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格物致知

(漢語成語)

鎖定
格物致知(拼音:géwù-zhìzhī)是一則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西漢·戴聖禮記·大學》。 [4] 
該成語指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結構為連動式;在句中作謂語。 [1] 
中文名
格物致知
拼    音
géwù-zhìzhī
近義詞
推本溯源
反義詞
不求甚解囫圇吞棗
成語出處
《禮記·大學》
注音字母
ㄍㄜˊ ㄨˋ ㄓˋ ㄓ
語法結構
連動式
成文用法
作謂語

格物致知成語出處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10]  (西漢·戴聖《禮記·大學》)
後人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引申出成語“格物致知”。 [4] 

格物致知成語故事

  • 守仁格竹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3]
在家守喪的一天,王守仁看到了朱熹註疏程伊川的一句話:“眾物必有表裏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他內心一亮:前者婁諒説“聖人可學而至”,方法是格物,今者看到朱熹説“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看來這個“理”果然是“格”出來的。 [9] 
既然“一草一木”都有“理”,那就試試看能不能“格”出來。 [9] 
王陽明想到後院有竹子,不如“恰同學少年,你我同去格竹”,於是邀人同往。一位姓錢的同學表示欣然同意。
“格竹”開始。兩人在竹子前面,一天到晚盯着不放,目不轉睛。 [9] 
格物,是一種窮究事物獲得知識的方法。譬如格竹,要知道它屬於哪類植物,生長環境,綱目品種,以及有什麼生長規律,這是事物本身的屬性。之後再窮究哲學層面的“理”,譬如竹子在中國人的思想裏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歲寒三友”之一,君子的代表。按照這種學習方法,時間一長,不成大師最起碼也是個學者。 [9] 
王陽明與錢同學兩人異想天開地“格竹”,在他人看來,他們兩個這就是在扯淡。可是人類的文明,很多都是在看似荒誕的事物中產生的,人類的進步正是由很多古怪、瘋癲、閒扯淡的人推動。 [9]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那麼容易的。“格”了三天,錢同學撐不住了,主動退出。 [9] 
王陽明選擇了堅持,他獨自“格竹”,結果七天後,大病一場。王陽明感嘆道:“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9] 
(配圖來源: [3] 

格物致知成語寓意

  • 政德啓示
格物致知,是指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幹事創業,首先要把面對的具體情況、具體問題了然於心,研究其中規律,運用科學方法加以解決,這就是格物致知之舉。 [2] 
  • 一般啓示
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格物致知”精神指的是一種實踐精神,意思和西方人所強調的“科學精神”類似。該成語説明的是:無論做學問還是搞科研,只有深入實踐、認真研究客觀事物,才是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格物致知,就是在躬行踐履中研究真理。學貴力行,行貴體悟,行而致知,知而促行,循序漸進,方能誠意正心,培育修齊治平品格,造就經世致用人才。 [1]  [5]  [8] 

格物致知成語運用

格物致知成文用法

該成語結構為連動式;在句中作謂語;指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 [1] 

格物致知運用示例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一四:“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誠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 [4] 
近代·嚴復《原強》:“顧彼西洋以格物致知為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1] 
近代·孫中山《民族主義第六講》:“中國從前講修身,推行正心誠意,格物致知,這是很精密的知識。” [6] 
現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八章:“這些人頗精於格物致知之學,善造火器,稱為西學。” [4] 
現代·丁肇中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 

格物致知擴展閲讀

  • 心學與理學的詮釋之爭
“格物致知”,是儒家哲學中關於認識論的命題,語出《禮記·大學》。但是“格物致知”在《禮記·大學》中並未做具體闡釋,而且其他先秦典籍中也未見此語,這使得“格物致知”的含義沒有確解,引發了後來的爭論。宋代朱熹將“物”解釋為“天下之物”,“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7] 
朱熹的觀點是通過究察事理從而獲得知識。同時代的陸九淵則持與朱熹相反的觀點,認為“格物致知”意在言格去物慾而求得天理,反對在心外去窮理求知。明代王守仁也反對朱熹的“即物窮理”,認為:“先儒解格物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可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縱格得草木來,如何反來誠得自家意?”王守仁因此認為“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就是正物,於是將“格物致知”説成“致知格物”,也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然而無論是朱熹,還是陸、王,“格物致知”的意義在於個人的道德修養,而不在於對自然物理的認識上,這與清末時期以“格致”來統稱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含義是不相同的。 [7] 
  • 格物致知論的源流
格物致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認知理論。它與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有着密切的聯繫。在其起源及發展早期,基本是以道德化詮釋為主。到宋代時,心學派基本沿襲了早期道德化的詮釋方向,但理學派則強調其中的理性精神,對宋代科學的興盛影響重大。在明清之際,受時代變化的影響,實證化的取向更加顯著,使格物致知論發生了重大的理論轉型,為近代中國與西方科學技術的對接鋪平了道路。而到近代之後,格致論幾乎完全成為西方科學技術的代稱。 [11] 
所謂的“格致”,是“格物”與“致知”兩個概念的簡稱。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這兩個概念密切相關,故常常放在一起作為一個概念使用。簡略説來,格物致知論就是中國文化與哲學中關於認識世界的方法或方式的理論。僅從字面上進行初步解釋:所謂格,即推究之義;所謂致,即求得之義。格物致知即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這種解釋較傾向於現代認識論與知識論的角度。其實同其它很多中國哲學的概念一樣,它還含攝着價值論、工夫論等多方面的內涵。應當説,它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傳統概念,把真、善、美融合為一體。古人對這一概念的詮釋往往側重不同,不同時期的不同學者之間也呈現出一定的差異。 [11] 
參考資料
  • 1.    格物致知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17]
  • 2.    孔慶國主編.儒家經典成語故事啓示錄[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18.11:39-41
  • 3.    蔡志忠編繪.漫畫成語 上 彩版[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01:117
  • 4.    《成語大詞典》編委會編.成語大詞典 雙色本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3.03:395
  • 5.    趙學文.美詞溯源 出自五經四書的成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188-189
  • 6.    王濤等編著.中國成語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4:247
  • 7.    芳園主編.國學知識一本全 耀世典藏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03:108
  • 8.    傳承經世致用的精神特質 培育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1-10-01]
  • 9.    趙家三郎著.內聖外王王陽明 心外無物 知行合一[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7.06:46-47
  • 10.    十三經—禮記—大學第四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1-12-11]
  • 11.    王緒琴.格物致知論的源流及其近代轉型[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2(第1期):9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