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格河

鎖定
格河,藏語稱“雍曲” [1]  ,也有咯河之稱,見於一些地圖,是黃河支流大夏河的一條支流,上游位於甘肅省甘南州 [17]  政府駐地合作市,南北貫穿合作市區,是合作市水環境的主體,下游在夏河縣東部。格河較大支流有扎油溝河、合作河、崗岔溝、美武河等。 [1-2] 
格河流域主要是以藏族人口為主的半農半牧區,中下游植被不佳,多年平均輸沙量70.4萬噸,年侵蝕模數為467噸/千米。流域主要在山區,洪水也是格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災害,歷史上洪水頻繁。流經地區有少量的引水灌溉。水資源利用率不高。 [3] 
中文名
格河
別    名
雍曲
咯河
所屬水系
黃河支流大夏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甘肅省甘南州北部
流經地區
合作市區、夏河縣
發源地
合作市佐蓋多瑪鄉境內的脂利大山北麓
主要支流
扎油溝河
合作河
崗岔溝
美武河
河    長
68.4 km
面    積
1539.6 km²
河    口
夏河縣王格爾塘鄉完夏公路零公里處

格河幹流概況

格河在甘南州的位置 格河在甘南州的位置
格河水系分佈圖 格河水系分佈圖
格河,大夏河東南岸一級支流,發源於合作市佐蓋多瑪鄉境內的臘利大山北麓,全長68.4公里(《合作市志》記為70公里)。流經合作市佐蓋曼瑪鄉卡加道鄉卡加曼鄉曼後,在扎油河口入夏河縣,經唐尕昂鄉,在王格爾塘鎮南五華里處佐布村(《夏河縣誌記作:完夏公路零公里處)匯入大夏河。 [2]  [4]  [1]  [3]  [5]  [2] 
格河,流域面積1539.6平方公里,在唐尕昂附近,洪水期河寬22米,流速每秒4米,水深1.57米;枯水期河寬15.2米,平均流速每秒1.75米,水深0.82米。 [6] 
合作市那吾鄉麥代村格河源頭 合作市那吾鄉麥代村格河源頭
格河上游那吾鎮一段 格河上游那吾鎮一段
格河合作市區一段 格河合作市區一段
夏河縣王格爾塘格河匯入大夏河處 夏河縣王格爾塘格河匯入大夏河處

格河水文特徵

據唐尕昂水文站多年水文資料記載,格河年徑流量1.81億立方米,實測最大洪峯流量222立方米/秒(1964年8月8日),最小流量1.5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5.9立方米/秒(合作市志記為5.75立方米/秒),相當於大夏河上游流量的一半。多年平均輸沙量70.4萬噸,年侵蝕模數為467噸/公里。歷史上洪水頻繁。 [3]  [5] 
格河是一條穿城而過的河流,污染較為嚴重,主要是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格河所致。 [7] 

格河主要支流

格河在匯入大夏河之前主要納入扎油溝河、合作河、崗岔溝、美武河等二、三級支流。
合作河:發源於合作市那吾鄉麥日代,全長27公里,集水面積221.2平方公里。實測年流量0.23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0.74立方米/秒。《夏河縣誌》載:全長28.4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93立方米/秒,在下扎油灑索瑪與扎油河相匯後流入格河。根據現場踏勘,合作河沒有開發價值。 [5]  [3]  主要支流有崗岔河、德烏魯河。 [4] 
扎油河,發源於夏河縣扎油鄉扎油溝,全長40公里,集水面積512.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66立方米/秒;於唐尕昂鄉唐尕昂山卡嶺溝口匯入格河。 [5]  [4]  [6] 
崗岔溝河,發源於合作市佐蓋多瑪(美仁)鄉境內的阿倉崗瑪附近,全長25.3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84立方米/秒,於佐蓋多瑪鄉姜尼與格河正源匯合。
美武河,藏語稱“熱格曲”,發源於合作市佐蓋曼瑪鄉日多瑪以南,長28.4公里,推算年徑流量0.2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2立方米/秒,彙集德烏魯河、崗岔河後於卡加曼鄉新集處(《夏河縣誌》記為克莫村西)匯入格河。 [3] 
此外,格河沿途還納入卡加河、隆瓦河等數條支流。 [6]  [1] 

格河治理開發

格河防洪工程建設起步較晚,歷史上洪水頻繁,只因過去農耕與牧業活動範圍較小,人口居住分散而洪災損失較小。1975年至1976年,夏河縣在格河及其支流上的香拉、拉寨、當高灘、措雜、高吉拉尕河堤。 [8]  2006年,合作市先後組織發動幹部羣眾百餘人對格河、紹瑪溝等處河道進行了清理,共清理合作市志河道4200餘米,垃圾淤泥112餘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合作市的河道防洪能力。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夏河縣在格河流域,修造了一層層梯田,建成了大量水渠。1970年代開始,夏河縣在格河沿岸辦起一批為農業服務的小型水電站,加快了農業生產面貌的改變。 [10]  其中:1975年至1976年,夏河縣在格河沿岸建設了卡加曼(原下卡加)、唐尕昂鄉灌區。渠道引水方式為河流無壩引水。引水源格河干流水源。渠道引水,流量較小,0.1立方米/秒左右。 [11] 

