,象徵勝利。這面旗幟是首任總統,民族主義者加姆薩胡爾季阿提倡恢復的,所以本身也帶有格魯吉亞民族主義色彩,後來加氏倒台,謝瓦爾德納澤繼續沿用這面旗幟。但到了玫瑰革命時期,這面國旗又被視為謝瓦爾德納澤的象徵,玫瑰革命成功後,薩卡什維利政府立即廢除了這面旗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