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格林納達島

鎖定
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8年被哥倫布“發現”。1650年歸屬法國。1762年被英國佔領。1763年根據《巴黎條約》,法國將格轉讓給英國。1779年被法國重新佔領。1783年根據《凡爾賽條約》正式確認為英國所有,從此淪為英國殖民地。1974年2月7日宣佈獨立,同年加入聯合國。
中文名
格林納達島
外文名
Grenada
屬    東
加勒比海東南部
面    積
344 km²

格林納達島基本資料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名稱:格林納達島
英文名:Grenada
地理位置:格林納達位於北緯12.7°,西經61.4°,屬東加勒比海東南部,面積344平方公里,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15公里,北距聖文森特96公里,南離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25公里。
範圍:全境包括格林納達島和格林納丁斯羣島的南部,格林納達島為總面積的89%,為火山島,島上山巒亂起伏。屬熱帶雨林氣候。
面積:344平方公里
人口:格林納達人口為101,607,其中黑人佔82%,白人約為4%,餘為印第安人和混血兒。
首都:聖喬治,位於格林納達島南部,人口8400(1993年)
語言:官方語言為英語。
宗教:居民多信奉羅馬天主教
貨幣:東加勒比元,固定匯率:1美元=2.7東加勒比元(1996年)

格林納達島位置簡介

格林納達位於北緯12.7°,西經61.4°,位於東加勒比海向風羣島的最南端,南距委內瑞拉海岸約160公里。全境包括格林納達和格林納丁斯島南部,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15公里,面積334平方公里。人口10萬(1994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91人。格林納達島佔總面積的89%,為火山島,島上山巒起伏。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温26℃。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8年被哥倫布“發現”。1650年歸屬法國。1762年被英國佔領。17年2月10日總督丹尼爾·威廉斯(DanielWilliams),總理基思·米切爾(KeithMitchell)。

