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格陵蘭睡鯊

鎖定
格陵蘭睡鯊(學名:Somniosus microcephalus)是夢棘鮫科睡鯊屬海洋動物 [2]  ,又名睡鯊、灰鯊。格陵蘭睡鯊體長可達6米,重700-1000千克。身體顏色從黑色、棕色到灰色不等,整體顏色較均勻,背部和側面常分佈着深色線條或白色斑點;吻短而圓,身體沉重,圓柱形,前尾鰭小;兩個大小相等的背鰭中沒有刺,尾鰭的腹葉略長,不存在臀鰭;皮膚粗糙,上下頜的牙齒形狀不同 [1] 雌性個體比雄性大很多。因主要分佈區在格陵蘭島附近海域而得名 [5] 
格陵蘭睡鯊分佈於北大西洋,其範圍西起美國和加拿大,東至格陵蘭島,南至葡萄牙,北至巴倫支海和東西伯利亞海。格陵蘭睡鯊是深海生物,主要棲息在大陸和島嶼的淺海大陸架及上部斜坡區域,棲息深度至少為2647米,在夏季傾向於靠近海岸活動,而到了冬季則向深海遷移 [2]  。格陵蘭睡鯊單獨生活,遊動速度緩慢。為雜食性動物,主要食物包括小型魚類、烏賊、海膽、海星、水母、螃蟹、蛤蚓、死亡動物甚至腐屍 [5]  。生性兇猛,還能夠捕食北極熊 [6]  。格陵蘭睡鯊達到性成熟起碼要度過150年,雌鯊魚每幾年才生產一次,每次可以生出幾條小鯊魚 [4]  。格陵蘭睡鯊是已知的最長壽的脊椎動物之一,據科研人員估計最長壽命可超過500歲 [8] 
2019年,格陵蘭睡鯊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 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評估等級為易危( VU) [2] 
中文名
格陵蘭睡鯊
拉丁學名
Somniosus microcephalus [2] 
別    名
睡鯊
灰鯊 [1] 
外文名
Greenland Shark [2] 
國際瀕危等級
易危(VU) [2] 
動物界Animalia [7]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7] 
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 [7] 
角鯊目Squaliformes [7] 
夢棘鮫科Somniosidae [7] 
睡鯊屬Somniosus [7] 
格陵蘭睡鯊
分佈區域
分佈於北大西洋,其範圍西起美國和加拿大,東至格陵蘭島,南至葡萄牙,北至巴倫支海和東西伯利亞海 [2] 
命名者及年代
Bloch & Schneider, 1801 [7]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大陸和島嶼的淺海大陸架及上部斜坡區域 [2] 

格陵蘭睡鯊命名由來

1801年,布洛赫(Bloch)和施奈德(Schneider)將格陵蘭睡鯊命名為Somniosus microcephalus [7] 
“Somniosus”來源於拉丁語“Somniosus”,“睏倦”的意思,反映了這些鯊魚由於其相對較小的鰭而行動緩慢或遲緩,因此得名“睡鯊”;“microcephalus”由“micro”和“cephalus”組合而成,“micro”來源於希臘語“mikrós”,意為小的,“cephalus”來源於希臘語“kephalḗ”,“kephalḗ”,意為頭部,可能是指與當時角鯊屬中的其他鯊魚相比,格陵蘭睡鯊的鼻子又短又圓 [9-10] 

格陵蘭睡鯊形態特徵

格陵蘭睡鯊體型龐大,身體厚重且呈圓柱形,體長可達6米,重700-1000千克 [1] 

格陵蘭睡鯊頭部

格陵蘭睡鯊吻部短而圓。相比其他尺寸的鯊魚,鰓狹縫也顯得較小,並且位於頭部下的的側面。牙齒非常鋒利,呈細齒狀排列 [1]  [12]  。上顎有48到52顆牙齒,下顎有50到52顆牙齒。它的上下頜牙齒形狀不同,上牙呈矛狀,而下牙則具有高大的齒根和較低的彎曲齒尖,便於切割 [1]  [8] 
格陵蘭睡鯊 格陵蘭睡鯊

格陵蘭睡鯊軀幹部

格陵蘭睡鯊的顏色從黑色、棕色到灰色不等,整體顏色較均勻,背部和側面常分佈着深色線條或白色斑點。皮膚粗糙,上面覆蓋有彎曲尖端的齒狀突起 [1]  [12] 

格陵蘭睡鯊鰭部

格陵蘭睡鯊配備有較小的背鰭、前鰭,前尾鰭小,兩個等大的背鰭上沒有棘刺,尾鰭的腹葉略長,不存在臀鰭 [1] 
格陵蘭睡鯊 格陵蘭睡鯊

格陵蘭睡鯊棲息環境

格陵蘭睡鯊是深海生物,它們主要棲息在大陸和島嶼的淺海大陸架及上部斜坡區域,從海面到至少2647米的深處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但最常出沒的是巴芬灣的300–500米深處。格陵蘭睡鯊在夏季傾向於靠近海岸活動,而到了冬季則向深海遷移 [2] 