格河河谷交通

格河河谷歷來為甘、青古道一京師——西寧道的重要路段。這條古道,自長安沿渭河而上至鞏昌、漳縣、洮州鐵城、洮州(新城)、洮堡(舊城)穿乾布塔暗門、完科洛越丹巴嶺山口過日多瑪到美武、下卡加或經多合爾、黑錯到下卡加,再沿格河到王格爾塘,順大夏河而下出土門關到河州,出積石關到循化,即“關內河州,關外循化”,再渡黃河經巴燕戎噶到西寧。此道須經夏河縣美武鄉、下卡加鄉、那義鄉、唐尕昂鄉、完尕灘鄉、麻當鄉、清水鄉等。此道既有牧道、馱道、又有間道、棧道,既在山間河谷間穿行,又在草原林區穿越,是甘南地區通往內地的主要交通要道。 [12] 

格河流域概況

格河上游為合作市,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甘、青、川三省交界處,東連卓尼縣,南靠碌曲縣,西接夏河縣,北臨臨夏州和政、臨夏縣,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合作藏語音譯為“黑措”,意為羚羊聚居的地方,1956年成立合作鎮,199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1998年1月1日成立合作市。全市有藏、漢、回等18個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55%。轄區平均海拔2960米,氣候屬高陰濕區,年均氣温1.7℃,年降水量558毫米,無絕對無霜期。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1億元,完成公共財政收入1.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275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227.56元%。200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市)。合作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和西蜀與安多藏區連接的重要樞紐,歷史上是藏漢交流、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著名商貿集散地,是內地通往藏區的第一驛站。 [13] 
格河下游為夏河縣同,因大夏河橫貫縣境,縣城瀕河而得名。夏代屬《禹貢》雍州之地,殷周時為羌戎所居,春秋至漢初,系西羌各部落遊牧區域。漢置金城郡。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第一世嘉木樣建扎西奇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扎西奇寺建“拉讓”(拉章),是為“拉卜楞”地名起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設“南番二十一寨”。乾隆六十年(1795年),拉卜楞寺得到河洲總鎮衙門特許,設置“杲倉”。民國16年(1927年)6月,置拉卜楞設治局。民國17年(1928年),設治局改“夏河縣”。1959年1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撤銷夏河縣,成立德烏魯市。1961年12月25日,國務院決定恢復夏河縣建置,同時撤銷德烏魯市。1962年1月1日正式改稱夏河縣,歸屬甘南藏族自治州轄治。 [14] 
格河沿岸海拔2550~3000米之間的溝谷兩岸黃土母質沖積、坡積階地地帶草原草場,是合作、夏河的重要牧業區。 [15] 
格河兩岸的緩坡谷地,草山不足,林間草場可供利用,畜牧業的發展,受到草場面積的制約,沿川河地區,人口密集,耕地大部分集中在這裏,幾乎沒有天然草場可供放牧,只能以經營種植業為主。耕作區在海拔2200~3000米之間,氣候温暖,灌溉便利,是夏河、合作的主要農業區,年平均氣温在2.6~4.8℃之間,無霜期56~200天。極端最高氣温28.9℃,極端最低氣温24.6℃,農作物生育期213~226天,全年日照2296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2%。年降雨量400~510毫米。土壤以黑土類為主,其次是青土,白土和紅土。有機質含量2.48%,速效氮13.408毫克/100克,速效磷2.070毫克/looo克,速效鉀30.632毫克/100克,PH值17.5。
該區土地平整,灌溉便利,耕作較精細,科學種田易推廣。農作物單產高,1990年糧食作物平均單產284.8公斤;油料作物平均單產125.5公斤,並有種植蔬菜和果樹的經驗,既是夏河、合作的糧食作物高產區,也是蔬菜、經濟林木區。 [16] 
參考資料
  • 1.    夏河縣誌編委會 出版社:.夏河縣誌: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1008.
  • 2.    合作市格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簡介  .合作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19-11-27]
  • 3.    合作市志 . 合作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 甘肅民族出版社,2010:250.
  • 4.    夏河縣誌編委會 出版社:.夏河縣誌: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168-169.
  • 5.    夏河縣誌編委會 出版社:.夏河縣誌: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169.
  • 6.    夏河縣誌編委會 .夏河縣誌: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97 .
  • 7.    合作市志 . 合作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 甘肅民族出版社,2010:291.
  • 8.    夏河縣誌編委會.夏河縣誌: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463.
  • 9.    合作市志 . 合作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 甘肅民族出版社,2010:251-252.
  • 10.    夏河縣誌編委會.夏河縣誌: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386-387.
  • 11.    夏河縣誌編委會.夏河縣誌: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464.
  • 12.    夏河縣誌編委會.夏河縣誌: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435.
  • 13.    合作市簡介  .合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2-07]
  • 14.    夏河簡介  .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2-07]
  • 15.    夏河縣誌編委會.夏河縣誌: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410-411.
  • 16.    夏河縣誌編委會.夏河縣誌: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397-398.
  • 17.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2-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