格林納達島政權政策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國旗簡介
“香料之島”格林納達是哥倫布以西班牙南方城市格林納達命名的加勒比海島。17世紀格林納達先後被法國、英國佔領,直到1974年2月才贏得獨立。格林納達國旗構圖與眾不同。國旗四周的紅色寬邊,上下邊各有3顆黃色五角星。中央是四個三角形:紅邊內上下兩個黃色三角形,左右兩個綠色三角形,黃色三角形上下相對,綠色三角形左右相對。四個三角形接處是一紅色圓形,中間是黃色五角星。左邊靠旗杆處有一顆格林納達特產肉豆蔻。格林納達肉豆蔻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這種經濟作物在格林納達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國旗正中有一個紅色圓盤,中間一顆黃色五角星。國旗上的7顆五角星代表格林納達全國的7個行政區;紅色象徵格林納達的勇氣和全國人民的友愛精神,綠色是島國的農業和綠色植物,黃色燦爛如熱帶陽光。
國徽簡介格林納達國徽正中一個黃色的十字,表達了格林納達人民對天主教的信仰。十字交叉處一艘帆船,為紀念1498年8月哥倫布發現該島。國徽上有代表該國主要農作物的白色肉豆蔻和黃色香蕉,以及表明格林納達與英國傳統關係的金色雄獅。左上部和右下部的獅子象徵該國與英國傳統關係。左下部和右上部的百合花和月亮象徵居民的信仰。盾的上方飾有花冠,左側的犰狳、右側的紅睛藍鴿代表該國的特有動物。下方的綬帶上書以英文"順從上帝的旨意,我們從事建設,如同一個人前進"。國徽上方是一個象徵主權的頭盔和花環。基部是格林納達的錦繡河山,山巒起伏,環抱着碧綠的火山湖。白色飾帶上寫着“團結如一人,建設國家,不斷前進。上帝與我們同在”。國徽左側的灰色狄猶和可可樹,以及右側的紅晴藍鴿和椰樹,都代表格林納達特有的動植物資源。
格林納達島生活水平
格林納達有"香料之國"的美稱,肉豆蔻的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二位。其他經濟作物還有香蕉、可可、香蕉和椰子。1992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310美元。全國有醫生56名,病牀409張。1993年有電視機3.1萬台。
以農業為主,旅遊業和建築業發展很快,旅遊業已成為外匯主要來源。工業不發達。主要出口肉豆蔻、香蕉、可可等,是世界上僅次於印度尼西亞的第二大肉豆蔻生產國,有“香料之國”之稱。主要進口食品、機械和交通設備。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約4.1億美元,人均4157美元。
中國駐格林納達大使館大 使:錢洪山(QianHongshan)地 址:AZARVILLAATCALLISTEST.GEORGE’S,GRENDA
格林納達島格林納達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8年被哥倫布發現,1650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762年被英國佔領。1763年根據《巴黎條約》,法國正式將格轉讓給英國,1779年由法國重佔。1783年根據《凡爾賽條約》格林納達歸英國所有,從此淪為英國殖民地,1833年成為向風羣島政府的一部分,由英國女王委任的向風羣島總督管轄。1958年格林納達參加西印度聯邦,至1962年該聯邦瓦解。1967年格林納達取得內部自治,成為英國的聯繫邦,1974年2月7日宣佈獨立。
1983年美軍對格林納達的"暴怒行動"
1983年10月,美軍趁加勒比海島國格林納達發生政變之際入侵該國,在短短的4天時間裏,以亡18人,傷91人,損失直升機7架的代價,解除了格林納達的武裝,格林納達亡45人,傷337人,古巴亡24人,傷59人.此次作戰,扼殺了古巴支持下的格林納達社會主義力量,控制住了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東部門户,穩定了美國人的後院,為建立親美的格林納達政府鋪平了道路.同時,這也是美軍自越戰之後的第一次三軍聯合作戰,檢驗了軍事改革後美軍的作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美軍越戰後的作戰信心.
作戰背景
格林納達是加勒比海中的一個島國,位於向風羣島最南端,西瀕加勒比海,與巴拿馬運河遙遙相對,東臨大西洋,加勒比海地區出產的石油,有一半要經過這條深水航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格林納達由主島格林納達島和卡里亞庫島,小馬提尼克島等一些小島組成,面積344平方公里,其中以格林納達島最大.該島呈橢圓形,南北長34公里,東西最寬19公里,面積310平方公里.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自1979年畢曉普執政之後,格林納達一直奉行親蘇政策,在多次聯大投票時,有90%以上的選票都投在蘇聯人一邊.特別是1980年之後,古巴在格西南部薩林斯建造大型現代化國際機場,對美國的石油運輸線構成威脅.因此,美國總統里根曾多次聲稱,將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來教訓"格林納達,以保衞美在加勒比海地區的利益.
1983年10月12日,格林納達發生軍事政變,總理莫里斯·畢曉普被軟禁.10月19日,格林納達的混亂達到高潮,畢曉普被槍殺,格軍司令奧斯汀宣佈由16名軍人成立革命軍事委員會.10月20日傍晚6時,美國副總統布什,國防部長温伯格,國務卿舒爾茨,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維齊,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麥克法蘭和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等6名白宮核心人物召開"特別形勢組"會議,決定利用營救800餘名美國留學生為藉口,對格林納達運用武力,拔除這顆眼中釘.