格陵蘭睡鯊分佈範圍

格陵蘭睡鯊分佈於北大西洋,其範圍西起美國和加拿大,東至格陵蘭島,南至葡萄牙,北至巴倫支海和東西伯利亞海。根據遺傳分析,這一物種的實際地理分佈可能更為狹窄,主要集中在加拿大、格陵蘭島、冰島、法羅羣島和挪威附近海域,偶爾在古巴、法國和西班牙(加那利羣島)等地也有出現的記錄 [2]  。因主要分佈區在格陵蘭島附近海域而得名 [5] 

格陵蘭睡鯊生活習性

格陵蘭睡鯊食性

為雜食性動物,主要食物包括小型魚類、烏賊、海膽、海星、水母、螃蟹、蛤蚓等 [5]  。也以商業捕鯨和捕魚作業產生的腐肉為食。溺水的馬和馴鹿也可能成為它的食物 [1] 

格陵蘭睡鯊捕獵

格陵蘭睡鯊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底附近徘徊,尋找食物。儘管行動遲緩,但格陵蘭睡鯊仍具備一定的捕食能力,有時甚至會表現出類似捕食海豹的行為 [1] 

格陵蘭睡鯊集羣

格陵蘭睡鯊行動遲緩,通常是獨居生物,最高游泳速度低於 2.9 公里/小時。在交配季節或發現大量食物來源時,它們可能會聚集成較大的羣體 [1] 

格陵蘭睡鯊溝通

格陵蘭睡鯊和其他鯊魚一樣,擁有側線系統,這一系統能夠輔助它們檢測周圍水域中的動態變化。此外,格陵蘭睡鯊還具備極其敏鋭的化學感知能力 [1] 
格陵蘭睡鯊 格陵蘭睡鯊

格陵蘭睡鯊生長繁殖

格陵蘭睡鯊生長特性

格陵蘭睡鯊出生後平均每年只能長1釐米,一頭成年格陵蘭睡鯊可達4米以上,達到性成熟起碼要度過150多年 [4]  。格陵蘭睡鯊是已知的最長壽的脊椎動物之一。2016年,科研人員分析了格陵蘭鯊的眼角膜,估計研究中年齡最大的格陵蘭鯊魚約為392歲,但該估計的誤差幅度為120歲,因此人們猜測格陵蘭鯊可以活到 500多歲 [8] 

格陵蘭睡鯊繁殖方式

格陵蘭睡鯊為一夫多妻制,受精過程發生在雌性體內,因在雌性鯊魚的尾鰭上發現交配疤痕,可見,雄性格陵蘭睡鯊在交配過程中可能會咬住雌性,直至雌性屈服 [1]  。格陵蘭睡鯊採用卵胎生的方式進行繁殖,雌鯊魚每幾年才生產一次,每胎能產下2至10只幼鯊。這些幼鯊出生時體長大約在40至100釐米之間 [2]  [4]  。在妊娠期間,雌性為胚胎提供豐富的營養,以支持其發育 [1]  。雖然幼鯊是活胎出生,但格陵蘭睡鯊並不通過胎盤與幼鯊相連,而是通過胚胎附着的卵黃囊來獲取營養 [11]  。一旦出生,大多數格陵蘭睡鯊幼崽立即獨立,成年後的幼崽身長通常在2至4米之間 [1] 

格陵蘭睡鯊保護現狀

格陵蘭睡鯊保護級別

2019年,格陵蘭睡鯊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 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評估等級為易危( VU) [2] 

格陵蘭睡鯊種羣現狀

格陵蘭睡鯊的全球確切數量目前尚不清楚。在未被捕撈的地區,如加拿大東部北極羣島,其局部密度相對較高,每平方公里可達0.4至15.5只。然而,在歷史漁業活動繁重的區域,如格陵蘭西部、南部和東部,格陵蘭睡鯊已變得較為罕見。根據捕撈數據,如格陵蘭自然資源研究所1988年至2011年間的捕撈記錄顯示,進行了數千次捕撈,但僅捕獲了少量格陵蘭睡鯊 [2] 
格陵蘭睡鯊種羣增長率相對較低,每年約為0.032,這意味着該物種對捕撈壓力的耐受力較弱。如果每年有4300只成年鯊魚被捕殺,可能會導致種羣下降 [2] 
對1600年至2020年的種羣軌跡進行重建,發現格陵蘭睡鯊的數量自1600年代初以來一直在下降,尤其在1800年代初至1940年代期間下降最為顯著。隨着目標漁業的減少,儘管誤捕率較低,種羣數量可能有所回升,但這一動態高度依賴於世代長度、種羣增長率和種羣容量的假設 [2] 
格陵蘭睡鯊主要棲息於北極冰蓋周邊及大陸、島嶼的峽灣環境中。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海冰顯著變化,這不僅改變了它們的生存空間,還可能影響其獵物的數量、分佈和可獲取性,進而對格陵蘭睡鯊的種羣數量造成不利影響 [2] 
儘管具體數量尚不確切,但根據研究估計,格陵蘭睡鯊在過去的約450年中,種羣數量已減少30-49%。考慮到世代長度的不同估算值,實際的減少幅度可能更為顯著,介於11.7%至72.9%之間 [2] 

