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格雷貝

鎖定
格雷貝(Graebe,Karl James Peter) 德國化學家。1841年2月24日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1927年1月19日卒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有機化學家們描述芳香族化合物結構時所使用的,為大家所熟悉的術語如“Ortho”(正),“Meta”(鄰)和“Para”(對)就是格雷貝引用的。 [1] 
中文名
格雷貝
外文名
Graebe,Karl James Peter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841年2月24日
逝世日期
1927年1月19日
職    業
化學家
出生地
法蘭克福

格雷貝人物生平

格雷貝(Graebe,Karl James Peter)德國化學家。1841年2月24日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1927年1月19日卒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1862年格雷貝畢業於海德堡大學。他曾就學於科爾貝,給本生當過助手,嗣後,於1865年參加拜耳實驗室的工作。 1868年格雷貝研究茜素。拜耳本人提出了一個反應模式,但當格雷貝表示有所為難時,拜耳強迫他去做。

格雷貝實驗研究

格雷貝和他的一位同學努力做了這個實驗。結果清楚地表明,茜素具有類似於蒽的分子結構。蒽是由三個碳原子聯接環組成的一種化合物。現在將過程顛倒過來,從煤焦油中提煉出蒽,再用蒽製取茜素,事情就比較簡單了。到1869年,生產茜素的實用方法已經形成,不過多少帶點偶然性(一種混合物不經意地被忘記在火上,直到它被燒焦了)。 珀金也研究出茜素的合成法,並在1869年6月26日,也就是格雷貝和他的合作者取得專利的第二天,也取得了專利。1870年格雷貝被聘為柯尼斯堡大學的化學教授。1878年轉到日內瓦大學。 有機化學家們描述芳香族化合物結構時所使用的,為大家所熟悉的術語如“Ortho”(正),“Meta”(鄰)和“Para”(對)就是格雷貝引用的。
參考資料
  • 1.    巫雲仙著;高德步主編,想德國學習先進製造業,廣州出版社,2015.08,第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