格林納達武裝力量的總兵力不過1200人左右,編有2個步兵營,1個炮兵營和1個高炮連,連同古巴顧問和武裝援建人員在內,也只有2000人左右.主要的裝備是一些輕武器,如AK-47步槍,輕重機槍,火箭筒以及120毫米迫擊炮,23毫米雙聯裝高炮和裝甲輸送車等,沒有坦克,榴彈炮等重武器,更沒有海,空軍.
但是,美軍不敢輕視這一仗.越戰之後,美軍在國內一直受到冷遇,在國際舞台上也少有活動,他們想通過這一仗打出威風.國防部長温伯格和參聯會主席維齊上將決定"殺雞用牛刀"!他們命令正在太平洋執行任務的"獨立"號航母編隊指揮所屬10艘戰艦,12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和數十架作戰飛機,直升機,立即駛往加勒比海海域.為了增強地面攻擊的兵力,他們決定,第82空降師2個營和陸軍別動隊等75團1個營投入作戰.美空軍則負責格島周圍空域的安全,以防古巴空軍介入.
格林納達畢竟也是一國,如何尋找動武的理由卻讓這些美國大員們傷腦筋.當美國人説他們要出兵格林納達以保護"僑民"時,格林納達立即發表聲明,説在格林納達的美國公民沒有生命危險.格臨時政府還通過駐美大使向美國政府遞交了一份聲明,表示留在格島上的美國人隨時可以乘包機離開.美軍做好了一切作戰準備,但卻一時找不到動武的藉口.正在美國人犯難之際,東加勒比海六國在美示意下,向美國發出"請求",要求美國人對格林納達實施軍事幹涉.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10月24日晚,美國總統里根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得連夜從度假的高爾夫球場返回白宮,立即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計劃小組會議.會上,他重申了干涉格林納達的決心.25日下午14時,參謀長聯席會議向里根彙報了出兵格林納達的最後細節.里根於16時簽發命令,批准了代號為"暴怒行動"的作戰計劃.
登陸從空中開始
"暴怒行動"命令傳到"獨立"號航母編隊司令梅特卡夫海軍中將手裏.他決定在戰鬥中儘量少使用重火器,因為他的任務是營救美國留學生和控制格林納達,所以應儘量避免傷亡.梅特卡夫決定不採取傳統的搶灘上陸的登陸方式,而採取直升機機降和運輸機傘降的方式,越過格軍防禦的頭頂,直接搶佔格林納達南北兩個機場,置格軍的灘頭防禦於無用武之地!
10月25日凌晨,美軍從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起飛的4架F-15戰鬥機迅速掠過海面,在格島上空穿梭盤旋.它們的任務是為美軍提供空中掩護,防止古巴空軍干涉.從"獨立"號航母上又飛起數架A-6攻擊機,對格軍的前沿工事進行轟炸.
5時,幾十架運輸直升機沉甸甸地飛過來,它們越來海岸線,越過格軍防守的陣地,越過"珍珠"機場指揮塔,直接降落在機場跑道上.不等直升機停穩,後門已被打開.在直升機接觸地面的一瞬間,陸戰隊員們的腳步也踏上了機場的水泥跑道.一隊隊身着迷彩服的陸戰隊員從機腹中湧出來,手端着自動步槍和輕機槍,腰間插滿手榴彈,迅速而又有序地朝着各自預定的目標狂奔而去.
奪取"珍珠"機場的行動非常順利.這裏格軍本來就沒有留守多少部隊,他們把兵力都擺在機場外的海岸工事上.留下來的少數官兵被突如其來的強大攻擊驚呆了,還沒有清醒過來,就成了美軍的俘虜.美軍海軍陸戰隊400人,很快控制住了"珍珠"機場.
在美海軍陸戰隊員"珍珠"機場機降的同時,陸軍別動隊員乘坐的3架C-130運輸機在AC-130武裝運輸機和攻擊直升機的護送下,進入薩林斯國際機場上空.第一架C-130運輸機順利地將高度降到400米左右,沿着機場跑道方向飛過去,身後留下一串傘花.
守衞在機場的古巴武裝建築工人,還沒有從剛結束的空襲中反應過來,美軍的空降就開始了.他們躲在工事裏,聽到頭上仍然有飛機聲,還以為美軍的攻擊機沒有離開!不過,古巴人反應相當迅速,當發現頭頂上敵人已經實施傘降時,立即衝出掩蔽工事,端起衝鋒槍向落到地面的美軍士兵猛烈射擊.一陣彈雨壓得美軍士兵透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卧在地下,等待後援.
在機場跑道兩頭,古巴人的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也開火了.望着下面吐出的火舌,後面的兩架C-130運輸機在空中盤旋,一時不敢降低高度.一架AH-64攻擊直升機向跑道南端的高射炮衝去,發射了幾枚火箭,正待躍起躲避,可是古巴人的密集高射炮火已已向它撲來,這架直升機立即在空中化為一團火焰,爆炸了.
情況萬分危急,如果不趕緊支援機場上的100多人,他們就可能會被消滅,那時後續梯隊的降落就會更加危險.只見第二架C-130"大力神"挾着颶風,怒吼地朝着機場衝過去.900米,800米,700米,……200米,一串傘花從機尾吐出來.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古巴人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們眼見"大力神"衝過來,還以為它會俯衝轟炸,所以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對付飛機上,可沒想到美軍竟會在如此低的高度實施跳傘.
美軍陸軍別動隊跳傘的實際高度為152.4米,這是二戰以來美軍跳傘的最低高度!在如此低的高度進行跳傘,僅需數秒即可着陸.等古巴人反應過來,轉移火力朝下落的傘兵射擊時,許多人已經安全着陸.雖説古巴人的火力依然很猛,但由於來不及瞄準,只是把美軍的許多降落傘射穿了一些洞眼,並沒有給傘兵造成大的傷亡.
第三架C-130飛機同前一架一樣,也在150多米的超低空跳傘着陸.
與此同時,趁古巴人將火力用於對付空中的傘兵,第一批着陸的別動隊員們迅速搶佔周圍的有利地形,向古巴人發起了進攻,迅速扭轉了局面.
10月25日上午,美軍在格島東北,西南兩個機場的空降都比較成功.
多路穿插攻擊
美軍登陸之後,面臨三項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一是佔領格林納達電台,阻止格政府向外發佈戰爭信息;二是營救英國總督斯庫恩,為今後重組格林納達政府準備條件;三是營救800多名美國留學生,防止格軍將他們作為人質.為了完成這三項任務,美軍在搶佔機場之後,立即派出了三支小分隊,向格島縱深挺進.