格陵蘭睡鯊瀕危原因

捕撈活動
格陵蘭睡鯊歷史上曾遭受大量捕撈。自13世紀起,加拿大、挪威、冰島和格陵蘭地區開始以格陵蘭睡鯊為捕撈目標,主要用於提取肝油作為燈油、機油和維生素A的來源,其皮則用於製作皮革和狗糧。到了20世紀初,捕撈活動達到高峯,尤其是在1940至1960年代,格陵蘭睡鯊遭受了長時間、高強度的捕撈壓力。隨着合成油的發展,1960年代後,捕撈活動顯著減少。但至今,格陵蘭西北部及可能東部的地區仍有小型私人漁業專門捕撈格陵蘭睡鯊作為狗糧 [2] 
進入現代,格陵蘭睡鯊仍面臨工業漁業的誤捕威脅。每年大約3500只鯊魚在北大西洋、北冰洋和巴倫支海被誤捕。在北極至美國的水域,每年有超過1000只鯊魚被捕獲,其中許多可能因誤捕而死亡。在加拿大北極地區,格陵蘭睡鯊主要成為底棲對蝦拖網的丟棄誤捕對象;在冰島和加拿大,為了釋放鯊魚,甚至出現了切斷其尾巴的情況;而在挪威的比目魚長線漁業中,格陵蘭睡鯊也時常被誤捕,其肝臟偶爾會被提取用於其他用途 [2] 
棲息地破壞
作為全球氣候變暖的受害者,格陵蘭睡鯊面臨着棲息地破壞的威脅。北極海冰的減少改變了格陵蘭睡鯊的棲息地。自1982年至2017年,北極夏季海面温度平均每十年升高約0.7℃,導致1979年至2012年間海冰範圍每十年減少3.5-4.1%。自1850年以來,夏季海冰範圍已減少了約50%,預計未來100年內還將至少再減少50%。這種變化不僅影響格陵蘭睡鯊的棲息地,還可能導致其食物鏈中其他物種的數量減少,進一步威脅其生存 [2] 

格陵蘭睡鯊保護措施

2018年,西北大西洋漁業組織(NAFO)已禁止直接捕撈格陵蘭睡鯊,並要求在捕獲該鯊魚時,應確保最低傷害並儘可能釋放 [2] 
加拿大也有鯊魚管理計劃,但格陵蘭睡鯊並不在列,因為其在加拿大水域並非捕撈目標。不過,加拿大正努力通過推廣安全釋放技術來減少對格陵蘭睡鯊的傷害。此外,加拿大格陵蘭比目魚漁業在獲得海洋管理委員會認證的過程中也對該物種設置了一些條件 [2] 
2018年,格陵蘭睡鯊被列入歐盟委員會配額規定的深海鯊魚名單。保護措施包括禁止保留和上岸格陵蘭睡鯊,活體釋放捕獲的個體,以及推廣安全處理方法等。此外,還建議引入捕撈設備限制和區域關閉,以確保捕撈死亡率接近零 [2] 
為了減少格陵蘭睡鯊的附帶捕撈,專家建議制定相關政策和緩解措施。例如,加拿大在特定漁業中強制使用附帶捕撈排除裝置,使鯊魚能夠迅速逃脱,大大降低了附帶捕撈量。另外,使用斷裂強度較低的長線鈎索也能在不損失目標物種的情況下釋放附帶捕獲的格陵蘭睡鯊 [2] 

格陵蘭睡鯊其他內容

格陵蘭睡鯊寄生蟲

一種寄生的橈足動物(copepod)──“Ommatokoita elongata”,會在格陵蘭睡鯊的眼部吃其角膜,這令格陵蘭睡鯊的角膜組織損壞,造成局部失明。但並不是所有的格陵蘭睡鯊都有這個問題出現。除此之外,研究顯示格陵蘭睡鯊可在黑暗中感應光線。Ommatokoita elongata這種橈足動物是一種黃白色的生物,可造成生物發光,故若其在格陵蘭睡鯊的眼中,並非全無好處,至少可以成為格陵蘭睡鯊的獵物的誘餌。這也就是為什麼行動比緩慢的格陵蘭睡鯊迅速的獵物(如章魚等)能被其吃掉的原因了 [1] 

格陵蘭睡鯊生物毒素

根據 1991年發表在《毒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未經處理的格陵蘭睡鯊肉含有高濃度的氧化三甲胺(TMAO),這種物質在人體消化過程中會轉化為有毒的三甲胺(TMA)。TMA可能引發嚴重的腸道問題,併產生類似過量飲酒的不適感 [8] 

格陵蘭睡鯊發現記錄

2022年8月10日,據英國《鏡報》報道,一條罕見的格陵蘭鯊出現在中美洲國家伯利茲沿岸,這是西加勒比海水域首次發現這種鯊魚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