第一支小分隊由"海豹"突擊隊員11人組成.他們靜悄悄地乘着黎明前的短暫黑暗,向首都聖喬治搜索前進,其任務是奪佔"自由格林納達"電台,制止它向世界播發任何不利於美國的消息.
一開始,他們弄錯了目標,將一座普通的大樓當做電報大樓.當他們準備從這幢樓裏出來時,被格軍發現了,密集的子彈向大樓門口射來,眼看"海豹"突擊隊員將無法完成使命,誰知"海豹"隊員個個驍勇善戰,他們竟然置呼嘯的子彈於不顧,冒險衝出大門.兩名隊員被子彈擊中,身負重傷,其餘的人竟幸運地衝了出去.他們一直向前衝,終於見到了電報大樓.
此時,格島南端突然槍聲大作,格軍頓時發生混亂."海豹"突擊隊員們趁機迅速向大樓撲去,待格軍反應過來,他們已經衝進了大門.3名隊員守住大門,其餘的"海豹"隊員向樓上衝去.大樓裏仍然有十幾名格軍守衞,他們用衝鋒槍封鎖樓梯,阻止"海豹"隊員前進.但"海豹"隊員們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此時在樓房裏進行戰鬥,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他們貼着牆壁悄悄地前進,然後在拐角處猛一出槍射擊,格軍士兵還沒有看到他們的身影,就已被擊倒.
不到半個小時,他們就佔領了播音室.室內空無一人,播音員和其他工作人員都不知去向."海豹"突擊隊員們成功地佔領了格政府電台.
第二支小分隊由11名"海豹"突擊隊員組成.他們一開始的運氣要比奪取電台的小分隊好得多,沿途沒有遇到格軍,很快就準確地找到了位於首都聖喬治北部的總督府.趁天色末明,格島還未甦醒之際,"海豹"突擊隊員們全部潛入了總督府.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格軍司令奧斯汀也意識到斯庫恩總督的重要性,他在美軍登陸之後立即派來1個連的兵力,前來"保護"總督.於是,雙方在總督府展開了一場爭奪總督的戰鬥."海豹"隊員見無法衝出重圍,只好頑強抵抗,等待援兵.格軍也攻不進去."海豹"隊員們準確的槍法,使他們不敢露頭.
從黎明到上午,從上午到中午,格軍死傷了幾十人,仍然沒能衝進總督府一步.但是,"海豹"突擊隊員們的處境也越來越危險,他們11人中已有10人負傷,其中3人危在旦夕.
在萬分危急之時,美軍援兵趕到,迅速包圍了總督府大樓.格軍眼見大勢已去,面對數倍於己的美軍,他們不敢繼續戰鬥下去,放了幾槍就投降了.
一架美軍直升機飛過來,停在總督府前的廣場上,斯庫恩總督和他的家人,在美軍士兵的護送下上了直升機,飛往"獨立"號航母.
第三支救援部隊是第82空降師的1個連,他們的任務是營救800多名美國留學生.10月25日下午,他們在特魯布盧撲了個空,沒有找到一名美國學生.一名格林納達教師告訴他們,前面還有一個地方,那裏才是醫學院的本部,留學生們在幾天以前已被集中到那裏去了.
夜幕降臨,美軍加緊了行動.連長呼喚來七八架運輸直升機,領着他這一連人登機,迅速向2公里多外的醫學院飛去.不等飛機降落,美軍士兵立即沿着軟梯爬下.格軍守衞人員還沒有反應過來,美軍士兵已經衝向學生宿舍.一時間槍聲大作,許多美國學生嚇得拼命往牀下藏.
一會兒,藏在牀下的大學生們聽到有人用純正的美國英語喊道:"好啦,你們可以出來啦."他們聞聲大喜,從牀下爬出來,走下樓梯,在美軍士兵的護送下登上直升機.一些格林納達士兵還在校園裏的幾處房頂和大門附近同美軍進行戰鬥,但是他們眼看直升機帶走學生,街道再抵抗下去已經無意義了,不久就向東遁去.
逐個奪取據點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由於格軍沒有足夠的兵力,難以組織起嚴密的防禦體系,據點比較孤立.因此美軍決定採取各個擊破,逐一奪取的方法,向格軍據點展開攻擊.
10月26日晨,薩林斯機場的美陸軍別動隊開始向北進攻弗裏比特據點,該據點估計有格軍1個連的兵力防禦.美陸軍別動隊是一支特種作戰部隊,他們沒有裝備重火器,也不善於打陣地進攻佔.所以,在第一次進攻遇到格軍頑強的抵抗後,他們不得不呼喚來A-7攻擊機,對小村進行轟炸,格軍的防禦工事和一些房屋被炸飛上天.趁轟炸後的滾滾濃煙,陸軍別動隊員們一陣風似地衝進弗裏昆特.這一回他們沒有遇到激烈的抵抗,不久一大隊格軍就做了俘虜,在美軍的押送下,向薩林斯機場方向轉移.
10月26日下午,美第82空降師2個營在薩林斯國際機場降落後,越過弗裏昆特,繼續向首都聖喬治進發.他們大約前進了2-3公里,來到了大安塞海灘.大安塞海灘較為平坦,格林納達士兵為了對付美軍登陸,在這裏挖塹壕築地堡,組成環形防禦,準備抗擊敵人的四面進攻.
面對工事比較堅固的格軍,美軍不敢貿然發動進攻.他們請求"獨立"號航空母艦給予火力支援.不一會兒,一批攻擊機毫無顧忌地貼着海面飛過來,把攜帶的大量炸彈投在格軍陣地上,但也有一些炸彈越過格軍頭頂,落到美軍士兵中,給美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梅特卡夫中將接到誤傷報告後,立即採納了一位參謀的建議,將幾艘戰艦向海灘開近幾公里,用艦炮支援空降兵戰鬥.艦炮火力的精確度比空中轟炸高多了.一發發炮彈直落格軍陣地,陣地前的障礙物被掀上了天,一些暗堡也被直接命中,炸開了花.格軍被這一陣炮火打暈了頭,眼見自己四面被圍,只好在美軍的進攻面前放下武器.
格林納達島10月27日上午,美軍空降部隊開始攻擊卡爾維尼格兵營.卡爾維尼格兵營是格林納達最大的一個兵營,兵營裏除格軍外,還有大約300名左右的古巴人以及一些蘇聯軍事顧問.在兵營裏,有6門ZSU-23毫米高射炮,把守着兵營裏的一塊空降着陸區--兵營校閲場.10時左右,美軍10架直升機衝向格軍校閲場,9架直升機安全着陸,只有1架武裝直升機被格軍高射炮火擊落.着陸的美軍士兵迅速向兵營四周展開.這裏的古巴人和蘇聯人也許已經接到他們上級的指示,沒有同美軍對抗.格軍由於失去了古巴人支持也沒有多少戰鬥力.不到15分鐘,兵營裏的戰鬥就告結束.格林納達人,古巴人,蘇聯人,都成了俘虜.美軍陸戰隊又相繼佔領魯珀特堡和弗雷德里堡.到10月27日中午,美軍從南北東三面包圍了格林納達首都聖喬治,西面是加勒比海,美軍強大的艦隊停泊在水面.
10月28日,美軍未遇任何抵抗,在下午3時按統一的計劃開進聖喬治,完成了對格林納達的軍事佔領.

格林納達島地貌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格林納達位於北緯12.7°,西經61.4°,屬東加勒比海東南部,面積344平方公里,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15公里,北距聖文森特96公里,南離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25公里。 全境包括格林納達島和格林納丁斯羣島的南部,格林納達島為總面積的89$Cts%$,為火山島,島上山巒亂起伏。屬熱帶雨林氣候。

格林納達島氣候

格林納達島格林納達地處東加勒比海東南部,熱帶海洋性氣候統御全境。格林納達全年高温,年平均氣温為26℃左右。由於地理因素,格林納達氣候濕潤,6-12月降雨最多。  格林納達是加勒比海向風羣島最南端的島國,每年6月開始很可能會有颶風來襲,尤其7-9月,颶風天氣尤為多發,且較為嚴重,避開此時出行。

格林納達島災害

格林納達島主要依賴於農業,易受氣候及病蟲害影響。經濟發展為八十年代的動亂和外國軍事幹預所幹擾。九十年代以來,由於國際市場上肉豆蔻價格下跌,經濟受到影響。旅遊業發展較快,成為外匯主要來源。近年來,工業有些發展。
國內生產總值(1998年):3.46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98年):3456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998年):5.9%。
貨幣名稱:東加勒比元。1東加元=100分。
匯率:1美元=2.7東加元。
通貨膨脹率(1998年):1.2%。
失業率(1998年):14.7%。